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天宮莊園」——多姿多彩的植物王國
來到寧波這座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的海濱城市,既要遊覽這裡現代化的城市,又要在海邊體驗一次海邊燒烤,最重要的就是遊山玩水體會一下富庶的魚米之鄉的莊園。作為生活在都市中的我們,每天面對的是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森林,身邊是川流不息的車輛,晚上回到家也只會面對著手機接收媒體灌輸給我們的營銷內容,生活中唯一的一點綠色就是辦公桌上的一小盆多肉,你還經常忘掉為它澆水。遠離自然和綠色似乎過去了很久,心中的焦躁和浮躁讓你厭煩。於是在這個難得的小長假裡,你決定去都市的近郊看一看,找尋一下久違的生機和自然。寧波市的天宮莊園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在繁忙喧鬧的生活中為你尋得一方自在安謐的綠色莊園,安撫你躁動不安的內心。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天宮莊園,找尋久違的自然賜予的自在與快樂。
天宮莊園位於寧波市鄞州區下應街道的灣底村,是國家級生態旅遊農莊,東邊緊靠著貌比西湖的東錢湖景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氣候和環境也非常良好。天宮莊園位於寧波市的南面近郊,距離市區只有五公裡的距離,可謂是都市裡的小莊園。從寧波市區驅車不到十分鐘就能到達天宮莊園,便利的交通和臨近市區的地理位置讓天宮莊園成為都市人在休閒時光度假玩耍的好去處。不少寧波市的白領都會選擇一個假期,帶著家人和朋友一起來到天宮莊園,在自然綠色的景色中走一走,在草地上鋪上野餐布享受一次純天然、無公害的蔬果,也算是在繁忙的紫日裡偷得半日閒暇。
天宮門是莊園帶給遊客的見面禮,這是一個頗有中國古典園林建築風格的紅色牌樓,四角飛簷的屋簷顯示出非常工整的格局建造。這個牌樓的名字採用了天宮的巧妙諧音,取自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這本書,取名叫天工門。《天工開物》是描述明清時期能工巧匠的手藝和種植莊稼的各種技藝,是非常具有價值的一本實用性典籍,種植各式蔬果和植物的天宮莊園起這個名字也是名副其實、相得益彰了。走今天宮莊園的那一刻,我目所能及的地方全部都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築中最富特色的江南風光,亭臺水榭,樓宇歌臺,都是白牆青瓦的典雅大方。中古哦古典園林建築中講究:山水亭臺,神形皆備。天宮莊園就很好的發揚了這種風格,在其中穿行,你會看見一條蜿蜒清澈的小河縈繞著假山靜靜地流淌著,小河上是一座單孔圓拱石橋。這座白色的小石橋兩邊的橋梁上還鏤刻著精美的圖案,橋身上貼著青色的方磚,走上小橋感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自然與美好。按照中國常見的構局,河邊、橋頭、門前都會有一個寫著四字美好祝願的石刻,天宮莊園也不例外,到處都能看到這些造型別致的石刻。有的寫著西江東流,有的寫著物華天寶,都抒發著對於這座美好自然的莊園的祝願和期盼。
上述的是天宮莊園的景觀,現在來說說天宮莊園最重要的、也是吸引遊客的招牌景觀——植物世界。憑藉著寧波亞熱帶季風氣候中充足的熱量和降水,再加上智能終端對於大棚的溫度調控,保證了溫室內溫度的恆定,還能智能調整溼度和養分,再加上滴灌和噴灌的智能灌溉體系,為植物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保證,這樣種植在大棚內的各種植物便能非常茁壯健康地成長了。植物世界展出的植物根據不同地帶的特色植物劃分出五個特色展區。首先一進門就是入口導航區,這裡展示的植物是根據當時季節精心挑選出來的展品,比如在春天的時候就展出嬌嫩欲滴的杜鵑花或者嬌俏的迎春,或者是終年常綠的迎客松,這裡的展品有的時候非常奇特,實物和名字往往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引起遊客內心對於豐富而多彩的植物的興趣,引人入勝,從而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植物世界。植物世界最受人歡迎的就是熱帶水果區,這裡展出許多熱帶植物的老莖都會生長出花和果,有的花朵碩大,有的花朵一天會變換出非常多的顏色,有的花朵只盛開在晚上。而且這個展區還能看見我們常吃的熱帶水果所生長的植物,比如高大的椰子樹和木瓜樹,以及有著獨特味道的榴槤。這裡展示的水果墊付了我們平常只能在超市貨架上見到的熱帶植物,將它們最真實的樣子展示給大家。
參觀完熱帶水果區,我們接下來要看的就是熱帶雨林區好,這裡展現的是熱帶叢林中千奇百怪的雨林植物,包括見血封喉、毒性巨強的毒木劍;還有一棵樹就能形成一個系統的榕樹,它氣根交錯,遮天蔽日;以及葉面寬厚碩大的貝葉棕,還能在葉子上刻寫經文。緊挨著熱帶雨林區的是亞熱帶植物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棕櫚、可可和橡膠,這些種類各異,造型奇特的亞熱帶植物是我們生長在北方的人很難一見的景觀,今天算是大飽眼福了。這裡展出的香港的市花洋紫荊也是亞熱帶植物的典型,開放燦爛的洋紫荊散發出幽微的方向,讓人聞之欲醉。而沙生植物展區的植物就非常奇特了,我們都吃過火龍果,卻不知道它是生長在仙人掌上面的,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沙生植物最統一的特點就是生長在乾旱燥熱的沙漠中,孕育出一套完整的蓄水根系,生命力非常頑強,其中沙漠玫瑰就是玫瑰品種中極耐乾旱的。
在植物世界中流連許久不捨得離開,這個多姿多彩的植物王國為我們展示了太多從未見過的奇妙植物,展示了地球上豐富多彩的植物品種,正是因為物種的多樣性才共同構成了美好瑰麗的世界。對於自然,我們更應該持以敬畏和尊重的態度,共同保護這個多姿多彩、又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