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蘇德兩軍抵抗,為何都「喜歡」用敵國的衝鋒鎗?

2020-12-22 陣匠

無論從戰鬥規模還是影響力上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人類戰爭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相關數據顯示,超60個國家或地區被捲入到這場戰爭中來,傷亡人數達到了9000餘萬人,無數家庭變得支離破碎。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起攻擊,由此拉開了歐洲戰場的序幕,到了1941年6月,憑藉著閃電戰戰術迅速橫掃大半個歐洲的法西斯德軍,根據希特勒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紅軍發動了進攻,這場慘烈的蘇德戰爭,構成了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以極大的代價,牽制了法西斯德軍的勢力,為推動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雖然蘇聯這個龐大的紅色帝國已經消失在了1991年的寒冬,但人們從未忽視蘇聯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蘇德戰爭一直都是後世歷史學者們的重點研究對象。隨著對蘇德戰場了解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蘇德兩軍對抗期間,蘇聯士兵喜歡用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更喜歡用蘇聯衝鋒鎗,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何這兩國「喜歡」用敵國的槍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順利實現其對外擴張戰略,德國集中國內大量資源來研製先進的武器裝備,意圖讓德軍能在武器裝備上佔據優勢。據了解,MP40衝鋒鎗是納粹德國國防軍使用得最為普遍的衝鋒鎗,性能也遠在其他同類槍枝之上。蘇聯當時也為本國軍隊研製出了PPSh-41衝鋒鎗,為蘇聯紅軍作戰的主力武器之一。和MP40衝鋒鎗相比,蘇聯的「波波沙」更加笨重,不易攜帶,所以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重量較輕的MP40衝鋒鎗,便成為了不少蘇聯紅軍的作戰武器。

到了戰爭後期,德國國內戰爭資源基本已經消耗殆盡,對前線的補給也頻繁被同盟軍中斷,為了緩解武器急缺的情況,德軍也開始使用繳獲的蘇式武器。這種情況下,皮實耐用的PPSh-41衝鋒鎗還有著幾乎雙倍於MP40衝鋒鎗的載彈量,於是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便大量出現在了德軍手中。這就很好的解釋了我們在前文提到的奇怪現象。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史無前例的大戰,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殺戮,它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大的劫難。俗話說:讀史明智、鑑往知來。這樣才更能讓我們更貼近歷史,感受歷史的溫度。

《二戰全史》被稱為迄今為止關於二戰內容最全面、視角最豐富的歷史讀物。書中還附帶百餘幅二戰中珍貴歷史照片,不論是自己讀還是給孩子買,這本書都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二戰是人類的傷痛,卻也有很多或可歌可泣、或令人反思的大事記。《二戰全史》全冊共4本,分為上下兩篇,性價比只有那麼高,如果你感興趣,不妨點擊下方橫條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動用衝鋒鎗?
    在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了侵略戰爭,對亞洲各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侵略,特別是對中國來說,日本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的罪行非常多,當時我軍的裝備非常落後,所以遇上裝備精良的日軍,初期自然是毫無還手之力
  •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
    誰才是二戰時期最強衝鋒鎗?不是德國MP40,只有它當之無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之所以能在史達林格勒反敗為勝有很多原因,其中武器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衝鋒鎗的差距尤其如此。蘇聯裝備的波波沙衝鋒鎗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完勝了德軍的MP40衝鋒鎗。德軍的MP40衝鋒鎗原本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出色的衝鋒鎗,它結構簡單,精度優良,後坐力也很小,一開始和波波沙在戰鬥時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德國軍隊將蘇軍打的節節敗退。然而等到氣溫下降後,戰爭局勢發生了逆轉,蘇軍開始反攻,這下又輪到德國人節節敗退了。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特別是波波沙衝鋒鎗和MP-40衝鋒鎗,德軍士兵特別喜歡用PPS-41衝鋒鎗(中國叫波波沙衝鋒鎗),而蘇軍士兵則特別喜歡用MP-40衝鋒鎗,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 MP40的機匣特別長,至少二戰時期沒有衝鋒鎗比他的機匣更長。
  • 二戰中,美軍為何大量裝備M3衝鋒鎗,而淘汰了湯姆遜衝鋒鎗?
