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據說:2017將迎來一波實體零售「開店潮」
1、中國商業地產增長依舊且中國消費需求還遠沒有釋放
從2011年開始,購物中心進入開發風口,近5年購物中心入市數量是此前15年累計存量數量的5.3倍。
2014年購物中心入市數量達到峰值後,2015年增量才開始放緩至300以下,行業逐步回歸理性。
但相對中國的消費需求,還遠沒有釋放。中國人均購物中心面積、購物中心銷售佔社零總額比重尚處於較低水平,發展潛力巨大。而我國的儲蓄率則遠高於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
同時,收入水平更高、消費意願更強烈的新興中產階級和90後的崛起,也讓未來的實體商業充滿了更多想像空間。
2、百貨/超市/奢侈品等零售思維固化,成關店「重災區」
根據贏商網大數據中心在《2016零售關店大揭底,誰撤離了中國?》(點擊標題查看文章)一文中的統計,我們可以發現,百貨、超市是關店「重災區」,這恰好符合西方多國商業發展過程已經出現過的「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購物中心迎來較快發展,超市、百貨市場份額開始下滑」的客觀規律。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3、實體店真正被淘汰的原因是,不創新!
購物中心從2007年起,進入功能複合型的轉變。購物中心爆發式增長時期,同時面臨著電商崛起、同質化困境,除了對購物中心產生衝擊外,還促使購物中心創新轉型,間接促成購物中心的優化升級。
如今,購物中心紛紛向體驗、創新發展,一成不變的購物中心將被電商及創新項目淘汰。同時,也使得市場更需要體驗式業態、創新型零售。
4、國務院:推動實體零售創新,已站在了風口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對實體零售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創新發展方式、實現跨界融合、不斷提升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及效率作出部署。
圖片來源 / 中國政府網
國家也在推動實體零售創新、改革升級。新零售時代即將到來,對於實體店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2017年實體零售創新應該如何做?從以下的創新案例裡我們也許能找到參考答案。
二、2016實體店創新大記事:從這裡看到實體零售的希望
1、新零售「誕生」:意識到電商不是對手,而是夥伴
·House Selection 生活選集
2016年聖誕,銀泰商業與阿里巴巴聯手推出的「首家新零售線下體驗館」House Selection(生活選集)。佔地1200㎡,劃分為顧客體驗區、場景展示區和商品精選區3大區域,入駐來自線上的高人氣家居生活品牌。
這家作為「未來實體店」打造的全國首家家居行業全自助式購物門店,囊括家居設計、咖啡吧、音樂party等跨界體驗,併入駐了攝影類商家Catch。且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款、同時、同價。
圖片來源 / 生活選集 x CATCH
出生線上的阿里巴巴近年來開始逐漸將目光轉投線下,尤其是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阿里巴巴在線下的拓展一直動作不斷。
2016年即推出了首家支付寶體驗店「盒馬鮮生」、首家O+O設計師跨界集合模型「素型生活」,隨著產品品類形態豐富度的不斷增加,未來還會有像母嬰品類集合店出現。
雲智庫說:
新零售門店特徵在於5大方面:①實現線上線下同款、同時、同價;②可選擇在現場提貨點自提或快遞到家;③可以以任何方式掃碼和支付,同步全渠道的價格和庫存;④線上線下統一的ERP進銷存管理和會員系統,實現完整的數據管理;⑤通過全渠道消費者數據的分析為門店拓展提供數據支持。
2、淘品牌「下線」:不止開實體店,更要打造體驗空間
·就試·試衣間
就試·試衣間這家新零售概念店將線上線下結合,產品均為線上原創設計師知名品牌,涵蓋服裝、配飾、圍巾、包、墨鏡、鞋等產品,線上線下同款同價,並且上新速度超快時尚。
