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將重點圍繞十二大產業進行招商引資

2020-12-11 南海網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北京5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5月18日上午,「美好新海南 投資新機遇」——2017海南綜合招商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方少民在新聞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了海南「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十二大重點產業,並表示海南省委、省政府會為培育壯大十二大重點產業、推進進一步改革開放、謀求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保障。

  海南「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十二大重點產業包括:

  一、旅遊產業

  近年來,海南的旅遊收入和旅遊人數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去年全省共接待遊客6023.6萬人次,到2020年可能要達到1億人次。

  未來五年,海南將搶抓「大眾旅遊時代」新機遇,全面啟動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千個美麗鄉村建設,實現旅遊全域規劃、全域打造、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做優做精旅遊特色產品,努力將海南建設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和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

  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海南素有「天然溫室」美譽,具有發展熱帶高效農業的獨特條件。

  未來五年,海南將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生態循環農業為技術路徑,重點建設南繁育種、熱帶水果、冬季瓜菜、天然橡膠、海洋漁業等一批國家級農漁基地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拓展海南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大力實施農業結構調精調優、熱帶農產品質量品牌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全國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省創建等行動,把海南熱帶農業打造成富足農民、服務全國的王牌產業。

  三、網際網路產業

  海南的環境優勢特別適合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目前,海南全省網際網路企業達到4000多家,一批網際網路小鎮啟動建設,網際網路與農業、旅遊、醫療、流通等行業加速融合。

  近期,海南將重點引進與培育熱帶高效農業、旅遊各要素、離島免稅等方面的電子商務;遊戲動漫製作及配套;VR、AR及其產業鏈;軟體研發、文化創意、數字設計等;大數據開發應用;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衛星導航、衛星通信等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應用;傳感智能硬體、物聯網示範應用等八個方面的網際網路產業。

  四、醫療健康產業

  2013年,國家批准在海南設立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並賦予9項特殊優惠政策,經過3年不懈努力,先行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已有20個高端醫療項目開工建設,年內還有20個項目落地。

  同時,海南也是首批國家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區,海口、三亞中醫藥健康旅遊國際示範區建設已經啟動。海南還與全國26個省市實現了異地醫保結算。

  未來五年,海南將高起點高標準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加快開放醫療健康服務市場,用足用好先行區9條特殊政策,落實支持社會辦醫的18條政策,引入社會資本投資興辦有規模、有品牌、有特色的醫療機構,著力打造聚集前沿技術、高端人才、一流管理的健康產業區,逐步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業態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

  五、現代金融服務業

  「十二五」期間,海南金融業GDP年均增長18.6%,2016年,金融業增加值280億元,同比增長15.7%;佔GDP、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6.92%和12.9%,金融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在十二大產業中排名第二,成為拉動服務業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進出口銀行、中信銀行、陽光人壽保險公司總部等一批金融機構紛紛進駐,股權交易中心、貴金屬交易中心、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相繼開業運營。到2020年,海南將基本建成各類機構健全、產品豐富、創新活躍、競爭有序、監管適度、功能完善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把金融業打造成為海南重要的支柱產業,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國際旅遊島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六、會展業

  海南發展會展業既有生態環境優勢,也有博鰲亞洲論壇品牌優勢。

  未來五年,海南將進一步優化海南會展業發展環境,積極推進大型展館、大型會議、品牌展覽、特色節慶、國際文體賽事等五大工程建設,形成以海口、三亞、瓊海為中心,其餘市縣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會展業空間格局,著力提升海南會展國際化水平。

  七、現代物流業

  海南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發展海空運輸區位優勢明顯。物流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環島高鐵全線貫通,「田」字型高速主框架基本形成。「南北東西、兩幹兩支」機場布局加快推進。全省港口生產用泊位120個、萬噸級泊位50個,國際海運航線通達20多個國家和地區。京東海口倉、林安物流交易信息中心近期投入運營。2016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638億元,全省現代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71億元,全省社會物流成本費用從2014年的18%下降到15.8%。

