鼓勵學術領軍人物編寫大中小學教材

2020-12-17 正北方網

《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公布

國家教材委員會日前公布《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首次對我國教育領域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系統設計。教育部同時出臺「中小學教材」「職業院校教材」「普通高等學校教材」「學校選用境外教材」四個管理辦法。依據相關文件,我國鼓勵學科知名專家、學術領軍人物為大中小學生編寫教材。此外,管理辦法明確,教材中如出現錯誤或較大爭議,應及時修訂。

跟蹤教材使用及時修訂

依據規劃,到2022年,教材建設全面加強,教材管理體制基本健全、體系基本完備、質量顯著提升,更加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更具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育人功能顯著增強。

規劃要求,將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進教材,確立教材建設的「魂」。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到2022年,中小學教材建設重點是增強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段教材的系統性,強化相關領域教材建設;還要全面完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統審統用,跟蹤了解三科教材使用情況,及時組織修訂。

《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提出,中小學教材實行周期修訂製度,一般按學制周期修訂,如出現課程標準發生變化,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發生重大變化、取得重要成果,經國家權威部門認可的、改變現有認知的重要學術成果發布,將及時修訂教材。發現教材內容有錯誤、不適宜或出現較大爭議等情況,應及時修訂。

如中小學教材內容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存在問題,出現嚴重的科學性錯誤,植入商業廣告或變相商業廣告,或存在用不正當手段影響教材審核、選用等工作,相關教材應退出使用,不再列入教學用書目錄。

職業院校教材對接市場需求

此次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系統的高校教材管理辦法。辦法要求,高校教材編寫反映相關學科教學和科研最新進展,反映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應體現創新性和學科特色,富有啟發性,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及創新潛能。高校教材應根據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科學技術最新突破、學術研究最新進展等及時修訂。

辦法還提出,要把教材建設作為高校學科專業建設、教學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納入「雙一流」建設和考核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評估體系。

依據《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編寫依據職業院校教材規劃以及國家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規範)等,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和就業創業。教材編寫應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弘揚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公共基礎課程教材要體現學科特點,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專業課程教材要充分反映產業發展最新進展,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及時吸收比較成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等。

編審教材作為職務評聘依據

《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提出,中小學教材編寫者一般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鼓勵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術領軍人物與中小學優秀教師共同編寫教材。

中小學、職業院校、普通高校教材管理辦法均提出,承擔國家統編教材、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修訂任務,承擔國家課程非統編教材、國家規劃公共基礎必修課和專業核心課教材編寫修訂任務,分別視同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相關科研課題。

承擔教材編審任務,將作為業績考核、職務評聘、評獎評優的依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國家規劃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作為參評「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萬人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成果。

義務教育禁用境外教材

《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規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開設的普通高中境外課程項目,境內教材確實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可選用境外教材,鼓勵選用我國出版社翻譯出版、影印出版的國外優秀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選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除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開設的普通高中境外課程項目外,不得選用境外教材。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表示,境外教材選用辦法立足既要擴大開放、積極借鑑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又要嚴格把關,堅持「按需選用、為我所用」。(記者 任敏)

「凡編必審」

「凡選必審」

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載體。教育部7日發布一系列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管建結合」,教材建設納入教育督導範疇,加強激勵保障,激發建設活力,切實提升教材質量。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教材管理明顯加強,但仍面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挑戰。除中小學教材之外,其他教材尚缺乏專門管理辦法,管理職責任務還不清晰,編審用標準和程序還不明確,激勵保障和監督機制還不完善。中小學教材管理還不夠「細」,有要求但比較籠統;職業院校教材管理比較「松」,職業特色不明顯;高校教材管理比較「弱」,學校主體責任尚未壓實;境外教材選用管理「缺位」,管理責任和要求不明確。

