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全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服役,二戰時被蘇聯全殲

2020-12-14 大國將令視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去已經有70多年,但是人們今天再次提到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通常會提到的一點就是當時蘇德戰場作為二戰最為慘烈的戰場之一,其中發生的一些戰事至今依然讓觀眾有探索的強烈想法,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走進一下這隻由1500人組成的軍隊。

他們全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服役

該軍隊跟當時的大部分第2次世界戰場上的士兵們一樣,他們奮勇在前,把死亡拋在腦後,一心一意在捍衛自己所在的軍隊所屬國的利益,在德國有這麼一直部隊,雖然當時他們服役於德軍,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是德國人,全是來自於歐洲的其他國家的士兵,屬於擲彈兵師,就是這麼一支看似作戰力量不夠尖銳部隊,在緊要時刻一直奮戰到底。

他們全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服役

這支有1500人組成的部隊在他們快要結束自己職業生涯的時候,遭到了蘇聯的大面積火力攻擊,在完成和蘇聯的上一階段的作戰以後,雙方的實力懸殊已經非常明顯,他們中的1500人已經有不少身亡,留下來的都是一些作戰精英,可是當時的戰場上沒有足夠的火藥和武器來供應這些士兵們,而他們的敵人蘇聯實力強勁。

他們全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服役

最後的結局跟大家意料的一樣,這隻1500人組成的德軍部隊,奮鬥到底迎接他們的結局依舊是戰敗,但是他們被歷史所銘記,成為了二戰最奇特的部隊。他們中的所有人全都戰死沙場,在他們英勇獻身之後,德軍曾經舉行過相關儀式來紀念他們的本次戰役,也派出了相關部隊去戰場上運回他們的遺體,送他們回到自己的故鄉。這幫不是德國籍卻在為德國而戰鬥的英雄們做到了真正的無私,同時也讓蘇聯見識到了這支部隊的作戰能力。

