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音樂劇人才困局如何破解

2020-12-11 騰訊網

[摘要]音樂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不僅需要演員具備唱、舞、演各項技能,而且需要演員將各項技能融會貫通,然後根據舞臺和演出需要綜合運用。中國的音樂劇演員在唱、舞、演各方面均表現優異者不多。

4月6日下午,在北京東方演藝集團1號排練廳,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正在舉辦。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發起,聯合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英國真正好集團、澳大利亞國立藝術學院(NIDA)共同打造的「NIDA音樂劇大師課」正式開班。這項空前的音樂劇人才計劃旨在破解國產音樂劇長期存在的人才短板問題,而其能否打開音樂劇人才的暢通之路,則需要時間檢驗。

人才奇缺成為國產音樂劇的短板

2015年,從國外引進的音樂劇《劇院魅影》在北京、廣州兩地的演出就實現了1.2億元的票房,而同期國家大劇院全年的演出票房不過2億元。巨大的市場空間,讓不少文藝院團都有製作音樂劇的衝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當初引進這部作品的初衷也是為了製作中文版。

音樂劇《劇院魅影》演出劇照 資料圖片。

「當我們把製作計劃提上日程時,才發現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演員,最後製作《劇院魅影》中文版的計劃只能流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董事長張宇認為,缺乏音樂劇人才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音樂劇行業發展的瓶頸。

這一點被眾多音樂劇製作人印證。據泰安漢辰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曲惠菊介紹,在製作音樂劇《泰山情緣之石敢當》時,他們曾想邀請優秀的音樂劇演員加入,可找來找去發現並無多少人才可用。最後,他們只能從藝術學校裡招聘了一批平均年齡只有十七八歲的學生來擔綱主演。

不少藝術院校也有音樂劇專業,每年培養不少畢業生,音樂劇人才都去哪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國內的音樂劇市場尚未完全培育起來,音樂劇演員的待遇比影視演員差不少,很多音樂劇專業的學生一畢業就改行,紛紛投身影視界,甚至一些音樂劇專業的老師也在課餘時間兼職做起了影視劇。《泰山情緣之石敢當》的一位年輕主演告訴記者,他的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之所以還堅持演音樂劇只是因為熱愛。

與國際頂級機構牽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音樂劇市場現在漸熱起來,但缺乏人才導致沒有好作品,限制了音樂劇行業走上良性循環發展之路。

作為國內音樂劇製作的實力機構與國外音樂劇人才培訓頂級機構的一次牽手,「NIDA音樂劇大師課」就是想在音樂劇人才培養上來一次「速成」。學員都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機構的演員,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音樂劇知識和技能基礎。師資陣容也十分豪華,包括三獲勞倫斯·奧利弗「最佳男演員獎」的菲利浦·誇斯特、曾擔任過澳大利亞歌劇院的首席女高音的安娜·瑪麗·麥克唐納、澳大利亞舞蹈劇場首席舞者特洛伊·哈尼塞特、澳大利亞國立藝術學院職業教學主任馬克·加爾等國際音樂劇界的「大腕」都將親自授課。學員們將在培訓期間,接受外國老師高水準的聲樂、表演、舞蹈等全方位的深度培訓。

這個被張宇稱作「音樂劇中的MBA」的培訓計劃,強調的是實戰和應用,這也是該人才培訓計劃的一大特點。「這樣的培訓跟學院派的培訓是十分不同的,我們不僅希望以此培養出優秀的中國音樂劇人才,更希望以此推動中國音樂劇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張宇說。

培養演員在舞臺上思考的習慣

音樂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不僅需要演員具備唱、舞、演各項技能,而且需要演員將各項技能融會貫通,然後根據舞臺和演出需要綜合運用。中國的音樂劇演員在唱、舞、演各方面均表現優異者不多,因此需要加強對演員綜合技能的培訓。

相較於對技能的掌握,澳大利亞國立藝術學院的老師們則認為,中國演員最需要培養的是在舞臺上思考的習慣。「一名優秀的演員需要在演出前思考他所表演片段的含義,這樣才可以在演出時更快地帶領觀眾融入氣氛,而不只是單純表演而已。」澳大利亞國立藝術學院職業教學主任馬克·加爾委婉地指出,很多中國音樂劇演員最大的問題不是無法掌握唱、舞、演的技能,而是不會運用這些技能。

