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布第六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市...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和《掃除文盲工作條例》以及原國家教委頒發的《普及義務教育評估驗收暫行辦法》的規定,國家教育督導團對河北、山西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送的1999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市、區)材料進行了審查。根據審查結果,188個縣(市、區,含2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基本達到現階段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各項要求。現作為第六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縣(市、區)予以公布,以資鼓勵。

希望這些縣(市、區及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再接再厲,進一步加強領導,採取措施,鞏固「兩基」成果,提高「兩基」水平,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我國國民素質作出更大貢獻。

附件:第六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市、區)名單

教育部
二OOO年三月十四日

附件:

第六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市、區)名單(188個)

河北省 23個
贊皇縣、灤平縣、臨西縣、南和縣、平鄉縣、新河縣、任縣、魏縣、廣平縣、邱縣、肅寧縣、獻縣、阜城縣、饒陽縣、青龍滿族自治縣、館陶縣、順平縣、唐縣、武強縣、涿鹿縣、萬全縣、崇禮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山西省 11個
嵐縣、交口縣、榆社縣、左權縣、保德縣、岢嵐縣、平魯縣、婁煩縣、沁縣、沁源縣、平順縣

內蒙古自治區 14個
鄂溫克族自治旗、奈曼旗、巴林左旗、林西縣、西烏珠穆沁旗、商都縣、清水河縣、達拉特旗、伊金霍洛旗、鄂克託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五原縣、磴口縣

安徽省 1個
臨泉縣

江西省 5個
永豐縣、永新縣、遂川縣、贛縣、龍南縣

山東省 6個
嘉祥縣、魚臺縣、梁山縣、東明縣、定陶縣、荷澤市

河南省 13個
尉氏縣、民權縣、寧陵縣、葉縣、郟縣、洛寧縣、鹿邑縣、淮陽縣、商水縣、沈丘縣、延津縣、上蔡縣、泌陽縣

湖南省 2個
新化縣、漵浦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 6個
鹿寨縣、桂林市雁山區、平樂縣、蒼梧縣、鐘山縣、防城港市港口區

海南省 4個
洋浦經濟開發區、東方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

重慶市 3個
潼南縣、萬州區龍寶管理委員會、萬州區五橋管理委員會

四川省 23個
北川縣、旺蒼縣、蒼溪縣、儀隴縣、營山縣、鹽邊縣、大英縣、蓬溪縣、資中縣、高縣、珙縣、渠縣、達縣、宣漢縣、寶興縣、天全縣、漢源縣、汶川縣、敘永縣、通江縣、南江縣、安嶽縣、瀘定縣

貴州省 4個
開陽縣、仁懷市、思南縣、萬山特區

雲南省 21個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宣威市、師宗縣、富源縣、南華縣、大姚縣、雙柏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彌勒縣、瀘西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祥雲縣、洱源縣、漾濞彝族自治縣、賓川縣、騰衝縣、昌寧縣、施甸縣、永勝縣、臨滄縣

西藏自治區 1個
拉薩市城關區

陝西省 4個
府谷縣、延安市寶塔區、涇陽縣、留壩縣

甘肅省 9個
平涼市、榆中縣、慶陽縣、鎮原縣、隴西縣、臨洮縣、兩當縣、文縣、武山縣

青海省 2個
互助土族自治縣、平安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2個
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澤普縣、喀什市、葉城縣、溫宿縣、柯坪縣、阿圖什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福海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24個
41團、45團、46團、73團、75團、81團、82團、85團、86團、91團、奇臺農場、軍戶農場、124團、126團、131團、142團、164團、166團、181團、183團、184團、190團、頭屯河農場、五一農場

