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鄉民,他連夜求見蔣介石

2021-02-15 漲知識漲學問

腹有學識氣自華

做有知識有學問的人

權威 | 新鮮 | 奇趣 | 好玩

每天一期

讓你大開眼界,大漲學識

為救鄉民,他連夜求見蔣介石

胡壽山 彭 如


孫俍工

孫俍工(1894—1962),原名孫光策,湖南隆回縣司門前鎮孫家壠村人,是一位有影響的教育家、語言學家、文學家和翻譯家。他早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留學日本。歸國後先後任教復旦大學、中央軍校、華西大學。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四川教育學院、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學院等校中文系任教。還做過毛澤東的書法老師,與毛澤東有過長期而親密的交往。至今在鄉裡還流傳著他面見蔣介石,妙語救鄉民的故事。

20世紀30年代的某一年,孫家壠村幾個鄉民在慄坪祠堂內偷偷製造槍枝彈藥。當時的國民黨地方官員聞訊後,迅速向縣、省、中央層層呈報。社會上很快傳出風聲:這事已經驚動了中央政府,蔣介石震怒,要嚴懲孫家壠。孫家壠的地方紳士們率先得到消息,嚇得寢食難安。方圓十數裡的近萬百姓也開始惶恐不安。

情急之中,有人想起了正在國民黨中央政府任職的家鄉賢達孫俍工,鄉間傳聞孫俍工與蔣介石關係密切。鄉民們自發籌集路費,派了幾個孫家壠的年輕人馬不停蹄地趕往南京。

孫俍工接到鄉鄰求救後,大驚失色,連夜求見蔣介石。巧的是蔣介石還在辦公室加班,案頭放的正是湖南省方面關於湖南隆回縣孫家壠村匪患橫行的報告。蔣介石見到孫俍工,大發雷霆,拍著桌子大罵:「你老家民風剽悍至此,那些刁民目無王法,竟敢私造槍枝!這是要造我的反嘛!你不要求情了!我定然嚴懲不貸!」

孫俍工默然肅立,沒有吱聲。等蔣介石發完火,才接過話頭,一字一句地說道:「報告委員長,此事都是我等的錯,但也請委座聽我解釋。您也知道,我湖南老家近年水災、旱災、蝗災從未間斷,以致匪盜四起,民眾不堪其擾。鄉親們為求自保,造幾支鳥槍防身,也是情有可原。只怪他們愚昧無知,不懂國法,不知擅自造槍是大罪。現在他們已然知罪,後悔萬分,不遠千裡前來求我向您請罪,望委員長憐憫鄉民,寬大處理。」聽完這番話,蔣介石怒氣漸消。

當時國民政府腐敗無能,全國各地盜匪橫行,民不聊生。蔣介石自知政府剿匪不力,手無寸鐵的民眾造槍雖然犯法,但政府也難辭其咎,如對他們痛下殺手,勢必激起民憤。蔣介石終於打消了嚴懲孫家壠的念頭,並面帶笑容,對孫俍工揮了揮手,說道:「唉,罷了罷了。以此為誡,下不為例!」並當即電令湖南省地方政府做好教化鄉民的工作。

I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和摘自:《文史博覽》 2020年第7期 P67頁。圖片來源網上。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繫,立即刪除。

商務合作:微信號:lianshangpuying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優秀內容請關注在歷史文章裡查看