他們全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服役

相關焦點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並重新點燃了他們的愛國熱情,所以希特勒當時主張德國要對外侵略擴張時,人們才能對其無比的支持和信任。只是德國畢竟國土面積小,資源也較少,戰爭結束的時間越往後延,有限的資源,讓德國的工業生產力沒有辦法繼續提升。若是德國沒有資源匱乏這一難題,二戰結束的時間可能會更晚,甚至取得了二戰的勝利。光從軍事方面上來說,二戰德軍巔峰時期的實力,完全能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雖然德軍的人數一度被限制在10萬人,但全都是挑選的精英。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在1942年的冬天,蘇聯步兵與德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的廢墟中戰鬥,蘇聯步兵火力非常強大。這種原理德國人早在MP18上就用過,到二戰時期更是把這種原理搬到航炮上使用(比如MK108),MP40自然也不例外。前衝擊發的特點是槍機在還沒完全閉鎖的時候,擊針就已經敲炸了子彈底火。這會兒子彈發射藥開始燃燒做功推進彈頭,但力是相對的,彈殼在反作用力的影響下會也會後衝。這會兒前衝擊發發揮作用了,剛不是說到擊發子彈的時候槍機還沒完全閉鎖麼?
  • 二戰後德國遭到史上最嚴厲清算,蘇聯:我們在德國留下200萬後裔
    這三國之中,戰鬥力最弱的當然是義大利了,戰鬥力最強的當屬德國,他們開創了一種不同於一戰塹壕戰模式的新戰鬥方式,用凌厲的攻勢開創了一個個軍事史上的奇蹟,比如他們只用一個小時就打敗了丹麥,用了30多年就把歐洲最強陸軍——法軍,打得落花流水。德國人的戰鬥力之強悍,只要稍微了解一點二戰史的人就會了解。
  • 德軍在二戰時為何穿著單衣打蘇聯?義大利該來背這個「鍋」
    1941年6月,二戰也已經進行了3年左右,因為在英國的作戰並不是很順利,德國轉頭開始進攻蘇聯,根本沒在意之前和蘇聯籤訂的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在猝不及防之下也是節節潰敗損失慘重。蘇德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個月,德國就兵臨莫斯科了,莫斯科保衛戰對蘇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戰役,如果首都丟了那蘇聯就真的是退無可退了。但老天爺似乎也想幫一把蘇聯,讓蘇聯提前進入了冬天,衣著單薄的德軍每天都有人在被凍死。很多人在回顧這段歷史時不由得感到疑惑,二戰德軍打蘇聯為何傻乎乎穿著單衣?德國人表示:原因很無奈,就三個字。
  • 如果蘇聯與德國一直結盟,二戰會打成怎樣?
    蘇聯和德國都曾加入英國與法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後來德國退出,蘇聯是被踢出的,兩國都對英法極度不滿,互相關係卻還過得去。蘇德之間徹底鬧掰已經到了1940年11月,此前德國與蘇聯已經瓜分了波蘭。德國一直有進一步拉攏蘇聯入夥的想法,而蘇聯始終不為所動並不是因為出於正義,而是納粹不能滿足其在東歐和巴爾幹地區的巨大胃口。
  • 二戰時,歐洲還沒完全統一,德國幹嘛非要招惹蘇聯?此小國是關鍵
    眾所周知,蘇德戰爭的爆發,是因為德國單方面的撕毀了兩國的協議,在蘇聯意想不到的情況之下,對其發起了主動進攻。可惜,這場戰爭的爆發,反倒是成了二戰時期的重要轉折點,不可一世的德國軍隊,終於在蘇聯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 二戰中,為什麼德國人會認為蘇聯絕不是自己的對手?
    但是,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希特勒剛剛摘取西線戰場上的勝利果實,竟立馬又與東線上的蘇聯針鋒相對。當時的輿論均認為:希特勒會經營西歐,榨取並消化這些戰敗國的資源,以解決德國本土的經濟危機。然而,正當法軍宣布投降的一年後,希特勒就打破了所有人的想像,德國戰車的履帶碾向東歐,朝莫斯科進發,幾百萬德軍精銳全線進駐蘇聯。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時德國一重大失誤,如果沒有主動打蘇聯,蘇聯會進攻德國嗎?
    德國當年肆虐歐洲,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如果他們一直在歐洲活躍的話,也許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最終的勝利爭取到更大的優勢。也就是說,二戰期間德國進攻蘇聯,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因為德國的精銳士兵,基本上都死在了冰天雪地的蘇聯。
  • 德國入侵波蘭挑起二戰,波蘭的盟友英法為何袖手旁觀
    由於英法作壁上觀,孤立無援的波蘭最終被德國和蘇聯瓜分。而德國滅掉波蘭後,很快調轉方向,向英法發起了挑戰,把兩國打得一個舉旗投降,一個落荒而逃,英法最終自食其果。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德國入侵波蘭挑起二戰,英法為何若無其事地作壁上觀?首先,英法根本沒打算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雖然英法贏得了勝利,但被打得元氣大傷,所以被戰爭嚇破了膽。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也就是說,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也是挑起二戰的「始作俑者」。這番說辭被不僅被俄羅斯譴責為「偽善、謬論」,連德國都沒法聽了。
