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虐貓、虐狗、報復社會的變態心理,都是從童年缺愛開始的

2020-11-04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覺得自己不缺啥的人,比較稀少吧?

感覺自己完全不缺愛的人,可能沒有吧?

完全沒有感受過愛的人,比較喜歡虐待小動物並報復社會,這你一定是聽說過的。

可明確的是,這些人的心理,已屬於變態。造成心理變態的原因有很多種,而最為重要的一種,就是從小到大一直都缺乏愛的滋養和浸潤

變態心理歷史源遠流長

對於變態心理的研究,最早於公元前4、5世紀的古希臘就開始了。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已對人的變態心理進行著描述和研究,並試圖用當時階段較為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去解釋人的心理異常現象,並認為要從患者的身體和大腦中尋找致病原因。

約公元前一世紀,另一位古希臘醫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則率先用「心理障礙」與「心理不健全」的專業術語來表述變態心理這種症狀。

在古代中國,「狂」這一病名詞彙就已經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殷代末期的文獻中。而成書於秦漢時期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列出「癲狂篇」,對變態心理作醫學描述,並且存錄了有關治療方案的書籍。

愛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埃裡希·弗洛姆】美國心理學家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

不成熟而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的愛則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亞伯拉罕·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

當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被尊重的需要,被愛的需要。

【尼採】

愛是一種偉大的自私。

我們熱愛生活,並不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生活

而是因為我們習慣了愛。

讀過這些哲學家及心理學家關於愛的總結與判定,你會發現,愛是一種生物本能,每一個人都需要這一情感和身體觸達,才能激發出更為高級的生物屬性。

造物主給人類設置愛的情感體驗,也許就是為了讓人與動物在殘酷自然環境生存中,以另一種力量變得強大而不可戰勝。

從另一方面來說,似乎這種情感的功效還不止於此。

因為從變態心理學而言,缺乏愛會導致人在各方面的畸形與不正常,有可能,愛是必須要必須的,人始終與機器屬性有明顯的區隔。

回想社會上多種犯罪行為都跟情感的畸形和不健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愛這種能量極強的情感,如果沒有被激發、被模仿、被體驗,那麼人的心理幾乎可以被斷定為不健康且不健全的。

想要了解一些詭異的個體虐待行為,對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就不可避免。

因為類似研究將能夠幫助人們從異常與正常的對照中更清楚地觀測到人的心理本質,也就是從揭示心理現象開始,可了解心理與大腦的依賴關係。


缺乏愛的人往往是被環境戕害了的人

我們都知道心和大腦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關係。當人在實際的生活環境中,總是遭遇冷漠、挫折、暴力、冷暴力、責打、辱罵等惡性情節時,各種反應匯聚到大腦後,大腦就會為了規避這些傷害而發出一系列身體指令。

比如規避和封鎖自己的情緒情感,身體上變得強硬僵直,以時刻抗打擊的防守姿態準備著,在冷暴力期間,會完全關閉自己的內心,斷絕與外界的溝通交流。

久而久之,施暴者給予被施暴者的種種方式和感受,就會深深地烙印在被害者的內心深處,並轉化為潛在意識,等待釋放出來。

當一個人長期處在冰冷環境中,則其情緒、情感、身體、心理都會受到嚴重戕害。這種戕害發展到最後,就會綜合形成一種大腦警戒狀態,使其始終對外部環境充滿仇恨和怨憤。

在日常生活中,日後無論其他人是否對被害人造成威脅,都會被心理已經失去正常狀態的被害人所埋怨並記恨。

又因為被害人心理上遭受極度創傷,所以也變得極度敏感,加之生活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就會認為所有人都在害他,受害者心理也疊加進來,讓心理狀態更為失衡。

凡此種種,對一個人的精神狀況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壓力。

種種壓力疊加之下,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內心狀況將極大地遠離正常標準,而陷入怪異、恐怖狀況,這種時候往往就會出現虐待貓狗、報復社會等極端行為。

心理學家們一直都認為,當深受心理創傷的人將這些怪異行為展現在公眾面前時,他實際上不僅僅是在做某一件事情,而是在他的潛意識裡,有一種想要被人了解和知曉的衝動,長久以來所受的委屈和痛苦,他希望被人們看到和評判。

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自我拯救和吶喊。

而當這種怪異的「吶喊」行為發生在人們身邊時,人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譴責和批判,而是在制止之後,充分了解其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和背景,才能從根本上解除一個出了問題的社會人的問題,也才能真正拯救一個人。

無論緣由如何,我們都需要以充滿悲憫的心態明白,變態者的狀態並不是天生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Jacobson, S. (2019, October 11). The Victim Mentality - What it Is and Why You Have It. Harley Therapy™ Blog.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焦點

