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有沒有接近勝利的時刻?如果有,是在什麼時候?

2020-12-24 騰訊網

自打二戰一開始就註定了德國失敗的結局,德國確實有接近勝利的時候,但卻永遠夠不到勝利

毋庸置疑,希特勒發動二戰是德國近代史上最大的錯誤,二戰對德國的傷害要遠大於一戰。畢竟一戰雖然也是輸了,但一戰沒有波及德國本土,一戰的主戰場在法國、比利時和沙俄境內,德國本土幾乎沒有遭到破壞,而戰後所割讓的土地也在可接受範圍內。

然而二戰的結果就不一樣了,直接將德國代入地獄,並且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德國必敗的結果。

(如果你去德國旅行,千萬不要跟德國人提及有關二戰的話題,這是德國的一個禁忌)

一戰和二戰相隔不過二十多年,這兩次戰爭爆發的原因都是一樣的,目的是為了重新瓜分世界,德國需要打碎一個舊的世界格局。

其實不只是德國,美國和蘇聯對當時的世界格局也不滿意。

作為新興崛起的國家,美國早在20世紀之初時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並在一戰中為協約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在一戰之後,美國在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鬥爭中敗於英法,老美一怒之下拒絕參加國聯,對英法充滿了怨氣。

而至於蘇聯則更不用說了,二戰前英法之所以縱容德國,就是想滅了蘇聯,蘇聯對巴黎和倫敦也是一肚子恨意。

但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他們都不敢貿然挑戰英法主導的世界秩序,要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蘇不會傻到去找英法死磕,只有希特勒和瘋了似的跟英法宣戰了。

希特勒發動二戰壓根就不會有勝算,不過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上看,德國結束戰爭最佳的時機是在拿下法國之後,如果當時能一鼓作氣拿下英國,那麼德國就非常接近戰爭的勝利了。

(德軍通過凱旋門)

但可惜的是,由於海軍的不濟以及不列顛空戰的失敗,德國沒能拿下英國,也沒能迫使英國妥協。

此時如果希特勒停止戰爭,也不至於搞得身死國破,但是希特勒對於戰爭過於樂觀了,他在沒有拿下英國的情況下,又悍然向東進攻蘇聯,徹底把自己的後路給堵死了。

(邱吉爾死活不跟德國媾和,打碎了希特平定西歐的企圖)

上文也說了,與德國一樣,那時的蘇聯同樣不滿英法控制歐洲和世界秩序,而且自打蘇聯成立之後,英法就沒有放棄對蘇聯的敵視,因此蘇聯選擇暫時與德國合作,例如與德國籤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共同瓜分了波蘭等等。

與德國的合作讓蘇聯嘗到了很大的甜頭, 而在德國攻打西歐的時候,蘇聯也沒有在德國背後捅刀子,這說明蘇聯還是想維持與德國的合作的,並且從正常人的邏輯上想,史達林也不會料到希特勒在打完西歐後轉身就打自己,但希特勒的不是正常人,他的邏輯與正常人不一樣!

打蘇聯是一招險棋,需要速戰速決,但結果大家都知道,德國折戟莫斯科,迅速滅掉蘇聯的願望沒能實現,蘇德轉而進入了拉鋸戰。

與蘇聯的戰爭幾乎消耗了德國所有的資源,此時德國已經是竭盡全力了。但好在英國已經殘廢,德國單挑蘇聯尚且還能苦苦支撐,如果照此下去的話,蘇德也許會握手言和。

然而此時有一個國家是絕對不允許蘇德言和的,這就是美國。

二戰爆發之後,羅斯福總統一直觀望時機,準備找個機會參戰,最後成功地藉助珍珠港事件獲得了國會和民眾的支持,正式對德日宣戰。

而在美國參戰之後,羅斯福是不可能允許蘇德和解的。因為一旦蘇德和解了,美國就無法渾水摸魚了,因此美國會大力支持蘇聯,給蘇聯足夠的勇氣去跟德國死磕。

(二戰後英法德等歐洲列強都變成一堆廢墟,美國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盟主)

