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歐洲還沒完全統一,德國幹嘛非要招惹蘇聯?此小國是關鍵

2020-12-18 狼叔歷史課堂

眾所周知,蘇德戰爭的爆發,是因為德國單方面的撕毀了兩國的協議,在蘇聯意想不到的情況之下,對其發起了主動進攻。可惜,這場戰爭的爆發,反倒是成了二戰時期的重要轉折點,不可一世的德國軍隊,終於在蘇聯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而從這次戰役之後,德國就開始步入了下坡路,甚至可以說,當初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才埋下了後來德國最終戰敗的種子。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提出疑問了,要知道當初歐洲戰場之上,德國人還沒有完全統一呢,他們幹嘛非得來招惹強大的蘇聯呢?說起來,和一個小國家有著很大的關係。

這個小國家就是芬蘭。一九三九年,德國出兵入侵了芬蘭,芬蘭是個小國,不僅人少,而且國家也十分的貧窮,他們在蘇聯大軍的攻勢之下,一度被打的彈盡糧絕,陷入絕望中。不過,芬蘭人並沒有因此而妥協,正面剛不過,就打遊擊戰。靠著遊擊戰,他們硬生生的將戰爭拖了四個月的時間,並且給蘇聯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雖說他們最終還是不敵蘇聯,被割去了十分之一的國土,但是這一仗對芬蘭來說,卻是非常光榮的,畢竟在誰都不看好他們的情況之下,他們不僅堅持了很長時間,而且還給蘇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他們不僅捍衛了自己的國家主權,而且還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此戰過後,要說最高興的一個人,非希特勒莫屬。通過這一仗,讓他看清了蘇聯「真正」的實力,在希特勒看來,蘇聯打一個芬蘭都打的這麼費勁,他們的軍事實力不過如此,於是他開始暗中聯繫芬蘭,要和他們一起對抗蘇聯。

一九四一年六月,希特勒終於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德國單方面的撕毀了和蘇聯的條約,甚至蘇聯方面毫無準備之下,直接調動了550萬的大軍入侵了蘇聯,當時的希特勒可謂是自信滿滿,認為三個月之內,必定會將蘇聯滅亡,而這也是他沒有給戰士們,準備過冬棉衣的原因,就是因為希特勒太自信了。

可結果呢?雖然戰爭初期的時候,一切都是按照希特勒的劇本來發展的,可惜這次老天爺沒有站在他這一邊。這一年,蘇聯的冬天來的格外早,由於沒有給士兵準備過冬的物資,最終導致了德軍一敗塗地。從這之後,德國人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相關焦點

