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流浪漢「老教授」家在何方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昨天下午4點30分,「老教授」在人民廣場軌交站廳裡打盹。

晨報記者 楊眉 本版現場圖片

□白色鴨舌帽遮不住「老教授」花白的頭髮

□晨報記者 王亦菲 倪冬

軌交人民廣場站,有三四十名流浪拾荒人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蓬頭垢面,常翻垃圾桶找吃的,撿瓶子賣錢,困了就席地而睡。在這些人中,有一個流浪漢顯得與眾不同。他從來不和別人爭搶,每天只是安靜地躺在軌交站的角落裡,臉上透著一股溫文爾雅的氣質,看著挺像知識分子,久而久之得了一個綽號「老教授」。後來民警發現,「老教授」以前應該是有工作、有家庭的,可能只是失去了聯繫。也許是流浪太久,也許因為年紀大了,他無法說清自己的姓名、住址。

類似的「失憶」流浪漢不止一個。為此,民警決定為這些人員建立個人檔案,拍好照片,通過戶籍系統、公安各類信息資源,幫他們尋親,尋找回家的路。

截至目前,人民廣場站派出所已為近40名長期在人民廣場站區域流浪拾荒的人員建立了個人檔案,包括流浪乞討的孩子。

[特立獨行]

愛乾淨的流浪漢

吉阿姨在人民廣場站當了6年保安。她剛來上班時,就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流浪漢,地鐵員工都習慣喊他「老教授」。

同事裡沒人知道是誰最先喊出了這個綽號,但「老教授」身上確實透著一股溫文爾雅的氣質,看著挺像知識分子:「他會把自己收拾得挺清爽;睡覺時更有意思,經常先把隨身攜帶的鋪蓋鋪好,然後放好枕頭,把鞋襪脫掉,理得整整齊齊,放在床鋪旁,就像睡榻榻米一樣,不像其他流浪漢,衣服鞋子從來不脫,往地上一歪就睡了。」

「老教授」的氣質,吸引了很多地鐵員工的關注。每隔一段時間,「老教授」都會理一次頭髮,清清爽爽地出現在大家面前,看樣子好像還洗過澡。很多人也曾懷疑,他是不是有家人、親屬在照顧他。每次問「老教授」,依舊只聽到他嘴裡的咕嚕聲。

「老教授」不光自己愛乾淨,看到別人亂丟垃圾,他會幫忙撿起來,丟到垃圾桶裡。去年大年夜,「老教授」餓了,就到人民廣場站內的幾個垃圾桶裡翻東西吃。民警看到後,給他送了一份飯,澆上了熱乎乎的老鴨湯,還放了幾塊排骨。他吃了個精光,吃完後,把排骨骨頭一個個撿到飯盒裡,扔進垃圾桶,收拾得乾乾淨淨。

過節,他送地鐵員工100元

還有一件事令吉阿姨記憶深刻:有一次,「老教授」撿到了一份別人丟掉的肯德基,有雞腿、漢堡、可樂,他正吃著,一個年輕的流浪漢跑過來,拿走了剩下的雞腿和可樂。換作別的流浪漢,一場惡鬥在所難免。但是,他就像一個沒事人一樣,站都沒站起來。後來,或許年輕的流浪漢自己覺得不好意思了,又折回來遞給了他1元錢。「結果他擺了擺手,意思好像是說『算了算了』。」吉阿姨越看越覺得他有意思,「很多事情都是有知識的人才會做得出的」。

2000年就到人民廣場站工作的嚴阿姨是地鐵的老員工了。她開玩笑說,「老教授」的「工齡」比她還長。「別的流浪漢會為了撿瓶子打架,但他從來不會,總是很安靜地躲在角落裡睡覺、休息,從不搗亂。」嚴阿姨說,也許是呆久了,「老教授」很熟悉地鐵的運營時間,早上一開門就進來了,晚上關門前離開,沒人知道他晚上睡在哪,只知道他一直隨身帶著一床被子。嚴阿姨經常和同事買些包子、盒飯給他。每次送飯時,他老遠就會伸出手,嘴裡一直咕嚕咕嚕,不知在說些什麼。

去年小年夜,「老教授」主動走到嚴阿姨工作的服務臺,給了她100元錢。因為不知道這100元的來歷,嚴阿姨沒敢收,不料他又再次送過來。同事們說,算了,就拿著幫他買飯吧,放在他身上可能也會被其他流浪漢搶掉。這種情況以前曾發生過,曾有人買了一身乾淨的衣服,標牌都沒拆,送給「老教授」,沒多久就被別的流浪漢給扒走了。

