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兇器」之MP35衝鋒鎗:設計獨特,黨衛軍曾大量裝備

2020-12-20 歪史正說

二戰時期,交戰雙方普遍使用栓動步槍+衝鋒鎗的組命,以便充分發揮栓動步槍的精確性與衝鋒鎗的近戰優勢。比如蘇聯使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波波沙衝鋒鎗,德國是毛瑟步槍+MP40衝鋒鎗等。

二戰時衝鋒鎗型號之多,哪怕最資深的軍迷也搞不清楚。絕大多數人只知道幾種,比如提起德國肯定都知道M40衝鋒鎗,實際上德國裝備使用過很多種衝鋒鎗,比如MP18/28、MP32、MP34、MP3008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MP35衝鋒鎗。

MP35衝鋒鎗名聲不顯,但是設計獨特、品質上乘,在二戰期間總產量在40000支左右,主要裝備德國國防軍、黨衛軍以及警察部隊。

MP35衝鋒鎗實際上是從MP32衝鋒鎗發展而來。

MP32衝鋒鎗由丹麥舒爾茨-拉森公司生產,但實際上是德國伯格曼公司研發的,之所以在丹麥生產,只是為了避開《凡爾賽條約》的限制,這在當時很普遍,一戰後德國的很多軍火生產都採用這一模式。

不過,自從辛特勒上臺後,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柏格曼公司從幕後走上了前臺,公開進行新武器的設計和製造,於1934年在MP32的基礎上推出了MP34衝鋒鎗。1935年又對其進行了簡化設計,並為其命名為MP35衝鋒鎗。

MP35衝鋒鎗最初由卡爾-瓦爾特公司的採拉-梅利斯工廠負責生產製造,二戰爆發後,又轉到了勇克-活特公司,並一直生產到1944年,總產量在4萬-5萬之間。

MP35衝鋒鎗與絕大多數衝鋒一樣,採用自由槍機原理,開膛待機,發射9-23毫米柏格曼槍彈。但是它同樣具有很多獨特的設計。

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MP35具有一個裝在後部的非往復運動的拉機柄,操作起來類似毛瑟步槍的旋轉後拉式槍機。這對於習慣了毛瑟步槍的德國士兵,無疑會非常順手。

除此之外,MP35衝鋒鎗還沿用了MP34的擊發調變式設計。這個設計與後來的AUG突擊步槍類似,射手可以通過向板機施加不同的壓力來控制其發射模式,在板機第一段為半自動模式,也就是單發,繼續扣到底則是全自動模式,也就是連發。