  • 二戰時蘇聯強得離譜,卻沒打過此歐洲小國,那一戰蘇軍死亡20萬
    二戰時蘇聯強得離譜,卻沒打過此歐洲小國,那一戰蘇軍死亡20萬文/猿飛日月二戰時我們都知道是同盟國最後勝利了,希特勒的德國,以及裕仁天皇的日本通通都戰敗投降,成為了戰敗國,至於另外一個法西斯國家義大利在那個時候,蘇聯人死的最多,而且十分的悲壯,在那時,德國人的飛機大炮更加猛烈,武器也更加先進,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人白天就是被動挨打的局面,而到了晚上時,他們就會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再次成功的奪取了自己的國土,這場戰役在史達林格勒這個城市爆發的尤為激烈,甚至爆發了極為慘烈的巷戰。
  • 二戰德國的「奶媽」,小國羅馬尼亞多重要?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一戰時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差點被德國打到滅國。 但到了二戰,羅馬尼亞變成蘇德雙方爭奪的重點,也是納粹德國的命根子。羅馬尼亞在二戰中倒向納粹,不僅提供戰略資源,還派出了50多萬人幫德國打仗,最後傷亡30多萬,幾乎打光了一代年輕人。 那麼,二戰時期羅馬尼亞為什麼反要幫德國呢?它對德國有多重要呢?
  • 招惹蘇聯導致戰敗?為何說納粹德國即使不進攻蘇聯也是必敗無疑?
    二戰相比於一戰來說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雙方的拉鋸戰也最讓人崩潰。但是,二戰比一戰好的地方就是:戰爭的結果從開始就註定了,那就是法西斯必敗!無論德國打不打英國,招不招惹蘇聯,其結果早已註定。世界可以容忍法西斯的肆虐,但絕不允許法西斯萬古長青!
  • 歐洲一小國,一戰全民皆兵,家家戶戶是軍火庫,二戰中沒人敢惹它
    二戰中有兩個歐洲小國,即使是戰爭狂人希特勒也不敢招惹,他們究竟有多強的實力呢?這第一個就是永久中立國瑞士,其實二戰中瑞士之所以能成為中立國而不受戰火侵襲,可不是因為他單方面宣布中立,也不是因為希特勒大發善心,實在是瑞士戰鬥力太過強大。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德國為什麼要去打強大的蘇聯?只是先下手為強
    在世界近代戰爭史中,蘇德戰爭的發生給世界各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回憶,而這場極為激烈的戰爭,致使德國慢慢失去作戰氣勢從而淪為一個歐洲地區小國。德軍在歐洲地區展開大規模攻擊之後,便更加堅信自己將會霸權天下的想法,在資源和領土的誘惑之下,德軍大舉進攻蘇聯,蘇德戰爭也就此曹發,在戰爭前期,德軍在戰場上處於完全主動的地位,但隨著蘇聯紅軍進行調整之後,蘇聯紅軍開始漸漸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而德軍也處於被動狀態,被蘇聯軍隊連連擊退,於是有部分網友提問,為什麼當時的德軍非要選擇蘇聯呢?
  • 二戰:61.2km的小國,敢向中美蘇德宣戰,非日本,被希特勒消滅
    據歷史資料顯示,是一個叫聖馬利諾的歐洲國家。日本是一個小島國,竟然敢侵略中國,發動二戰,看上去非常瘋狂,但是聖馬利諾更加囂張,它是世界最小的國家之一,只有61.2平方公裡,居然敢直接向中國宣戰。日本侵華之前,所有計劃都是秘密進行的,從來沒透露過。聖馬利諾基本沒聽說過,軍事實力很弱小。
  • 這個歐洲小國面積不到重慶一半,二戰時卻讓希特勒不敢下手
    二戰時期,德國的軍事力量在世界上可以說幾無敵手,在歐洲戰場上更是所向披靡,秒殺波蘭,橫掃法國,同時西攻英國,東打蘇聯,歐洲大陸大國中沒有希特勒放在眼裡的,但是有這麼一個小國,它的國土面積狹小,雖然被義大利法國德國包圍,但是二戰期間不僅免受德國侵略,反而還發展迅速。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在1989年柏林圍牆的束縛被解開後,德國也一躍成為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不過它的經濟發展已經沒有以前迅猛的,反而顯得有點無力。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能贏,即使沒有變的弱小很多,可是明顯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好比軍事實力,技術也是全球頂尖,可是軍隊的實力一直停滯不前。 德國國防部長親口表示,德國的軍隊裡裝備可以說是稀缺。
  • 二戰時德國一重大失誤,如果沒有主動打蘇聯,蘇聯會進攻德國嗎?
    德國當年肆虐歐洲,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如果他們一直在歐洲活躍的話,也許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最終的勝利爭取到更大的優勢。也就是說,二戰期間德國進攻蘇聯,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因為德國的精銳士兵,基本上都死在了冰天雪地的蘇聯。
  • 二戰德國若成功打敗蘇聯,那它之後的進攻目標會是哪一個?
