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駙馬爺太難了,都不能和格格同房,格格怎麼懷孩子

2020-12-18 大白讀史

史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清朝的格格們,大多數都沒什么子嗣傳承下來,而且清朝的格格們,很少有婚姻下場比較滿意的,大多數都是晚年悲涼孤苦伶仃。這給人帶來了一個錯覺「清朝的格格和駙馬爺好像都是不孕不育似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帶來了這種現狀?這個鍋還真不能怪格格和駙馬爺,這完全是因為清朝的制度原因。今天咱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清朝格格「不孕不育」的秘密。

全文共計2200字,閱讀時間7分鐘,建議收藏後閱讀,由本帳號原創並發布,轉載請標明出處。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到底什麼才是格格

「格格」這個稱號,一般認為被專指清朝皇上的女兒,也就是其他朝代眼裡的公主。但是注意:格格這個稱呼不一定是專指皇上的女兒,它有時候還代指其他地位比較高的女性角色。例如康熙年間,例如內務府的資料裡顯示:

蘇麻喇姑為蘇麻喇額涅格格。

還有史料顯示,清朝親王低階的妾也可以被稱為格格。比如《清史稿》記載:雍正帝的孝聖憲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所以大家要知道,格格雖然一般情況下指代皇帝的女兒,但是這個稱號有時候也有其他的含義。我們在這裡主要討論的格格,就是特指皇上的女兒。

當然這個格格的稱號,也不是清朝發明的。在後金時期就有格格的稱號了,那時候的皇上還叫「大汗」呢,那時候大汗或者貝勒的女兒,都可以稱為「格格」,比如努爾哈赤的長女就叫「東果格格」,次女叫嫩哲格格,等等。

當然這個「格格」也不是特指的皇家的人,一般未嫁的婦女,他們也可以稱為格格,總之格格這個稱謂,從頭到尾都比較亂套,沒什麼太嚴謹的規定表明「格格」這個稱謂有特指的人群。

順治17年格格的稱謂在皇家才變得比較正式,被分為五等,分別是親王之女、世子及郡王之女、多羅貝勒之女、固山貝子之女和鎮國公輔國公之女。

但是要聲明的是:雖然「格格」這個稱謂顯得很亂套,但是本文的格格,代表的僅是皇帝的女兒,是身份尊貴的象徵。劃重點:身份尊貴!這就直接把我們文章的重點引出來了:這基本上就註定了格格們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接下來咱們就講講格格的婚後生活。

格格的婚後生活:想見駙馬一面容易嗎?

清朝格格出嫁後,不是進入駙馬家和駙馬爺一起生活的。在格格出嫁前,因為身份尊貴,駙馬爺和駙馬爺的家人是沒有資格和格格平起平坐的,當然也不能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格格們出嫁以前,皇上會安排專門的地方供格格居住,也就是賞賜「格格府」。比如北京東城區美術館后街,就有一座三進四合院,這是慈禧太后賞賜給恭親王長女固倫公主的一座格格府。

賞賜給格格的格格府,就是格格的私人財產,和駙馬爺沒有半毛錢關係。它和我們現在的嫁妝還不太一樣,更像是女兒出嫁前,娘家人給女兒名下買了一套房一樣,不管她家給誰,這套房子都是只屬於自己的。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這麼一個現實:格格府只有格格才有資格住進去。但是如果兩家離得太遠,這好像也不合適。所以格格府被劃分成內院和外院,格格們住在內院,其他人禁止入內,而駙馬和家人們,就只能住在外院。

這樣的目的是彰顯皇家的權力,給駙馬爺一家一點威嚴,告訴他們皇上的女兒可不是好欺負好近身的。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這格格和駙馬平常也見不了面呀!不僅是見不了面,夫妻之間還會產生一些隔閡。因為這種婚姻,都是皇上賜婚,跟現在的自由戀愛可不一樣。

甚至格格和駙馬連面都沒見過一次,就成了夫妻了,沒經歷過互相了解的階段,怎麼一起生活呢?

