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地形跟紅海是雙胞胎,90%的潛水員聽說過ta的船宿,卻有99.9%叫錯名字
來源:氧分壓環球潛旅(ID:blue_EAN)
作者:格瑞普哥哥
都在說微信要修改訂閱號的推送規則
為了履行「有逼格、不兌水」的承諾
氧分壓沒有刻意追求每日更新
所以為了讓您不錯過每一篇的良心出品
請為氧分壓加星號或文末點擊「在看」!
世界遺產
自1976年世界遺產公約建立至今,全球共有1121處天然或人工資源被認定為世界遺產,而其中只有50處與海洋相關,它們中大多數既是最重要的生態資源聚集地,也是最頂級的潛點。在之前三期系列文稿裡,葡萄哥哥已經介紹了南北美洲的7處世界海洋遺產,今天將作為我們離開美洲這片魔幻大陸前的最後一站。就像一次潛旅中,潛導往往會將最精彩的潛點安排在最後一樣,葡萄哥哥也為您準備了不容錯過的美洲大結局!
墨西哥
雷維拉吉多群島
8
Archipiélago de Revillagigedo
入選世遺年份: 2016
面積: 636,685.375 公頃
緩衝區面積: 14,186,420.2027 公頃
(橫屏查看地圖)
UNESCO官方簡介
雷維拉吉多群島位於東太平洋,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西南386公裡處,距墨西哥大陸以西720至970公裡。雷維拉吉多群島是由四個偏遠的島嶼及其周圍海域組成,包括:聖貝內迪克託島(Isla San Benedicto)、索科洛島(Isla Socorro, 意為「救援之島」)、羅卡帕蒂達島(Isla Roca Partida,意為「破石島」)和克拉裡昂島(Isla Clarión, 意為」號角之島」)。它們是同一個海底山脈露出水面的四座山峰。除了兩個小型海軍基地外,這些島嶼都無人居住。
雷維拉吉多群島代表了東北太平洋和東太平洋這兩個海洋生物地理區域的特殊融合:加利福尼亞和赤道洋流在此交匯,產生了一個複雜而高產的過渡區。群島周邊海域有豐富的鯊魚、鰩魚、大型遠洋魚類、座頭鯨、海龜和蝠鱝,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休閒潛水愛好者。
每座島嶼都有特色的陸生動植物,它們的相對孤立導致了物種的高度地方性和微地方性,特別是魚類和鳥類物種,其中許多物種受到全球威脅。這些島嶼為一系列陸地和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對海鳥尤其重要,其中包括蒙面鳥(Masked)、藍腳/紅腳/褐鰹鳥、紅嘴熱帶鳥、麗色軍艦鳥(Magnificent Frigatbirds)和許多其他依賴島嶼和海洋棲息地的物種。同時這裡也是極危物種--湯森氏剪水鳥(Townsend’s Shearwater)全球唯一的繁殖地。
關於潛水及季節條件
船宿
細心的潛友們可能已經從上文中發現,這個所謂的「雷維拉吉多群島」中有一個島嶼的名字看起來很眼熟,那就是索科洛島(Isla Socorro,救援之島)。是的,由於「雷維拉吉多」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不說西班牙語的人來說實在太拗口,幾乎沒人能好好記住它的全名,所以這裡的潛水業者用了群島中名字最好念的索科洛島來代指整個群島。嚴格意義上來說,索科洛船宿應該被叫做「雷維拉吉多群島」船宿。
雷維拉吉多群島和我們先前介紹的一系列東太平洋世界海洋遺產一樣,基本無人居住(只在索科洛到和克拉利昂島各有一個墨西哥海軍觀察站),更沒有酒店賓館,也沒有機場,所以在雷維拉吉多/索科洛潛水的唯一方式就是船宿。
經營索科洛船宿的母船一共有不到二十條,其中既有像阿格雷瑟(侵略者, Aggressor)這樣的國際知名連鎖船宿品牌,也有在當地同時擁有4條母船的鸚鵡螺船宿(Nautilus Liveaboards)這樣的地方豪強,當然其他若干條個體船宿船也都船況良好,口碑不錯,畢竟墨西哥是旅遊業十分發達的國度,踩坑的概率是低的。
唯一的建議是無論男女潛水員,儘量不要單獨前往,畢竟是在遙遠的國度和遠離大陸的原始島嶼附近潛水,有相識的小夥伴相互照應是更好的。