    李三萬摘要:二戰期間,美國研製了新一代的M3衝鋒鎗,並迅速大量裝備部隊,為什麼美軍用M3衝鋒鎗淘汰了戰前就已經裝備,而且性能還不算落後的湯姆遜衝鋒鎗?二戰期間,美國研製了新一代的M3衝鋒鎗,並迅速大量裝備部隊,為什麼美軍用M3衝鋒鎗淘汰了戰前就已經裝備,而且性能還不算落後的湯姆遜衝鋒鎗?湯姆遜衝鋒鎗於1920年誕生,在二次大戰期間,湯姆遜衝鋒鎗生產總數達到了140萬支。
  • 二戰日軍為何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用衝鋒鎗,日本人死得更快
    日本是二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不少國家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但是,日軍通常裝備單發栓動的三八式步槍,衝鋒鎗卻基本不用,特別是在近戰中,日軍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為什麼在二戰中,日本陸軍很少使用衝鋒鎗呢?
  • 咯吱窩都曬黑了,盤點二戰時期沒啥存在感的法國槍械
    當然前面說了,MAS36的產量很低,所以二戰時期大量的法軍還在用太爺爺輩的勒貝爾1886(第一把無煙火藥步槍)和爺爺輩的貝蒂埃。 其他衝鋒鎗基本沒見著,有少量一戰從德國人手裡繳的MP18,但9mm帕彈並不是法軍制式彈,因此用的不多。另外就是法國投降之後,英美丟給抵抗軍和自由法國的湯普森、斯登之流。
  • 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但二戰時期則變成了衝鋒鎗較量的主戰場,不管是在史達林格勒的巷戰還是半履帶裝甲車上,衝鋒鎗都成了不可獲取的武器。但各個國家之間對衝鋒鎗的應用理解也有差別,所以狗子這篇特別和大家聊聊這個。
  • 二戰時期,蘇德士兵在戰場埋了什麼,讓當下俄羅斯人賣力尋找
    不過,二戰以後,俄羅斯出現了一群特殊的「摸金校尉」,他們一不掘墓,二不毀陵,甚至對古董文物、奇珍異寶不感興趣。他們只關注戰爭遺物,特別對二戰中深埋地下的武器彈藥興趣濃厚。大到飛機坦克,小到子彈勳章,都是這群人獵取的目標。這些人就是俄羅斯的「挖土黨」。他們在俄羅斯是一個合法的職業,受俄政府認可和保護。
  • 「巷戰神器」PPSh41衝鋒鎗為何二戰後不久就被淘汰?原因很現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上的主要國家陸軍都不約而同的採用了遠近結合的武器配備。德國主要使用的是毛瑟步槍+MP34/40衝鋒鎗,英國是李-恩菲爾德步槍+司登衝鋒鎗,蘇聯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PPSh41/43衝鋒鎗。
  • 衝鋒鎗版的撕布機,二戰德國科恩茲衝鋒鎗,射速太快難以駕馭
    二戰後期,德國開始生產一系列簡易武器,用來武裝人民衝鋒隊這些缺乏訓練的部隊,在眾多的設計競標中,科恩滋衝鋒鎗算是比較特別的一款,而且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它在戰後很久才為外界所熟知。
  • 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明星武器,義大利炮名列第八
    文/寂寞的紅酒義大利是二戰時期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是當時的世界第六大強國。雖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很差,但義大利的武器裝備還是不錯的,有些裝備不僅裝備國內而且遠銷海外,連日本都是義大利武器的買家。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武器。
  • 蘇聯生產了600萬支波波衝鋒鎗,為什麼二戰後就被蘇聯淘汰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二戰時期有一個武器可以說名聞天下,就是蘇聯的波波衝鋒鎗,他在作戰的時候非常的方便,可以輕易的制服對手。但是這個武器為什麼在二戰之後就在蘇軍中消失了呢?在二戰時期主要使用的武器有機槍、步槍、手槍等,隨著戰爭的演變,人們意識到在手槍和步槍之間缺了一個過渡,那就是衝鋒鎗。在蘇聯打芬蘭的時候,衝鋒鎗的優勢越來越突出,隨後蘇聯就研製了波波沙衝鋒鎗。蘇聯前後生產出了六百多萬支波波沙衝鋒鎗。
  • 二戰德國「兇器」之MP35衝鋒鎗:設計獨特,黨衛軍曾大量裝備
    二戰時期,交戰雙方普遍使用栓動步槍+衝鋒鎗的組命,以便充分發揮栓動步槍的精確性與衝鋒鎗的近戰優勢。比如蘇聯使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波波沙衝鋒鎗,德國是毛瑟步槍+MP40衝鋒鎗等。二戰時衝鋒鎗型號之多,哪怕最資深的軍迷也搞不清楚。絕大多數人只知道幾種,比如提起德國肯定都知道M40衝鋒鎗,實際上德國裝備使用過很多種衝鋒鎗,比如MP18/28、MP32、MP34、MP3008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MP35衝鋒鎗。
  • 二戰各國裝備的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哪個?除了百式,哪個都行!
