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零售呈現五大趨勢 新技術助推網購營銷模式創新

2021-01-07 中國網財經

  呈現五大趨勢 消費潛能進一步釋放

  新技術助推網購營銷模式創新

  消費已連續三年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其中網絡零售業的發展更是迅猛。記者綜合多家網購平臺的銷售數據發現,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推動下,網絡消費形態升級,並呈現品質化、智能化、個性化特點。對此,專家建議在供給端推進智能製造,加大創新設計力度,提升產品品質,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網絡零售呈現五大趨勢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4.5%,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更加鞏固。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說,居民消費持續升級,新的商業模式快速興起,加上消費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有效地激發了消費的潛力。

  從消費模式看,網絡銷售增勢表現強勁,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9.1%,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更快,達到52.8%。2017年上半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同比增長33.4%,達3.1萬億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2個百分點。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在網民紅利、消費升級、線上線下融合、業態模式創新等有利因素影響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增速逐月上升。而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量中,超過三分之一是由網絡零售貢獻的。

  記者匯總阿里巴巴、亞馬遜、京東、網易等網購平臺的相關數據發現,當前網絡消費呈現五大新趨勢。

  一是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下降,更關注品質。據商務部統計,在部分電商促銷期間,手機數碼、家用電器等品類的客單價持續上漲,洗碗機、淨水器等高端電器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根據阿里零售平臺的品質消費指數顯示,洗碗機、自平衡電動車、健身衣、出境遊、乳膠床墊、唇彩、一體智能坐便器、抽溼器、溫灸器等成為品質消費「十大件」商品。京東數據研究院分析,國外高品質的生鮮產品銷售呈現爆發式增長。在今年「6·18」活動期間,美國的車釐子、紐西蘭的大龍蝦、北歐的三文魚等銷售火爆。

  二是智能消費成為增長點。根據阿里巴巴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智能消費佔比大幅提升,主要包括智能家居、虛擬實境與各式新型智能設備。

  京東家電事業部負責人稱,人工智慧電視、智能冰箱、體感單車、掃地機器人、破壁原汁機、洗碗機、VR眼鏡等銷量比去年大幅增長。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分院院長金雪軍認為,隨著消費者日趨成熟,預計新型智能設備將高速成長。

  三是農村網絡消費增速較快。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5376.2億元,同比增長38.1%,高出城市4.9個百分點。來自中西部地區和三線以下城市的訂單增速明顯高於平均增速,成為新的消費驅動力。

  專家認為,電商企業渠道下沉和海外擴張帶動了農村電商和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使農村的網購消費潛力和網民對全球優質商品的消費需求進一步得到釋放,進而帶動網絡購物市場的消費升級。

  四是網絡零售為國產品牌崛起提供了平臺。高峰表示,國產品牌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優勢,在家電、手機等市場,國產品牌確立了優勢地位。2017年上半年,國產品牌銷售額佔整體銷售額的74.5%,家居家紡和家用電器中,國產品牌銷售額佔比達到85%左右。

  「蜜芽」CEO劉楠說,過去的一年,我們在銷售中發現,用戶有「消費降級」的趨勢,這個趨勢並非和「消費升級」對立的,而是升級一定程度後呈現的消費形態,即用戶對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不再像過去那樣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好孩子」、「子初」等國產優質品牌今年開始突起。

  五是跨境網購更普及。據亞馬遜海外購平臺提供的消息,老年人開始加入跨境網購的陣營。在「單筆花費在5000元以上」這一維度中,60歲以上的消費者佔比最高。除了北上廣領跑「海淘」市場外,四川、山東、湖北、遼寧等地的購買力也增長迅速。

  劉楠認為,消費者對於跨境電商日用品的消費需求將長期存在,尤其是在消費升級、「二孩時代」來臨的背景下,消費者在日用品消費上更加個性化和專業化,未來跨境商品品類日趨多樣化。