索科洛船宿通常是由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聖盧卡斯角(Cabo San Lucas, 也譯作卡波聖盧卡斯)登船,經過26-30小時外海航渡抵達雷維拉吉多群島附近。所以索科洛船宿通常是9天8晚7個潛水日,每天3-4潛的形式。
Nautilus Liveaboard
至於大名鼎鼎的索科洛船宿,除了頭牌「巨型蝠鱝」以外還能看到什麼,以及什麼樣的季節最適合前往,我們可以通過"地方豪強"鸚鵡螺船隊提供的一張表格解釋得非常明白:
這部在索科洛拍攝的名為《蝠語者》的短片不少氧友在之前的帖子裡已經看過
潛水之外
雷維拉吉多群島/索科洛船宿對於麻瓜遊客可以說是十分不友好了,因為這裡除了潛水,別的什麼旅遊項目都沒有。不過,在登船/下船的聖盧卡斯角,卻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甚至被譽為墨西哥五大旅遊目的地之一,在這裡您可以:
-- 欣賞聖盧卡斯石拱: 如果沒有在「藍窗」坍塌之前去過馬爾他,可以來到聖盧卡斯彌補一下遺憾。
-- 參加出海觀鯨一日遊:正所謂"術業有專攻",畢竟船宿期間看不到鯨魚也不能退票,但是觀鯨一日遊看不到的話,至少葡萄哥哥不會阻止您找船長要個說法【手動滑稽】。
-- 項目齊全的海灘戶外活動:如果有不會潛水的麻瓜同伴,完全可以放心地把TA留在聖盧卡斯角,這裡的各種日間娛樂活動可以讓8天時間過得飛快。
-- 夜生活: 雖然同是深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前西班牙殖民地,但PG的3000P是無法與聖盧卡斯同日而語的。
旅行與住宿
距離聖盧卡斯角最近的商用機場是洛斯卡沃斯國際機場(Los Cabos International Airport,機場代碼: SJD)。從機場下機後乘車約40公裡即到達聖盧卡斯角。除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外,美國和加拿大東西海岸的主要城市、甚至倫敦都有直飛SJD的航班。
聖盧卡斯當地的酒店、度假村也選擇多多,但尤其推薦的是對外出租的獨棟別墅。這些別墅的經營形式靈活,甚至提供附加的廚師服務。特別是半包或全包船的潛水團隊,絕對不應該錯過這樣的環境。
墨西哥
加利福尼亞灣群島及保護區
9
Islands and Protected Areas of
the Gulf of California
世遺入選年份: 2005
保護區面積 : 688,558 公頃
緩衝區面積: 1,210,477 公頃
(橫屏查看地圖)
UNESCO官方簡介
墨西哥西北部的加利福尼亞灣曾被稱為 "世界水族館",是公認的具有全球海洋保護意義的地區。灣內的島嶼和沿海地區的陸地(其中大部分是索諾蘭沙漠的一部分)同樣壯觀卻鮮為人知。作為一組世界遺產,「加利福尼亞灣島嶼和保護區」包括了生物地理多樣性海灣所有代表性組成部分,從而涵蓋了廣泛的景觀和保護價值。該處遺產從北部的科羅拉多河三角洲延伸到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尖端東南270公裡處,包括244個島嶼和小島,集中在8個主要組群中,另外還有9個保護區,包括沿海陸地和海洋區。總面積為1,837,194公頃,其中約四分之一為陸地面積,其餘為海洋。
崎嶇不平的島嶼和沿海沙漠與周圍碧綠的海水形成鮮明的對比,具有驚人的自然美。眾多島嶼和陸地上的物種變異導致了生命形式的顯著多樣性和高度的地方性。海洋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都相當豐富。約有900種魚類,其中約有90種是特品種。同時,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一的海洋哺乳動物出現在這裡。島嶼大多是火山巖形成,因此,多肉植物種類繁多 -- 包括一些世界上最高的仙人掌,高度超過25米。總記大約700種維管束植物生長在這裡。此外,這裡有許多種類和數量可觀的留鳥和候鳥,包括世界上大多數的赫氏海鷗(Heermann's Gull)、藍腳鰹鳥和黑風暴海燕(Blcak Storm Petrel)都生活在該海灣中的一些小島之上。
關於潛水
陸基船潛、船宿