  • 高學歷,虐貓、虐狗,殘忍行為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心理需求?
    圖片來自網絡前段時間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虐狗的視頻出現在微博熱搜榜上,瞬間引起網友激烈討論,據網友稱,兩名虐貓者之一被認出為廣東財經大學三水校區的學生,另一名虐貓者是「留學生雷某」。最近,名校大學生虐貓,虐狗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讓人看了既痛恨,又痛心。智商高卻沒有良知,學歷高卻沒有愛心。這是一個個道德的淪喪,是一個個人性的毀滅。那麼高學歷殘忍的行為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需求呢?怎樣才能防止這些行為的發生呢?
  • 虐貓虐狗,這些大學生怎麼了?
    文 | 小南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有男子通過「灌芥末、灌水、高壓電擊」等方式虐狗。
  • 心理學:高學歷者虐貓被退學,殘忍行為的背後有什麼心理異常?
    如今網絡如此發達,明知虐貓行為會有很高的風險,還會鋌而走險?這些人到底怎麼了?為何能對那般可愛的貓咪下得去如此狠心?範某慶到底有什麼樣的心理異常,以後還會繼續虐貓嗎?虐待行為都是施虐者自願的,而且施虐者可以從中獲取愉快的感覺。
  • 大學生虐貓被曝光後:虐貓群微博引流,有人竟稱「最想虐嬰」
    山東理工大學學生範源慶虐貓事件被曝光後,大眾對於虐貓虐狗黑色產業鏈的關注愈增。4月15日,山東理工大學對範源慶作出退學處置,微博和QQ上也封禁了一批相關帳號和群聊。但此後,仍有多名網友反映,範源慶只是虐貓鏈條中的一環,其背後還有更大的虐貓群體,仍在通過「遊擊戰」不斷換群聊的方式躲避審查。
  • 大學生虐貓被曝光後,虐貓群微博引流,有人稱「最想虐嬰兒」
    山東理工大學學生範源慶虐貓事件被曝光後,大眾對於虐貓虐狗黑色產業鏈的關注愈增。4月15日,山東理工大學對範源慶作出退學處置,微博和QQ上也封禁了一批相關帳號和群聊。但此後,仍有多名網友反映,範源慶只是虐貓鏈條中的一環,其背後還有更大的虐貓群體,仍在通過「遊擊戰」不斷換群聊的方式躲避審查。
  • 護士虐嬰的真實心理是什麼?
    6月2日,網友「小考拉avi」發布的幾張「虐嬰」照片在網絡上被迅速轉發,其微博稱:「小孩子真是太2了,傻乎乎的,無家屬病房就是這點好,可以各種虐待」,並配上多張照片,其中包括將嬰兒直立,讓嬰兒腦袋後仰而不支撐等,還自爆曾用手玩弄過嬰兒眼睛。微博發布後受到網友強烈的譴責。
  • 博士後公開支持準研究生虐狗?直指狗主是蛇蠍婦人:狗命值幾個錢
    文|脩聿近日,某短視頻平臺上一名ID為"趙博士"的女子,對此前發生的廈門準研究生虐狗事件做出了評價。她稱,這件事情發生後,不少網友都呼籲大學要開除這名準研究生,這是不對的,"對於這種損壞他人財物的人,我們應該教育他,開導和解決他的心理問題"。
  • 南通大學研究生被指電擊虐狗,虐待動物何時休
    前幾日山東理工大學生範源慶虐貓並拍視頻販賣,兩個月致 80 只流浪貓死亡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發酵,網友們口誅筆伐,鬧得沸沸揚揚。4月15日晚,山東理工大學發布《關於對範源慶虐貓事件的處理公告》稱:依據我校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對範源慶予以退學。
  • 虐貓事件再現,這背後藏著個隱秘群體的病態心理
    她頻頻以「愛貓者」的身份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想收養流浪貓,卻在每次領養後,對貓進行虐待,最終上百隻貓沒有逃脫她的魔爪。在20分鐘的視頻裡,一位30多歲的女人站在江邊,穿著一雙藍色的細跟高跟鞋,先用手摸了摸小貓,小貓沒有反應,三四分鐘後,女子用鞋跟用力踩向了小貓的腰部……除了虐貓,還有虐狗、虐熊、虐孔雀……近幾年,這樣的事情也不止一次在新聞報導中出現。只是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不忍點開大圖。因為每張圖裡被虐待小動物的慘況,都不忍直視。
  • 已休學學生被指再虐狗,南通大學回應
    有網友反映去年南通大學虐狗者陳某龍疑似再次虐狗,視頻顯示狗被電擊;被灌酒精後點燃,狗慘叫著轉圈。對此,@南通大學 回應稱,2019年虐狗事件後,陳某龍處於休學狀態,目前在接受心理治療,並不能確定此次虐狗的主人公是陳某龍,校方已通知陳某龍及其家人報警。
  • 大連「虐貓男」曬圖稱「我喜歡」犯眾怒(圖)