馬克·加爾所說的問題或許跟中國演員演出時大都使用外語有關,因為唱的不是母語,演員們對角色的理解和表現總會發生些偏差。馬克·加爾發現,只要中國演員唱中文歌曲,表現力立刻會豐富起來。因此,他和其他外國同行都認為,無論是從培養中國音樂劇人才的角度還是從適應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角度,都應加快中文版音樂劇的製作步伐。從這個意義上看,國產音樂劇製作的落後與中國音樂劇人才的缺乏是互為因果的。

在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董事長宋官林看來,音樂劇對人才的要求跟中國傳統戲曲有幾分相似,戲曲人才的培養是漫長的,因此音樂劇人才整體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音樂劇人才會在國產原創音樂劇的製作中不斷得到培養,國產音樂劇的製作水平也會隨著本土音樂劇人才的不斷湧現得到提高。(文/韓業庭)

相關焦點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
    12月10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認為,社會各界要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切實履行職責,共同築牢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屏障。
  • 評論:北京玲瓏巷的拆遷困局該如何破解
    評論:北京玲瓏巷的拆遷困局該如何破解 新京報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遊困局?有專家建議分類管理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專家認為落實各方責任線上線下齊發力□本報記者朱磊12月10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
  • 如何破解「佛系」教師的困局
    那麼怎麼破解佛系教師的困局呢,我以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切實提高教師待遇。目前全國各地教師薪資水平高低不一,然而整體說來,教師行業的薪資偏低,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當教師薪資整體偏低時,在當前以財富為主體追求的價值觀面前,整個社會對教師的尊敬就變少了。
  • 2020,進擊的國產音樂劇丨行業調查
    聯想到今年的疫情,通過線上觀看高清舞臺影像,捕捉現場不易發現的角落是否可以成為未來國內音樂劇效仿的方向?國內停滯的演出行業又如何自救?另一方面,國內的音樂劇市場在十餘年的發展中,也有著不小變化。從《媽媽咪呀!》第一次進入觀眾視野,到《聲入人心》通過綜藝的形式把音樂劇推廣到千家萬戶,音樂劇在內容製作和粉絲群上均有著波動和改變。
  • 破解海南人才困局,這樣的思路可以再多些
    在海南特殊氣候影響下,海南旅遊淡旺季明顯,並產生了非常獨特的旅遊業人才「潮汐」現象。由省旅文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等四部門聯合推出的「旺工淡學」旅遊業培養模式,很好地破解了這一難題,並實現了多贏的局面。
  • 國產大型音樂劇《日出》 商人陳佩斯造
    即將於元月12、13日在上海大劇院公演的國產大型原創音樂劇《日出》,昨天終於召齊人馬,集體亮相了。導演吳貽弓、作曲家金復載,主演陳佩斯及陳白露的扮演者潘莉同時坦言,他們幾人都是首次涉足音樂劇,《日出》又是國內原創,眾多第一組成的音樂劇到底效果如何,導演吳貽弓和主演陳佩斯一時間成了眾媒體最關注的焦點。
  • 《媽媽咪呀》的「爆款」引進能否帶動國產音樂劇的發展?
    而由此帶來的資金短缺很不利於音樂劇產業的長期發展。但是如果單純地追求回報,而忽視音樂劇製作的規律以及目前市場的不完善,不僅不利於音樂劇的長期發展,反而還會攪亂市場。中國音樂劇協會理事慕羽在《人民日報》一篇文中表示:「大手筆的資金注入,短暫的創作周期,迫不及待的成本回收,讓國產原創音樂劇逐步淪為一場高票價、短檔期、高風險的『快餐演出』。」
  • 近兩年國內音樂劇票房收入激增 國產原創市場何在?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音樂劇票房收入激增,國產原創市場何在12月初的冬日,通往上海文化廣場前門的道路上豎起了一幅幅「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的廣告招牌,招牌上的6部原創華語音樂劇將在明年春天陸續登陸全國各地的舞臺。
  • 《山東教育報》報導臨沂市蘭山區破解普惠配套幼兒園困局經驗做法
    7月20日,《山東教育報》報導臨沂市蘭山區破解普惠配套幼兒園困局經驗做法,全文如下:臨沂市蘭山區:「六子合圍」破解普惠配套幼兒園困局「這所幼兒園,我看了好幾次了,一個月收費3000多元,價格很貴,我咬咬牙給孩子報了名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在京舉行 上競文化出席