相關焦點

  • 我省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文盲人口覆蓋率100%
    本報訊記者19日從省教育廳獲悉,目前我省已經實現了「兩基」(即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人口覆蓋率達100%的工作目標,2007年上半年將接受國家教育督導團的督導檢查與驗收。  據介紹,「兩基」人口覆蓋率是指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實現「兩基」的縣人口數之和佔本地區總人口數的比重。
  • 中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報告
    歷史不會忘記並永遠銘記這兩個時刻——    在人類社會邁入21世紀門檻的歷史時期,公元200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
  • 「十一五」時期我國將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據新華社電教育部部長周濟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一五」時期,我國將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使「普九」人口覆蓋率接近100%。  周濟說,「十五」期間,我們把鞏固、提高「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成果,作為推動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使「兩基」邁上了新臺階。
  • 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圓一個幾代人的夢
    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這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夙願,是振興中華、教育強國的百年夢想。   為了讓夢想成為現實,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到隨後的20多年的時間裡,黨中央、國務院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堅持將「兩基」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領導全國人民克服困難,不懈努力,進行了一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偉大實踐。
  • 中國全面普及9年義務教育 居9發展中人口大國前列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到2000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質量在9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中位居前列,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簡稱「兩基」)的目標。從1949年,我國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不到20%,初中入學率僅為6%。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國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
  • 我國已全面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少年文盲目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2年9月6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介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實施兩年來教育改革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一是抓好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重點。我們完成了兩基攻堅任務,全面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少年文盲目標。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行業深度融合。
  • 2010年中國將在全面普九基礎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新華社桂林11月21日電(記者陳瑞華)2010年,我國的初中畢業生大約是2000萬人左右,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各招800萬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0%,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是記者從近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的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座談會上獲悉的。
  • 中國特色的依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之路
    當時,全國總縣數(不含市轄區,不含西藏)為1999個,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縣只有731個,佔36.6%。>    最早提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是198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 我國西部地區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已達75%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西部地區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已達75%,「兩基」攻堅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為提高西部地區人口素質,加快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從正在此間召開的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匯報會上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有684個縣實現了「普九」,「普九」人口覆蓋率達75.45%。在「兩基」攻堅中,西部各省區還完善了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目前已有910個縣將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收歸縣管,佔應收縣數的85.4%;有927個縣將校長、教師的人事管理權收歸縣管,佔應收縣數的87%。
  • 王旭明:中國已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教育部今天舉行2007年第12次例行新聞發布會,向新聞界介紹一年來實施新的國家資助政策進展情況,並總結2007年教育新聞發布工作。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回答港門衛視記者關於「中國義務教育」的問題時指出,中國目前農村地區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城市免費義務教育也即將開始,因此可以說中國已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  澳門衛視記者在提問時稱:「我們知道義務教育喊了非常長的時間,中國政府的解釋是在財政支持方面的困境以及中國是一個地廣人多的國家,實施起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 新中國義務教育制度「三步走」
    第一,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改革開放之初,神州大地文盲、半文盲多達2.3億人。鄧小平提出,「中央要以極大的努力抓教育,並且從中小學抓起」。《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果斷髮出「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宣言。
  • 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l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2000年)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
  • ——新中國70年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歷程
    全面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這是中國教育史上一個輝煌的裡程碑,是中華民族復興最宏大的奠基工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共和國面對的現實是,知識重獲尊重,教育秩序恢復不久,小學教育剛剛普及,仍有超過兩億的人口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
  • 新中國70年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歷程:夯實千秋基業 聚力學有所教|特別...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頒布。《決定》首次提出「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為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宏大目標,根據當時國情,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了地方,國家調動地方發展基礎教育的積極性,地方同時依靠人民群眾辦教育。這一次的體制改革促進了我國義務教育的快速普及。
  • 城鄉義務教育普惠制形成
    2008年3月13日,甘肅省臨澤縣第一小學學生放學回家。新華社記者張錳攝  2008年2月28日,新疆塔城市阿不都拉鄉庫吉拜學校一年級哈薩克族學生領到新課本。 新華社記者沙達提攝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這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開放30年來的寫照。
  • 中國正舉辦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  楊念魯是在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主辦的「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義務教育事業發展座談會」上作上述表示的。  楊念魯介紹,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重大決策。二十世紀末,中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走在發展中人口大國的前列,這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普及義務教育:百年曆程及客觀態勢
    民國成立,政體變更,臨時政府教育部於1912年9月至1913年8月陸續公布了各級各類學校法令和規程,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壬子癸丑學制」系統,規定初等教育段分初等小學校和高等小學校兩級共7年,其中初等小學校4年為義務教育。這種縮短初等教育段年限和初小、高小分段的設計,主要是為了便於實現小學義務教育並向平民化發展,最終實現初等小學義務教育的普及化。
  • 普及義務教育:百年曆程及客觀態勢
    1951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初等教育會議明確提出小學教育工作的目標,是從1952年到1957年爭取全國平均有80%的學齡兒童入學,爭取十年之內全國兒童初等教育基本達到普及。同年,政務院頒布的《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中仍然保持「六三三」學制的基本框架。同時,人民政府通過制定多項政策和措施,確保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初等教育,從城市到農村大力發展小學教育,各地湧現出多種多樣的辦學形式。
  • 全國首批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縣(市、區)名單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東區 長安區 橋西區 新華區 藁城市晉州市 辛集市 新樂市 獲鹿縣 郊 區 正定縣邯鄲市:叢臺區 邯山區 復興區 峰峰礦區 唐山市:新 區 遷安縣 路南區 開平區 遷西縣 唐海縣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 任丘市 黃驊市 青 縣 吳橋縣廊坊市:三河市 香河縣 大廠回族自治縣 文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