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奇葩的試婚制度,不管皇子還是格格,在結婚之前必須試一次

2020-12-24 指點江山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清軍入關到清朝覆滅,一共經歷了二百多年歷史。

世人都知道,古代不管男子還是女子,結婚都比較早,一般都在十五歲左右,女子則更早。那時的人,不像現代人這麼聰明,可以通過一些資料了解結婚的一些事情,所以,清朝就有一個非常奇葩的「試婚制度」。所謂的「試婚」,其實,就是在皇子結婚之前,需要找一個年長一點的宮女,親自教導需要結婚的皇子如何做丈夫。

在清朝,不僅是皇子需要試婚,即將出嫁的格格也需要試婚。但是,格格的試婚,不是試格格,而是試駙馬。皇后或者太后會找一個機靈的宮女,扮演成「試婚格格」,去幫自己的寶貝女兒試試駙馬「怎麼樣」。她們會先安排宮女與駙馬同床,第二天,宮女就會把駙馬的所有情況如實告知給皇后或者太后。

當然,「額駙」是知道試婚這個規矩的,對於「試婚格格」這個不通人事的黃花閨女,「額駙」肯定是卯足了勁,想要好好表現的。而這個「試婚格格」本身就不解男女之事,再加上「額駙」這麼賣力、討好,多數是直接過關的。最終,在格格嫁給駙馬之後,這位宮女就會成為駙馬的小妾或侍女。

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皇室的子嗣,可以說,清朝的這種試婚制度,就是為皇室的子嗣考慮的。

這裡,我們再說一下清朝時期對皇子們的教育。

在清朝,皇子們接受的教育,算是歷代皇子中最嚴苛的。每天天不亮的時候,皇子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第一節課是漢語課,這些皇子們是滿族人,母語不是漢語,但是,他們未來是要管理整個國家,所以,他們必須學習漢語。進入教室的時候,皇子們要表示對老師的尊重,當然,老師也要表達出對皇權的尊重。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對於皇子們的功課會一一進行檢查,看看是否熟練。這時,皇子們必須把自己的書交給老師,然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進行背誦。如果,老師不滿意,就會讓一名太監拿著教鞭,懲罰皇子。每位皇子都有幫他們學習的「哈哈珠子」,也就是「陪讀」。陪讀之人必須和皇子學習相同的知識,但是,陪讀不止幫皇子學習,最重要的則是替皇子受罰。

這其實,也是為了維護皇族的尊嚴。相反的,如果皇子的學習成績很好,那麼,這位皇子的陪讀,也會和皇子一起受到獎勵。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皇子來說,用陪讀來懲罰皇子的辦法是沒有用的,那麼,老師就會親自動手來懲罰他了,而這樣的懲罰一般只能由皇子本人承受。但是,對老師來講,一般情況下只是嚇唬一下皇子而已,不會真的動手打皇子。

當然,也有老師實在忍無可忍的時候,這個時候,老師不會親自懲罰,他則會把皇子帶到皇帝面前,讓皇帝來懲罰。這樣做,既教育了皇子,還保留了皇家的尊嚴。這個時候,皇帝會派一名侍從,一般是太監去懲罰皇子。比如:同治皇帝就曾被一名太監捏過臉。

兩個小時的漢語課上完之後,就要開始學習滿文的一些課程。但是,皇子們的滿文老師,他們的地位卻無法與漢語老師的地位相比。在每次上課之前,滿文老師都要向皇子們行禮,但皇子們卻不需要再向老師行禮。這種做法,雖然,維護了清朝皇室的威嚴,但是,對於為人師表的老師來說,要在課堂上給自己的學生行禮,那麼,教出來的學生,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並且,皇子們除了學習滿文之外,還要學習一些地方方言。隨後的課程,就相當於現今的體育課,在清朝則被稱為「諳達」。清昭槤《嘯亭續錄·諳達》:「凡皇子六齡入學時,遴選八旗武員弓馬、國語嫻熟者數人,更番入衛,教授皇子騎射,名曰『諳達』,體制稍殺於師傅,蓋古保氏之責。」在學習了一天之後,進行一些鍛鍊,來緩解一下一整天的疲勞,也是很不錯的。

