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2020-12-22 騰訊網

在1942年的冬天,蘇聯步兵與德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的廢墟中戰鬥,蘇聯步兵火力非常強大。左邊的士兵擁有標準的7 62x54mm莫辛納甘91/30手動步槍,這樣的步槍士兵一分鐘只能發射15發子彈,而他右邊的戰友,裝備了以其47發彈匣而聞名DP機槍,可以達到每分鐘150發子彈的速度,是主要的小隊支援武器,短程火力是兩支pps -41衝鋒鎗,他們每隔幾秒鐘就對目標發射幾十發子彈,兩者都使用71發的彈鼓(右邊的人正在裝彈),PPS-41衝鋒鎗經常給蘇聯步兵提供比德國小分隊重要的火力優勢

而德國步兵則使用7.92x56mm的毛瑟98K手動步槍,MP40衝鋒鎗和MG34機槍,這時的戰場上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士兵們總是喜歡獲得他們對手的武器,有時還會把他們的表現神話化,特別是波波沙衝鋒鎗和MP-40衝鋒鎗,德軍士兵特別喜歡用PPS-41衝鋒鎗(中國叫波波沙衝鋒鎗),而蘇軍士兵則特別喜歡用MP-40衝鋒鎗,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

1,德國MP40衝鋒鎗的優點

MP40的機匣特別長,至少二戰時期沒有衝鋒鎗比他的機匣更長。這種設計帶來的好處便是槍機後坐的行程也長,同樣復進簧也長。這樣一來,在槍機後坐的時候就有足夠的空間,好讓後坐衝量被較長的復進簧逐步吸收(可以算作平衡後坐原理)。

而且MP40的後坐系統還有三級套管,它除了讓塵土之類的髒東西不容易到裡邊影響復進簧之外,也可以讓槍機在後坐時被逐級緩衝,等槍機後衝到底的時候後坐力大部分已經被吸收,這是減少MP40後坐力,讓其可控性優秀的原因之一。

其次,MP40採用了前衝式擊發。這種原理德國人早在MP18上就用過,到二戰時期更是把這種原理搬到航炮上使用(比如MK108),MP40自然也不例外。前衝擊發的特點是槍機在還沒完全閉鎖的時候,擊針就已經敲炸了子彈底火。這會兒子彈發射藥開始燃燒做功推進彈頭,但力是相對的,彈殼在反作用力的影響下會也會後衝。這會兒前衝擊發發揮作用了,剛不是說到擊發子彈的時候槍機還沒完全閉鎖麼?但此時槍機還是在復進簧的作用下做一個前衝動作,這個前衝恰好抵消了彈殼的後衝,而且慣性力量也讓閉鎖能力更強,這同樣能減少MP40的後坐力,讓其可控性的優秀的原因之二。

再者,手槍式握把。這個嚴格來說不算很有特色,畢竟湯姆遜、MAS38、M3之類的二戰衝鋒鎗也有手槍式握把。但還是有不少衝鋒鎗沒這玩意,比如波波沙、斯登、貝瑞塔、百式他們都還是傳統的直握把。雖然說直握把在抵肩瞄準時更穩更準,但衝鋒鎗這玩意不是用來潑水的麼?直握把還有個優點是方便掄起來砸人或者拼刺。

MP40的可控性值得吹,缺點也同樣明顯,但多是為了妥協。比方說恆定後坐的長機匣雖然降低了後坐力,但過長的行程也導致了射速很低(500發/分),但低射速倒也讓它更可控...所以事情都有兩面性。摺疊槍託不怎麼牢,抵肩單發射擊精度因為這個槍託導致的人機問題而不咋地(MP40沒有半自動模式,但因為射速低,因此可以手控單發)。

2,PPS-41衝鋒鎗的優點

生產這種槍不需要稀缺的資源以及很高的工藝要求,PPSH衝鋒鎗的大部分部件在普通工廠就能生產出來,比如說衝鋒鎗的槍管就是通過粗銑削或車削製成的。因為槍管較長而且採用的是7.62X25毫米的子彈,它的子彈槍口速度可以達到500米每秒,明顯高於子彈槍口速度為380米每秒的MP-40衝鋒鎗和子彈槍口速度為280-290米每秒的湯普森衝鋒鎗。