以「門口設置閘機,下載app方可進門」的方式形成了消費場景體驗閉環,能精準篩選客流。
其主要目標消費群體為85-95後女生,門店中打造了不同主題的11間試衣間,讓消費者試衣、自拍、走秀、看展覽,還設有小型集市和DIY專區、每周沙龍活動等,體驗感十足。
此類「實體店+網際網路+N種跨界模式」的最新模型,可以一站式解決商業地產招商難、淘品牌實體開店難等問題。為淘品牌面臨的缺乏零售經驗、體驗感缺失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 / 就試·試衣間
2016年是淘品牌積極走到線下,轉戰實體店的一年。茵曼線下布局單店社群,經營粉絲經濟,在門店打造「慢生活空間」、三隻松鼠則在體驗門店實現IP商業化……
此外,還有素型生活、集貨、生活選集等一批淘品牌集合店湧現市場。
雲智庫說:
淘品牌轉戰線下主要有兩種形式:依託粉絲經濟,以加盟店形式開拓線下版圖;或者以集合店形式試水線下實體店。
3、IP商業化:實體落地實現IP套現
·布朗熊啤酒Bar
2016年12月底,火爆朋友圈的LINE FRIENDS在深圳海岸城開出深圳首店, LINE FRIENDS CAFé & STORE每一家店都會結合當地特色,這次專門為深圳設計的是「布朗熊啤酒Bar」。
店內特備為深圳調製的啤酒,有普通的生啤和特調的LINE定製款。4款特別定製款的啤酒,每款都是根據對應的人物形象性格來設計的,而且喝完還可以把瓶子帶回家。
圖片來源 / 深圳吃貨小分隊
從單一零售店到如今的簡餐零售一體門店,這個火爆2016的IP積極嘗試不同的實體店形態,並根據各地文化為實體店增加創新元素。
比如南京門店的愛情鐘樓、廣州門店獨有的chocos room和限定菜單、北京國貿銀泰則落戶了全球首家LINE FRIENDS 主題兒童樂園IN KIDS WITH LINE FRIENDS 。
2016年除了來自韓國的這個大熱IP開店不斷,國內網紅「同道大叔」也於上海開出首家實體店「12星座咖啡館」。
雲智庫說:
可預見2017年線上IP轉型線下是趨勢,本身帶有流量和話題性的IP能給購物中心和空間營銷帶來更多創新。
4、售賣生活方式:從單一業態到複合業態的轉變
·MUJI(需求面積:500-800平方米)
全球首個無印良品旗艦店、餐廳及酒店三合一項目將入駐深業上城商場。MUJI BOOKS、Found MUJI、IDEE以及Open MUJI四類品牌及業態為首次引入深圳,並且將開展各項和「食」有關的主題活動,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生活體驗。
IDÉE:將「探索生活」奉為主題的家居品牌,為消費者提供生活提案;
MUJI BOOKS:融合生活用品與書籍的空間,提倡各種不同的「閱讀生活」;
Café&Meal MUJI:從零售拓展到餐飲,以「素之食」概念,推崇健康樸素的飲食,2016年9月在上海引入了麵包烘培業態;
Open MUJI:MUJI酒店內首創本土化的社交空間,藉此可以舉行設計師交流活動、豐富周邊居民消費活動。
圖片來源 / MUJI
早在2010年前 MUJI就開始嘗試多元化的經營策略,包括咖啡館、餐廳,建設露營基地乃至裝修、造房子、書店、麵包烘培等諸多涵蓋人們生活各方面的業務。同樣,誠品、蔦屋書店、言幾又等均是「售賣生活方式」這一類的典型。
蔦屋書店:主要服務年輕人。書、電影、音樂等元素均以「生活」為核心,在空間內被巧妙地打亂整合,同時集合眾多服務和活動區域。
誠品:推動市場、書店與零售的「複合式經營」,使書店不只買書,而是包羅書店、畫廊、花店、商場、餐飲的複合組織。
圖片來源 / 函館 蔦屋書店
雲智庫說:
2017年,為了迎合消費者的生活理念,零售商將提高實體店的優質服務、提供更加差異化的特色內容、以及全套系生活方式產品。讓消費者願意在店裡待更久的時間。
5、智能科技植入:數字智能構建更加豐富多樣的消費場景
·Sephora Beauty TIP Workshop
全球最大的美妝實體零售商Sephora推出全新概念門店,Sephora Beauty TIP Workshop(簡稱TIP)。
TIP的核心區域為美妝教室,配備iPad觀看在線教程、Wifi讓顧客分享化妝體驗等。
店內還提供空間更大、品牌更多的互動區域,包括護髮產品演示吧及流行趨勢展示臺。
絲芙蘭TIP概念店內採用了一系列虛擬試用技術:
面部彩妝應用MakeupGenius:用戶上傳自拍照後,應用將精確顯示店內產品在全臉的使用效果;
香水體驗FragranceIQ:首次投入使用的Sephora獨家傳感技術InstaScent,方便顧客自行體驗18個氣味族;
皮膚測試工具SkincareIQ:幫助顧客選擇最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品。
絲芙蘭計劃將這家店作為未來其他門店設計的藍本。在首家店運營成功後,繼續拓展,最終形成規模化發展。
圖片來源 / 絲芙蘭
現在越來越多的黑科技運用在了實體零售店中,比如ME-ALITY試衣間、Magic mirror試衣鏡、亞馬遜的免結帳商店Amazon go…
雲智庫說:
除了各類嶄新的消費體驗,利用人工智慧對用戶消費行為進行追蹤和分析,可以讓零售商通過數據分析追蹤消費者喜好、進行門店拓展選址等。2017年則將是人工智慧得到更大範圍運用的一年。
6、電商打通全渠道:因為純線上零售是不可持續的
·Amazon Books
亞馬遜實體書店的真正特色,是在於定價。亞馬遜書店內的圖書上沒有價格標籤,顧客付多少錢,完全取決於他們有沒有加入亞馬遜Prime計劃。開設實體店的另一目的在於推廣其會員計劃。
書店是仿照亞馬遜網站設計的,所有的書都封面朝外擺放、書頁下顯示該書的亞馬遜星級以及網上的顧客評價。書店電子屏會推薦相似圖書以及近期最火熱的新書。
圖片來源 / Amazon Books
無獨有偶,中國網上書城當當網的第一家線下實體書店,也於2016年9月初在長沙開業。噹噹開設實體店,一方面是通過線下體驗讓用戶產生購買衝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線上導流。
「網際網路基因」在這些實體店體現得很明顯:
線上線下同價,24小時營業,用戶可在店內閱讀,再上網下單,快遞到家;
打破圖書傳統分類,基於大數據進行多維度個性化推薦;
O2O實體書店,依靠「網際網路+」,既彌補了傳統書店的時空限制,又突出了線下社交和文化體驗。
雲智庫說:
2017零售業的大趨勢是「全渠道運營」策略,這種商業策略把實體店,網絡商店和移動應用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方優勢。
7、打造主題零售空間:通過文化和體驗提高消費者忠誠度
·Adidas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
2016年12月開業的Adidas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展現了更多運動零售店未來可能的延伸方向。店內空間通過通道式入口,體育館式照明、售票處風格收銀臺、看臺等設計,複製真正的體育場館的感覺。
門店提供獨家商品、科技穿戴購物體驗、定製與專屬服務、以及專門面向男性和女性的用品銷售區。還設置Grass Roots 區域,圍繞生活方式消費,提供果汁、健康食品和紐約主題禮品銷售。
門店內還陳設各類藝術作品及大量健身和營養主題書籍,並對其進行定期更換。通過「科技+定製+生活方式」,打造最佳購物體驗。
圖片來源 / Adidas
雲智庫說:
隨著消費升級風潮的興起,從單純賣「產品」到銷售「生活方式」,線下門店已經不僅有直營零售的作用了,品牌旗艦店重點則在品牌文化的輸出,未來趨勢是門店通過更棒的購物體驗來讓消費者更依賴品牌。
8、除了解決衣食住行,更多新奇業態誕生
在2016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引入新奇業態,推動體驗再升級,是提升購物中心回報值的有效手段之一。
新奇業態出現在了休閒娛樂、文創、生活服務、兒童親子等多個方面,其中運動館、體驗館、主題樂園最受青睞.
眾創空間、理髮店、寵物、花藝、醫療等業態則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內容開始涵蓋了消費者的生活各方面。
天津大悅城 空中極限運動主題公園「狗鎮公園」
圖片來源 / 新華網
煙臺大悅城 大型實景迷宮「綠野迷宮」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北京大悅城 寵物樂園 Mr. Doggy
圖片來源 / 波奇服務
三、2017大預測:未來實體店模式會是什麼樣?
