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發燒讓家長心力交瘁,量體溫更是困難重重,很多媽媽都在糾結,哪種體溫計最適合寶寶用?
如果從準確性來說,當然是水銀體溫計最準確,很多電子體溫計的說明書上都要標註,可以根據水銀體溫計的溫度校對。可是也有不可迴避的缺點:易碎易耗,測量時間久,有汞中毒的風險,汙染環境等等。
水銀體溫計,放在床上坐碎了,甩溫度脫手了,夾體溫孩子鬧掰斷了,總之它想罷工的時候有一萬個理由,少量接觸到裡面的水銀並不會出現中毒現象,但是玻璃碴子如果扎到肉裡可就太麻煩了,必要時需要手術治療。
即便是不去觸碰水銀體溫計的殘骸,水銀碎一地,在空氣中蒸發也會有危險:一支水銀體溫計破碎,會讓一間15平方米的房子裡空氣汞濃度超標2000多倍。而中國每年摔碎的水銀體溫計當中的水銀,就有10噸以上。
真正因為碎了一地導致汞中毒的現象並不多,擔心寶寶淘氣咬碎或者用手掰碎才可怕。
除了體溫計,還有柱式血壓計,裡面也是水銀柱。水銀一旦外洩,請及時處理:
1.將室內人員清場,尤其是孩子,抱到另一個屋子裡。
2.準備一個密封的瓶子或者塑膠袋,在裡面灌一點水。
3.用棉籤蘸取地上的水銀收集到帶水的塑膠袋裡,可以用手電光束尋找散落的水銀球,最後用膠布粘走殘留。
4.通風24小時再讓寶寶入內,地板可撒硫磺粉處理。
其實除了水銀溫度計,寶寶發燒還有很多種測溫方式可以選擇,不過各有利弊,我們一起看一看。
1.電子體溫計:準確率相對高,測量時間久。
電子體溫計使用方法與水銀體溫計相似,都是夾在腋下,只需等待15-20秒即可。也有說含在嘴裡或者測量肛溫,安全角度來說不建議孩子體驗。
不過對於一個生病時心情不好的孩子來說,被按著胳膊十五秒也是度秒如年,很多時候會測量失敗,或者在孩子不斷哭聲中使用,冬天穿得多不方便,夾的位置不對也會有誤差,利弊參半。
2.耳溫槍:測量時間短,需要正確測量手法
耳溫槍是需要伸到耳朵裡,去測量鼓膜溫度的,6個月以下的寶寶耳道窄,無法使用。接觸皮膚的衛生性有待研究,只要手法正確,測出的數值是最接近的,如果耳屎太多或者沒有對準鼓膜,可能會有偏差。
好在2-4秒就可以完成,無需按著孩子等待,在一些遊樂場和幼兒園比較廣泛。
3.額溫槍:使用便捷,周圍環境有幹擾。
額溫槍是不需要觸碰皮膚的,一秒搞定,不管孩子是睡著還是醒著,出其不意就測完了。
我們常稱呼它是額溫槍,因為在一些醫院和早教機構,都在使用這種非接觸式的測溫方式來測額頭溫度。實際上它的名字是紅外線顳動脈體溫計,要測耳朵上面貼近太陽穴的額頭部位才準確。有時額頭和顳動脈溫度相差1度以上,所以額溫槍是否準確這個話題,如果真是測了額頭那肯定誤差非常大了。
室溫在15度以下測量數據會有異常,所以不適合戶外使用,在家中還是可以的。
包括中國在內的92個國家,都在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提議:爭取2020年淘汰水銀溫度計及水銀血壓計。而我希望寶寶們都健健康康,哪種也用不著!
如果覺得有幫助,記得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