PPSH-41的有效射程是200米,它長長的槍管保證了高速運動的子彈在有效射程內的精準性,這就給了士兵在近戰中提供了很多優勢。PPSH可以安裝71顆子彈容量的彈鼓,相比之下,MP-40衝鋒鎗只能裝32顆子彈。

PPSH衝鋒鎗當然也有缺點。因為強大的火力而且槍管較長,衝鋒鎗一旦開火,就會迅速使槍管過熱,這會讓手持衝鋒鎗衝鋒的士兵很頭疼。因為射速較快和彈容量較大,讓它消耗彈藥非常快。所以士兵們也送給了它一個外號「ammunition eater」,小編翻譯為「子彈吃貨」。除了這個外號,士兵還是很喜歡它的,也親切地叫這種槍為「爸爸」,因為它的首字母組成是「Papasha」。

質量和尺寸都相對較大,所以在更換部件的時候會有點困難。由於衝鋒鎗子彈槍口速度極快,士兵的耳朵如果離槍口太近,偶爾會耳膜破裂。當有灰塵或者其他汙垢進入槍械內部時,可能會造成射擊延遲。據蘇聯退伍軍人的回憶錄記載,當他們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軍時,他們通常會把PPSH-41衝鋒鎗藏在雨衣下,免得碰上泥水發生故障。

3,蘇聯步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步兵喜歡蘇聯衝鋒鎗的原因

任何武器最真誠的奉承之一,就是當敵人使用它而不是使用他們自己的武器時,德國軍隊在使用中認識到PPSh-41衝鋒鎗和MP - 40衝鋒鎗和「在戰鬥中從不堵塞」之間的鮮明對比,非常喜歡PPSh-41衝鋒鎗,德軍士兵不僅在戰場上到處尋找、撿拾的PPSh-41衝鋒鎗使用,他們看重的不僅是它穩定的可靠性,還有它令人印象深刻的火力、射程(與MP - 40衝鋒鎗相比),以及可用的71發鼓彈匣。就連德國軍方也把繳獲的PPS-41衝鋒鎗大量改造成可以使用德國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型號發給軍隊使用,這種被稱為 MP 717(r)的衝鋒鎗使用標準的32發MP 40彈匣結合了PPSh-41衝鋒鎗傳奇的可靠性和德國人首選的衝鋒鎗口徑,從而簡化了彈藥後勤。但71圓彈鼓不能再使用,很快許多德國軍隊乾脆把這些槍改回了蘇聯的樣式。

奇怪的是蘇聯步兵又非常喜歡使用繳獲的德國MP40衝鋒鎗,大部分蘇軍都裝備了栓動式步槍,特別是在1941-42年,近距離激烈作戰中蘇軍步兵渴望放棄他們的栓動式步槍以全自動武器代替,士兵們通常會很自然地被吸引去收集繳獲的MP - 40衝鋒鎗作為一種更適合戰鬥條件的武器,很多蘇聯士兵喜歡MP - 40衝鋒鎗的原因是PPSh41衝鋒鎗的精確度相當差,根本比不上MP40衝鋒鎗,雖然不少俄羅斯士兵使用MP - 40衝鋒鎗,但有更多的德國士兵使用ppsh -41衝鋒鎗,由此可見PPSh-41才是二戰中最偉大的衝鋒鎗之一