如果說索科洛船宿是一枚金幣的正面的話,那麼它的背面就是加利福尼亞灣。它也跟索科洛一樣,在潛水圈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 -- 科爾特茲海(Sea of Cortez)。而「世界水族館」這個名號,雖然日後被潛水行業用在了世界上的很多潛點,但其原創者、"水肺之父"雅克庫斯圖老爺爺當年所形容的就是這裡。(見葡萄哥哥的另一篇帖子:《「上帝的水族箱」很多,他老人家的只有一個》)
20世紀90年代,在墨西哥政府劃定禁漁區和海洋保護區之前,商業捕撈曾對這裡的生態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幸運的是,經過了近20年休養生息,美麗的大海又恢復了生機。鯨鯊仍然季節性地在拉巴斯(La Paz)附近巡遊。Los Islotes的海獅從未受到影響。座頭鯨每年冬天仍會來到灣內越冬。巨大的魚群和以前一樣豐富。 有足夠經驗的船宿公司可以帶客人在El Bajo和Los Animas看到錘頭鯊,在北部的Bahía de Los ngeles看到數量驚人的鯨鯊,在Cabo Pulmo看牛鯊,並對美洲大赤魷 (Humboldt squid)的具體位置守口如瓶。當然,在這之上,科爾特茲最著名的景觀還是成群結隊的Mobula。
Nautilus Liveaboard
作為一個大小和地理形式都跟紅海頗有幾分相似的水域,加利福尼亞灣/科爾特茲海也和紅海一樣支持陸基船潛,但同樣的,船宿是相對高效的選擇,可以避免在不同潛點間不停奔波勞頓。
紅海與加利福尼亞灣/科爾特茲海的等比例比較
如果算上索科洛群島,二者的潛水範圍非常接近
出於運營方便的考慮,提供加尼福尼亞灣/柯爾特茲的船宿船也是在聖盧卡斯角上下船 -- 這樣船宿公司可以靈活地在兩條線路之間切換,也方便有錢有閒的潛水員在一趟旅程中就觀看到金幣的兩面 -- 來一次索科洛+科爾特茲海超級行程。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科爾特茲海相對水況平靜,允許木構船通航,而索科洛需要經過風浪較大的外海航渡,因此只有鋼構母船能夠勝任,因此:凡是能夠開展索科洛船宿的母船都能提供科爾特茲船宿,但不是所有科爾特茲船宿船都能前往索科洛。
對船的要求同樣適用於潛水員:科爾特茲海對潛水員的經驗和能力的要求比索科洛相對要低。
看部短片,直觀了解一下
季節條件
再次引用"當地豪強"的表格來解釋:
潛水之外
由於上下船港口與索科洛船宿相同,因此可參見上文的:雷維拉吉多群島部分。
旅行與住宿
參見:雷維拉吉多群島
墨西哥
埃爾比斯開諾鯨魚禁漁區
10
Whale Sanctuary of El Vizcaino
世遺入選年份: 1993
面積: 369,631 公頃
(橫屏查看地圖)
UNESCO官方簡介
位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中部太平洋海岸,主體為兩個沿海瀉湖--兔眼湖(Laguna Ojo de Liebre)和聖伊那修湖(Laguna San Ignacio),及其周邊由溼地、沼澤、沙丘和沙漠、鹽土植物、紅樹林組成的複雜的生態體系。這兩個瀉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曾經瀕臨滅絕的北太平洋灰鯨(North Pacific Grey Whale)東部亞種群最重要的繁殖地。這些冬季繁殖地的保護對於該物種在因商業捕鯨而瀕臨滅絕後的恢復至關重要。
瀉湖也是許多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家園,如瓶鼻海豚、加利福尼亞海獅和港灣海豹。四種海龜出現在瀉湖的淺水區,而那裡也是大量的魚類和甲殼類重要的棲息地和育苗地。瀉湖還是無數鳥類的繁殖和越冬地,包括本地鶚(resident osprey)和布蘭特鵝(Brant Goose)。周圍的沙漠在生物地理上屬於索諾蘭沙漠的一部分,擁有高度多樣化的植物群和動物群。
儘管擁有保護區的地位,但該處遺產仍然受到瀉湖附近經濟活動的潛在影響,特別是漁業、大規模採鹽和旅遊業的影響。
關於潛水
無
雖然保護區內部基本不提供水肺潛水項目,但周邊的著名潛點絕對不會讓潛水員失望。