雖然如果駙馬想見格格一面,就只能等格格召見,格格不召見駙馬,駙馬爺也不敢踏進內院半步。即使是格格耐不住寂寞,想見駙馬一面,也沒那麼容易。因為格格出嫁時,還會帶從宮裡帶一個嬤嬤出來。

嬤嬤雖然是下人,但是在格格面前,嬤嬤更像一個眼裡的「老師」一樣,她除了要照顧好格格的飲食起居,更重要的是還要時刻提醒格格皇家規矩。如果格格想見駙馬,那一定要通過嬤嬤傳話。此時嬤嬤一定會百般阻攔,比如說些什麼「格格如此高貴,怎麼能這麼隨便召見駙馬,成何體統?」反正意思就是:你又沒什么正事你見他幹啥?我還是個單身狗呢!

所以你瞧,格格和駙馬連同房的機會都沒有,還懷孕?懷個錘子。

嬤嬤在其中阻攔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格格也不知道駙馬在哪呀!駙馬也有駙馬的事,有可能人家當天就不在京城,一外出就外出個幾個月,這你也受不了,可能就是去辦什么正事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制度。雖然在女性裡,格格的地位非常崇高,可畢竟當初是一個男尊女卑的大環境,即使是皇上的女兒,也往往是政治工具。大多數格格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賜婚,派往和親了。比如格格才十一二歲可能就成家了,這時候的小女孩也沒有生育能力呀,當然不可能有子嗣。

等格格發育完成了,駙馬爺估計也納了妾,再加上經常也見不到格格,可能估計早就把格格給忘了。所以格格的婚姻和命運,在清朝是非常悲慘的。

出生在帝王家,有時候就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和江山社稷比起來,格格的幸福又算得了什麼呢?不管格格有沒有子嗣,其實皇上早就已經不在乎了。

這就是為何格格大多數都是晚年悽涼,俗話說「母憑子貴」,格格和駙馬都沒有孩子,時間一久,這個格格在駙馬家也就剩一個空架子了,除了僅存的一點皇家威嚴,其實她們非常痛苦。