  未來五年,海南將規劃整合全省港口資源,推進海口美安、澄邁金馬、洋浦、三亞、東方、瓊中六大物流園區建設 ,大力發展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物流、中轉物流,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模式,努力將海南打造成為面向東南亞和大洋洲、連接南北經濟帶的區域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

  八、油氣產業

  海南管轄的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近年來,依託洋浦經濟開發區、東方工業園區,以海南煉化、中海化學、東方石化為龍頭,初步形成比較完備的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鏈。

  未來五年,海南將在堅持嚴格環保要求和園區化的前提下,推動南海油氣勘探、開發和加工,重點是陵水氣田開發建設;推進油氣產業的精細化發展,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促進產業成形、做優、做大,重點推動中石化海南煉化100萬噸/年聚酯二期、海南逸盛石化50萬噸/年PET二期、中海油東方石化20萬噸/年丙烯晴等大項目。

  九、醫藥產業

  海南南藥、黎藥和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四大南藥產量佔全國90%以上。近年來,海南醫藥產業已初具規模,打造了「海口藥谷」產業聚集區,培育了「養生堂」、「快克」、「康芝」等中國馳名商標。

  未來五年,海南將通過集群集約建設,形成管理規範、環境友好、特色鮮明、產業關聯度高的醫藥產業集聚區。依託海口藥谷的產業基礎,省、市聯動高水準規劃建設海口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美安新藥谷」,加大引進國內外醫藥龍頭企業、高水平研發團隊、高端創新品種、各類產業資本、營銷團隊及網際網路電商移動醫療平臺等,優化發展化學製藥,重點突破生物製藥、醫療器械,特色發展南藥、黎藥、海洋藥物、中藥飲片、藥妝、醫藥保健品等產業,打造高效創新產業集群。

  十、低碳製造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南初步建立起汽車及裝備、輕工食品、醫藥等低碳製造業產業體系。

  未來五年,海南將重點圍繞熱帶農產品加工、新能源汽車製造、新材料、海洋裝備製造、特色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加強謀劃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海南。從國家戰略、地方特色等方向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鼓勵和引進社會投資,形成儲備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項目的良性循環格局。

  十一、房地產業

  海南房地產業在擴大投資、增加稅收、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房地產業現在是、今後仍然是長期支撐海南省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柱產業。

  未來五年,海南一方面要堅持「兩個暫停」去房地產庫存,嚴格做到先規劃、後建設,杜絕盲目開發。另一方面將全面提升房地產產品品質,重點發展高端住宅、旅遊地產和商業地產,引導房地產業與「百鎮千村」建設和旅遊、醫療、健康、文化、教育、商業等融合發展,並在建立企業與當地老百性利益共享機制的基礎上,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利用全國最優最美生態環境,引進最優最好的投資者,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十二、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海南將重點推進高新技術與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製造、遊艇製造等行業的融合發展,支持科技園區積極引進創新能力強,市場潛力大的外省高新技術產業;教育方面,將統籌辦好各級各類教育,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教育領域,重點引進國內外一流高新在海南設立符合海南發展戰略需求的研究生院(研究院)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其中海口教育產業園區重點引進高水平高新和人文社科類研究生院,帶動旅遊、科技、地產等產業發展,三亞教育產業園區重點引進海洋領域研究生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國際教育培訓機構等;文化體育方面,將重點發展遊戲動漫、影視製作、體育賽事、演藝娛樂等行業。