潛水之外
水面觀賞灰鯨幾乎是這一保護區唯一的旅遊項目。不過不用擔心,與這種體長可達16米,重達30噸以上的鯨魚四目相對甚至有機會撫摸它們的頭部,絕對是一種令人畢生難忘的經歷。
看部不太短的片,詳細感受一下
季節條件
每年的1-4月是灰鯨在艾爾比斯凱諾保護區的繁殖季節,繁殖行為在2月中旬左右達到頂點,這是無論是兔眼湖或伊那修湖,都可能聚集上千隻灰鯨媽媽帶著它們剛剛出生的幼崽。
旅行與住宿
埃爾比斯開諾保護區(兔眼湖和伊那修湖)位於整個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的中部,在其南側有三個國際機場:洛雷託(代碼:LTO)、拉巴斯(代碼:LAP)和前文提到的洛斯卡沃斯(代碼:SJD)。比較普遍的操作是從洛雷託機場租車自駕或搭乘觀鯨旅行社的巴士來到兩湖附近的聖伊那修鎮,並從那裡向湖邊進發。
如果想從美國出發,可以在聖地牙哥自駕,經提華納(Tijuana)進入墨西哥境內後一路南下抵達聖伊那修鎮。而部分觀景旅行團會使用大巴將團員從聖地牙哥送抵恩森那達(Ensenada)後,在那裡換乘12或18人座的小型飛機,直接飛往聖伊那修。
當地旅行社推薦的觀鯨行程往往需要在湖邊住上2-3晚,並通過每天2次(上下午各一次)出船,充分保障能看到灰鯨。當然,如果趕時間,也可以當天自駕前往湖邊,只出1-2次船,運氣足夠好的話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在半島上的其他景點。
湖邊住宿可以選擇固定式小屋、房車營地和自搭帳篷,無論哪種形式都可以在觀鯨營地內獲得基本的餐飲和衛生設施保障。
【一個小彩蛋】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除了三處世界海洋遺產提供了三種風格不同的潛水/海洋觀光行程外,近年來又開發出了世遺保護區之外的另一種全新海洋體驗,即:瓜達盧佩籠潛船宿。
瓜達盧佩島(Isla Guadalupe)位於之前提到的由美國出發的觀鯨之旅的重要中轉站--恩森那達(Ensenada)的外海。潛水員們在此登船,並在一晚的航渡之後從第二天開始在瓜達盧佩島附近利用3-4天時間,在鋼籠的保護之下與鯊魚中的霸王龍 -- 大白鯊(Great White Shark)進行近距離接觸。
瓜達盧佩籠潛船宿行程在每年的7-11月進行,其中7-8月能觀察到的是大量雄性大白鯊,而到了10-11月,巨型的雌性大白鯊的出現能讓行程參與者的感官刺激達到高潮。
最後,我們用一張地圖來回顧這個神奇的半島以不同的方式向我們訴說的海洋故事:
然而,以上並不是美洲的全部
接下來是美洲大陸最後一處世界海洋遺產
美國/加拿大
克盧恩/蘭格爾-聖伊萊亞斯/冰川灣/塔琴希尼-阿爾塞克
11
Kluane / Wrangell-St. Elias / Glacier Bay / Tatshenshini-Alsek
世遺入選年份: 1979
追加區域年份: 1992, 1994
面積: 9,839,121 公頃
(橫屏查看地圖)
UNESCO官方簡介
克盧恩/蘭格爾-聖伊萊亞斯/冰川灣/塔琴希尼-阿爾塞克:這些公園包括了位於加拿大(育空地區和英屬哥倫比亞)和美國(阿拉斯加)交界處的冰川和高峰,景致蔚為壯觀。這裡是大灰熊、北美馴鹿和大角羊的棲息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極地冰原區。
關於潛水
岸潛、岸基船潛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克盧恩/蘭格爾-聖伊萊亞斯/冰川灣/塔琴希尼-阿爾塞克保護區(以下簡稱「冰川灣」)是存在休閒潛水活動的。在已經探明的若干潛點,潛水員們可以在春、秋季觀看到海獅、三文魚、海藻森林和特有的裸鰓類小生物,甚至鯨類也會利用這裡的礁石磨掉身上的死皮。
然而保護區內並沒有潛店,也沒有專業潛水船。來到這裡的潛水員要麼是從最近的朱諾(Juneau)租用氣瓶,並僱傭當地漁船到保護區潛水,要麼就是自己有船並擁有全套的潛水器材。至於潛導,基本也不用奢想。同時由於保護區內相當部分水域只允許手划船,禁止機動船隻進入,因此強烈建議前往冰川灣保護區潛水的潛友首先到保護區的護林站(ranger station)進行登記,並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然後再開始自主潛水。