相關焦點

  • 為何清朝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知道原因後我震驚了
    很多人都說格格的奶媽們(腦補容嬤嬤)太強勢,在格格與駙馬的私生活裡,棒打鴛鴦,不讓人家好好過夫妻生活,自然就沒有孩子出生了,要是有還就奇怪了。那麼奶媽這麼做的動機,無非就是吃拿卡要,把格格們當成了搖錢樹。有人說了,這奶媽好大的膽子,格格們好歹也是皇族貴胄,這奶媽憑什麼?
  • 她是清朝格格,婚後很少見丈夫,告訴皇阿瑪後,生了八個孩子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看過還珠格格吧!裡面的兩位格格婚後都與自己的丈夫非常的幸福,可是真實的清朝歷史,格格們的婚姻真的幸福嗎?今天這邊文章就講一講這位清朝公主婚後的愛情,讓你們真實的感受一下清朝格格出嫁後的苦惱。
  • 已經娶了身份尊貴的公主,古代的駙馬爺是否還能納妾?
    比如清朝,在公主出嫁之前,皇家會選擇一位身家清白的宮女先送到額駙家,跟額駙提前「實習」一下、滾滾床單什麼的,看看額駙的各項生理機能是否「達標」。順帶著,也讓額駙多練習練習,以免跟公主圓房時手忙腳亂……這就是清朝著名的「試婚格格」。這些女子已經很駙馬爺「實習」過了,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再嫁他人顯然是不合適的。
  • 《還珠格格》裡的晴兒,歷史上有原型,還是清朝唯一的漢人格格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所以在當時身份尊貴的大多也都是滿族人。但是,萬事總會有一個例外,清朝有一個格格就是漢族人,並且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漢族格格。她就是孔四貞。如果我們有看過還珠格格,就會發現,她和這個電視劇中的晴兒格格的身世以及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孔四貞之所以可以成為清朝的格格,也都是因為自己父親的功勞。他的父親本是明末的將領,但因為毛文龍的死,選擇投降後金,成為清初的著名將領。但是,在平定桂南的時候,被南明將領殺害。全家百口,留下命的只有孔四貞,孔四貞被部下護著回到了京城。
  • 清朝格格和各大家閨秀間的人生尬事,你能想到也想不到,都很著急
    清朝是一個離我們比較接近的朝代,而關於清朝的各種軼事也層出不窮,格格這個稱呼在滿語中就是小姐,一般都是皇帝女兒或親王那些地位稍微低下的妾用作稱呼。我們能想到的是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格格和大家閨秀之類,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有何區別?都是皇族女兒,差別卻很大
    後金政權創立之初,「草創闊略,宮闈未有位號」,同時漢王的女兒們也未有明確的爵位封號,一般以「格格」相稱,大體相當於漢族的「小姐」稱呼。皇太極建立清朝以後,將後宮制度予以了完善,「五宮並建,位號既明,等威漸辨」,同時仿明朝制度,對皇族女兒的稱呼予以區別和明確。
  • 揭秘:清朝皇室有一位最美格格驚為天人
    清宮戲火了很多年,就連穿越劇也常常喜歡穿越到大清朝。然而,網絡上流傳過一組舊照片,照片中的清宮美女們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的確是不敢恭維,因此,不少網友都紛紛發表評論,有的甚至對清皇帝表示同情。難道大清朝幾百年的歷史,就沒有美女麼?答案是否定的。清朝就有這樣一位格格,被稱為是皇室最美的格格,儀態萬千,靈氣逼人。
  • 老照片:清朝王爺與福晉,格格與蒙古親王額駙,古代全家福
    博多勒噶臺親王阿穆爾靈圭和其福晉。這位親王在清朝末期思想非常進步,不僅支持修鐵路,甚至開辦了公司,圖中與其福晉甚為相配。清末攝政王載灃和福晉瓜爾佳氏幼蘭。福晉是軍機大臣榮祿之女,載灃的嫡福晉。載灃在慈禧太后去世前被封為攝政王,兒子溥儀也成為中國最後第一個皇帝,清朝從入關起有攝政王多爾袞開頭,滅亡時有攝政王攝政,真是成也攝政王,敗也攝政王。醇親王奕譞和福晉葉赫那拉婉貞,婉貞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妹妹,同時也是光緒皇帝的親生母親。郡王銜貝勒載洵一家人,前排就是載洵和他的王妃妻子,載洵旁邊是他的兒子,王妃旁邊是兒媳,在載洵後面的是王府的格格。
  • 清國皇帝的女兒到底是公主還是格格,公主與格格有什麼區別
    九七的一部《還珠格格》第一次讓清代宮廷的生活,禮節還有種種規矩走進當代的大眾視野。我們也從影視劇中知道在清代皇帝的女兒稱為格格,可是在後來的影視劇如《甄嬛傳》皇帝和曹貴人的女兒就稱為公主。那麼在真實的清代,皇帝的兒女到底是稱為公主還是格格呢?
  • 在古代中,人中龍鳳駙馬爺,娶公主之為何要先做這樣一件事
    一個秀才寒窗苦讀數些年,終於金榜題名考上狀元,然後再娶到公主成為駙馬爺,從此走向人生巔峰。其實在古代歷史當中,每一個女人也都渴望著找一個有錢有才華疼自己的男人。而男人則是大多卻都想成為駙馬爺。這樣一來,自己的後半輩子就高枕無憂啦。所以對於駙馬這個職位,可謂是是被眾多讀書人追求。因為作為一個老百姓的話,自己拼盡一生也頂多能混個一官半職。但是考上狀元就不一樣了。