    「你別虐了,我把貓買了。 」「你別再虐貓了,知道好多人在找你嗎?」「知道,小意思。 」對於很多網友的勸說,「虐貓男」要麼不理睬,要麼就是無所謂。  不僅如此,此人還在論壇QQ群內曬出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工作單位。  透過「虐貓男」公開的QQ信息來看,該男子稱已經虐貓2年多,是大連人。  隨後,記者與他留下的電話取得聯繫。
  • 後續:山東虐貓大學生被勸退,疑因報復叫囂要再虐殺1000隻貓
    虐殺的理由:拍攝虐貓視頻進行販賣。他殘忍的行為讓人不寒而慄,如今終於受到了一點處分,但是這樣就真的結束了嗎?疑似他的一系列虐貓小號:他發過的部分微博動態:從他發布的內容就能看出他的心理有多扭曲,從他的內容點讚量就能看出有多少和他一樣的人。
  • 心理學:當你遇到這兩個情況,說明你可能與潛在心理變態交往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毒性人格的惡情人,也是潛在的心理變態。記得前兩年有部電視劇《莫斯科行動》中牛振就是這樣的典型代表,他和自己的情人秀秀相處過程中,一開始在秀秀被流氓調戲的時候救了她,然後無限對她好,讓她感覺自己只能依賴牛振,結果牛振為了賺錢希望綁架老闆竟然讓秀秀和那個老闆上床。
  • 準研究生借宿朋友家殘忍虐狗:道德與知識從不等價
    然而,在一個男女主人都不在家的時候,第二次虐狗事件還是發生了。這次,可憐的弱小博美犬被打成重傷。女主人憤而去找該男子理論,該男子一開始不承認,直到謝女士說家中裝了監控。該男子才開始狡辯。謝女士的家人都勸她息事寧人,擔心遭到該男子的報復,可是,最後謝女士還是非常勇敢的站出來網絡曝光了此事。在此,只想說,面對肆虐猖獗的壞人,也許正義會遲到,但公道自在人心。
  • 又一起虐貓事件!批評教育有用沒?
    相關老師已對涉事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和心理幹預。據當地媒體此前披露,一段學生虐貓視頻日前被網友發布在網絡上。視頻中,涉事學生先後做出用彈弓打貓眼,電烙鐵燙貓下體和嘴巴,電鋸四肢等行為,場面血腥驚悚。據網友稱,事件由兩人共同拍攝,兩名虐貓者之一被認出為廣東財經大學三水校區的大二男生。昨日,網友「血債必須血償」陸續發布了多段疑似涉事學生的虐貓視頻。
  • 變態心理學真的是研究「變態」的心理學嗎?
    變態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由於其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而受到關注。很多人都認為變態心理學就是研究變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收發室工作員虐貓 貓被吊綁進行「受挫教育」(圖)
    收發室工作員虐貓 貓被吊綁進行「受挫教育」(圖)辯稱被狗咬留下陰影  可以不愛,但不可以傷害。那麼,該男子為何如此對待犬只?他真的虐待致死50餘只犬嗎?「我小時候被狗咬過,所以見狗就想打,本來已經好了,可是後來交了個女朋友,她養了一隻小狗,那隻小狗不聽我話,還咬我,我就開始虐狗。」王某透露,自己確實虐死了幾隻狗,但並沒有50多隻狗,這些犬只都是他領養來的。  他說,這幾天事情發生後,自己的私人信息被曝光,電話接個不停,很多人打電話罵他,他的生活已經混亂。「我以後不敢再虐待動物了,我道歉。」
  • 童年缺愛的女孩,到底有多心酸
    童年缺愛的女孩,長大後會怎麼樣?在父愛缺失的童年裡,她被孤立過、被欺負過、長大之後,她敏感又脆弱。 在原本該好好談戀愛的年紀,她害怕親密,不想花精力去維持一段關係,她說,擔心自己沒能力維持幸福的能力。因為,那些幸福的瞬間怎樣被放大和延伸,這個辦法,她沒學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 弗洛伊德理論剖析反社會人格的變態心理
    作者:周雲騫,綜融方向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心理諮詢師,心理社工。致力於心理學公益,心理讀書會發起者,帶你三年內讀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本文是從小白到達人的六部曲第二部分《心理學的故事》的內容。「本我」過去在哪裡,「自我」 即應在哪裡。
  • 長大後有什麼特徵,為什麼有的會心理扭曲,是小時候缺愛?
    這幾個月來我進行著這麼一個實驗,關於四周人對於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影響。實驗起始於我接觸心理學知識後,先說一下我的心理變化,從覺得心理自由開始變得希望引起人們的注意,到失落感的產生,再到對自己情緒的解析得到的結論。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