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釋疑 第31期/奉天玉)
幾年前,相親類綜藝泛濫,有一位女嘉賓卻「脫穎而出」,憑藉一句經典語錄火遍大江南北,她就是說出「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被網友稱之為「拜金女」的馬諾。對於她的擇偶觀念,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則認為麵包比愛情更重要,支持她的想法。
其實,愛情和麵包不僅是如今女子要面臨的選擇,先秦時期的一個美人也曾有類似的苦惱——先秦時期的齊國,有一個美麗的姑娘,被兩戶人家同時看上了。而且這兩戶人家各不相讓,同時前來提親。
其中一家生活非常富裕,可以保障這個姑娘一生吃香的喝辣的,還能穿綾羅綢緞,只不過這家的公子相貌醜陋;另一家的公子倒是長得一表人才,足以配得上姑娘,可他卻家境貧寒,姑娘嫁給他一定會過苦日子。
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過得幸福,於是這對父母,既沒有貪圖第一家的富貴應下親事,也沒有因為第二家的公子帶出去有面子而許諾嫁女,而是將選擇的權利交到了女兒手中。而且,這家父母為了避免女兒害羞,不好意思直言,還貼心的對女兒說,來提親的兩家分別住在東西兩邊,你想嫁到哪一家就挽起哪一側的衣袖,露出胳膊,其餘的事情只有爹娘為你張羅。
其實,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個姑娘不管選擇哪一方,甚至全部回絕,都無可厚非,這只不過是個人選擇罷了。可是,她做出選擇並回應了八個字之後,卻被罵千年,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世人印象中,古人一向是含蓄的,而且比今人更看重禮義廉恥,可是這個姑娘打破了世人的固有印象,做出的選擇比現代人要「開放」的多。
漢人應劭所著的《風俗通》記載:「俗說: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而西家宿。』此為兩袒者也。」
意思是說,這對父母明顯低估了女兒的臉皮厚度——他們的女兒可能覺得,傻子才要做選擇,像她這樣的聰明人哪一樣都不會放過,於是她把兩隻胳膊都露了出來,並解釋說,我想每天到東家吃飯,享受他們的富裕;每晚到西家住宿,只與長得帥的那位同床共寢。
不得不說,這位姑娘打得一副好算盤,在她面前,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拜金女」馬諾根本算不上什麼,只是不知道,她的父母有沒有同意她這樣大膽的想法?東西兩家的公子聽到她的決定之後,又會有什麼反應呢?
史料中沒有記載這件事情的後續,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後人對那位姑娘非常鄙夷,將這件事進行總結提煉之後,得出一個成語,即「東食西宿」,專門用來嘲諷像她一樣的異想天開,又貪得無厭的人。當然了,那位姑娘也可能只是跟自己的父母開了個玩笑,表明自己對前來提親的兩家公子都不感興趣,她想嫁一位既有一副好相貌,又家境優渥之人,只不過被史料斷章取義了。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在愛情和麵包之間,你又會做出什麼選擇呢?
參考資料|《風俗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