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三旬老風扇
服役至今為哪般
近日天氣轉涼,佛山市民霍小姐將一臺模樣笨重老舊的飛鹿牌電風扇精心收好以備來年再用。這颱風扇從霍小姐童年開始,陪伴著她走過無數個炎炎夏日。因為結實耐用,霍小姐一直沒捨得扔。
當年,佛山產的「飛鹿牌」電風扇因為「風大音低、用料紮實」在廣東乃至全國享有盛名,成為全國三大名牌風扇之一。如今佛山的90後、00後對昔日這個有著赫赫威名的老品牌鮮有耳聞。30年前的飛鹿到底有多風光?為什麼用了30多年的舊風扇市民不捨得扔?飛鹿牌電器今安在?為何從盛極一時走向沒落?
家電是佛山傳統優勢產業之一,飛鹿30多年的興衰之路,某種程度上也是佛山乃至廣東家電行業從萌芽、壯大到如何突破瓶頸邁過發展門檻的道路。記者多方走訪求證、審視當年的飛鹿發展軌跡,希望可以以史為鑑,為佛山傳統製造業的當下發展前行尋找一些可資借鑑的經驗與啟示。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溫利、李春先
求證一:30多年老廠今安在?
唯一員工負責管理「飛鹿」商標的授權使用
在佛山老城區汾江中路東建大廈的北側,有一座四層高的舊樓,在城門頭林立的高樓中顯得並不起眼。沿著大樓西側的入口,穿過一個停車坪,記者便來到了原佛山家電公司辦公樓舊址、現佛山市東原家用電器經營有限公司辦公樓所在地。
前面四層臨街的工廠是原佛山家電公司舊廠房之一。鼎盛的時候,這樣的廠房有13處。如今,臨街廠房被租給婚紗影樓等用作商鋪。廠房與食堂相連的中間空地被劃做停車場,對外收費開放。昔日人聲鼎沸的飯堂,如今被隔成了數個房間,用作東原的辦公室。相關公開資料顯示,東原的主營業務為家電銷售。據悉,2005年飛鹿宣布破產後,新股東接手成立了佛山市東原家用電器經營有限公司,主要的業務範圍除了「飛鹿」商標授權使用,還有廠房及停車場等物業的管理,年營業收入僅約百萬元。
今年59歲的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歐兆基是東原唯一的員工,人稱「基哥」,被稱為「飛鹿」最後的守護者。每隔幾天,他就會來到辦公室,幹一些換燈修水管、收取管理費之類的雜活。由於鮮有人光顧,一個人的辦公室顯得有點寂寥。9月底的一天,記者跟隨基哥進了他的辦公室。辦公室門口有一塊大大的玻璃鏡子,記者發現玻璃上面似乎有字便仔細分辨起來。基哥拿來一塊抹布蘸上水,用力擦上幾把,於是,那被蒙塵已久的「廉美優質,飛鹿第一」的銀色隸書大字便清晰可見起來。
而那間舊食堂改造的辦公室,堪稱一個「飛鹿電器博物館」,陳列著30年前生產的飛鹿牌落地扇、臺扇、吊扇、壁掛扇、消毒櫃、空調……這些電器年歲已高,樣子看起來很舊,但最讓人驚奇的是,基哥還在繼續使用它們。「這麼多年它們從來沒有出過一點毛病,比現在從市場買的新電器好用多了。」作為「飛鹿」的最後守護者,基哥頗感自豪。
求證二:昔日「飛鹿」有多威水?
訂貨會開車排長龍 曾連續十年贊助廣東體操隊
如今佛山的部分家電巨頭,年營收超2000億元。但它們與「飛鹿」比,仍然只能算做「後輩」。根據《廣東省志(二輕手工業志)》記載,「飛鹿牌」這一商標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佛山家電公司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生產風扇,最初是「佛山牌」,1984年改為「飛鹿」牌。
1984年3月,佛山家用電器總廠和佛山洗衣機廠組成佛山市家用電器工業公司(即「佛山家電公司」),屬下有佛山電飯鍋廠、佛山臺扇廠、佛山吊扇廠等8家企業,成為專業化生產「飛鹿牌」家用電器系列產品的綜合性企業,「飛鹿牌」的聲名也進一步遠播。尤其是電風扇,是中國最有名氣的三大名牌風扇之一。
1987年,公司工業總產值過億元。1993年,佛山家電公司屬下的三洋空調、飛鹿空調擴產建設工程還被列入了佛山市13項重點工程之一。
據原佛山家電公司辦公室主任李重光回憶,那時候公司每年會選擇廣東各大風景區去召開全國訂貨會,而下屬各廠廠房門口等著拉貨的卡車常常排長隊。「公司員工福利很好,吸引很多從北大、清華、復旦的大學生過來。」李重光說,當時的公司就是一個「小社會」,不光有員工食堂、宿舍,甚至還有託兒所、醫務室等等。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司還贊助了廣東體操隊,連續贊助了十年。」李重光回憶說,當年他跟隨體操隊隊員參賽,隊員衣服上也會印上飛鹿的字樣,風光至極。
求證三:33年老風扇還能使用?