MP35衝鋒鎗是一款傳統的德國式武器,它採用了最優質的材料,最嚴謹的質量把控,因此幾乎每一把都是精品,二戰期間深受德國國防軍、黨衛軍的喜愛。

相關焦點

  • 二戰中,美軍為何大量裝備M3衝鋒鎗,而淘汰了湯姆遜衝鋒鎗?
    李三萬摘要:二戰期間,美國研製了新一代的M3衝鋒鎗,並迅速大量裝備部隊,為什麼美軍用M3衝鋒鎗淘汰了戰前就已經裝備,而且性能還不算落後的湯姆遜衝鋒鎗?二戰期間,美國研製了新一代的M3衝鋒鎗,並迅速大量裝備部隊,為什麼美軍用M3衝鋒鎗淘汰了戰前就已經裝備,而且性能還不算落後的湯姆遜衝鋒鎗?湯姆遜衝鋒鎗於1920年誕生,在二次大戰期間,湯姆遜衝鋒鎗生產總數達到了140萬支。
  • 衝鋒鎗版的撕布機,二戰德國科恩茲衝鋒鎗,射速太快難以駕馭
    二戰後期,德國開始生產一系列簡易武器,用來武裝人民衝鋒隊這些缺乏訓練的部隊,在眾多的設計競標中,科恩滋衝鋒鎗算是比較特別的一款,而且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它在戰後很久才為外界所熟知。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該槍問世後名氣不大,但在蘇芬戰爭中以其性能和戰術使用而名聲大震,並深深「傷害」了蘇軍,也影響了蘇軍的裝備建設。大容量彈鼓,以及拉機柄在射擊時固定不動的設計是該槍最大的亮點,也影響了其它衝鋒鎗的設計。優質選材和嚴格的加工工藝標準使「索米」的射擊精度和可靠性甚高,在連發時射擊非常穩定,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二戰衝鋒鎗的佼佼者。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左邊的士兵擁有標準的7 62x54mm莫辛納甘91/30手動步槍,這樣的步槍士兵一分鐘只能發射15發子彈,而他右邊的戰友,裝備了以其47發彈匣而聞名DP機槍,可以達到每分鐘150發子彈的速度,是主要的小隊支援武器,短程火力是兩支pps -41衝鋒鎗,他們每隔幾秒鐘就對目標發射幾十發子彈,兩者都使用71發的彈鼓(右邊的人正在裝彈),PPS-41衝鋒鎗經常給蘇聯步兵提供比德國小分隊重要的火力優勢
  • 600萬支噴子:二戰德國士兵最喜愛的衝鋒鎗,竟是蘇聯的波波沙!
    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紅軍士兵的標誌性物件和裝備,估計除了伏特加,就要屬「波波沙」莫屬了,「喝上一口酒,端著槍衝鋒」的蘇聯士兵這樣的畫面我們在很多影視橋段中都看到過,而除了廣泛裝備於蘇聯軍中外,「波波沙」還深受德國士兵的喜愛,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StG-44突擊步槍:二戰德軍制式裝備,戰後中間威力步槍的鼻祖
    二戰時期,德國陸軍的步兵槍械,門類非常齊全,裝備品種也極為豐富,8發彈匣手槍、5發彈倉手動步槍、10發彈匣半自動步槍、30發彈匣自動步槍、32發彈匣衝鋒鎗、50發彈鼓或300發彈鏈供彈的輕重機槍等均有裝備。
  • 二戰德國黨衛軍裝甲部隊和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不同,誰更強悍一些?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的裝甲部隊,黨衛軍裝甲師和國防師裝甲師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但誰更強悍一點呢? 其次是德國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該師1941年以帝國摩託化步兵師加入戰場後參加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包圍戰基輔會戰,以犧牲不足4千人代價殲敵5萬協助殲敵俘虜敵軍人達75萬人之多,隨後在1942年改編為黨衛軍帝國裝甲擲彈兵師,於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前期正式改編成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1944年截至,不計1944年到1945年的戰績,該師累計擊毀蘇聯3000多個裝甲目標並且還是保守估計
  • 邪惡之花,二戰德國的黨衛隊軍服
    看一看劇中斯特裡茨所穿著的二戰德國黨衛隊軍服,真的美觀。二戰德國,為其武裝部隊,突擊隊,黨衛隊開發和生產了大量的制服。這些制服的質量上乘,設計新穎,樣式美觀。其中二戰德國的黨衛隊軍服,二戰後長期以來,在款式和美觀度上,得到一些歷史學家和軍事學家的認可,認為是世界上較為美麗的軍服。
  •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之所以能在史達林格勒反敗為勝有很多原因,其中武器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衝鋒鎗的差距尤其如此。蘇聯裝備的波波沙衝鋒鎗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完勝了德軍的MP40衝鋒鎗。德軍的MP40衝鋒鎗原本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出色的衝鋒鎗,它結構簡單,精度優良,後坐力也很小,一開始和波波沙在戰鬥時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德國軍隊將蘇軍打的節節敗退。然而等到氣溫下降後,戰爭局勢發生了逆轉,蘇軍開始反攻,這下又輪到德國人節節敗退了。
  • 二戰德軍發現步槍威力過剩,發明中間型威力彈藥,首開突擊步槍先河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研製的StG44突擊步槍,是槍械王國的一次革命,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自動步槍,首開了突擊步槍之先河。