除了學習,就是休息。皇子們的休息時間,也是有著嚴格的限制的。他們因為要學習,所以,每天都睡得很早,這樣才能有足夠的精力來應付第二天的學習任務。而且,皇子們每天的飲食也是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不能暴飲暴食,堅決不能參加賭博等。如果,這樣的事情被抓到,那麼,賭博對一個皇子來說,它的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說完了對皇子的教育,我們再來看看在皇宮之中,還有那些奇葩的規矩。

皇后是後宮之主,也是皇帝唯一的妻子,她的地位自然是非常尊貴的。除了皇后,其他妃嬪在沒有得到皇太后的允許之下,是不能和皇帝過夜的。皇帝在就寢的時候,身邊有三十名侍從,來照顧皇帝的起居,這些侍從一般都是由內務府來管理。這些侍從的職責就是服務皇帝,她們在服務皇帝的時候,是不能發出任何影響皇帝睡覺的響聲, 這可是關係到生命的大事。

執勤太監一般是在皇帝睡醒之後第一個傳喚的侍從,他要時刻注意皇帝寢宮內的任何聲音,所以,皇帝傳喚執勤宦官的時候是擊掌,如果,此人怠慢了皇帝,那可是要面臨嚴懲的。

每年的除夕,皇帝和皇后都會一起主持一場宮內盛宴。一般來說,皇帝的座位在皇后的右邊,其他嬪妃的座位,一般離皇帝的位置比較遠。這場盛宴因為只有皇帝、皇后和嬪妃出席,更像是家族宴會,而此時的皇帝,更像是一名平凡的丈夫。在除夕之時,共同盼望新的一年,皇帝也會與其他妃子們見見面,進行交談,感受一下平凡人的喜悅。

而後,就是整場宴會的關鍵:皇后把食物分給身邊的太監,太監接到食物之後,把它們送給出席的嬪妃們;當嬪妃接到賜來的食物之後,要把它們恭恭敬敬地放在膝上。在輪到皇帝的時候,也要以相似的流程來進行「賜食」。由此可見,在皇宮生活的人,不管是皇帝、皇子、公主,還是皇后、妃嬪,他們都受到了很多制度的約束,看似風光的背後卻充滿了很多無奈。

參考資料:

【《清史稿》、《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清朝宮女制度》】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奇葩規矩,不論是公主還是皇子,在結婚前都要進行試婚!
    在清朝的時候,這一制度和規矩,更是堪稱所有封建王朝之最。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而基數最大的民族卻是漢族,所以也導致了清朝的皇子們要進行「雙語教育」,也就是滿文和漢語一起學。有的人覺得,不就是多了個外語課嗎,和現在的孩子比起來,皇子們的學習簡直太輕鬆了。然而並非如此,甚至於相比較那些皇子們,現在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
  • 古代公主出嫁之前,都要找宮女去試婚,究竟目的是什麼
    在每個時期每位公主的出嫁每個朝代的出嫁,出當時在清朝有一個試婚而這個試婚制度不是像我們現在那個婚禮彩排,這個是試婚人是駙馬,在公主還沒出嫁之前公裡先會安排一名宮女通常叫試婚格格,這個格格會記錄駙馬的各項能力,如果通過之後才能娶到公主,真的是奇葩的怪事。
  • 我國古代奇葩的洞房規矩,和公主洞房前,駙馬要先和宮女睡一晚?
    能夠成為皇帝的女婿,地位自然是非常高的,但是想要成為皇帝的女婿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皇帝對於自己女婿的人選,挑選起來也是非常慎重的,所以想要成為皇帝的女婿也是過五關斬六將,除了各種各樣的考驗之外,就算在洞房規矩上,也有一個奇葩的規定,那就是在娶公主之前,就是和其他的宮女睡一晚,如果沒有什麼毛病的話,才允許和公主結婚。
  • 清朝皇宮也有「通房丫頭」,她們不服侍皇帝,卻要和駙馬睡上一夜
    清朝時期,三宮六院各宮妃子數不勝數,後宮之事其實複雜難理,於是便有許多機構和職務專門管理這一類的事情,比如說皇宮中就專門設立了有關皇帝侍寢的規矩和官職,稱之為「敬事房」,用來管理皇帝交媾之事。此外,清宮中還發明了一種「試婚」的制度,但是這不是給皇上用的。
  • 滿清皇室為驗證駙馬的特殊能力,制定了一項制度,駙馬感到很樂意
    古代,皇帝知道江山不易,所以在皇帝老了的時候,他選擇了他們認為最優秀的人來繼承自己的王位。皇子的妃子都是精心挑選的。為了能生下一個好孩子,皇子的妾很重要,離不開公主的話。這不僅對公主的生活,而且對駙馬的生活有更大的影響。
  • 爾康結婚前,必須幹此事,紫薇十分願意,但現代女性不能接受
    爾康結婚前,必須幹此事,紫薇十分願意,但現代女性不能接受/小志趣說歷史說起福爾康,看過《還珠格格》的朋友,對這個人肯定不會陌生最終呢,我們知道福爾康和皇上的寶貝女孩紫薇格格勾搭上了,最終兩個人也有情人終成眷屬。那問題就來了,有人就會說:「小編,你的標題是《爾康跟紫薇結婚前,必須做這件事,紫薇很樂意,但現在女性不能忍受》看到現在怎麼都一直在扯福爾康的家庭背景有多牛逼,一定要給你一個差評。」其實呢,也不是小編在鬼扯什麼,各位看官們請容許小編解釋解釋。
  • 為何清朝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知道原因後我震驚了
    很多人都說格格的奶媽們(腦補容嬤嬤)太強勢,在格格與駙馬的私生活裡,棒打鴛鴦,不讓人家好好過夫妻生活,自然就沒有孩子出生了,要是有還就奇怪了。那麼奶媽這麼做的動機,無非就是吃拿卡要,把格格們當成了搖錢樹。有人說了,這奶媽好大的膽子,格格們好歹也是皇族貴胄,這奶媽憑什麼?
  • 《雍正王朝》中皇子爵位變遷——清朝皇室爵位晉封制度的真實寫照
    導語:《雍正王朝》雖然改編自二月河先生的小說,對歷史史實有著出於藝術加工需要和情節發展需要的人為修改,但其整體時間和事件的存在、發生、發展還是較大程度的遵照了歷史史實。尤其對於康熙朝時期的官員服飾、官銜設定、禮儀制度,尤其是皇室成員爵位晉封方面基本還原了清朝皇室爵位晉封制度的實際情況。
  • 清朝完美皇子養成術
    最具特色的是,各位老祖宗的聖訓也進入課堂,比如順治的《資政要覽》、雍正的《聖祖庭訓格言》等書。你看,清朝皇子也學政治思想理論課,因缺思廳。皇子們起早貪黑地學,只為實現一個小目標: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文化方面,上面已經提到,武功方面呢,就是騎馬射箭。
  • 清朝的駙馬爺太難了,都不能和格格同房,格格怎麼懷孩子
    史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清朝的格格們,大多數都沒什么子嗣傳承下來,而且清朝的格格們,很少有婚姻下場比較滿意的,大多數都是晚年悲涼孤苦伶仃。這給人帶來了一個錯覺「清朝的格格和駙馬爺好像都是不孕不育似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帶來了這種現狀?這個鍋還真不能怪格格和駙馬爺,這完全是因為清朝的制度原因。
