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是非觀念時,對於許多事物都是懵懂狀態,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去糾正孩子這些行為,任由孩子繼續發展下去,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七歲之前養成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深遠。
有一對母女坐公交時,小女孩手上抓著一隻倉鼠玩的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帶孩子的媽媽從穿著打扮上看起來挺乾淨素雅的。而女兒非常活潑好動,看起來也就5歲左右,但是小女孩接下來的行為讓人熱議不斷。
小女孩找好一個座位之後,便從一個手提的小籠子裡,用手抓出一隻倉鼠來,旁邊一位天生害怕小動物的女乘客不由自主地後退了一下。
接下來小女孩就抓著倉鼠在手中來回擺弄玩耍著,並且時不時用力捏拽倉鼠,只見倉鼠一時半會就發出吱吱的慘叫。而小女孩反而覺得倉鼠的慘叫聲挺好玩,就一直這樣時不時捏一捏,只聽見車廂裡時不時傳來倉鼠的叫聲,小女孩這個行為也引起乘客們的不適。
這時有一位乘客忍不住了,於是上前勸告小女孩:「小朋友,小倉鼠是小動物,它也會疼也會哭的,你抓著玩可以,請不要捏它,這樣會傷害到倉鼠的。」
然而讓乘客們意外的是,這位好心提醒的乘客反遭倉鼠女孩的媽媽回懟:「我們自己花錢買的,孩子怎麼玩要你管?」這位好心乘客無奈選擇沉默了,只見車裡其他乘客搖頭晦氣地看向車窗外,似乎不想再繼續看到她們母女倆。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的功夫,可憐的小倉鼠就奄奄一息了,並且小女孩還向媽媽發脾氣,讓媽媽重新再買一隻,而媽媽認為幾塊錢一隻的小倉鼠,沒了再買一個就是了,反正又不貴。
可見這位媽媽從小對女兒的偏袒,理由竟然是不貴可以再買,小倉鼠雖然不貴,但也是一隻活生生的小動物。不會教給孩子什麼是敬畏之心,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村,學要學會對大自然持有一顆敬畏之心,不要無緣無故去傷害小動物,應該教導孩子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1、父母太過於溺愛孩子
從女兒把倉鼠玩得奄奄一息時,向媽媽抱怨重新買一隻,然而媽媽不僅沒有感到孩子的行為有些出格,反而是爽快答應了女兒再買一隻。
這就是所謂的一味地偏袒,太過於溺愛孩子,處處都向著孩子,以至於讓孩子在犯錯中還不知錯。
2、缺乏行為意識的管控能力
這種能力是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去培養,孩子才能有所領悟,如果一味任由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對自己的行為沒有約束力,也不會去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會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沒有一個先見之明的辨別能力,這樣往往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令人大跌眼鏡。
1、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想要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讓孩子成為一個擁有敬畏感的人,家長就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人生道路影響深遠的重要人設。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某些能力時,要試著問問自己,我是否可以給孩子一個好榜樣,這樣去帶動孩子一起成長?
2、教導孩子學會尊重生命
生命是難能可貴的,不論是人還是其它和我們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物種,都是鮮活的生命,要教導孩子去尊重每一個生命,對待大自然與動物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去傷害小動物,更不能以傷害小動物來取樂。
有其母就有其女,在教育孩子時,讓孩子學會分辨是非,將端正的品行,優良的為人作風言傳身教於孩子。當你試圖去將孩子培養優秀時,你就會發現自己存在許多缺點,而這些缺點會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模仿。所以,在養育一個孩子的同時,也是在自我提升的一個過程,讓孩子與自己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