冰川灣保護區周邊潛水、郵輪位置(附保護區內潛點地圖)
目前相對成熟一些的潛點分布在冰川灣西面的安克雷奇(Anchorage)附近,這裡的潛店能夠提供氣瓶支持,也可以預約潛導服務。而水下景觀也與冰川灣保護區內近似,可以以「大貨、急流、低溫」來概括,屬於不折不扣的開放水域休閒潛水中的硬核派。
由於能見度和光線問題
阿拉斯加潛水出片難度較高
更多留下的是鋼鐵畫風的水面照片
Dive Alaska
季節條件
冰川灣及廣義的阿拉斯加地區冬季水下能見度最高,但考慮到溫度和極夜因素,不建議冬季來此地進行休閒潛水。夏季溫度適宜,但由於微生物和藻類生長,及各種魚類都在該季節產卵,造成能見度急劇下降。因此,最為適宜的潛水季節在春、秋兩季。無論是哪個季節,乾衣+厚底衣及一定的急流潛水經驗都是必備條件。只要在技能樹上點亮以上兩個技能,阿拉斯加潛水就會帶給您意想不到的收穫。
「你可以一輩子都只做開放水域潛水員(不進洞、不僅沉船、不做減壓潛水),但你不可能一輩子只做熱水開放水域潛水員(只靠一件3毫溼衣甚至一條褲衩潛遍天下)。」葡萄哥哥對這句話也是深以為然。
潛水之外
大型國際郵輪和一些小型本地郵輪(總乘客數從10-100人不等)都有途徑冰川灣的線路。如果希望獲得更加純粹的體驗,小型郵輪是更加推薦的方式。
小郵輪通常從冰川灣保護區東側(加拿大一側)的朱諾或附近城鎮出發,在1-2周的行程內,通過船上遠眺、皮划艇和上岸徒步的方式,為遊客提供與寒帶動植物和自然景觀親密接觸的機會。
遊客將有機會看到保護區內生活的37類281種鳥類(相當部分為水禽); 5種水棲哺乳動物—北海獅(Eumetopias jubatus)、麻斑海豹(Phoca vitulina richardsi)、海獺(Enhydra lutris)、港灣鼠海豚(phocoena phocoena)、北方座頭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 6種陸生哺乳動物 — 麋鹿(Alces alces)、北美豪豬(Erethizon dorsatum)、石山羊 (Oreamnos americanus)、北美紅松鼠(Tamiasciurus hudsonicus)、棕熊 (Ursus arctos)和美洲黑熊(Ursus americanus)。
上下兩組圖片均來自當地較大的兩家遊輪公司
alaskandreamcruises和uncruiseadventures
雖然沒有潛水環節
親身體驗自然的方式一點也不少
不必擔心陷入儍吃儍喝的窘境
除了大小郵輪外,也可以陸路方式前往保護區內特定的區域進行合法的野營、皮划艇、釣魚、捕獵活動,或搭乘觀光小飛機俯瞰壯觀的阿拉斯加冰川和寒帶森林。
旅行與住宿
除非是搭乘大型國際郵輪,否則無論是希望陸路或水路進入冰川灣的遊客,比較快捷的方式都是首先飛往加拿大BC省的朱諾(Juneau, 機場代碼JNU)。參加小郵輪的遊客往往在朱諾或附近小鎮登船。陸路遊客將在此換乘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的噴氣式客機(僅夏季通航)或小型螺旋槳客機(一年四季)前往距離冰川灣最近的古斯塔夫斯(Gustavus, 機場代碼GST),或搭乘名為「阿拉斯加海上高速系統」(AMHS)的大型渡輪前往古斯塔夫斯。
當然,AMHS渡輪的登船地點不僅限於朱諾 -- 在整個阿拉斯加南岸和BC省主要沿海城鎮均有停靠,詳情可通過dot.alaska.gov查詢。
三種方式抵達冰川灣門戶--古斯塔夫斯
古斯塔夫斯擁有較完備的吃住行配套設施,而從古斯塔夫斯租車或打的即可到達冰川灣保護區內部的第一站--巴列特灣(Bartlett Cove)。在巴列特灣擁有整個保護區內唯一的固定式住宿設施--冰川灣小屋(Glacier Bay Lodge)。也可以從巴列特灣搭乘保護區內部的擺渡船,進入更深處的露營營地。
1.朱諾/古斯塔夫斯/巴列特灣的第三者關係
2.冰川灣小屋
3.巴列特灣搭乘保護區渡船進入保護區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