相關焦點

  • 西安事變爆發後,宋美齡為救蔣,與何應欽發生衝突,還被何罵哭
    西安事變爆發後,宋美齡為救蔣,與何應欽發生衝突,還被何罵哭。怎麼回事呢?1936年12月12日清晨,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當此消息傳出後,何應欽緊急召集一幫國民黨大員到自己的官邸鬥雞閘4號何公館來開會,提出要轟炸西安,以武力搶救蔣介石,並美其名曰「白衣誓師」。
  • 他是蔣介石同學,也是蔣介石的替身,連宋美齡都分辨不出!
    他是蔣介石同學,也是蔣介石的替身,連宋美齡都分辨不出!文|鑫鑫今天文章的主角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當時也是有赫赫戰功後來卻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反手攻擊中國人的蔣介石老蔣。今日的主角便是飾演蔣介石的替身演員,讓我們來看看他究竟多麼的傷痛。作為蔣介石的替身,自然在長相上非常的像,看過兩個人的甚至都分不出來誰是誰,也就是他經常被蔣介石身邊的人所熟識,正是這樣民眾的疑惑就更深了,為什麼一個替身演員能出入蔣介石身邊,被大家熟知呢?
  • 虐文:為救初戀將孕妻獻給敵軍,隔日見兩具枯骨,他跪地痛哭:不
    有人喜歡高糖的甜寵文,但是有的人就喜歡看虐文,會覺得虐文更能讓感情深入發揮,本期整理了虐文:為救初戀將孕妻獻給敵軍,隔日見兩具枯骨,他跪地痛哭:不,精彩不斷,趕快閱讀!(點擊下方書籤免費閱讀↓)精彩片段:為救摯愛把孕妻送敵軍,次日見兩具枯骨,他跪地嘶吼:不!我也知道,她向來心高氣傲,過去又得到過皇子的寵愛,這樣的事她當然不願意做,所以在冷宮一直被人排擠,每一次我來都要塞些錢給嬤嬤丫頭們,我的薪俸本也不多,更何況還有半年我就要出宮了,將來她該怎麼辦呢? 這時,就聽見凝煙抽泣著說:「青嬰,我要離開這裡,我受不了了。」
  • 宿遷跨省為安徽五千多戶鄉民「送光明」
    遠親不如近鄰。22號下午,安徽明光供電公司向宿遷泗洪供電公司尋求幫助,希望通過從四河鄉臨時搭建一條線路,解決泊崗鄉用電燃眉之急。接到兄弟省份的求助信息,泗洪供電公司連夜組織人員勘察現場,緊急籌備電纜、導線、電桿各類物資。
  • 12月25日 張學良緊急護送蔣介石離開西安!
    他認為,「官吏不知民情,與草野不識時局,致上下不喻意,中外不通情,皆報紙不能流通之故也。」他提出以辦報紙「去塞求通」。 1901年4月25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上了一本奏摺,提出十條建議,其中一條標題「開民智」,建議「宜通飭各省,一律開設官報局」,目的是啟發民智,「庶幾風氣日闢,耳目日新,既可利益民生……且可抵制各處託名牟利之洋報。」
  • 綠營市長發話後,基隆警局唯一蔣介石銅像被連夜移走
    綠營市長發話後,基隆警局唯一蔣介石銅像被連夜移走 2018年04月10日 15: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基隆市警察局內放置全臺警察局唯一的蔣介石銅像今年曾引發續留爭議,基隆市長林右昌認為應遷移。
  • 蔣介石如何抒發對母親的追思
    不但母親忌辰蔣介石記掛心中,母親的誕辰,他也始終不忘。1934年12月15日,蔣介石「正午由京乘機出發,以天陰故,飛行甚慢。二時半到滬,六時到杭轉奉化故鄉,連夜十時半到家祭親。」 在他出發的前一天,國民黨第四屆五次中央全會剛閉幕,有諸多政事需蔣介石安排處理。但蔣介石仍一路馬不停蹄直至當晚十時半才趕回家,只為能在母親71歲誕辰當天祭奠。
  • 蔣介石:吾為三民主義而死 亦即為共產主義而死
    蔣介石出身鹽商之家,社會地位不高,又早年喪父,自幼即受土豪劣紳的歧視和壓迫,因此,極不喜歡鄉村士紳階層。③1919年2月,他在閩南長泰軍中,憶及往事,勾起宿憤。26日日記云:「吾國紳耆階級之不破,小民終無樂利之一日。」
  • 從胡適與蔣介石的一張合影說起,蔣介石對他高度評價
    胡適與蔣介石有一張著名的合影,攝於1958年4月10日。查曹伯言、季維龍編著《胡適年譜》,當天上午九點,胡適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在南港中研院考古館樓上發表演說,稱這一職位,自朱家驊卸任以來,蔣介石請他出山,他正在病中,曾數次懇辭,後念及中研院工作者都是老朋友,深感義不容辭云云。隨後,他請前來主持就職儀式的蔣介石致辭。
  • 民間故事:荒年鄉民本欲求死被裡長勸說從其家中背來稻穀卻變金子
    到了第二年春天,新建縣有不少鄉民已經貧困到揭不開鍋。有家老百姓實在是餓得不行,看家中還剩一個大木桶,於是就拉出去賣了銀子三分。他們夫妻坐在屋中愁眉相對,也想不出來今後能靠什麼生計活下去,於是就決定了用兩分銀子買了點米,一分銀子買毒藥,打算跟夫妻最後飽餐一頓,共赴黃泉。