    會議主題聚焦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最高檢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及業內專家學者從法律、心理、生理、管理等角度剖析問題癥結,提出可操作的有效解決對策。據了解,為了解決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多次出臺規定,重拳整治網絡空間秩序、規範青少年網絡使用,針對網路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集中整治。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 在這20年中,中國音樂劇人經歷了風風雨雨,然而,在作品呈現上距歐美音樂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距離,甚至與日本、韓國的音樂劇發展也有不少差距。上周末,借「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舉辦之際,「2016亞洲音樂劇發展趨勢論壇」同期進行,中國音樂劇如何發展成為論壇的焦點話題。
  • 通信基站「鄰避效應」困局怎樣破解?
    有效防範和化解由此帶來的社會風險,關鍵在於企業如何作為、如何與公眾建立有效溝通、如何得到社會力量的支持。筆者認為,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面對公眾質疑,應當提高化解社會風險的警惕性和主動性,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項目選址建設階段,應當主動公開基站建設信息,聽取站址周邊公眾意見,不能偷偷摸摸搞建設,即便使用美化天線,也應在醒目位置予以標識,千萬不能心存僥倖。
  • 如何破解鄰避困局?看看臺灣回饋制度怎麼做
    鄰避運動指居民反對在住所附近修建具有一定負面影響的項目,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等)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重要挑戰,近十年來已經成為了高頻詞彙,由於鄰避運動引發的鄰避困局,已成為政府關注的熱門議題。民眾美好需求與滯後的制度建設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快速推進,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承載量與人口數量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而推進城鎮化的出發點就是讓民眾享受到更高美好的生活品質,為了破解垃圾圍城、能源短缺等問題,以垃圾焚燒廠、發電廠為代表的大量基礎公共服務設施開始興建,這些服務設施本身又是「多數人收益,少數人受損」的鄰避設施,不可避免地觸及到民眾的鄰避情結,鄰避衝突事件開始大量出現
  • 中國音樂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在這20年中,中國音樂劇人經歷了風風雨雨,然而,在作品呈現上距歐美音樂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距離,甚至與日本、韓國的音樂劇發展也有不少差距。上周末,借「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舉辦之際,「2016亞洲音樂劇發展趨勢論壇」同期進行,中國音樂劇如何發展成為論壇的焦點話題。
  • 編制少非主因,難以破解的四大困局是根源
    編制少非主因,難以破解的四大困局是根源。學校年年招聘新教師,但校長年年為缺教師而發愁。為了新學期能順利開班,一些學校徵得地方政府同意,面向社會招聘代課教師。我所在鄉鎮一所初級中學,學生不足1000人,僅代課教師就不下10名。學校為什麼這麼缺教師?
  • 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如何破解困局?聽聽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怎麼說
    他以「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如何破解困局」為主題,對疫情影響下我國經濟發展作出科學研判,為提振經濟、破解困境提出應對舉措。
  • 文山州:用活東西部協作政策破解人才引育困局
    近年來,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抓住與上海市虹口區、靜安區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契機,用活人才支援政策,廣泛開展幹部人才掛職鍛鍊、進修訪學、培訓交流、轉移就業等行動,有力破解邊疆民族貧困地區人才引育難題,助力鄉村振興。互派黨政幹部「取經送寶」。
  • 羊乳清粉依賴進口原料緊缺 誰能破解國產羊奶粉產能困局?
    羊奶的困局羊奶以更高吸收率和更高營養一直受到乳企和消費者的追捧,公認為最接近母乳的乳品,被譽為「奶中之王」。但由於奶山羊種群、產業技術發展階段的限制,長期存在羊奶產品單一,羊乳奶源及其副產品的產量一直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
  • 破解「空巢」養老困局別光指望「子女」
    如何破解養老困局是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過去,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為「老有所養」提供了家庭保障,而如今,兒女滿堂、子孫繞膝的傳統生活在中國已鮮少見到。很多80後的獨生子女面臨異地工作和同時照顧四個老人等壓力,即便主觀上想要盡到責任,經濟、時間上也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強制子女留在老人身邊「盡孝道」顯然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