1、組合:從「產品思維」到「用戶思維」,重組購物空間
(1)單品化:圍繞 「極致單品」做更多生意
·東京新宿 「Akomeya Tokyo」
AKOMEYA TOKYO,中文意思是「米屋」,主賣大米產品,店內有餐廳和書吧,還有基於「米」之外延伸出來的工藝品、食品、電飯煲等以及互動沙龍。
圖片來源 / AKOMEYA
門店內每個主題經營的產品不盡相同。
銀座商場門店分為「食品、雜貨、廚房」三部分,食品區包括二十多種大米產品、各種烹飪的調料以及冰鮮產品;雜貨區集合來自日本各地匠人製作的生活用品及工藝品;廚房區即餐廳區域,承辦各類宴會進而促進二次消費。
圖片來源 / AKOMEYA
AKOMEYA TOKYO會定期舉辦以「體驗」為主題的「會員聚會」、「吃喝玩樂聚會」、「手繪聚會」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和研討會,帶動店內消費。
圖片來源 / AKOMEYA
(2)集合化:「實體店+」多業態/品牌/體驗
·成都 言幾又
言幾又從「書店」跳脫出來,意在打造「小型文化綜合體」,除「書店+咖啡+創意市集」外,嘗試引進進口超市、美髮店、照相館、花藝、餐飲、服飾等業態,在模式上謀求盈利的發展方式。業態的多元化則是當前摸索出來的商業模式之一。
言幾又的圖書銷售佔總銷售的比例達到了40%,蔦屋和誠品的比例在20%左右,言幾又的策略是通過增加品牌豐富度以提高客單價。
因此,未來言幾又或許會引入健身、美容,甚至更多不同業態。而書籍帶來的收入將僅佔品牌總收入的20-30%。
圖片來源 / 好攝女
①言幾又·見
全新子品牌「言幾又·見」全國首家落戶成都來福士廣場。880㎡的門店中咖啡區、閱讀區、文創區、服飾零售區與餐區等功能區的分布。而店內佔地80㎡的斯量女裝定製品牌,是言幾又引入服飾零售業態的首次嘗試。
圖片來源 / 言幾又
②言幾又成都IFS旗艦店
成都旗艦店則在「書店+咖啡+創意市集」的模式之外,又引進了進口超市、美髮店,以及照相館、鮮花作坊、餐飲(茶餐廳)等。
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業態,通過「美學生活方式」邏輯線索串聯,定位18-35歲的城市精英白領、年輕人群。
圖片來源 / 商業地產志
這家旗艦店最具特色的就是這個位於店中央的透明裝置,會定期展出一些藝術品。言幾又2017年計劃新增21家,向廣州、上海等城市進行擴張。
圖片來源 / 商業地產志
(3)體驗化:旗艦店提供多元產品接觸點
·英國倫敦 樂高史上最大體驗店
樂高最新的旗艦店在倫敦的萊斯特廣場開業。這家兩層樓的店面是該公司在全球最大的實體店,擁有一個按原物比例、用637,903塊磚搭建的倫敦地鐵車廂和20英尺高的大本鐘。
圖片來源 / AFP
門店最獨特的體驗在於其馬賽克肖像系統。人們可以在照相亭裡照相,然後它會自動生成一個照相人的馬賽克臉部模型。獲得實體模型後人們就可以用樂高積木來搭建自己的畫像。
圖片來源 / cnet.com
門店不僅僅是為了展示產品,更重要的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能夠直接觀看和感受模型及美妙建築的沉浸式體驗。其目的在於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的產品接觸點。
圖片來源 / cnet.com
2、空間:看臉的時代,高顏值可以率先搶佔消費者的關注
(1)反差萌:意想不到的視覺爆點
·西班牙馬德裡 Burbucar Car Wash
Burbucar Car Wash佔據840㎡的空間,一改尋常洗車店形象,以滿目澄澈透亮的藍色做到了「出奇搶眼」。
圖片來源 / Miguel de Guzman | Imagen Subliminal via contemporist
隨處可見的綠植亦為這一大片藍色增添了不少視覺趣味。還確保了客戶可以看到整個洗車過程。
圖片來源 / Miguel de Guzman | Imagen Subliminal via contemporist
對於等待洗車的車主,店中專門設有等候空間。
圖片來源 / Miguel de Guzman | Imagen Subliminal via contemporist
·希臘雅典Sweet Alchemy
當我們對甜品充滿著甜美、粉嫩的浪漫幻想時,一間以「提煉黑暗、神秘、魔法的實驗室」為概念的法式糕點店在希臘雅典誕生。
圖片來源 / plusmood.com
朋克、蒸汽時代,還有藝術感和神秘感雜糅在一起。僅僅通過空間的布局和實物的陳列,將神秘的氛圍漫溢在整個空間。顛覆了對甜品店的印象,話題度十足。
圖片來源 / plusmood.com
圖片來源 / plusmood.com
四、總結
實體店未來轉型方向不外乎三個關鍵點:組合、體驗、顏值。
而2016年這些出彩的實體店創新案例,給我們提供了更寬廣的思考空間:新零售、淘品牌、IP商業化、生活方式、智能科技、全渠道、主題零售空間以及更多意想不到的新奇業態的出現……都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實體店的雛形和希望!
【往期熱門乾貨推薦】
2017餐飲招商大熱門:就看準這50個!
會玩「生活體驗空間」的購物中心,都愛這些品牌!
沒錯,2017品牌拓展就看這50個優質購物中心!
打造體驗式商業,怎能少得了這些品牌!
2016年底最後一波創新兒童親子品牌推送!
本文轉載來自:微信號「商業地產雲智庫」,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