責任編輯:邱苗

相關焦點

  • 海南優化產業結構,十二大重點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海南生態軟體園的華麗「變身」是海南近年來進行產業調整、建立現代產業機構的一個縮影。自201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並實施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決策部署以來,海南省產業成形成勢情況良好。特別是去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背景下,海南省進一步優化產業機構,現代化產業發展取得可喜成績。
  • 海南海口市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建設自貿港 客商接踵來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海南省海口市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建設自貿港 客商接踵來本報記者 朱榮鵬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發布。圍繞《總體方案》,海口市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建立在談項目跨區流轉、用地手續「聯辦」等制度,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工作。今年以來,海口市已舉辦或參與近20場各類推介會、發展論壇、企業年會和自貿港項目籤約活動等,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
  • 重點產業園區將成海南實施自貿港政策「排頭兵」
    新華社海口9月3日電(記者吳茂輝、劉博)海南將在重點產業園區率先實施部分自貿港政策,用於投資旅遊業、交通運輸等各類服務業設施的各類商品進出口有望率先實現零關稅。日前,海南省政府相關負責人出席在海口舉行的海南自貿區(港)產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時表示,重點園區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先試的「排頭兵」,將率先分步驟、分階段實行部分自貿港政策。
  • 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的突破點在哪裡?
    招商引資是園區健康長遠發展的關鍵,做好園區產業導入和企業引進工作,也就就相當於做好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的一大部分。因此,如何做好園區招商引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那麼,如何突破園區招商引資的痛點?1、項目的選定 ——招大引強投資項目的選定應根據園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根據現有的基礎設施條件、根據現有的產業配套情況、根據現有的各種資源(自然、人文、土地、環境)去偽存真,集中精力抓有效項目,抓大項目。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招商人員要首先把好項目引進關。
  • 海南今年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以優勢產業吸引優質人才
    而最終讓她下定決心的因素,正是自貿港建設帶來的各項產業的發展,讓她能在這片開放的熱土上看到屬於自己的未來。在海南2020年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活動中,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結合自身的業務發展需要,累計發布了招聘崗位百餘個,涉及醫療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海南當下最火爆的免稅行業,累計收到了求職簡歷5000餘份,組織了50餘場招聘面試活動。
  • 項目籤約:現代服務業獨佔鰲頭 招商引資:按照功能區布局產業
    原標題:項目籤約:現代服務業獨佔鰲頭 招商引資:按照功能區布局產業 特別是在招商引資和服務項目建設推進上,能否為全市全省乃至蘭州新區的投資增長、跨越發展添加後勁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而蘭洽會無疑是檢驗其實力的最好的平臺。   7月7日,第二十二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暨「民企隴上行」城關區項目籤約暨推介活動將隆重舉行,雖活動還未正式開場,其熱烈氛圍早已升騰。
  • 海南自貿港產業園區怎麼管?定了!
    (中發〔2018〕12號)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精神,推動全省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鼓勵產業園區創新招商方式,大力發展產業鏈招商、點對點招商、委託招商、網絡招商等,提高招商引資成效。不斷完善招商政策制度和服務體系,把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措施。加強統籌協調,確保項目落地。項目落地後應做好企業的跟蹤服務,了解和解決企業遇到的各種問題。
  • 《小康》雜誌丨三亞:圍繞「三區一中心」,打造海南自貿港建設新標杆
    兩年來,三亞市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圍繞海南「三區一中心」定位,在旅遊轉型升級、招商引資引智、改善營商環境、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獲得突出成就,在促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上邁出堅實步伐。三亞市面臨南海、地處南疆、擁有南繁,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資源稟賦,決定了三亞城市的特殊定位。
  • 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在京舉行
    記者董翰博報導 12月9日至15日,由省政府主辦的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在北京舉行。不久前,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打造我省開放合作的西門戶和新增長極。為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本次活動,我省有關部門到北京開展上門招商、精準招商,圍繞裝備製造、大數據、精細化工、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我省承接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的優勢產業,強化產業承接,紮實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圍繞「數字遼寧、智造強省」開展專業化招商,瀋陽市、瀋撫示範區的一批數字經濟招商引資項目在活動中集中簽約;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積極招商選資,採取各市分散籤約的模式,促成一批優質項目籤約,共籤約項目87
