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才是一個人生活的高配

2021-02-18 簡愛格妮斯閱讀館

原創文章 | 轉載請註明來源

公號名稱:簡愛格妮斯閱讀館

ID:lmagneseread

主 題 曲:  放過自己-莊心妍 

本 文 共 :11503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曾經去一個朋友家做客,進門就覺得他們家和別人家不一樣。細觀之下才發現,客廳之中除了書架,就只有一張長長的書桌和幾把木凳。

她看得出我的驚訝,就從屋中抱出一矮桌,放至陽臺剛鋪好的地毯上,然後席地而坐,笑著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她說,當初結婚的時候,她和大多數人一樣,屋子裡的裝飾一樣都不少,電視、沙發、茶几、壁畫等,每樣都花了不少精力去挑選。

可是時間一久,就發現很多東西根本就用不上,反而是佔了很大的空間,索性就一股腦全部送人了。

重新打了一面牆的書櫃,只放長桌和木凳,反正她空餘的時間,大部分也只是讀讀寫寫。這樣一來,反而自在了許多。

有朋友來了,鋪上地毯,放上矮桌,倒杯咖啡,坐在陽光下輕輕交談,更能促進彼此的感情,讓人心曠神怡。

吃飯的時候,在長桌上鋪上餐布,同樣是自然而親切,讓人想起小時候的家。

我們這個時代的多數人,心裡的欲望都越來越大,希望住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去更奢華的餐廳……好像只有這樣才算是人生贏家。

可即使房間裡塞滿各種豪華的裝飾品,心靜不下來,不能及時給愛人一個擁抱,給孩子一個笑臉,也同樣感覺不到家的溫暖。

倒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簡約一點,不給自己施加太多的壓力,反而更容易看見生活的美好。

就像我曾經很喜歡的一種技法——白描。

只需墨線幾筆簡單的勾勒,不著任何色彩,但神韻也躍然紙上。

他們都說,魯迅先生也是極善運用白描手法的。在他看來,真正的白描即「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雖只簡簡單單十二個字,卻滲透了「為人處世」的人間真相。

就如生命其實也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年輕時總以為越繁華的東西越能彰顯個性。而時至中年,就會發現懂得刪繁就簡,內心才會變得安定與富足,身體才會隨之輕鬆與自由。

比起追求更多,我們會發現,簡約會讓生活更加精緻和優雅。

讓欲望極簡,才能更真實的了解自己,把精力放在更迫切的事情上,不盲從,不跟風。

作家林清玄說: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關係,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讓我們明白,花開半夏最美,人生有度最宜。

極簡,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生活法則。


臺灣著名作家、美學大師蔣勳老師曾說過:詩詞之美,就美在它的精煉,美在它的簡單,讓人一看,就能豁然開朗。

而他的人生態度,就如至美詩詞一樣,簡單、從容、又不失韻味。

2014年,他從臺北的都市搬到了臺東的一個小農村,沒有電視機,也不帶手機,甚至很少社交。只隨身攜帶了筆、墨、幾本喜歡的書,還有非常簡單的行李。

宿舍中,除了餐桌、書桌、床鋪外,幾乎沒有多餘的東西。

他每天都在充滿著田園韻味的氣息中,去尋找生活的靈感,感受人生的美妙。

而這兩年多的田園生活,最後以文字、音頻、繪畫和攝影的創作形式,集結成了一本書,叫做《池上日記》。

他說,在那樣安靜的地方可以聽到「天籟」,而所謂的「天籟」或許就是我們心底的聲音。 

土地、歲月、四季、春耕、秋收,以及苦楝與茄苳不同時間的開花與結果……都在他詩一般的文字和聲音中,緩緩流出,形成不可複製的生命底色。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即使住在最簡陋的地方,也能過上最富足的生活。

心之嚮往,安之若素。

生活得越簡單,就越能享受到人世間的至味清歡。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不是擁有很多東西,而是能夠用最少最簡單的方式,去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簡單,讓我們放下不必要的追逐,丟棄物慾的羈絆,用更多的精力去豐滿生命;簡單,讓我們放棄比較,把心思都留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簡單,讓我們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傾聽真實的自己。