  網購服務升級模式創新

  相關從業者與專家表示,當前我國電商已進入線上線下融合推進的「新零售時代」,傳統品牌也在利用網絡渠道在年輕用戶群體中打開市場。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對體驗的注重促進了線上線下加速融合,電商已進入線上線下邊界模糊的「新零售時代」。例如,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一般先在線上研究再到實體店體驗,體驗後約40%的消費者選擇在實體店購買。

  邢志宏說,今年實體零售業態的零售額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個百分點,其中百貨店、專業店的零售額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3%和2.5%。

  業界注意到,這一波零售回暖以及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和全國範圍內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密切相關。「新零售」驅動了整個零售行業的升級,並為中國實體經濟注入全新活力。

  例如,盒馬鮮生的門店可以讓消費者在店內停下來享用來自50多個國家的海鮮,採用行動支付,並提供當地社區30分鐘內的送貨上門服務。消費者還可以在實體店使用手機掃描商品條形碼,來獲得更多產品詳細信息。而京東方面也於8月宣布,今年年底前在全國開業300家「京東實體店」。

  業界認為,這與亞馬遜以137億美元現金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有異曲同工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新技術的運用推動了網購服務的升級。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技術從概念走向應用,大幅提升了物流快遞效率,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問題。例如,網易考拉海購在行業利用倉儲配送,海淘產品也能享受「次日達」服務;菜鳥廣州智能倉的自動化流水線把過去「人找貨」變成了「貨找人」,日處理商品件數達到百萬,一個包裹最快只需要3分鐘。這些智能倉庫,大型自動化流水線和智慧機器人的高效運行,大大提高了商品揀選、打包和出庫的流程。

  新技術的應用同樣催生了營銷模式的不斷創新: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支持的個性化場景,實現了針對不同消費者「千人千面」的定嚮導購和促銷;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技術逐步成熟,縮短了消費者與物品的視覺感知距離,輔助交易達成。

  另外,網上零售業也開始從供應鏈發力,推動製造業去庫存、降成本。通過智能倉配服務和大數據供應鏈算法分析消費趨勢,提前作出庫存預測,實體企業可線上線下一盤貨管理,把貨品下沉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進而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製造業的成本。

  據美的集團介紹,過去生活家電部門線上常備庫存需要2.5億元,與菜鳥網絡合作並運用大數據對庫存做出預測後,現在常備庫存只需1.5億元,節省了1億元的備貨成本。

  「消費力」倒逼「製造力」升級

  業內人士分析,面對消費需求,中國製造在品質和品牌方面仍有明顯差距,建議在供給端繼續發力,持續提升產品品質。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建議,製造企業應挖掘電商平臺的海量數據,發掘消費者需求,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說,在研究消費數據挖掘消費潛力的同時,也要加大創新設計。「設計+製造」模式的快速發展正在重構製造業的創新鏈、價值鏈和供應鏈,建議在製造業發展中高度重視創新設計的作用,引導製造業由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和服務型製造轉型。

  也有專家表示,應發揮電商平臺作用,助力國產品牌崛起,推進智能製造。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認為,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計算代表了新的生產力要素,進而塑造了新的生產關係。當前,中國製造已開始進入「Made In Internet」時代,通過網際網路和數據賦能,促進傳統製造業的生產方式升級。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陳新年表示,應發揮電商平臺的優勢提供商業基礎設施,助力國產品牌「走出去」;推動部分老字號品牌轉型,推出更多年輕化、個性化的新產品。

(責任編輯:張明江)

