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蘇德戰爭的爆發,是因為德國單方面的撕毀了兩國的協議,在蘇聯意想不到的情況之下,對其發起了主動進攻。可惜,這場戰爭的爆發,反倒是成了二戰時期的重要轉折點,不可一世的德國軍隊,終於在蘇聯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而從這次戰役之後,德國就開始步入了下坡路,甚至可以說,當初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才埋下了後來德國最終戰敗的種子。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提出疑問了,要知道當初歐洲戰場之上,德國人還沒有完全統一呢,他們幹嘛非得來招惹強大的蘇聯呢?說起來,和一個小國家有著很大的關係。
這個小國家就是芬蘭。一九三九年,德國出兵入侵了芬蘭,芬蘭是個小國,不僅人少,而且國家也十分的貧窮,他們在蘇聯大軍的攻勢之下,一度被打的彈盡糧絕,陷入絕望中。不過,芬蘭人並沒有因此而妥協,正面剛不過,就打遊擊戰。靠著遊擊戰,他們硬生生的將戰爭拖了四個月的時間,並且給蘇聯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雖說他們最終還是不敵蘇聯,被割去了十分之一的國土,但是這一仗對芬蘭來說,卻是非常光榮的,畢竟在誰都不看好他們的情況之下,他們不僅堅持了很長時間,而且還給蘇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他們不僅捍衛了自己的國家主權,而且還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此戰過後,要說最高興的一個人,非希特勒莫屬。通過這一仗,讓他看清了蘇聯「真正」的實力,在希特勒看來,蘇聯打一個芬蘭都打的這麼費勁,他們的軍事實力不過如此,於是他開始暗中聯繫芬蘭,要和他們一起對抗蘇聯。
一九四一年六月,希特勒終於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德國單方面的撕毀了和蘇聯的條約,甚至蘇聯方面毫無準備之下,直接調動了550萬的大軍入侵了蘇聯,當時的希特勒可謂是自信滿滿,認為三個月之內,必定會將蘇聯滅亡,而這也是他沒有給戰士們,準備過冬棉衣的原因,就是因為希特勒太自信了。
可結果呢?雖然戰爭初期的時候,一切都是按照希特勒的劇本來發展的,可惜這次老天爺沒有站在他這一邊。這一年,蘇聯的冬天來的格外早,由於沒有給士兵準備過冬的物資,最終導致了德軍一敗塗地。從這之後,德國人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