7日發布的這一系列教材管理辦法分別涉及中小學教材、職業院校教材、普通高等學校教材和學校選用境外教材等。它們重點解決各級各類教材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的問題,明確管理主體責任,堅持「誰編寫誰負責」「誰選用誰負責」。(新華社記者 施雨岑 )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領軍人物"?---童慶炳教授的學術貢獻
    童先生之所以能夠獲得這樣傑出的成就和崇高的榮譽,是一個非常值得認真解讀的現象,這種解讀本身就有學術價值。到底什麼是領軍人物?領軍人物與「大師」有什麼區別?    在我看來,「學術大師」這個頭銜比較側重一個學者的個人學術成就而不是學科建設,而且其學術成果的評價較少受到時代因素的影響;而「領軍人物」側重在一個學者在學科建設、學術場域建構,尤其是在學術話題設定、學術規則制定、學術成果評價方面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 《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發布
    二是落實新時代新要求,加強系統設計,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確立教材建設的「魂」。第三、第四、第五項任務分別聚焦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設,基礎教育教材重在增強育人功能,為學生打好中國底色,厚植紅色基因;職業教育教材重在體現「新」和「實」,提升服務國家產業發展能力;高等教育教材重在學術理論創新,打造凸顯中國特色的精品教材。
  • ——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
    長期以來,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強化黨對教材工作的領導,加強大中小學教材建設整體規劃,全面提高教材質量,切實發揮教材育人功能。《規劃》第一次對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系統設計。總體思路是:一是堅持方向,貫通主線。
  • 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體系一體化建設的原則、遵循與路徑
    因此,完善課程教材體系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點工作。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體系一體化建設,要遵循政治原則、價值原則和知識原則。政治原則——增強學生政治認同。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體系一體化建設的基本路徑提高政治站位,確保思政課教材內容體系建設的正確方向。其一,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的編寫和設計要提高政治站位。
  • 推進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進程的理念與思路
    2017年國家成立了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大中小學各級各類學校的教材建設,這對德育工作一體化建設和德育教材一體化設計提供了有效的機制,也為強化各部門協同配合,形成良好的協作格局創造了有利條件。各部門應該強化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一盤棋的理念,在國家教材委員會的統一部署下開展工作,在課程內容設計、教材編寫與審核等方面體現頂層設計的整體性效應。
  • 教材編寫規範
    教材編寫規範,僅供參考  一、編寫注意事項   1.政治問題。教材編寫必須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不能有政治錯誤,不洩漏國家機密,涉及有關宗教、民族和港澳臺等敏感問題的表述,務必與國家現行政策保持一致。   2.版權問題。最終提交出版社的書稿不應存在任何版權糾紛問題,否則一切後果由作者(包括主編和編者)自負。   3.學術問題。教材並非學術專著,一般不應寫進學術界尚有爭議的學術觀點,更不能把僅屬編者個人的學術觀點寫進教材。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
    主編須符合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外,還需符合以下條件:  (一)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政治敏銳性強,能夠辨別並抵制各種錯誤政治觀點和思潮,自覺運用中國特色話語體系。  (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在本學科領域有深入研究、較高造詣和學術威望,或是全國知名專家、學術領軍人物,在課程教材或相關學科教學方面取得有影響的研究成果,有豐富的教材編寫經驗。
  • 教材編寫是不是需要進一步規範化?
    大中小學教材的問題,不是今天才出現的,自科類教材倒不是很明顯,文史政法經等學科的教材問題就已經特別突出了。中小學教材在慢慢改,但方向感仍不強,知識分子界仍然迷戀於「教材自由」這個所謂的新思維,公知們仍然排斥政府干預教材內容的選取。
  • 第二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召開
    「第二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陳鍊/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9月25日,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和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共同主辦,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課研究》編輯部承辦的「第二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召開。
  • 清華教授:學術研究不是打仗 不需要什麼領軍人物
    (原標題:清華女教授怒批:學術研究不是打仗,不需要什麼領軍人物)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學術界或稱為知識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紛繁複雜的局面:在一些人歡呼學術的春天來臨時,另一些人卻感受到寒冬的凜冽。我很能理解為何人們有春天之感,因為確乎有繁花似錦的熱鬧局面。