相關焦點

  • 思念玉湯圓的新零售,新消費,新場景營銷觸動消費心聲導讀
    時代變化,營銷理念不斷更新,消費圈層分化,營銷邏輯不斷迭代。60後,70後玩抖音曬美食,跨界聯名成為營銷新時尚,Z世代崛起網紅直播成娛樂主流。快消品的營銷玩法正在技術革新和消費升級中不斷迭代和創新。可謂營銷中的絕妙之筆。影視明星助推,回歸生活場景
  • 新零售時代的全域營銷趨勢與整合性策略
    新零售驅動下的數位化全域營銷,就是當前品牌方特別是傳統企業和快消品行業重要且急迫的需求。因此,我們聯合企加雲新零售服務提供商,邀請到阿里系新零售相關的各部門:天貓智慧門店、阿里媽媽全域營銷、阿里雲、阿里釘釘,以及蘇寧智慧零售專家,和大家共同探討新零售、新營銷的方法論,以及資源整合和實踐路徑。
  • 疫情催化,2020年中國醫療電商行業迎歷史機遇期,新零售模式成趨勢
    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2020-2021年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及標杆企業分析報告》。報告主要通過醫藥電商和家用醫療器械兩方面,對醫療電商產業上下遊深入探究運行模式,並綜合魚躍集團、平安好醫生、愛康多等典型企業,對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發展進行趨勢預判。
  • 2018中國小家電行業發展分析:市場網購規模920億元 五大發展趨勢
    其中,2017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7.18萬億元,相比2016年的5.16萬億元,同比增長39.15%,預測2018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9.39萬億元。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小家電產品將會更多地嵌入具有網際網路功能的模塊,實現WIFI聯網控制等功能。  (3)產品營銷能力將成為小家電企業的重要經營能力  隨著產品同質化現象的加劇,營銷能力將成為小家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遠望谷湯軍:IOT技術助推傳統零售數位化轉型
    7月31日,2018第14屆RFID世界應用創新大會在深會展中心1號館隆重舉辦,繼續結合最新的RFID行業技術和應用成果,召集了行業內外的意見領袖,展開深度的研討交流。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湯軍先生結合中國零售的實際狀況和中國的RFID技術在零售行業的應用狀況,以「IOT技術助推傳統零售數位化轉型」為主題發表演講。
  • 探討新零售Omni Channel「全渠道」數位化轉型趨勢亞洲零售論壇暨...
    今年的亞洲零售論壇暨博覽會(Retail Asia Conference & Expo) 也因為疫情改期至11月11-13日舉辦,成為2020年香港唯一的零售商貿展,屆時將會以新零售及「全渠道」業務為主題,為零售商帶來新見解,應對數位化轉型的挑戰。
  • 新零售金融時代 平安信用卡如何重塑娛樂營銷邏輯?
    這些「好玩」且年輕潮流的活動背後,不僅是平安信用卡對消費趨勢和娛樂營銷的深度理解,更是其產品、服務、運營、創新等綜合專業能力的集中體現。平安信用卡以金融和技術為管道,深入多個維度生活場景,讓消費者和商戶在不斷升級的產品、營銷和服務鏈路上體驗金融行業新營銷玩法帶來的用卡福利。
  • 2020新營銷白皮書:新常態下的營銷變革與趨勢
    網際網路進入新常態,2C消費網際網路不斷演進,2B產業網際網路脈絡逐漸清晰,從人與人的連接拓展到物與人、物與物的萬物互聯,一場新的網際網路技術革命正在深化演進中。傳播領域正在發生的媒體平臺化與內容碎片化的聚散博弈,對營銷操作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在新商業新零售的浪潮下,渠道也不斷演進出新的常態。
  • 新零售發展的三大驅動力和三大趨勢
    高紅冰認為,零售業變革有兩大時代背景,一個是中國已從過去的製造大國、人口大國和出口大國,開始轉變成數字經濟大國、消費大國和創新大國;另一個是全球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移。新零售創新的三大驅動力是技術創新、消費升級和企業家精神。 新零售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是 門店升級、供應鏈重構和服務商湧現。
  • 5G+短視頻賦能新零售模式,中國移動咪咕全面布局IP+衍生品矩陣
    5G與UHD+AR/VR等新技術的融合,正不斷落地應用於5G新文娛領域,為用戶提供更沉浸式、場景化的視頻體驗。產品層面,結合時代趨勢,作為短視頻行業入局者,背靠中國移動5G技術優勢,咪咕公司旗下Z世代新國潮內容社區——咪咕圈圈已率先發力,探索5G+4K超高清+XR技術的應用落地。
