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巴(富書主編)
誰也透支不起,自己的身體
昨天和今天,連續兩個新聞震驚全球。
一是漫威大賣電影《黑豹》的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癌症去世,享年43歲。
黑豹去世後,NBA眾多球星悼念齊呼難以置信。
哈特:2020年爛透了!小南斯:Wakanda Forever!安息吧,黑豹。特雷楊:不是吧…拉塞爾: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誰先來,活在當下,做個好人。湯神:安息吧,查德維克-博斯曼!傳奇永恆,2020年太難了。樂福:查德維克-博斯曼????我尼瑪人傻了…慈世平:太不真實了。JR:假的,這TM不可能!
是啊,《復聯4》的熱映還仿佛在昨天,沒想到身為主角之一的黑豹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原來,超級英雄也是人,也敵不過疾病的侵蝕。
另一個新聞則是已經連續執政8年,被稱作戰後最成功的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宣布辭去日本首相。
而原因是,長期的超負荷導致安倍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8日報導,安倍在記者會上表示:
今年6月我進行了定期檢查,發現我的老毛病潰瘍性大腸炎有復發的徵兆,此後我一邊用藥一邊全力工作。但從上個月中旬開始,我的身體狀況發生了異常,感到體力被耗盡。本月上旬,檢查出(大腸炎)復發。
談到辭職時,安倍說:「在患病和治病的過程中,我的體力不能做到像以往那樣萬無一失,可能會在這種痛苦中不能做出正確的政治判斷,這種情況是不能發生的。」
安倍是不是一個好首相,對中國態度如何,這裡我們不做評論。
只是黑豹的離世和安倍的隱退再次提醒我們,身體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公平的。
任你是位高權重,還是腰纏萬貫,透支了健康,一樣會死。
這世上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重病纏身之時,你才會看清,我們平時的許多欲望,真的很虛幻。
人生下半場,比拼的重點不再是財富、名譽和地位。前半生拿命換錢的人,後半生未必能坐享其成。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在世幾十年,腰纏萬貫也好,窮困潦倒也罷,都是過眼雲煙,錢再重要,也要有命來耗。
工作要盡人事,但剩下的,千萬別販賣自己的健康去交換。
人生下半場,要學會認慫
前兩年,劉德華有次參加《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
魯豫問他:你入行這麼多年,怕過什麼嗎?
劉德華說:「2017年在泰國拍攝廣告時從馬背上摔下來,造成嚴重的盆骨撕裂,一度我以為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了。」
即便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想起來仍是心有餘悸。
「那次之後,我心裡有一種恐懼,就是怕,什麼都怕。」
魯豫繼續追問到:「你在怕什麼呢?」
劉德華不假思索地說了一個字:「家」。
出道30年,劉德華一直是娛樂圈的勞模,可這是用常年透支身體換來的。
經歷了一次意外,「拼命三郎」劉德華也認慫了。
同樣是在前幾天,主持人孟非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己住院的動態。
你很難把這個面色蒼白的病人同舞臺上妙語連珠的金牌主持聯繫在一起。
孟非調侃自己不能再喝酒了,真的是歡樂中帶著悲哀。
人到中年,身體走下坡路是自然規律。
20.30歲的時候,我們習慣依仗著青春的活力,肆意揮霍自己的身體,仿佛健康沒有限額。
可是一旦到了某個節點,你就會突然發現自己再也熬不動了,身體不是這疼,就是那痛。
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曾說:「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責任。」
可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把健康視作自己的責任呢?
再累,能撐得住就撐下去,撐不住,就吃顆止疼藥繼續,這就是許多人的真實寫照。
人生的下半程,再靠短期內的野蠻生長,真的就是在以命相搏。
茨威格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最愚蠢的事,就是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其實,誰也不過是肉體凡胎,終究抵不過歲月的侵蝕。
向身體認慫,真的沒什麼可恥。
這世界上,錢沒了可以再賺,命沒了就game over了。
什麼東西丟了都可以再找回來,唯獨命不可以。
無病無痛,就是最好的人生
電影《我不是藥神》有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
一位老奶奶說:
「四萬塊錢一瓶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個地方能教人學會珍惜,一個是醫院,一個是火葬場。
一場大病,就能夠讓一個家庭陷入深淵,就能讓一個中產傾家蕩產。
在ICU的吞金巨獸面前,我們的那點工資真的很渺小。
去年,擁有460萬粉絲的微博大V@休閒璐,在深夜發了一條微博,引發400萬人關注,2萬多人分享,6萬多條點讚。
休閒璐的親人最近住院了,她總去醫院陪護,休閒璐親眼目睹了:
有一對夫妻,他們都是獨生子,有一個孩子,他們的爸媽也各自離婚,沒有再結婚。他們的孩子得了心肌炎,女方的爸爸車禍,母親腎癌,男方父親股骨頭壞死。這四個人的病,是在一個禮拜內陸續得的,這對夫妻每天就在三個醫院來回奔波。
還有一件事也讓她很觸動:
一個中年男人帶著父親去看病,要做心臟支架,心臟支架有國產和進口之分,國產的更便宜,這男人就說要國產的。醫生說了一句:你爸爸年紀大了,還不放個進口支架。其實這醫生很善良,沒別的意思,只是為了病人的健康提了一下意見。那男人的臉一下子紅了,後來在醫院門口看到這男人,蹲在地上哭著打電話借錢——借國產支架的錢。
因為健康的時候,不曾體會到病痛的滋味,活著的時候,不知道死亡的絕望。
但在醫院走過一趟,我突然明白,世間之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邱晨在《奇葩說》裡說:「死亡才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
在去醫院之前,我們總是為各種生活上的瑣事煩惱,懟天懟地從不服輸。
可只要在ICU裡待上一天,你就會為以前透支生命感到後悔。
有句話說得好:疾病是最好的雞湯,怕死是最好的雞血。
不是每個人都能無病無痛的度過一生,一輩子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幸運。
好好活著,就是一切
都說2020如果能夠重啟就好了。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說每18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
生命比我們以為的要脆弱百倍。
蒙田說:「健康是自然能給我準備的最公平最珍貴的禮物」。
生命是一條單行道,任何人沒有反悔的餘地,也沒有重來的可能。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這些事看似很平凡,其實才是真正的人生大事。
哪怕你再叱吒風雲,萬一風雲突變,健康出了問題,一切都會化作泡影。
所以,不管你的夢想有多大,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拿身體賭未來,你賭不起,更輸不起。
作家李碧華說:
人生也不過七十,除了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只剩下五十。那五十中,又分了日夜,只剩下二十五。遇上颳風下雨,生病、危難、東奔西跑,還剩下多少好日子?
餘生真的不長,為了自己和家人,請一定惜命!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開始時跑在最前面並不算成功,穩穩地衝過終點才是目的。
當你選擇與健康同行,那你的人生便充滿光彩;選擇與疾病賽跑,從一開始你就註定失敗。
所以,生活再難,也請你善待自己。別讓身體追不上夢想,別讓所有的美好憧憬最後化為遺憾。
作者簡介:喬巴,富書主編,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首發富書,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