事實上,自打蘇德戰爭開始之後,德國的二戰就輸了一半了,而當美國參戰時,德國則敗局已定。

對於德國人而言,二戰最好是不要爆發。而即便是二戰爆發了,如果能在1940年拿下法國的時候結束戰爭,對德國人也是不錯的結局。

當然,即便是蘇德戰爭全面爆發以及美國參戰之後,德國仍然有一條退路,就是趕在蘇軍攻入德國境內之前及時投降,這樣尚可保全德國。但遺憾的是,希特勒沒有這麼做。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德國一重大失誤,如果沒有主動打蘇聯,蘇聯會進攻德國嗎?
    德國當年肆虐歐洲,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如果他們一直在歐洲活躍的話,也許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最終的勝利爭取到更大的優勢。也就是說,二戰期間德國進攻蘇聯,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因為德國的精銳士兵,基本上都死在了冰天雪地的蘇聯。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如果二戰的時候德國沒有跟蘇聯打仗,英美還能光復歐洲大陸嗎?
    希特勒上臺後到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幾乎侵佔過歐洲的所有國家(除中立國瑞士),北非、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等國,只有蘇聯和英國是沒有被滅掉全境的國家。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準備不足的時候就開始發動對蘇聯戰爭,其實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蘇聯有德國需要的物資和資源,當時中東還沒有發現石油而蘇聯是當時世界上石油儲存量最高的國家,還有個原因就是當時在東三省的關東軍答應希特勒牽制蘇聯,所以希特勒就算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起對蘇戰爭,妄想六個月內在冬季之前結束對蘇戰爭。最終狂妄的希特勒以失敗告終。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在德國打算挑起二戰的戰火前,德國憑藉著眾多經濟政策及社會基礎建設的實施,完成了經濟上的大飛躍,每年的經濟增速均超過了20%,人民鬥志昂揚,軍事力量也與日俱增。德國要挑起二戰有很多原因,「生存空間」就是主要想達成的目標。在希特勒的自傳裡有過非常詳細的表述,「生存空間」就是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德國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什麼是生存空間呢?
  • 假如二戰時,攻打中國的是德國不是日本,我們還可能取得勝利嗎?
    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假如二戰時,攻打中國的是德國不是日本,我們還可能取得勝利嗎?我們都知道抗戰的時候,我們國家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才最終戰勝了日本這個國家的,當然對於我們這個裝備落後,而且經濟也不發達的國家而言,能夠獲得這樣的勝利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但是其實日本的裝備水平和德國或者美國相比較,這個差距可是很大的,那麼如果當初侵略我們國家的不是日本,而是這個德國的話,這個結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在1989年柏林圍牆的束縛被解開後,德國也一躍成為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不過它的經濟發展已經沒有以前迅猛的,反而顯得有點無力。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能贏,即使沒有變的弱小很多,可是明顯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好比軍事實力,技術也是全球頂尖,可是軍隊的實力一直停滯不前。 德國國防部長親口表示,德國的軍隊裡裝備可以說是稀缺。
  • 二戰勝利75年,世界走到十字路口
    特殊時刻,中俄領導人通了一個重要電話。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就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向普京和俄羅斯人民致以熱烈的節日祝賀。5月9日,俄羅斯莫斯科戰爭勝利日空中閱兵。圖:新華社75年前的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世界結束了最黑暗的一頁」。
  • 這是什麼謬論?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也就是說,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也是挑起二戰的「始作俑者」。這番說辭被不僅被俄羅斯譴責為「偽善、謬論」,連德國都沒法聽了。
  • 二戰德國若成功打敗蘇聯,那它之後的進攻目標會是哪一個?
    但俗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終於在1940年7月,馬奇諾防線被德軍繞過,法國戰敗,希特勒的野心越來越大,他把目光投向了蘇聯。在這一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巴巴羅薩計劃」誕生了。歷史上的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兵分三路殺入蘇聯,按照希特勒原本計劃,德軍會在初秋將蘇聯擊敗。
  • 二戰時德國有多強?看看這些新技術,到了現在也是「高科技」
