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 | 轉載請註明來源
公號名稱:簡愛格妮斯閱讀館
ID:lmagneseread
主 題 曲: 放過自己-莊心妍
本 文 共 :11503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曾經去一個朋友家做客,進門就覺得他們家和別人家不一樣。細觀之下才發現,客廳之中除了書架,就只有一張長長的書桌和幾把木凳。
她看得出我的驚訝,就從屋中抱出一矮桌,放至陽臺剛鋪好的地毯上,然後席地而坐,笑著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她說,當初結婚的時候,她和大多數人一樣,屋子裡的裝飾一樣都不少,電視、沙發、茶几、壁畫等,每樣都花了不少精力去挑選。
可是時間一久,就發現很多東西根本就用不上,反而是佔了很大的空間,索性就一股腦全部送人了。
重新打了一面牆的書櫃,只放長桌和木凳,反正她空餘的時間,大部分也只是讀讀寫寫。這樣一來,反而自在了許多。
有朋友來了,鋪上地毯,放上矮桌,倒杯咖啡,坐在陽光下輕輕交談,更能促進彼此的感情,讓人心曠神怡。
吃飯的時候,在長桌上鋪上餐布,同樣是自然而親切,讓人想起小時候的家。
我們這個時代的多數人,心裡的欲望都越來越大,希望住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去更奢華的餐廳……好像只有這樣才算是人生贏家。
可即使房間裡塞滿各種豪華的裝飾品,心靜不下來,不能及時給愛人一個擁抱,給孩子一個笑臉,也同樣感覺不到家的溫暖。
倒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簡約一點,不給自己施加太多的壓力,反而更容易看見生活的美好。
就像我曾經很喜歡的一種技法——白描。
只需墨線幾筆簡單的勾勒,不著任何色彩,但神韻也躍然紙上。
他們都說,魯迅先生也是極善運用白描手法的。在他看來,真正的白描即「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雖只簡簡單單十二個字,卻滲透了「為人處世」的人間真相。
就如生命其實也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年輕時總以為越繁華的東西越能彰顯個性。而時至中年,就會發現懂得刪繁就簡,內心才會變得安定與富足,身體才會隨之輕鬆與自由。
比起追求更多,我們會發現,簡約會讓生活更加精緻和優雅。
讓欲望極簡,才能更真實的了解自己,把精力放在更迫切的事情上,不盲從,不跟風。
作家林清玄說: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關係,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讓我們明白,花開半夏最美,人生有度最宜。
極簡,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生活法則。
臺灣著名作家、美學大師蔣勳老師曾說過:詩詞之美,就美在它的精煉,美在它的簡單,讓人一看,就能豁然開朗。
而他的人生態度,就如至美詩詞一樣,簡單、從容、又不失韻味。
2014年,他從臺北的都市搬到了臺東的一個小農村,沒有電視機,也不帶手機,甚至很少社交。只隨身攜帶了筆、墨、幾本喜歡的書,還有非常簡單的行李。
宿舍中,除了餐桌、書桌、床鋪外,幾乎沒有多餘的東西。
他每天都在充滿著田園韻味的氣息中,去尋找生活的靈感,感受人生的美妙。
而這兩年多的田園生活,最後以文字、音頻、繪畫和攝影的創作形式,集結成了一本書,叫做《池上日記》。
他說,在那樣安靜的地方可以聽到「天籟」,而所謂的「天籟」或許就是我們心底的聲音。
土地、歲月、四季、春耕、秋收,以及苦楝與茄苳不同時間的開花與結果……都在他詩一般的文字和聲音中,緩緩流出,形成不可複製的生命底色。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即使住在最簡陋的地方,也能過上最富足的生活。
心之嚮往,安之若素。
生活得越簡單,就越能享受到人世間的至味清歡。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不是擁有很多東西,而是能夠用最少最簡單的方式,去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簡單,讓我們放下不必要的追逐,丟棄物慾的羈絆,用更多的精力去豐滿生命;簡單,讓我們放棄比較,把心思都留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簡單,讓我們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傾聽真實的自己。
人生如畫,真正的美,是褪去絢爛的淡然,是清水出芙蓉的素雅,更是質樸安謐的簡單。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品味出簡單中蘊含的深意,感受生命最頂級的美!
▼
▼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