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冥想:焦慮與大腦研究/耶魯大學公開課

2021-02-22 凱西身心靈

非常值得多看、體驗,無論有無打坐冥想經驗。

這個視頻來自史丹福大學的公開課。

菲利普.戈爾丁博士,史丹福大學研究型科學家,他是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是臨床應用情感神經學實驗室負責人。

臨床應用情感神經學是指儘量低地了解人們經歷諸如焦慮這樣的情感或心理紊亂時,人們大腦中的動態。以及我們是否能將有關大腦如何緩解痛苦的機制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菲利普還是臨床同情和利他主義研究中心的主管。

在戈爾丁博士成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和研究學者之前,他總共在印度和尼泊爾待了6年,在那兒的寺廟了他學習了佛教哲學,當地的語言,以及進行打坐冥想方面的修行。還做過幾位西藏喇嘛的翻譯。

這個視頻將會更多地了解集西方心理學和神經學與打坐冥想修行和哲學於一體的領域。

這個100分鐘的教學演講視頻介紹了戈爾丁博士一些研究,關於打坐冥想;焦慮導致的紊亂;注意力和大腦方面的內容。在這個講座中他組織了現場的科學家一起打坐冥想,互動。你可以跟隨提示去體驗、感受。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實驗室,打坐冥想來自體驗。

菲利普的臨床研究主要集中在

(a)與焦慮和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成年人的認知 - 情感機制,腦功能成像研究。(b)冥想,認知行為療法和有氧運動對腦 - 行為不同影響的相關性情緒反應和情緒調節。以及(c)在健康成人的同情冥想訓練。


官方簡介;

Philippe Goldin, Ph. D. 

Dr. Goldin spent 6 years in India and Nepal studying various languages,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analytic debate at Namgyal Monastery and the Dialectic Monastic Institute, and serving as an interpreter for various Tibetan Buddhist lamas. He then returned to the U.S. to complete a Ph.D. in Psychology at Rutgers University where he trained as a clinical psychologist and neuroscientist. He directs the Clinically Applie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laboratory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is now a 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founding faculty in the Betty Irene Moore School of Nursing Science and Health-care Leader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Health System. His NIH-funded clinical research focuses on (a)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vestigations of cognitive-affective mechanisms in adults with anxiety and chronic pain disorders, (b)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aerobic exercise on brain-behavior correlates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nd (c) compassion meditation training in healthy adults. Dr. Goldin developed the Search Inside Yourself program at Google and also founded a start-up (SIYLI.org) which delivers mindfulness-base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leadership skills training programs world-wide. 

Here is a sample of some of Dr. Goldin's invited talks:

轉載自公眾號:我是未來佛

誰是 愛德加·凱西      點這兒

其他 凱西冥想 資料  點這兒

凱西排毒清理療愈營點這兒

相關焦點

  • 清靜經.修行密鑰.靜坐冥想
    大腦想像的嗎?白天所見光明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有人會說這問題太幼稚了,當然是從太陽那裡來的了,可是你是否仔細想過,太陽的光其實透過你的眼晶體,就已被眼膜阻擋在外面,轉換成腦神經電流傳到大腦中,在轉換成腦波。就像黑白電視機上的天線接收電磁波轉換成光波成像一樣,整個大白天所見世界其實在你的大腦中,而不是在外面。
  • 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人類對於冥想的研究從未間斷,隨著各類科學的技術的發展,冥想的效果,早已不再是神話。 冥想不僅對於身心健康的幫助巨大,研究發現堅持冥想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讓人在生理層面上達到「改變治癒」。 01 究竟什麼是冥想?
  • 為什麼頂級網際網路公司要給員工培訓打坐冥想?
    2013年,谷歌在加州山景城的公司總部進行「尋找內在自我」員工培訓,眾人須盤膝靜坐,帶班的冥想師以半蓮花坐姿端坐,用催眠般舒緩的男中音說出引導語:「吸氣……呼氣……注意你的吸氣……注意你的呼氣。」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坐禪」又稱禪修、靜坐、打坐。它是佛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西方的醫學、心理研究者為將其普世化、方法化,才研究出了更為人所接受的「正念冥想」。
  • 耶魯大學公開課:幸福有跡可循
    還記得在大學曾經上過心理學概念的課,就覺得特別有意思。於是乎在網絡尋找了一下免費心理學課程來讀一讀,因此而發現了由耶魯大學提供的免費心理學課程,名為「幸福的科學」(Science of Well Being)。我覺得在疫情期間,社會瀰漫著不少負能量,大眾也面臨不少危機的時候,這堂課有助人們探討幸福的奧秘,尋找一些增加幸福感的解決方法。
  • 擺脫壓力、焦慮、煩躁——冥想
    如何在焦慮之中找到心靈港灣?物質社會的捆綁,壓榨的是心靈的血肉,因此我們要重拾心靈,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靜謐,那麼,冥想則是打開你心靈世界之門的一把鑰匙,讓你擊破壓力和擺脫焦慮,促使你在精神世界的自由翱翔,在增加專注力戰略的同時,能夠幫助我們重拾自信以及更加的愛戴自己。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靜坐冥想的美容效果讓人驚豔
    是的,本文就靜坐冥想的美容靜坐冥想的美容方式進行深入了解。你會發現,自己塬來嗎,美得如此容易輕鬆。對女性來說,美麗往往不是一眼的感覺,因為一眼之後還需要很多東西來支持後續的魅力,持續延長自己的「第一眼」美麗。現在人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此外,常伏案工作的人容易出現頸椎病、心血管病、高血壓、骨刺等問題。
  • 靜坐的好處 經常靜坐身體少發炎患病率降低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威斯康辛州立大學的教授巴瑞特和同事一起探討靜坐冥想和體育鍛鍊對防止流感的作用,將結果發表在"家庭醫藥年刊"上。結果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訝,靜坐冥想組和運動組的人生病概率減少了四分之一,病狀最輕的是靜坐組,第二是運動組,最嚴重的是什麼都不做的第三組。病期的縮短,坐冥想組和運動組縮短的時間是一樣的。每組成員每年總共請幾天的病假的數據,也許是最有趣的發現。靜坐冥想組的病假是16 天,運動組32 天,生活照常組67天。
  • 打坐冥想成為西方社會新寵
    英國一所私立學校的校長非常推崇靜坐。他們學校每天都會有一段「靜坐時間」。據了解,實施以來,學生的焦慮減少了,注意力卻增加了。英國教育部主管中、小學的次長羅斯也認為,靜坐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力。
  • 網易公開課: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自閉症課程
    同年12月2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以提高人們對於自閉症及相關研究和診斷的關注。 近期,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開設了關於自閉症以及相關疾病的研討會,開創了全美國的一個先河,是面向本科生的第一門有關自閉症的課程。課程內容涉及到針對自閉症進行檢測、診斷、治療、家長引導方法等,分別由13位講師授課。
  • 《冥想的力量》:看比爾蓋茨、賈伯斯推崇的大腦訓練法
    傳聞賈伯斯每次做產品決策前,都會叫屬下把方案設計一併放在墊子周圍,然後閉目靜坐,最終決定選擇哪個。賈伯斯認為,只有心靜時,看東西才能看的更敏銳,透過表象看到本質。賈伯斯將冥想的思想融合到蘋果設計中,最終創造出人人稱道的極簡蘋果設計。可以說冥想是賈伯斯的靈感之源。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英國考文垂大學的米格爾·法裡亞斯(Miguel Farias)是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說:「對大多數人來說,正念冥想是非常好的舒緩壓力、對抗焦慮抑鬱的手段。
  • 哈佛耶魯公開課緣何走紅?
    \ 由「逃課」到「淘課」:哈佛耶魯公開課緣何走紅連冰玉:我知道了,這就是風靡中國高校學生、白領階層趨之若鶩的哈佛耶魯公開課。姚源:沒錯。目前啊,耶魯、哈佛、劍橋、牛津等歐美主流高校的公開課免費傳播儼然成了一種時尚,分門別類的講座錄像、教學大綱、課堂筆記就這樣大方地擺在各校的官網上,任人分享。連冰玉:如果我的授課老師來自這些世界一流名校,我當然不會逃課,即使是後半夜來講,我也會不吃晚飯就先過去佔座去。
  • 我的1000天冥想體驗
    在新生大學,我第一次聽到了冥想這個詞。也許是為了「去宗教化」,所以李笑來給冥想改了一個名字叫「坐享」。同時,李笑來自己錄製了冥想指導音頻。在新生大學有一個專門的冥想社群。大家會在這裡分享冥想的感受。當時我看到的大家最多的感受就是說自己頭腦如何更清醒了,或者如何沒感覺。我也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覺得大腦好像不受我控制一樣胡思亂想。做了幾天,覺得無聊,就停了下來。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強孩子大腦腦力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閱讀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加孩子大腦腦力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閱讀!是正念冥想,正念冥想就像給大腦打開了一扇大門,可以很自然地增強孩子們的記憶力、腦力、注意力和智力等。 通過神經可塑性,正念冥想使孩子的大腦更強大 與數十年前被廣泛接受的科學觀點相反,我們的大腦最近發現的「 神經可塑性 」,意味著我們的智力、創造潛能並未被遺傳所束縛,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訓練來提高其性能。 就像我們的腿部肌肉一樣,可以通過體育鍛鍊來增強力量。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加孩子大腦腦力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閱讀
    確實如此,曾經被認為在某個生命階段之後我們的大腦是恆定的,現在主流科學已經表明,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升級我們的大腦。那麼,升級大腦的第一方法是什麼?並不是我們常規認識中的閱讀,閱讀當然是非常好的開發腦力的方法。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只有當大腦正常工作時,你才能正常的生活,當大腦出現故障時,你的生活也會遇到麻煩。大腦健康一點,你就會更開心,更健康,更富有、更睿智,你會做出更有用的決策,進而也會更成功、更長壽。消極想法、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往的創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都會損害我們的大腦。那如何彌補呢?答案是:冥想。
  • 為什麼呼吸對了有助於緩解焦慮?
    耶魯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在應用管理壓力和焦慮的技巧後,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指標會得以改善。結果顯示,呼吸冥想和情緒智能啟蒙兩項訓練增強了學生的正面情緒,使得一系列指標心理健康指標得以改善。而呼吸冥想的作用最為明顯。
  • 思想 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
    《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 卡根的反駁
  • 冥想改變了腦迴路|精練學院
    到如今,在影像學等技術加持下,已能通過「剖開大腦」一探冥想的好處。 比如說,冥想可以增加大腦灰質的體積和密度,讓更多人思緒清晰,兼顧焦慮免疫。甚至說,一場冥想後的腦神經連接增強,或許也是老年痴呆患者的福音,不再做一件事,忘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