嚴阿姨想想也有道理,就收下了,和同事輪流買飯給他吃。吉阿姨說:「誰對他好,他還是知道的。」

[身世之謎]

「老教授」寫出住址:福州路

昨天下午,在人民廣場站17號口,記者看到了正躺在地上休息的「老教授」。

就像吉阿姨所說,他打扮得挺乾淨,穿一件藍色上衣,外面套著一件綠馬甲,穿著一雙網上賣得很火的布鞋。雖然戴了一頂白色鴨舌帽,但無法遮住他花白的頭髮。

他說話的聲音確實很小,記者坐在他身旁,也聽不清楚,只能看到他的嘴在嘟囔,兩隻手並在一起,兩個大拇指不停地攪動著。記者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說姓張,下意識地用右手比劃了一下。

記者遞過去紙、筆,他抬起右手又放下了。再塞給他,他寫出了自己的名字:張玉寶,其中的「張」字還是繁體。

再接下去的對話變得容易多了。問他出生年月,他寫下1945年7月5日;問他在上海的住址,他寫了「上海市黃浦區福州路7號」。問他父親名字,他寫下「王參長」。

為什麼父親姓王,他姓張?老人沒有回答。他還寫了很多,有2頁紙:「無子女,無婚」。他有個「姑媽」,叫「李英眉(也可能是『昌』或者『冒』)」,1932年生。他曾在「長汀鄉進口茶葉公司」工作過10年,每月工資75元。他說自己「來上海4月休假」,上海「汽車多、公交多」,後來出了「交通事故」。再問下去,老人指了指自己的頭,說頭疼。

但是,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福州路沒有7號,最小的門牌是17號。

曾有人覺得他像老同事

吉阿姨還曾聽說,有一個乘客,跟「老教授」差不多年紀,經過人民廣場站看到他時,覺得很像是自己以前在福建的一個姓陳的同事,這個同事的老家就在上海,後來受了一些刺激,就離開了福建的工廠,失去聯繫了。可惜這個故事後來沒有了結尾。

吉阿姨與同事分析說,如果這個乘客反映的事情屬實,「老教授」很可能還會有一筆退休工資,說不定戶口也可能遷回了上海:「退休工資說不定夠他找個養老院,安享晚年的。」

[警方]

多次幫助找家人 皆無突破性進展

在人民廣場站派出所,幾乎每個民警都知道「老教授」的情況。

教導員張暘說,他們一直在努力幫「老教授」尋找家人,但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民警也多次和老人聊過,也請過老人吃飯,但「老教授」每次說的內容都會有差別。

張暘說,由於長時間流浪,再加上精神方面可能受到刺激等因素,部分流浪人員因記憶力衰退或無法正常表述等原因,確實可能出現記不清身份的情況,導致他們目前無法與親人聯繫。

為了幫助這些特殊人群,民警決定為他們建立個人檔案,拍好照片,通過戶籍系統、公安各類信息資源,幫他們尋親,尋找回家的路。截至目前,人民廣場站派出所已為近40名長期在人民廣場站區域流浪拾荒的人員建立了個人檔案,包括流浪乞討的孩子。