用料紮實「超齡服役」沒毛病 30多年風扇街坊捨不得扔
如果從1984年佛山家電公司開始專業化生產電風扇算起,佛山最早一批風扇至今已經走過33個夏天。33年的家電還能繼續使用嗎?家中有電器的市民恐怕都會感到疑惑。如今,市民購買的風扇,多半用不了幾年就出現各種問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2年審批出臺《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中也規定了電風扇的使用年限是10年。真有33年的老風扇「超齡服役」嗎,狀態怎樣?
「我家還有一臺飛鹿牌風扇。」李重光告訴我們,此扇使用了三十多年,除較脆弱的搖頭機件損壞找不到配件維修外,全扇完好如初。
「我家那臺也是30年前的了,我結婚時買的,兒子今年都30多歲了,現在用著好好的呢!」歐兆基也表示。除了這些原家電公司員工家中還在繼續使用飛鹿舊風扇之外,佛山不少市民家裡仍有還在超齡服役的飛鹿風扇。
李重光說,「當時飛鹿風扇電機使用的是鑄鋁外殼,前後直身軸承,電機矽鋼片厚度35mm,動力十足,可以承受扭角特大的風葉,故風量充足,經久耐用。」李重光說,而後來的有些風扇就改成了9mm 的鋼板材料,自然壽命就縮短了。
李重光說,「佛山牌風扇曾經賣200多元一臺,飛鹿牌大概100多元一臺。上世紀80年代工人的平均工資大約30~40元吧?有些人需要半年工資才能買一臺飛鹿風扇呢!」
在留守辦公室裡,歐兆基打開那臺笨重的老飛鹿牌風扇,記者感受了一下,風雖然很大,但吹到身上很舒服,沒有皮膚被吹疼的感覺,並且聲音也很小。「怎麼樣,這臺將近30年的老風扇還是很舒服吧?用的感覺這麼好,我們不捨得扔掉呢!」歐兆基說。
求證四:緣何走向沒落?
市場競爭激烈 人才流失嚴重
當年,佛山產的「飛鹿牌」電風扇因為「風大音低、用料紮實」在佛山乃至全國享有盛名,成為全國三大名牌風扇。然而好景不長,及至1995年左右,當年風光無限的「飛鹿」開始走「下坡路」。李重光當了多年的佛山家電公司辦公室主任,參與了家電公司重大決策,也見證了飛鹿從盛極一時到蕭條落幕。他認為,公司業績下滑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鄉鎮風扇生產企業崛起,市場競爭加劇。「上世紀70年代佛山生產風扇的時候,市場上還幾乎沒有生產電風扇的企業,產品往往供不應求。」李重光說,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順德等地一些鄉鎮家電公司崛起,市場開啟了惡性競爭。「這些產品特徵是電機以普通鐵板取代矽鋼片,直徑縮減,疊厚更是大幅下降。」李重光稱,但因為其價格低廉,一時銷售火熱。在嚴酷的市場環境下,後期的飛鹿牌風扇也被逼降低了電機疊厚,但從來不敢超越國家規定的使用值標準(風量與耗電量之比),價格競爭處於絕對下風,市場佔有率迅速被蠶食。
除了市場競爭加劇,才力和財力的不足也是導致公司徘徊停滯的原因。李重光認為,不少決策失誤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上世紀90年代下海熱潮中,當時作為公有制企業的家電公司也有部分管理幹部開始下海,導致部分高端人才流失,而處於下坡趨勢中的家電公司想要再進行人才補給,則顯得十分困難。
求證五:飛鹿能否重振輝煌?
2000年,佛山家電公司開始轉制,2005年公司正式宣布破產。12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土地被逐一拍賣,最後只保留了位於城門頭東建大廈旁邊的飯堂、工廠和後樓,原家電公司員工也僅剩12人。
此後,佛山國資委旗下中力及9名原飛鹿員工作為自然人股東聯合成立佛山市東原家用電器經營有限公司,並保留了「飛鹿」商標。如今,飛鹿商標被分別授權給佛山本地兩家電器生產企業以及周邊地區一家企業貼牌使用。藉助「飛鹿」在廣西、湖南等地完善的經營網絡和良好的口碑效應,「飛鹿牌」風扇、電壓力鍋、保健壺仍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佛山蘇寧、國美的實體店,還有不少「飛鹿牌」小電器在銷售。
基哥告訴記者,明年上半年他就滿60歲退休了。
當記者追問,在他退休之後,飛鹿剩下的物業和「飛鹿」商標何去何從?或者有無可能再找人購買飛鹿商標,重新做大時,基哥一時有些發愣,黯然神傷,隨後一言不發。
佛山還有哪些老牌家電?
金鹿、東寶牌電視
在「收藏網」、「老物件吧」等交流出售老物件的網站,記者發現了不少出自佛山的物件,其中「金鹿牌」黑白電視機、「東寶」電視機都是交流物品,而它們都曾經是佛山製造的驕傲。
鑽石牌音響
1997年11月,以生產鑽石牌音響聞名全國的佛山無線電一廠申請破產拍賣,成為我國第一家申請破產拍賣的國有企業,讓不少佛山市民感嘆唏噓。
星河音響
星河音響也曾經在全國家喻戶曉,與鑽石音響並稱佛山音響「雙雄」。生產星河音響的無線電八廠在汾江中路,是佛山市電子工業集團總公司(今電子大廈)的骨幹企業,其產品曾銷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