  • 【招商引資】固安縣召開第三期招商引資大講堂
    【招商引資】固安縣召開第三期招商引資大講堂 2020-12-1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 促進周活動在京舉行 - 電子報刊
    本報訊 記者董翰博報導 12月9日至15日,由省政府主辦的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在北京舉行。 不久前,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打造我省開放合作的西門戶和新增長極。如何利用好優勢,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成為我省努力實踐的重大課題。
  • 臺安圍繞五大主導產業大做文章
    臺安圍繞五大主導產業大做文章 信息來源:鞍山日報發布時間:2020-05-20瀏覽次數:次 年初以來,臺安縣緊緊圍繞「兩翼一體化」經濟發展戰略,認真落實「春風行動」,圍繞彩塗板及深加工、精細化工、造紙、農產品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主導產業開展招商引資,洽談項目20餘個,新籤約項目4個,引進國內到位資金3.7億元。
  • 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國文旅產業大突破!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制度設計和分步驟分階段安排,既是「路線圖」,也是「施工圖」。綠維文旅認為,中國文旅產業將以《總體方案》為契機迎來突破發展!海南應站在更高的起點上,立足國內外全盤謀劃。
  • 南北互動推動產業轉移,內蒙古自治區來蘇招商引資
    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尚志強、二級巡視員李春生圍繞區情現狀及洽談情況進行了推介宣傳。田永廳長就內蒙古區位資源、政策保障和通商條件進行了重點介紹,並表示,自古富庶的蘇州市在開放型經濟發展、園區規劃建設、創新驅動能力和以旅遊經濟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對內蒙古產業發展都具有學習借鑑的重要意義,此次洽談活動即是產業承接的互惠合作,更是南北交流的深層互動,希望蘇蒙兩地企業能夠通過洽談活動實現精準對接,推動更多產業轉移項目到內蒙古投資興業、實現發展
  • 10個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四批重點項目落戶三亞中央商務區和崖州灣...
    10個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四批重點項目落戶三亞中央商務區和崖州灣科技城三亞發展勁頭十足 園區「磁吸效應」突顯12月13日上午,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四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三亞現場集中簽約
  • 為海南體育產業發展賦能 海南自貿創新體育產業研究院在海口成立
    目前,海南正圍繞「全力打造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提高體育產業的產業化、國際化、特色化水平;保障國家體育發展戰略,打造體育冬訓天堂」三大工作目標,積極推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希望體育產業研究院成立以後,能發揮好智庫和橋梁作用,服務好海南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國家智慧健身服務示範區建設,成為理念先進、特色鮮明、成果豐碩、人才薈萃、全國一流的體育產業智庫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 「科技日報」海南:建設自貿港 高新技術產業將做足文章
    12月8日,《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正式對外公布並提出,「十四五」時期緊緊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 西安華陰圍繞做大華山旅遊產業 再出大手筆
    今年以來,華陰市圍繞做大華山旅遊產業再出大手筆,無論是華山旅遊主幹道二期工程,還是華山溫泉大酒店項目,都讓7月28日前來觀摩的市委三屆七次全體會議參會者讚嘆不已。華山旅遊主幹道是華陰城區「三縱四橫」道路規劃的縱向城市主幹道,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華山景區基礎設施檔次,緩解城區南北交通壓力,對加快中心城市東擴南接步伐,早日實現山、水、城、廟一體化旅遊格局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於今年3月19日開工的旅遊主幹道華嶽路二期工程計劃投資3000萬元,建設裡程1.7公裡。該工程開工以來進展順利,到目前為止,已完成投資1850萬元,佔計劃總投資的61.7%。
  • 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方向
    近年來,海南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著力培育十二個重點產業。海南統計局數據顯示,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七成左右,已成為海南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從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的發展可以看出,海南在旅遊業、包括醫療健康產業等在內的現代服務業以及以網際網路產業和醫藥產業為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均取得突破性發展,並以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和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十一個重點園區為抓手,實現產業的集聚發展,為海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 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掛牌
    這11個重點園區將以推進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穫的實際成效為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全島自貿港建設。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等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江東新區揭牌,其他10個園區的掛牌儀式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