  • 古代的奇葩規矩,為幫公主選擇佳婿,派宮女去準駙馬家試「長短」
    不管你出生為何,只要你和皇家沾了邊,就會有一輩子的榮華富貴。不過這也沒那麼容易。想和皇家有關係,就只能是和皇家結親了。當時只可能有兩種方法,要麼嫁過去,給皇帝當嬪妃。要麼娶過去,給公主當駙馬,不過你不可能娶回來,當駙馬就是入贅皇家。不過古代還是有不少人想要靠這種方式接近皇家,一躍而成人上人。
  • 《還珠格格》裡的晴兒,歷史上有原型,還是清朝唯一的漢人格格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所以在當時身份尊貴的大多也都是滿族人。但是,萬事總會有一個例外,清朝有一個格格就是漢族人,並且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漢族格格。她就是孔四貞。如果我們有看過還珠格格,就會發現,她和這個電視劇中的晴兒格格的身世以及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孔四貞之所以可以成為清朝的格格,也都是因為自己父親的功勞。他的父親本是明末的將領,但因為毛文龍的死,選擇投降後金,成為清初的著名將領。但是,在平定桂南的時候,被南明將領殺害。全家百口,留下命的只有孔四貞,孔四貞被部下護著回到了京城。
  • 皇帝是怎樣培養起來的——清朝的皇子教育
    上書房課讀制度的形成               清朝重視皇子教育的傳統始於清聖祖,這應與其早年經歷有關。聖祖六齡即位,並未接受系統的教育,僅能跟隨兩名略通文字的內監學習句讀與書法,至親政後始有機會發奮勤學,五更即起讀書,「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庭訓格言》),並延納儒臣、舉行經筵日講。
  • 清朝,皇子與大臣有機會給皇帝戴綠帽子嗎?
    可以說,在文藝作品裡,清朝成為了血統最亂的王朝,清朝皇帝也成為了綠帽子冠軍。那麼,在清朝,擾亂皇家血統或者給皇帝戴綠帽子的現象可能發生嗎?皇家血統的保全人類在什麼時候,有了血統或者血緣方面的意識?而在這種氛圍下,歷朝歷代皇帝,為了保證皇家血統的純潔,避免有人穢亂宮闈,就必須在制度上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了:比如,太監製度的產生——這就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宮中非女性常住人口會給皇帝戴綠帽子的可能。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有何區別?都是皇族女兒,差別卻很大
    後金政權創立之初,「草創闊略,宮闈未有位號」,同時漢王的女兒們也未有明確的爵位封號,一般以「格格」相稱,大體相當於漢族的「小姐」稱呼。皇太極建立清朝以後,將後宮制度予以了完善,「五宮並建,位號既明,等威漸辨」,同時仿明朝制度,對皇族女兒的稱呼予以區別和明確。
  •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
    唐初玄武門之變的血腥教訓,還是歷歷在目啊,天下初定,國本未穩,為避免朝綱動搖,及時將成年的兒子分封四地,遠離政治中心,也就避免動搖太子朱標的太子之位。這步安排,也是太子早薨之後朱允炆可以順利由皇太孫即位大統的重要前提。
  • 清朝皇后必須是滿族的貴族,其次才是蒙古族,漢人則是完全不可能
    清朝也是影視古裝劇大熱的題材,我們平時看電視常常會聽到裡面對妃子的稱呼各有不同,雖略有一點了解,心裡卻還是沒有清晰的概念,十分模糊。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求清朝對於後宮女子的封號制度吧。清朝在統治格局上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入關前和入關後。而妃嬪制度也隨著入關前後有不同的規定。
  • 如果你是清朝皇子,能接受這種教育嗎?
    現在我們的學生,不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認為學習任務重,內容多,作業多。教育部門也在大力為學生減負,從課表、作息時間以至教學內容都制定了詳細的標準,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早上幾點之前不許上學,下午幾點之後必需放學,等等,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我們現在的學生,每年有寒暑假期,每周上五天課,然後休息兩天,遇到清明、端午、中秋、國慶、元旦等節日都要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