  • 古代的「格格」和「公主」有何區別?原來這麼多年都理解錯了!
    看了一些清宮劇,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格格和公主是一個意思,但是兩者雖然都是對針對皇族女性的稱謂,但是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很多人認為格格就是公主,這是完全錯誤的,格格的範圍很廣,皇帝的女兒、皇族宗室的女兒、旗人的女兒,都可以稱為格格。
  • 清朝真實的格格公主:第二個是清朝第一美女,第三個是婉容生母
    根據春秋時期的記載,只有「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由此可見,古代最早期的時候,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被稱為是公主,但是到了清朝時期就不一樣了,不僅皇帝的女兒可以叫做公主,並且其他宗親的女兒也可以封為公主,但最常見的稱呼就是格格,這又是為什麼呢?
  • 清朝皇宮也有「通房丫頭」,她們不服侍皇帝,卻要和駙馬睡上一夜
    清朝時期,三宮六院各宮妃子數不勝數,後宮之事其實複雜難理,於是便有許多機構和職務專門管理這一類的事情,比如說皇宮中就專門設立了有關皇帝侍寢的規矩和官職,稱之為「敬事房」,用來管理皇帝交媾之事。此外,清宮中還發明了一種「試婚」的制度,但是這不是給皇上用的。
  • 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格格,清朝王爺的妻妾為何也等級森嚴
    可福晉又有著嫡福晉(正妻)、側福晉(側室)、庶福晉(婢妾)三等之分;而在福晉之下,還有著「使女格格」這一底層妾室稱謂。也就是說,清代皇室成員的妻妾大致可分為四等: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和使女格格。也就是說,清朝時期的皇族妻妾,需要在皇帝大婚、封后典禮、萬壽慶典乃至祭祀、親蠶等諸多事宜中扮演重要角色。清朝皇族成員本來就多,他們的妻妾隊伍則更為龐大,自然不能人人進宮參加活動。如此背景之下,清朝只能制定明確的等級劃分,將擁有入宮權力的皇族妻妾範圍縮小。
  • 古代的公主和格格差異有多大?地位和權力為何天差地別?
    公主與格格有區別嗎?有!這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明顯。格格這個稱呼的出自於清朝,存在的時間非常的短,而公主的稱呼出現於周朝,歷史是比較久遠的。兩者雖然看似都一樣,但是其內涵卻完全不同,古代公主的地位遠高于格格,其差異也是天差地別。
  • 她是真正的清朝格格,出道多年從不接清宮戲,卻為劉德華破例一次
    如今的娛樂圈有很多顏值高的女明星,比如說迪麗熱巴,出道後憑藉過人的顏值和演技獲得很多觀眾的喜愛,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女神。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女星,不僅長得很漂亮,身份更是讓人意外,她就是清朝的格格,愛新覺羅·啟星。
  • 《還珠格格》中福爾康福爾泰的原型,清朝大外戚,一起進入軍機處
    《還珠格格》中,除了小燕子以外幾乎每個人都有歷史原型,福家兄弟也一樣。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福爾康與福爾泰的原型,在歷史中的地位遠遠比電視劇中高處許多。通過他們,可以牽扯出一大群人,比如和珅,比如乾隆皇帝的首位皇后,比如嘉慶皇帝……讓我們一點點說吧。
  • 清朝最奇葩的試婚制度,不管皇子還是格格,在結婚之前必須試一次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清軍入關到清朝覆滅,一共經歷了二百多年歷史。世人都知道,古代不管男子還是女子,結婚都比較早,一般都在十五歲左右,女子則更早。那時的人,不像現代人這麼聰明,可以通過一些資料了解結婚的一些事情,所以,清朝就有一個非常奇葩的「試婚制度」。
  • 清朝的公主、郡主、翁主、縣主、格格有什麼區別嗎
    同樣都是乾隆和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所生的女兒,排名第七的女兒被封為固倫和靜公主,而排名第九的女兒卻被封為和碩和恪公主,雖然魏佳氏死後才被追封為皇后的,但這兩個女兒都是在魏佳氏是皇貴妃的時候所封,兩人封號不同,只能說明乾隆更喜愛七女。而且和碩和恪公主的同胞弟弟嘉慶帝上位後,也沒有像雍正那樣加封胞妹為固倫公主,可以看出來和碩和恪公主與嘉慶帝的感情不好。
  • 晚清美女四格格:喜亦慈禧,悲亦慈禧
    四格格四格格是誰?說起這個,或許鮮少人知,但其父奕劻,相信大部分人都有所耳聞。愛新覺羅·奕劻(1838-1917),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晚清宗室重臣,乾隆皇帝的曾孫。四格格之父奕劻四格格是奕劻四女兒,後嫁給裕祿的兒子,一生受盡榮寵,卻早年喪夫,無子無女。四格格如今能為大家知曉,依賴於晚晴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