相關焦點

  • 600萬支噴子:二戰德國士兵最喜愛的衝鋒鎗,竟是蘇聯的波波沙!
    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紅軍士兵的標誌性物件和裝備,估計除了伏特加,就要屬「波波沙」莫屬了,「喝上一口酒,端著槍衝鋒」的蘇聯士兵這樣的畫面我們在很多影視橋段中都看到過,而除了廣泛裝備於蘇聯軍中外,「波波沙」還深受德國士兵的喜愛,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時期,蘇德兩軍抵抗,為何都「喜歡」用敵國的衝鋒鎗?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起攻擊,由此拉開了歐洲戰場的序幕,到了1941年6月,憑藉著閃電戰戰術迅速橫掃大半個歐洲的法西斯德軍,根據希特勒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紅軍發動了進攻,這場慘烈的蘇德戰爭,構成了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以極大的代價,牽制了法西斯德軍的勢力,為推動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之所以能在史達林格勒反敗為勝有很多原因,其中武器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衝鋒鎗的差距尤其如此。蘇聯裝備的波波沙衝鋒鎗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完勝了德軍的MP40衝鋒鎗。德軍的MP40衝鋒鎗原本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出色的衝鋒鎗,它結構簡單,精度優良,後坐力也很小,一開始和波波沙在戰鬥時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德國軍隊將蘇軍打的節節敗退。然而等到氣溫下降後,戰爭局勢發生了逆轉,蘇軍開始反攻,這下又輪到德國人節節敗退了。
  • 二戰德國「兇器」之MP35衝鋒鎗:設計獨特,黨衛軍曾大量裝備
    二戰時期,交戰雙方普遍使用栓動步槍+衝鋒鎗的組命,以便充分發揮栓動步槍的精確性與衝鋒鎗的近戰優勢。比如蘇聯使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波波沙衝鋒鎗,德國是毛瑟步槍+MP40衝鋒鎗等。二戰時衝鋒鎗型號之多,哪怕最資深的軍迷也搞不清楚。絕大多數人只知道幾種,比如提起德國肯定都知道M40衝鋒鎗,實際上德國裝備使用過很多種衝鋒鎗,比如MP18/28、MP32、MP34、MP3008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MP35衝鋒鎗。
  • 衝鋒鎗版的撕布機,二戰德國科恩茲衝鋒鎗,射速太快難以駕馭
    二戰後期,德國開始生產一系列簡易武器,用來武裝人民衝鋒隊這些缺乏訓練的部隊,在眾多的設計競標中,科恩滋衝鋒鎗算是比較特別的一款,而且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它在戰後很久才為外界所熟知。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美國的M3黃油槍 在二戰中,主流的衝鋒鎗只要由美國、德國、蘇聯、英國使用,對應的衝鋒鎗也就是M3衝鋒鎗、MP系列衝鋒鎗、PPSh-41衝鋒鎗和司登衝鋒鎗
  • 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咱們都知道衝鋒鎗在戰場上的應用始於1918年,也就是一戰末年。而它的主要職責便是讓士兵突破敵方陣線後,在塹壕內收人頭,擴大戰果。也正由於這種戰術的應用場景比較單一,所以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衝鋒鎗只是作為特種武器使用,並沒有下發到各個部隊。
  • 二戰末期死扛蘇聯紅軍,波蘭找到納粹德國士兵的遺骸,全都是精銳
    幾天前,負責搜尋和挖掘德國士兵遺骸的歷史研究所「 Pomost」在波蘭下西裡西亞省Kozlice村發現二戰德國傘兵的各種物品;資料顯示,該地在上世紀30年代後期修建有一個飛機場,是納粹德軍眾多秘密訓練基地之一。
  • 左手伏特加,右手波波沙:蘇聯PPS-43衝鋒鎗成型之路及多國仿製型
    核心內容提要 蘇聯設計師蘇達耶夫設計的PPS-43衝鋒鎗於1943年正式生產並裝備蘇軍,二戰結束後便停止了生產。雖然該槍產量不算太大,在蘇軍中裝備時間短,但卻被多國裝備並進行仿製。各國仿製的版本也各有特色,本文為您展現PPS-43衝鋒鎗及其各國仿製版——
  • 蘇聯生產了600萬支波波衝鋒鎗,為什麼二戰後就被蘇聯淘汰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二戰時期有一個武器可以說名聞天下,就是蘇聯的波波衝鋒鎗,他在作戰的時候非常的方便,可以輕易的制服對手。但是這個武器為什麼在二戰之後就在蘇軍中消失了呢?在二戰時期主要使用的武器有機槍、步槍、手槍等,隨著戰爭的演變,人們意識到在手槍和步槍之間缺了一個過渡,那就是衝鋒鎗。在蘇聯打芬蘭的時候,衝鋒鎗的優勢越來越突出,隨後蘇聯就研製了波波沙衝鋒鎗。蘇聯前後生產出了六百多萬支波波沙衝鋒鎗。
  • 瓦爾特使用的是什麼衝鋒鎗?