    大容量彈鼓,以及拉機柄在射擊時固定不動的設計是該槍最大的亮點,也影響了其它衝鋒鎗的設計。優質選材和嚴格的加工工藝標準使「索米」的射擊精度和可靠性甚高,在連發時射擊非常穩定,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二戰衝鋒鎗的佼佼者。但也正因它複雜的加工工藝和昂貴的材料,不適合大量生產,在二戰時期的總產量不超過8萬支。
  • 二戰波蘭地下黨衝鋒鎗,自造難度比我們想像的更艱苦
    在德佔區,波蘭參與的武裝勢力組成了各路波蘭抵抗組織,而英美則不定期的空投武器、食品、藥品等物資支持波蘭抵抗運動。咱們就這麼想,抵抗組織作為地下黨,在執行一些暗嘍嘍破壞任務時就得用便於隱藏攜帶的武器,手槍固然是個不錯的隱蔽武器,但火力不足。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這幾支衝鋒鎗幾乎參加了二戰每一場大大小小的戰鬥,即使是在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這幾支衝鋒鎗的影子。 MP40衝鋒鎗【德國】 二戰期間德國的武器非常多樣化,甚至於更新迭代的速度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快很多。
  • 二戰蘇軍衝鋒鎗小史
    軍迷圈子喜歡玩梗,而波波沙衝鋒鎗在蘇軍梗圈屬於鎮宅之寶,尤其到二戰後期,蘇軍甚至出現了衝鋒鎗連的編制。那麼衝鋒鎗是怎麼被蘇軍接受的,又是怎麼改進和壯大的?老堂主本期請來瘋狗大佬和你們聊! 咱們知道衝鋒鎗的出現起源於一戰後期,當時德國人被封鎖的不行,為了趕快突破塹壕戰的僵局。
  • 600萬支噴子:二戰德國士兵最喜愛的衝鋒鎗,竟是蘇聯的波波沙!
    「波波沙」原名什帕金1941型衝鋒鎗(即PPSh-41型衝鋒鎗),是蘇聯著名武器設計師格奧爾基謝苗諾維奇什帕金於1941年設計出來的一款衝鋒鎗,發射7.62×25毫米的託卡列夫手槍彈。「波波沙」衝鋒鎗是蘇聯在二戰生產數量最多的武器,沒有之一,和其前一代的PPD-40衝鋒鎗相比,「波波沙」製造成本更低,武器複雜度更低,同時射擊距離也更低。但就這麼一款採用「開放式槍栓、反衝式原理」的低廉槍枝,卻能一舉成為二戰最成功的衝鋒鎗。
  • 一整個排的波波沙你慌不慌,二戰蘇聯衝鋒鎗排編制
    昨天我在寫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一文時(然而沒啥閱讀量),有小夥伴想讓我說一下衝蘇軍整個衝鋒鎗排的編制,所以這篇和大家聊聊這。首先,衝鋒鎗排率屬於蘇軍常規步兵連。而在二戰中前期,蘇軍的步兵連還是中規中矩的三步兵排+一重機槍排+一迫擊炮排。但隨著戰爭的推進,戰時工業的加持,從1943年起,不少步兵連裡頭開始出現衝鋒鎗排。到1944年2月,蘇軍則正式將衝鋒鎗排入編。早先的三步槍排變成了兩步槍+一衝鋒槍排。
  • 補充生產:伊薩卡M3A1衝鋒鎗
    M3衝鋒鎗經過實戰考驗,暴露出了一些缺陷,1944年,美國陸軍武器部命令根據該槍的使用經驗對其進行改進。最大的改進之處是M3衝鋒鎗的搖柄狀拉機柄由於使用不便而被去掉,改為用手直接扣住槍機前端的凹槽後拉即可,此外還有一些細節之處經過修改,改進後的型號命名為M3A1衝鋒鎗,同樣由通用汽車公司導航燈分公司生產,於1944年底配發給部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