  •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之所以能在史達林格勒反敗為勝有很多原因,其中武器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衝鋒鎗的差距尤其如此。蘇聯裝備的波波沙衝鋒鎗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完勝了德軍的MP40衝鋒鎗。德軍的MP40衝鋒鎗原本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出色的衝鋒鎗,它結構簡單,精度優良,後坐力也很小,一開始和波波沙在戰鬥時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德國軍隊將蘇軍打的節節敗退。然而等到氣溫下降後,戰爭局勢發生了逆轉,蘇軍開始反攻,這下又輪到德國人節節敗退了。
  • 二戰時德國有沒有接近勝利的時刻?如果有,是在什麼時候?
    (如果你去德國旅行,千萬不要跟德國人提及有關二戰的話題,這是德國的一個禁忌) 一戰和二戰相隔不過二十多年,這兩次戰爭爆發的原因都是一樣的,
  • 二戰時波蘭為何亡國:德國和蘇聯對波蘭的仇視,使得波蘭最終滅亡
    二戰時期的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也是波蘭的第二次亡國,而波蘭之所以亡國,一方面是國際形勢對波蘭不利,另一方面也是波蘭國家政策的失敗,而波蘭亡國也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爆發。波蘭的獨立極大損害了德國的利益德國和波蘭的矛盾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 二戰前夜:德國興辦地下軍校,曼施坦因到蘇聯學藝
    尤其是進攻法國的「曼施坦因計劃」和蘇聯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敗退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一個創造了快速滅亡近代大國的神話,另一個則通過以少勝多的奇蹟為潰敗中的納粹德國續命近3年。曼施坦因是二戰歐洲戰場上首屈一指的軍事戰略家。
  • 蘇聯人始終不上德國人的當
    歷史:《二戰史》作者:(英)基根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5月,根據來自莫斯科的德國駐蘇使館武官的信息,儘管蘇聯紅軍能有200個步兵師參戰,但是1938年軍隊肅反運動使蘇聯紅軍相當混亂,它要花2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以前的狀態」。
  • 二戰時美軍是如何分辨中國人和日軍的?蘇聯人看德軍的鞋釘和口音
    二戰蘇聯是如何識破喬妝的間諜?靴子底下的鞋釘出賣了他們那麼,他們是如何識別間諜的呢?今天易達就跟大家聊聊二戰中是如何識別間諜的,美軍出書分辨中國人和日軍,蘇聯人看德軍的鞋釘和口音。蘇軍如何分辨德國間諜百姓讀史蘇軍摸索出了一套對付德國人的法寶,先是辨口音,俄語非常有特點 ,那就是捲舌音非常多,而且有的音節難度係數還很高,不是以俄語為母語的人,很難說的絲毫不差,然而就這一點細小的差別
  • 二戰末期死扛蘇聯紅軍,波蘭找到納粹德國士兵的遺骸,全都是精銳
    幾天前,負責搜尋和挖掘德國士兵遺骸的歷史研究所「 Pomost」在波蘭下西裡西亞省Kozlice村發現二戰德國傘兵的各種物品;資料顯示,該地在上世紀30年代後期修建有一個飛機場,是納粹德軍眾多秘密訓練基地之一。
  • 二戰紀實:蘇聯解放波羅的海三國全經過
    我們人類打過的這些仗第59期1944年9月,為了防止在進攻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時被人從背後偷襲以及切斷納粹德國和盟友芬蘭的聯繫,蘇聯決定對盤踞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德國北方集團軍群進行殲滅戰役。而蘇聯方面則保持一貫的「財大氣粗」風格,你德國人有70餘萬人,那好我高你30%出兵90餘萬人,河流沼澤多造成無法大規模機械化作戰?沒關係!我進攻的時候從天上飛。為此戰前蘇聯一口氣拿出了2640架作戰飛機參戰。
  • 邱吉爾二戰演講:德國趕走猶太人,必敗無疑!
    對於當時的英國來說,迎接了他們從原始社會以來的最艱難的時刻,當然沒有人認為納粹德國下一步會去進攻蘇聯,在所有人眼裡,英國將是德軍的下一個目標。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並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一定不會站在德國一方,與德國平分整個星球。在1940年6月27日的德軍對佔領區域的宣傳中,甚至提到了美國將會對德國以及佔領區實施糧食援助的內容,這個提議是由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所提,其生前被公認為美國的實際掌控者,執掌聯邦調查局48年(邱吉爾《英國之戰「少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