    這樣的設計思路,使得MP40可以在德國各地的大小工廠中大量製造。二、射擊的穩定性和精度在二戰期間大量裝備的衝鋒武器中,MP40衝鋒鎗具有較高的精度。由於後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內的射擊非常精確,在持續射擊中的精度更是無人能比。 一把連續射擊中的蘇聯波波沙和英國司登都是很難控制,而任何一個德國新兵都可以控制住猛烈射擊中的MP40。在較近距離作戰中提供密集的火力。
  • 二戰中,美軍為何大量裝備M3衝鋒鎗,而淘汰了湯姆遜衝鋒鎗?
    1942年初,剛剛參戰的美國對當時各國的主要制式衝鋒鎗:包括德國的MP40、英國的司登、芬蘭的1931衝鋒鎗、澳大利亞的奧斯登衝鋒鎗以及美國人的湯姆遜和海德M109、海德2型衝鋒鎗,進行了一次全面測評,經過各項指標的綜合對比,得出的結論,讓美國陸軍高層徹底懵圈。
  • 一整個排的波波沙你慌不慌,二戰蘇聯衝鋒鎗排編制
    昨天我在寫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一文時(然而沒啥閱讀量),有小夥伴想讓我說一下衝蘇軍整個衝鋒鎗排的編制,所以這篇和大家聊聊這。首先,衝鋒鎗排率屬於蘇軍常規步兵連。而在二戰中前期,蘇軍的步兵連還是中規中矩的三步兵排+一重機槍排+一迫擊炮排。但隨著戰爭的推進,戰時工業的加持,從1943年起,不少步兵連裡頭開始出現衝鋒鎗排。到1944年2月,蘇軍則正式將衝鋒鎗排入編。早先的三步槍排變成了兩步槍+一衝鋒槍排。
  • 「巷戰神器」PPSh41衝鋒鎗為何二戰後不久就被淘汰?原因很現實
    德國主要使用的是毛瑟步槍+MP34/40衝鋒鎗,英國是李-恩菲爾德步槍+司登衝鋒鎗,蘇聯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PPSh41/43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其中,蘇聯的波波沙系列衝鋒鎗相比較而言更為成功,它結構簡單可靠,射速高達900發/分,配上71發大彈鼓,火力很猛,近戰時一頓狂掃,對面的德軍往往非死即傷,沒有被擊中的也被壓製得抬不起頭來
  • 二戰時,德國人嫌棄MP40到處撿波波沙,蘇制軍工強在哪兒?
    於1941年設計誕生的二戰名槍---波波沙,曾在偉大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在此之前很多人並不看好波波沙的綜合性能,畢竟德制的MP40裝備精良、設計出眾,但是正因為蘇聯境內的幾場硬仗,使得波波沙的名氣享譽國際,甚至連德軍都在戰場上到處去撿波波沙衝鋒鎗來使用。
  • 二戰德國軍人的標誌,5年生產120萬支,並非人手一支
    這也是衝鋒鎗這種武器,能得到重用的關鍵。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MP40衝鋒鎗,被譽為二戰綜合性能最強衝鋒鎗。相對較英國的司登衝鋒鎗、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MP40衝鋒鎗有這不可比擬的優勢。更為關鍵的是,MP40衝鋒鎗在這兩款衝鋒鎗之前,因此MP40也被稱為二戰衝鋒鎗的「先行者」。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PPS-43「波波斯」衝鋒鎗 蘇聯PPS-43 「波波斯」式衝鋒鎗於1943年正式列裝,到二戰後停產時約生產了100萬支,有許多國家裝備。二戰結束時,M3/M3A1大約一共生產了60多萬支。M3採用摺疊式槍託,發射11.43毫米手槍彈,由30發彈匣供彈。該槍理論射速只有450發/分,連發射擊時更容易控制穩定性,但也被一些士兵抱怨射速太低。
  • 二戰時德國一重大失誤,如果沒有主動打蘇聯,蘇聯會進攻德國嗎?
    德國當年肆虐歐洲,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如果他們一直在歐洲活躍的話,也許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最終的勝利爭取到更大的優勢。也就是說,二戰期間德國進攻蘇聯,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因為德國的精銳士兵,基本上都死在了冰天雪地的蘇聯。
  • 二戰各國士兵的口糧,看完德國士兵,再看看中國感覺很心酸
    二戰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場重要的戰爭,其實參戰的國家超過61個。各國的武器裝備不盡相同,但是在飲食習慣上卻意外的一致。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二戰各國士兵的口糧,來看看當時二戰的人們打仗時都吃一些什麼?其實中國的士兵條件最為艱苦,吃的東西現代人估計接受不了。
  • 這衝鋒鎗憑什麼能獨得蘇德雙方寵愛?
    ▲波波沙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蘇聯紅軍的象徵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中,各國都有一兩種步槍脫穎而出,成為本國軍隊的形象代表,比如英國的司登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