    無論是先進武器研發的速度上,還是在戰場的實際發揮中,德國都是當前屈指可數的強國。在反法西斯歐洲戰場上,德軍先進的作戰方式,在歐洲站上上讓其他國家聞風喪膽,一直處於作戰的主動方,牽制了交戰對方的兵力。就算與蘇軍的對抗中,想要成功的擊斃德軍的一股力量,蘇聯方面付出的至少是兩倍。在德國剛開始入侵蘇聯的時候,蘇聯的老百姓都質疑蘇聯的戰鬥力,都曾懷疑,他們不能夠保住蘇聯。
  • 二戰後,蘇聯和波蘭強佔德國大片領土的原因是什麼?
    希特勒一下就把波蘭給打沒了。但同時,蘇聯也進攻波蘭。所以,波蘭又遭遇了一次瓜分,一邊歸了德國、一邊歸了蘇聯。但蘇聯拿到的土地,雖然與寇松線不完全重合,但也大體不差。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你別管蘇聯拿到的土地,是不是符合寇松線,但道義上就講不通。因為史達林是跟希特勒一起合謀瓜分的波蘭。
  • 二戰期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芬蘭,為什麼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德國法西斯在歐洲真的是所向無敵。先是打敗了法國,後來打的英國毫無還手之力,之後掉頭往東攻打蘇聯。蘇聯當時差點就被滅國了。不過當時歐洲也還是有很多地方德國沒有佔領的。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是中立國。
  • 此小國二戰時被嚴重低估,擁有全球最大兵工廠,間接支援抗日戰爭!
    說到二戰發生的原因,這裡面有兩件事一定會被提到:《慕尼黑協定》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前者讓英法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割給了德國,後者使德蘇將東歐瓜分。這些都是當時英法蘇三國侵略政策的具體表現。也因為這兩件事,法西斯國家對外侵略的野心被助長,世界已處在危險的邊緣。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也就是說,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也是挑起二戰的「始作俑者」。這番說辭被不僅被俄羅斯譴責為「偽善、謬論」,連德國都沒法聽了。
  • 歐洲小國人口總才3萬,只是儀仗隊,二戰時為何向全世界宣戰?
    現在看起來向十一國宣戰已經很了不起,但是慈禧死後很多年後,歐洲有個袖珍國家,因為憤恨英國和德國在他們國家打仗,於是一氣之下向全世界參戰國宣戰,包括以德國為主的協約國和英國參加的同盟國。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在1942年的冬天,蘇聯步兵與德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的廢墟中戰鬥,蘇聯步兵火力非常強大。這種原理德國人早在MP18上就用過,到二戰時期更是把這種原理搬到航炮上使用(比如MK108),MP40自然也不例外。前衝擊發的特點是槍機在還沒完全閉鎖的時候,擊針就已經敲炸了子彈底火。這會兒子彈發射藥開始燃燒做功推進彈頭,但力是相對的,彈殼在反作用力的影響下會也會後衝。這會兒前衝擊發發揮作用了,剛不是說到擊發子彈的時候槍機還沒完全閉鎖麼?
  • 如果二戰的時候德國沒有跟蘇聯打仗,英美還能光復歐洲大陸嗎?
    希特勒上臺後到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幾乎侵佔過歐洲的所有國家(除中立國瑞士),北非、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等國,只有蘇聯和英國是沒有被滅掉全境的國家。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準備不足的時候就開始發動對蘇聯戰爭,其實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蘇聯有德國需要的物資和資源,當時中東還沒有發現石油而蘇聯是當時世界上石油儲存量最高的國家,還有個原因就是當時在東三省的關東軍答應希特勒牽制蘇聯,所以希特勒就算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起對蘇戰爭,妄想六個月內在冬季之前結束對蘇戰爭。最終狂妄的希特勒以失敗告終。
  • 曾經歐洲大國,由於兩次「站錯隊」,損失大面積領土,淪為小國
    曾經歐洲大國,由於兩次「站錯隊」,損失大面積領土,淪為小國 導語:1918年,一戰剛剛結束,英法兩國就展開了對同盟國的清算。同盟國中,德國被首先對付,英法兩國不依不饒,德國人被迫賠償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另一方面,奧匈帝國的命運卻更加悲哀,整個國家直接被一刀切成兩半。
  • 歐洲裹腳布坑蘇俄,關鍵時候還坑中國一手
    一提起波蘭,大多數歐洲人都是一種討厭的態度,有的甚至還會投來鄙視的眼神,就連同是「斯拉夫」人的俄國人,下起手來也絲毫不留情。東邊的德國更是無情,二戰開戰之初就把波蘭滅了,而且還進行了大肆的破壞殘殺。那麼歐洲人為何如此痛恨波蘭,也許歷史中已經寫好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