民警說,大部分流浪乞討的孩子都是由家長或親屬帶出來的,但也發現了3個與家人吵架跑出來的孩子。後來,他們很快幫這3個孩子找到了親人。

相關焦點

  • 失憶高材生流浪漢漂泊十餘年返鄉,曾經的北理工高材生經歷了什麼
    近日,一位失憶高材生流浪漢漂泊十餘年返鄉事件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據悉,這位高材生是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的,曾在在兵器工業研究所工作,可是,後來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導致自己失憶,由高材生變成流浪漢,漂泊在外十餘年。
  • 失憶的北理工高材生流浪漢,漂泊十餘年返鄉
    日前,一名高材生失憶漂泊十餘年後返回家鄉的事件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據報導,這名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的高材生,曾經在兵器工業學院工作,但他究竟經歷了什麼?造成自己的失憶,從高材生到流浪漢,漂泊了十幾年。多少寒冷的夜晚,多少沒有食物的夜晚,饑寒交迫也沒能將他喚醒,讓一個人人都羨慕的高材生淪落為街頭流浪漢,也許真的答案,也只有這個曾經的北理工高材生才知道!現在,十幾年的流浪生活終於走到了盡頭,這個失憶的高材生開始重新找回了記憶,也與久別的親人相聚,踏上了回家的路,並祝他萬事如意。
  • 失憶會說英語,自稱住別墅開豪車的流浪漢身份確認!還真不一般
    近日,一則「稱自己住別墅開豪車的流浪漢」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的失憶老人也引發網友們分關注!視頻中一名頭髮花白,身穿白色T恤,還會講一口流利的粵語和英語的男子,讓人一看就能覺得此人非常精幹。但他卻已經忘記自己的名字、年齡以及家在哪!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荊州!
  • 【失憶高材生流浪漢漂泊十餘年返鄉】日前,在上海流浪十多年的...
    【失憶高材生流浪漢漂泊十餘年返鄉】日前,在上海流浪十多年的「高材生」姚龍生,患精神類疾病,無法表達自己的信息,還會對救助人員惡言。經過治療,他回憶起自己的名字,來自湖北,71年出生。北京理工大學畢業,曾在安徽中國兵器工業研究所工作。2003年,辭職來到上海闖蕩。
  • 失憶流浪漢會講粵語說英語,自稱住別墅開瑪莎拉蒂,身份已經確認
    一名在湖北荊州流浪的流浪漢,自稱「住別墅開瑪莎拉蒂」,這件事情上傳到網絡後,事情引發關注。沒有想到,最終這名老流浪漢的身份得到確認。2020年5月17日,湖北荊州,有一名頭髮花白,身形瘦削的流浪漢,因為一點小事而與他人產生爭執。一名過路的路人,發覺這名老人的情況很不對勁,他就選擇撥打報警電話報警。警方發現這名身形瘦削的男子大約五六十歲的樣子,穿著一件灰色衛衣開衫,沒有隨身物品,但身上很乾淨。
  • 失憶老人自稱住別墅開豪車,會說粵語英語,期盼尋找家人
    近日,湖北荊州一個流浪漢引發關注。這名男子記不起自己的名字、年齡、住址和家庭成員信息,但是會講粵語和英語,而且還說記憶中家裡住著別墅,自己名下有公司,還有一輛瑪莎拉蒂。記者從荊州市社會救助中心了解到,該男子已經在救助中心滯留了1個月,他希望能尋找到家裡人,但是尋人啟事發出去之後也沒有家人聯繫該中心。
  • 失憶高材生上海流浪10多年:名校畢業 曾就職科研所
    (原標題:失憶「高材生」流浪漢,漂泊十餘年終返鄉)失憶「高材生」流浪漢,漂泊十餘年終返鄉(來源:original)一名名牌高校畢業、曾經就職於科研院所的「天之驕子」,在「下海潮」中辭職來滬闖蕩,因為特殊原因迷失自我,成為露宿街頭的流浪漢。
  • 上海流浪漢北京理工畢業,知名研究所工作,如今失憶流落街頭!
    上海的一名街頭流浪漢,曾經是天之驕子。現年49歲的他,不僅是名校畢業,還曾經在著名的研究所任職,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因為某些原因失業,進而流落街頭,家人、朋友也都不與他聯繫,直到近段時間,這名流浪漢受到醫院的救助,經過醫生的精神治療,總算喚起了他失去的部分回憶。
  • 失憶老人流浪尋親,粵語和英語流利,看到瑪莎拉蒂車標後:我的車
    近日,湖北荊州一位流浪老人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這位老人不像普通的流浪漢一樣,身上穿得非常乾淨,但是看老人的樣子好像是失憶了,身上也沒有攜帶相關的能夠證明身份的物品。在救助站的時候,這位老人還能說出流利的英語和粵語,老人還表示自己有一家公司和一輛瑪莎拉蒂。
  • 北京理工大學高材生流浪漢漂泊了十多年回到了家鄉