  • 二戰時期,蘇德兩軍抵抗,為何都「喜歡」用敵國的衝鋒鎗?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起攻擊,由此拉開了歐洲戰場的序幕,到了1941年6月,憑藉著閃電戰戰術迅速橫掃大半個歐洲的法西斯德軍,根據希特勒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紅軍發動了進攻,這場慘烈的蘇德戰爭,構成了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以極大的代價,牽制了法西斯德軍的勢力,為推動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 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而在二戰開打之前,蘇軍其實對衝鋒鎗的應用非常有限,在蘇芬戰爭開打之前,當時的PPD衝鋒鎗總產量才4000多支,而且多數是裝備給邊防或者內務部,野戰部隊幾乎沒有。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MP40衝鋒鎗【德國】 二戰期間德國的武器非常多樣化,甚至於更新迭代的速度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快很多。但是,在整個二戰中德國最為常見的衝鋒鎗還是9mm的MP40。MP40衝鋒鎗是由MP38演變而來的;兩者的外形比較相似,但是,MP38衝鋒鎗的機匣上有鏤空的凹槽以及彈匣井上的圓圈,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重量設計的。而後來的MP40衝鋒鎗直接採用衝壓製成,凹槽和圓圈也就沒有了,重量比原來的也更輕。
  • 二戰德國三支威名赫赫的裝甲師
    這是對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的一句著名的評論。(德國國父「鐵血宰相」俾斯麥)德國雖然在二戰中戰敗,從戰術上來說德軍幾乎完美無缺。德國在二戰中的失敗主要原因:第一德國發動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日軍偷襲珍珠港)但從戰鬥意識,戰術指揮,及士兵素質等戰術層面來看二戰德國軍隊,德軍應是二戰中最有戰力的軍隊之一,甚至可以說戰力第一(在裝備相差不大的情況下)。
  • 二戰日軍為何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用衝鋒鎗,日本人死得更快
    日本是二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不少國家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但是,日軍通常裝備單發栓動的三八式步槍,衝鋒鎗卻基本不用,特別是在近戰中,日軍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為什麼在二戰中,日本陸軍很少使用衝鋒鎗呢?
  • 二戰美國大兵常用單兵武器裝備
    可以說在二戰時期美國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人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美軍軍事實力的強大,更體現在美國國力的強大。今天我們來說說幾款美國大兵在二戰期間常用的單兵武器裝備。這是一種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迴轉閉鎖,採用比較獨特的8發彈夾供彈,當最後一發槍彈發射後,彈夾便由退夾器拋出。M1步槍由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的約翰·坎特厄斯·伽蘭德(John C. Garand )設計,因此也稱之為伽蘭德M1步槍,這是世界上大量生產和成功使用的第一支半自動步槍,其出色的表現,深受美國官兵的喜愛,巴頓將軍就盛讚M1步槍是「一件偉大的武器」和「世界上最致命的步槍」。
  • 二戰時,德國人嫌棄MP40到處撿波波沙,蘇制軍工強在哪兒?
    於1941年設計誕生的二戰名槍---波波沙,曾在偉大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在此之前很多人並不看好波波沙的綜合性能,畢竟德制的MP40裝備精良、設計出眾,但是正因為蘇聯境內的幾場硬仗,使得波波沙的名氣享譽國際,甚至連德軍都在戰場上到處去撿波波沙衝鋒鎗來使用。
  • 二戰最廉價衝鋒鎗,英國這款僅9美元,德軍直接焊了幾根鋼管
    在二戰中,至少有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了這場戰爭中,既然要打仗,那肯定需要大量的武器。比如說手槍、步槍、重機槍、彈藥,包括天上的戰機也不能少。德國在當時擁有很強的軍工基礎,能夠打造很多殺傷力很大的武器。
  • 二戰:蘇聯步兵單兵槍械裝備大盤點
    關於二戰步兵武器盤點,之前的幾期咱們盤過日本單兵裝備,美國單兵裝備,德國單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昔日的蘇聯單兵裝備,沒有看過前幾期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步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不容錯過!
  • 瓦爾特使用的是什麼衝鋒鎗?
    MP40衝鋒鎗,及其原型槍MP38衝鋒鎗,是不同於傳統槍械製造觀念具有現代衝鋒鎗特點的方便批量生產而設計的第一種衝鋒鎗。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性能最優良的衝鋒鎗。它曾經被稱為「施邁瑟衝鋒鎗」,其實與德國槍械設計師胡戈·施邁瑟並無聯繫,他並沒有參與該槍的設計。上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部分作戰,主要以陣地戰和碉堡作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