  • 國家教材委:中小學教材要增強育人功能 強化國家意識
    資料圖:2019年9月1日,福州中山小學五年級學生在閱讀統一部編版的語文教材。張斌 攝該負責人指出,教材是大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載體。長期以來,大中小學教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規劃》第一次對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系統設計。
  • 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
    國家教材委員會頒布《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明確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重點舉措,整體規劃、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材建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對大中小學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出系統規劃。
  • 推進新時代教材建設,發揮好教材育人作用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編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教育讀本》,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有機融入各學段、各學科課程教材。紮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使用全員全系統全覆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 解析國家教材委員會:為何成立?有哪些職能?
    同時,她還提出,要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材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逐步形成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門類齊全、學段銜接的教材體系。要深化改革創新,加強完善教材各環節管理,使教材建設規範有序。
  • 讓學生編寫教材靠譜嗎?
    學生是協助教材編寫的最佳人選2015年,普利茅斯州立大學跨學科研究教授羅賓・德羅薩與學生一起編寫了一本有關美國早期文學的開放式教科書。她這麼做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讓學生節省大約85美元的課本費。當有人質疑讓剛剛開始學習課程內容的學生參與編寫課程教材是否妥當時,德羅薩認為學生恰恰是協助開展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因為教科書是為學生提供的,他們是某個特定學術領域的新學者,可以敏銳地覺察到其他學生需要教材提供哪些內容。
  • 教育部:擰緊教材進入學校課堂的「安全閥」 從源頭上把好教材質量關
    把好編寫關 規範「誰來編、怎麼編」田慧生介紹,在教材編寫人員條件上,提高資質門檻,突出思想政治素質和學術專業水平要求,規定教材編寫人員必須經所在單位黨組織審核同意,並向社會公示,從源頭上把好教材質量關。在教材編寫要求上,強調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五育」並舉。
  • 教育部:堅持教材「凡選必審」 嚴查違規選用教材行為
    田慧生表示,新的教材把關體系有效運行,堅持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建立全流程的把關機制,擰緊教材進入學校課堂、學生書包的安全閥。  一是把好教材編寫關。嚴格各級各類教材編寫要求、人員條件等,規範「誰來編、怎麼編」。提高資質門檻,突出教材編寫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學術專業水平要求,規定教材編寫人員必須經所在單位黨組織審核同意,並向社會公示,從源頭上把好教材質量關。
  • 我們學校用的教材都是哪裡編寫的?這九所大學擔任了教材的研究!
    我們學校用的教材都是哪裡編寫的?有九所大學擔任了十大項教材的研究教材是學生進行學習、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工具,教材的優劣一直備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你可知道我們從小到大學習使用的教材都是從哪裡來的嗎?
  • 首批重點建設9種中國經濟學教材——關於開展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
    ,加快中國經濟學教材體系建設,根據國家教材委《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有關要求,經研究,決定啟動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申報工作。根據申報團隊人員組成、編寫大綱、編寫計劃等情況,遴選編寫團隊。(二)統一編寫。鼓勵專家學者探索創新,適應不同類型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要求,按照每種教材1—3個編寫組同時推進的方式,統一組織編寫,納入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按程序做好編審工作。(三)試教試用。教材正式出版前,在相關高校徵求意見並組織試用。針對試用情況和師生反饋,可採取兩種方式之一進行調整。
  • 江西計劃編寫出版「紅色文化」系列教材:下至幼兒上至大學
    為什麼編寫——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狼牙山五壯士是假的』『按照人的生理來說,邱少雲被大火燒到那個程度不可能不叫喊』……這些說法簡直就是歪曲歷史、誹謗英雄人物。」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對網絡上出現的這類言論義憤填膺,「編寫紅色文化教材,就是要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種下愛國、愛人民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