人生如畫,真正的美,是褪去絢爛的淡然,是清水出芙蓉的素雅,更是質樸安謐的簡單。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品味出簡單中蘊含的深意,感受生命最頂級的美!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Less is More,揭秘極簡生活中的極簡消費
    理性消費、精選購物;家無餘物、物必有用;摒棄外界目光,忠於自我感受……擁有以上這些特點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稱呼——極簡主義者(Minimalist)。Minimal是最小限度的意思,所以極簡主義者就是那些倡導只用最小限度的東西來生活的人。
  • 性冷淡,才是一個人的高配
    性冷淡風格最近風靡全球,性冷淡式的服裝設計理念,其實和「極簡主義」有點像。你的心裡第一時間肯定是憤怒:「究竟是有多殘忍,才忍心對李麗娟愛心村下手。」>被旅行途中的所遇所感動,卻營造了一種這樣的錯覺,他們需要這樣的「旅行」體驗,因為想展示給別人,也給自己一種暢意生活的感覺
  • 女子因遲到無法登機大鬧機場:情緒穩定,才是一個人的高配
    如果每次航班都等遲到的乘客登機了才起飛,那飛機何時才能起飛?其他旅客的時間就不是時間?顯然,這不可能!羅伯·懷特曾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02.情緒穩定,才是一個人的高配有人說,「成大事者,從不困於情緒」。確實,這樣的成大事者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賈伯斯堅持每天冥想,讓所有的壞情緒漸漸沉澱,然後化為烏有。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今天也說說極簡主義。前幾天看到這麼一個問題:崇尚極簡主義的日本,人生圖什麼,是不是想通了這個問題?「人生圖什麼」是個很大的話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追求,哪一種才是「想通了」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定論。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物質極簡,精神豐盈,生活隨意
    01 物質極簡,學會簡單生活。有時候,一個人有選擇困難症,大都是因為,可選擇的東西太多,所以左顧右盼,感覺這個很不錯,那個也可以,選來選去,便不知該選哪一個。誠如一段話所說:「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是對自身的再認識,對自由的再定義。
  • 極簡主義才不只是扔東西,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真正實現極簡主義
    近幾年來,隨著《斷舍離》《極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推廣極簡主義的書籍在全世界風行,極簡主義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心目中極簡主義的踐行似乎就意味著扔扔扔,要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每天就要各種斷舍離,做到「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才算是滿足標準,其實並非如此。
  • 一個人的極簡生活,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注重品質感的人生,而不是一味的「買買買」。這位韓國獨居女孩,當家中被物品堆滿後,她才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因為物品而感到煩惱。於是,她決定「只扔不買」,踏上了斷舍離和極簡的道路。全屋極簡風十足,看著超治癒。讓我們一起將極簡生活進行到底,相信會給你帶來一個全新的家居體驗。不信?你試試!
  • 40㎡極簡日式風,一個人的自律生活,比隨心所欲更讓人羨慕!
    40㎡極簡日式風,一個人的自律生活,比隨心所欲更讓人羨慕!很多人都說,一個人的生活,想怎樣過就怎樣過,期初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總覺得成家後很多東西都變了味道,責任多了、瑣碎事也多了。但直到我看到這個單身女人的家後,才發現,原來一個人的自律生活,比隨心所欲更讓人羨慕。她家房子不大只有40㎡,不婚主義者,追求靈魂的自由但卻在生活和行為上對自己有著嚴格的約束力!每日6點起床,晚上9點準時睡覺,生活規律和諧又健康。這樣自律的人,說實在的,現在真的很少見,想必內心一定是充滿信仰的,對生活的信仰、對生命的信仰可以讓人堅定一種規律活的璀璨絢麗!
  • 日本主婦的「生活理念」:極簡生活,究竟指的是什麼?
    正是因為曾經擁有的足夠多,所以,到了如今才敢於極簡生活。這一點,從日本主婦們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從家居整理界的「斷舍離」,還是從物質消費觀的「少即是多」。正是因為日本主婦對於極簡生活的追尋,才有了如今的簡約生活,以及日式極簡美學。
  • 《極簡生活法則》:學會這五個極簡生活法則,生活品質自然提高
    這本書就是英國著名「個人成長導師」的查理德—泰普勒的得意之作《極簡生活法則》,一本可以幫助你找到幸福人生,通往成功的道路的經典之作!說實話,這本書如果只看一小部分,這就是一本爛大街的心靈「毒雞湯」,但是,當你閱讀完一整本書之後,你就會覺得,哎呀我去,這個作者實在太牛逼了!