    阿高材生失憶十多年後回到家鄉,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據悉,這位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的高材生曾在兵器工業學院工作,但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在高材生到流浪漢之間徘徊了十多年。多少個寒冷的夜晚,多少個夜晚沒有食物,饑寒交迫都不能把他叫醒,讓一個人人羨慕的高材生淪落到流浪漢街頭,也許真正的答案只有北京理工學院的前高材生知道!如今十多年的流浪生活終於結束了,這個健忘症患者高材生又開始找回記憶了,他也會見了他的長期親戚,踏上回家的路,並祝他萬事如意。
  • 《貝拉的秘密》上映,失憶女總裁愛上窮酸小夥,又甜又老套!
    影片內容雖然甜美但奈何劇情太老套,圍繞著商戰衍生出了奪權、綁架、勒索、失憶等橋段,基本上看完開頭就能猜出結尾,不過作為一部網絡電影來說已經及格了! 《貝拉的秘密》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霸道女總裁貝洛薇被人綁架,並在一次車禍中短暫性失憶,誤以為自己是肇事司機的窮設計師李亦辰十分愧疚,第一時間就把她送到了醫院,奈何貝洛蔚出院的時候還是沒有恢復記憶
  • 什麼才是真理噢失戀快失憶是什麼歌誰唱的 失憶完整歌詞
    什麼才是真理噢失戀快失憶是什麼歌誰唱的 失憶完整歌詞  失憶  歌手:劉崇健 / 圖小圖  所屬專輯:失憶  作曲 : 劉凱  作詞 : 陳軾辛  編曲:劉旭陽  圖:  像捧在手心就能夠發光美麗  像放在腦海就能夠翻雲覆雨
  • 上海流浪漢成流量明星!瑞典60歲流浪漢炒股炒成千萬富翁
    在地鐵站裡、在各家店鋪門口、在馬路邊,他跟行人探討西漢名將周亞夫、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他的「語錄」被蜂擁而至的獵奇者拍攝成短視頻,那些打著他的名號,用著他的視頻的自媒體,點讚動輒百萬,瘋狂吸粉撈金。沈巍自己沒有短視頻帳號,傳奇色彩的加身,使那些專門以他為賣點的帳號的粉絲量在短期內成百上千的上漲,更有網友為沈巍建立了微信群「沈老師流浪討論群」,網友贈沈巍外號「流浪大師」,更有人點評:「他穿上西裝就是教授,毫無違和。」在抖音上搜索「流浪大師」,出現不下百條沈巍的視頻。這些視頻的發布者,多是一些心靈雞湯類的自媒體運營號。
  • 住別墅開瑪莎拉蒂的流浪漢火了!是馬來西亞華人,前妻在美國?
    近日,湖北荊州一位流浪漢老人刷屏了網絡。「失憶」、自稱「開瑪莎拉蒂」、「開公司」、「住別墅」……當這些話題度本來就高的詞彙跟一個流浪漢聯繫在一起後,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高度關注和熱議。有人說,這可能是一場炒作,現在網紅公司那麼多,很多都是精心策划過的人設。
  • 失憶老人尋親,會講英語自稱開公司有瑪莎拉蒂
    近日,湖北荊州出現了一名失憶的流浪老人,他會講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和英語,但記不起自己的姓名、年齡、家鄉,老人自稱開了一家公司,還有一輛瑪莎拉蒂,他希望家裡人能看到自己。氣質沉穩談吐清晰,再看面相,像個有錢人。王子變青蛙老年版?
  • 畢節「老賀」失憶24年 千裡尋親找到家人
    「警察同志,請幫我找找我的家人……」 24年前,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的「老賀」前往廣東務工,不慎從架子上摔下,頭部受傷失憶,與親人失聯。近日,老賀憑藉腦海裡的「畢節阿市鄉」五個字,千裡迢迢來尋親,在派出所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家人,找到自己的家。
  • 湖北失憶流浪老人尋親,英語和粵語流利,自稱有公司開瑪莎拉蒂
    該老人疑似失憶,無法記起關於自己住址的相關信息,身上也無任何物品可以證明他的身份。但老人衣衫整潔,會說流利的粵語和英語,稱自己有一家公司,還有一輛瑪莎拉蒂。據陳女士介紹,救助站發現該流浪老人是接到群眾的報警,民警在一小區門口找到他後,把他送到救助站,"當時,是市民發現他後報了警,民警在我們荊州本地的一個小區的門口找了他"與普通流浪漢不同,能說英語和粵語稱自己有公司還有一輛瑪莎拉蒂
  • 外媒:麥當勞成為流浪漢的「家」 溫暖乾燥有剩菜
    「這裡不是你家,趕緊起來!」清晨,丁新峰(音譯)在清潔工的叫喊聲中醒來。  《紐約時報》寫道,當丁新峰睜開雙眼,時已破曉,這一夜,他在北京市中心一家24小時的麥當勞店中度過。  丁新峰抬起頭,映入眼帘的是桌上吃剩的食物,還有裝飾的餐廳標語。其中一條用英文寫道:「每天早上起來,對今日將要發生的美好心懷期待。」
  • 成都"最牛"流浪漢:寫自傳會日語想當翻譯家
    「從來沒有見過像他這樣奇怪的流浪漢,太牛了……」近日,四川大學一些學生向本報反映,他們學校附近有一個成都「最牛」的流浪漢:他從外地流浪到成都14年多了,天天風餐露宿在校園附近。
  • 為抵禦寒冷,首爾流浪漢排隊自首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每逢進入寒冬臘月,流浪漢聚集的首爾火車站派出所門前便出現一道奇特的風景線,流浪漢們爭相前來投案自首,或主動要求警方查詢自己有沒有案底,為的是儘快被警方抓捕,在暖和的拘留所內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