  • 臺灣宜蘭縣礁溪鄉民代表會來常州交流
    10月21-26日,臺灣宜蘭縣礁溪鄉民代表會主席遊見璋率團來常州交流。常州臺辦主任許春元接待了臺灣客人。在常期間,遊見璋主席一行與溧陽市天目湖鎮進行了座談交流。溧陽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芮金龍向遊主席一行介紹了天目湖鎮近年來的發展情況,播放了《味道天目湖》視頻。
  • 蔣介石為何畢生推崇王陽明心學?
    蔣後改臺北草山為陽明山,以示紀念,1975年元旦後,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奉命秘訪大陸,並為陽明山題詞,3月蔣介石彌留之際,特囑託當年同上大陸陽明山的保鏢林楚濤,將自己精心保存的一套《中華大藏紅》(共8本),贈送大陸陽明山,林楚濤之子林樹南先於2002年將蔣介石珍茂了一生的《中華大藏紅》輾轉送到永州陽明山。目前,正在積極聯絡,以求兩岸陽明山互通往來。
  • 蔣介石怕他,戴笠懼他,杜月笙見他都要繞著走,他是誰?
    在民國時期曾有這樣一個人,蔣介石一提到這個人,假牙就發酸。戴笠若是聽說這個人又露面了,第一個反應就是檢查門窗是否關好。但是上海的大佬黃金榮、杜月笙見到他都要繞道走。他就是暗殺大王——王亞樵。
  • 這些年命運多舛的蔣介石像:陳水扁行禮獻花,賴清德連夜拆除,蔡英文...
    首當其衝的,就是留在臺灣社會的各種蔣介石印記。 「轉型」就在臺灣民眾身邊。據臺灣當局統計,目前全臺以「中正」命名的街道有196條,臺北、基隆都有中正區。臺灣有中正大學,以及30多所以中正命名的中小學。還有就是目前流通的數百億枚蔣介石頭像的硬幣,以及2000萬張印有蔣介石頭像的200元紙幣。最醒目的,還是昔日分布在臺灣各地的蔣介石像。
  • 傅斯年:胡適敬他為奇才,蔣介石怕他如虎,耿直一生,55歲被氣死
    耿直的傅斯年第一時間就把這個發現告訴了老師胡適,並輾轉借來了朱蓬仙的講義,連夜研讀。錯確實錯了,但是傅斯年一點都沒給這位大師徒弟面子。他聯名學生集體籤名上書校長蔡元培,要求學校做出明確回復,結果這位古文教授沒多久就被辭退了。
  • 蔣介石日記披露:時常用求神問卜的方式保佑「國運」
    自從決定全身心信奉基督教後,蔣介石虔誠地向「天父」禱告。久而久之,他對基督的信仰,成為支持他渡過重重難關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在上世紀40年代末期。而他的日記中有多次重要記錄,即用《聖經》卜問「國運」!1947年12月29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十日來各戰區告急,失敗電報如雪片飛來,誠令人有應接不遑之感。但此心反無憂懼,夜間安眠勝常。以存亡大事,上帝必有意者,絕非人力所能強制,故自問無愧。」即使戰況持續惡化,蔣介石對「天父」並無怨尤,而以多禱告表達虔敬之心。在1949年1月1日的日記中,蔣介石寫道:「今日又是一個新年新日子,我的德行心靈果有新進否?
  • 沃爾夫:市場和國家之間的印第安小商販與墨西哥鄉民社會
    一、殖民經濟的晚近產物——鄉民社會艾瑞克·沃爾夫將他早年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博期間和西敏司等人一同研討的種植園經濟,以及他們共同參與斯圖爾德發起的「波多黎各項目」的種植園田野調查的知識和經驗積累,付諸他在《撼動大地之子》對墨西哥鄉民社會的精湛論述與發現。其中,他對17世紀以來形成的墨西哥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的民族志描繪。
  • 鄉規民約如何重獲新生
    在中國的「鄉治」傳統中,鄉規民約佔據重要的地位。傳統鄉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能發揮獨特作用,是因為自《呂氏鄉約》以來,它就主要是民間性的,是「人民的公約」,是村民族人共同約定的規範,自然認同它,遵從它。同時,傳統的鄉規民約雖然也不乏懲罰條款,但更主要是「德治」性的規範,德業相勸、患難相助等,包括明清時的講讀制度,都訴諸道德教化,通過內化的道德影響眾人。
  •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監觀四方,求民之莫」,孔穎達《正義》:「此在上之天,能照臨於下,無幽不燭,有赫然而善惡分明也。見在下之事,如殷封之虐,以民不得安定,務欲安之。」在周人看來,天命無常,但不是出爾反爾,其著眼點在於是否能安民保民。
  • 【運河故事】王崇仁義救鄉民
    【運河故事】王崇仁義救鄉民 2019-12-26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