  • 女會計挪用公款220萬被民警帶走:姑娘,這才是你應有的高配
    高配,已經是當下青年追求的生活品質了。有的人,為了所謂的高配生活,還走上了違法的道路。江蘇南京的女會計見同學混的不錯,心生嫉妒,挪用公司220萬巨款,購買奢侈品,當民警到其家抓捕時,看到一屋子的名牌衣服,鞋和包就像一個奢侈品專賣店一樣。
  • Less is more——極簡主義的生活哲學
    給生活做一些減法,你的心情也會簡單輕鬆起來?極簡主義的精髓可以用最簡單的三個字概括——Less is more。談極簡主義「生活」的很少。確實目前關於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中文文章真的很少。極簡主義生活(minimalist lifestyle)這個概念可能絕大部分人都完全沒聽說過。
  • 相比「極簡生活」我更愛「極繁生活」
    現下「極簡生活」大為流行,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本人並不反對。但總是記起小時候老人口邊的順口溜—破家值萬貫,倉房儘是寶。上圖為一張極簡生活的圖片簡單的桌椅如果用用一句成語那就是」家徒四壁「。如果把上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話,那就太沒生活氣了一些,同時這樣的生活也未必簡單。我覺得極簡更應當是一種心態上的極簡,而並非是家具和生活用品的簡單。如果是這樣,我覺得甚至桌椅都不用豈不是更簡單了麼?生活的簡單應當是擁有—閒時品茶養花,餓時饕餮飽腹。
  • 2021年,關於極簡生活的20條建議
    回首過去的一年,我們為生活做了太多太多的加法。歲末年初,辭舊方能迎新,歸零才能重啟。很認同一句話:「高質量的生活,並非走向複雜,而是回歸簡單。」站在2021年的起點,是時候給生活來一場大掃除了。我總結了20條有關極簡生活的建議,讓你在新的一年,扔掉負累,輕裝上陣。
  • 27㎡一個人住!日本女孩的極簡生活,從住到吃,省錢術走紅網絡!
    『極簡主義』的確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軌跡,這其中就包括日本的單身女孩Pipi,25歲的女生,本應該是最喜歡逛街購物的年齡,可是她卻完全相反,除了必要的購物需求之外,她是一位超級省錢小達人,在她的博客裡曬著她每個月的開銷和各項花錢計劃,被粉絲稱為:家計管理師,就是省錢術她租住在東京郊外的一套僅27㎡
  • 實用主義者的極簡生活,小鵬P7讓理想駛進現實
    實用主義的極簡生活一天在去往一家分公司的高速路上,開著車的袁鋒,突然發現自己的脖子不能動了。實際上,自己的頸椎病早已不是一點兩天了,但當那一刻失控的感覺,讓他意識到,不能再任由這樣下去,是時候要調整自己的生活工作狀態了。或許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某些時刻或者設置,讓人開始適時的覺悟。
  • 日式生活美學,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
    日式生活美學,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極大繁榮,我們生活在被物質包圍著的世界,面對著琳琅滿目的商品,花樣百出的促銷,很容易迷失在物質世家之中。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日式生活美學吸引了,用極少的物品,過極簡的生活,這才是創造日常生活之美的關鍵所在。眾所周知,日本社會在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人們不僅是在消費上追求極簡,這股風潮更是刮進了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裡面也開始盛行起這種極少物質打造的極簡生活。
  • 極簡主義者:嶄新的生活方式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在你去百度「極簡主義者」一詞之前,或許你認為,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就是去掉生活中一切樂趣,電視、網絡、汽車、麥當勞、IPHONE,甚至只能保留50件生活物品,過著苦行僧般清修的生活…事實上,極簡者(Minimalist)的核心理念在於:崇尚簡約生活,回歸生活本質
  • 一個人的極簡早餐,只有一盤但飽腹又營養,網友:生活要有品質
    一個人的極簡早餐,只有一盤但飽腹又營養,網友:生活要有品質今天,我一個人吃早餐。天氣炎熱,早上溫度就有30度,早餐做得簡單點,把所有的食材放在一個盤子裡,再倒一杯牛奶。這樣的早餐做得輕鬆,多樣的食材口感好。
  • 日系極簡風:一個人,一把傘,人物與風景極致協調的美感
    走進真實的日本美學生活,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深」,真正的美學藝術,總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日子極簡風的攝影鏡頭下,這位視角獨特的攝影師運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捕追下一個個絕美的鏡頭。一個人,一把傘,人物與風景極致協調的美感就這樣展現在眼前。飛花有時,而遇見,實屬恰逢其時。人物與風景之間,等來的是一場場邂逅,最恰當的時機,遇見生如夏花之絢爛。一人,一傘之間,就是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