  • 母嬰新零售的「模範生」 Babycare品牌迭代創新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電商的興盛,網絡購物成為大眾居民的主流購物方式,但是大多數的母嬰消費者會在網購前選擇到附近的母嬰店體驗。結合如今的母嬰消費者購物習慣,Babycare2020品牌再次升級,深度結合線上線下雙渠道優勢和強大的網際網路技術,打造了以品牌推廣、產品銷售、用戶體驗、數據整合、會員運營、裂變傳播等為一體的全方位創新營銷模式。
  • .| 「無限創新——激活餐飲新零售的創新力」主題活動圓滿落幕
    除此之外,又如何通過創新來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新零售環境下,餐飲企業如何打通新渠道、展開新營銷策略?這些都是餐飲企業從業者們如今迫切尋求答案的問題。食雲集得到上海專業網絡訂餐首證,CCTV報導,分包專間、食品實驗室等軟硬體設備,每個店都有管理人員,就是為了保住這條食安底線。二、技術創新——大連鎖管控的可能:食雲集有統一接單、自有渠道和商戶後臺的統一管理系統,能有這樣一個系統,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
  • 布局新零售,養乃世家駛入營銷快車道
    而這以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所提出的「新零售」這一概念為標誌,零售業開始在全球範圍進入新的變革期。聚焦羊乳行業,新零售的態勢已然形成。《2018羊奶粉消費偏好調研報告》顯示,羊奶粉的信息認識渠道呈現多元化的態勢,其中親友介紹和線上信息成為主要渠道。而在購買渠道上,則更信賴實體店面,線上為輔。
  • RFID技術推動服裝零售運營模式的創新變革
    以「RFID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並將繼續推動著服裝零售運營模式的創新變革。下面,筆者將從「RFID技術的特點及其發展背景、服裝零售業的特點及其發展需求、RFID技術在服裝零售業的運用」三個方面展開說明。1.
  • 2018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分析 技術+模式創新打造線下新...
    2017年是騰訊和阿里分搶線下實體零售資源最為瘋狂的一年,線上把觸角伸向線下,尋找新的流量入口,構建更加豐富和全面的零售生態,掌控消費者衣食住行的全部數據資源。而對線下實體店來說,希望線上巨頭給他們帶來技術的附能,流量的附能。那一年,站隊成為必修課。2、無人化的趨勢。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和自助販售機等是零售新方式。
  • 新零售模式未來發展趨勢
    1.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是零售變革最大推動力  「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是零售變革最大推動力」這個論點無須分析解讀,連鎖業態是建立在資料庫信息技術之上,電商建立在網際網路技術基礎之上,某滴和某餓等則建立在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基礎之上,相應技術普及程度是對應新零售業態的必要條件。
  • 中國零售消費呈現四個特點 三大趨勢值得關注
    近日,艾瑞諮詢發布了《2018年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以下簡稱《半年報》)。《半年報》顯示,2018年1月到6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18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2018年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0842億元,同比名義增速為9.0%;與此前兩個月度相比,增速有所回升。
  • 探索智能化運動營養新零售模式,康比特鎖定消費場景新機遇
    近年來,各行業都在積極討論著新零售業態,體育行業也正在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體育新零售場景,未來,在運動場館中購買運動裝備或運動營養品,或許會像在電影院買爆米花一樣唾手可得。這與以往的健身房付費模式有所不同,新零售讓消費者只為使用付費,消費在明面上,實現按需付費的模式,更加合理。
  • 新零售必爭之地:「新」欣向「蓉」,成都憑什麼?
    被定義為「新零售元年」的2017年剛剛才畫上句號,在這一年裡,消費模式被重塑,成都成為各大新零售企業的主要目標市場。以「新」的名義,眾多企業欣然入駐成都這座最適宜新經濟成長的城市,呈現出一派「新」欣向「蓉」的繁忙。
  • 「新零售」推動商業模式變革
    線上線下聯動背後,是阿里提供技術支撐的一整套完備庫存管理系統,能實現線下門店隨時動態調配庫存的能力支撐。   「新零售代表著未來的線上線下融合,電商與零售的融合,技術和實業的融合,傳統和創新的融合,過去和未來的融合。本質上,新零售是試圖創新性的通過尋找新的增量,去解決存量所面臨的問題,為零售業的供給側改革提供新思路。」張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