    人類歷史上從不缺少戰爭,無論是為了發展還是單純就是因為野心,戰爭的打響往往都是經歷過長期的運量之後一炮打響的,就像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一樣。都說二戰時期的德國戰鬥力很強大,但是基本沒有什麼概念和標準,畢竟大家對於二戰初期的德國到底是什麼樣的並沒有一個了解。不過僅從德國在二戰初期橫掃大半個歐洲就可以看出來,德國確實非常強,如果不是美國後來強勢幹預歐洲,德國也不可能在英國和蘇聯的攻勢中戰敗,畢竟美國不僅切斷了德國的石油供給,還橫跨大洋送來千萬兵力,最終才打敗了德國。
  • 德國二戰老兵:不認識歷史就沒有未來
    但戰爭的陰影一直纏繞著我,我也經歷幾段感情,換過幾份工作,一直都沒有定下來。我後來雖然成家立業、事業有成,但是永遠抹不去戰場上那一個月給我人生帶來的陰影。  在我50多歲的時候,我遇到了現在的妻子彼得雷亞。你知道德國知名男中音歌手狄特裡希·費舍爾·迪斯考嗎?當時,我就是為他工作,我跟著他去美國演出,遇到了彼得雷亞。彼得雷亞是美國人,我們在美國演出期間相識相愛。
  • 邪惡之花,二戰德國的黨衛隊軍服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二戰德國的黨衛隊軍服,外表美麗,內在邪惡的歷史往事。
  • 二戰中德國強悍無比,為何最終失敗了?其中有一個原因最重要
    自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無視《凡爾賽條約》的限制,開始在大力擴充軍隊的基礎上全面發展經濟和重工業。短短幾年之後,德國陸軍成為了無敵之師,幾乎橫掃歐洲大陸。 然而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卻是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希特勒也被迫在地下室飲恨自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希特勒的失敗呢?
  • 二戰時候,在沒有無線網絡的情況下,竊聽器有多先進?
    李三萬摘要:竊聽器是特工在情報搜集時重要的特種裝置,在很多影視劇裡,二戰時候的竊聽器,即使是在沒有無線網絡的情況下,都很先進。那麼當時的竊聽器到底有多先進?竊聽器是特工在情報搜集時重要的特種裝置,在很多影視劇裡,二戰時候的竊聽器,即使是在沒有無線網絡的情況下,都很先進。那麼當時的竊聽器到底有多先進?有這樣的認識,基本上就是受到了影視劇的誤導。
  • 俄將二戰勝利日調整為9月3日,和中國一致!二戰結束日期有幾種?
    根據該法案,俄羅斯的二戰結束紀念日從9月2日調整為9月3日,將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同一天。《日本經濟新聞》15日就趕緊對外宣稱:蘇聯曾宣布9月3日為「戰勝日本法西斯勝利日」,在二戰勝利75周年之際,俄羅斯調整二戰結束紀念日,旨在向日本強調戰勝國姿態。
  • 二戰時,僅僅只有德國反猶嗎?為何二戰後我們多數人僅知道德國
    而關於二戰時猶太人的遭遇,卻為何能備受關注?·僅僅是猶太人被屠殺嗎?在近3000年間,猶太人被大規模屠殺不下於5次。這個群體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國家,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我們多數人了解猶太人的悲慘故事,是從什麼地方?不是從正規的歷史教材,而是各種電影和圖書,例如辛德勒額的名單、鋼琴師、美麗人生等。
  • 他們全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服役,二戰時被蘇聯全殲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去已經有70多年,但是人們今天再次提到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通常會提到的一點就是當時蘇德戰場作為二戰最為慘烈的戰場之一
  • 二戰已接近尾聲,歐洲一小國卻突然向中國宣戰,結果瞬間被團滅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戰爭,中國作為二戰的一個重要參戰國,為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雖然中國和日本打了14年的仗,但是從始至終日本都不曾向中國宣戰。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最終正義戰勝邪惡,然而就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卻突然向中國宣戰,這個國家就是聖馬利諾。
  •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哪個更強?德國表示:美蘇英你挑一個吧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當時的日本和德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德國的實力遠遠超過日本。德國表示:小樣,和我比拳頭?美蘇英三家你隨便挑!二戰主要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戰場,主角分別是德國和日本。毫無疑問,歐洲是二戰的主戰場,美英蘇三大強國把大部分軍隊和物資都投入到了歐洲戰場。可以說,德國其實就是一挑三。
  • 二戰時的美國工業有多強大?半停產狀態仍完勝德國和蘇聯
    實際上,早在二戰前,美國就已經悄然崛起,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特別是美國的工業,可以說獨步全球。儘管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和工業產能遭到重創,但仍然完勝德國和蘇聯。二戰前,美國的工業生產產值佔世界總份額的30%以上,幾乎相當於英國、德國和蘇聯三國的總和。英國、德國和蘇聯的工業產量全球佔比約在10%-14%之間,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