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一女子被兩家同時提親,回應八個字,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2020-12-15 一品歷史

(歷史釋疑 第31期/奉天玉)

幾年前,相親類綜藝泛濫,有一位女嘉賓卻「脫穎而出」,憑藉一句經典語錄火遍大江南北,她就是說出「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被網友稱之為「拜金女」的馬諾。對於她的擇偶觀念,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則認為麵包比愛情更重要,支持她的想法。

其實,愛情和麵包不僅是如今女子要面臨的選擇,先秦時期的一個美人也曾有類似的苦惱——先秦時期的齊國,有一個美麗的姑娘,被兩戶人家同時看上了。而且這兩戶人家各不相讓,同時前來提親。

其中一家生活非常富裕,可以保障這個姑娘一生吃香的喝辣的,還能穿綾羅綢緞,只不過這家的公子相貌醜陋;另一家的公子倒是長得一表人才,足以配得上姑娘,可他卻家境貧寒,姑娘嫁給他一定會過苦日子。

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過得幸福,於是這對父母,既沒有貪圖第一家的富貴應下親事,也沒有因為第二家的公子帶出去有面子而許諾嫁女,而是將選擇的權利交到了女兒手中。而且,這家父母為了避免女兒害羞,不好意思直言,還貼心的對女兒說,來提親的兩家分別住在東西兩邊,你想嫁到哪一家就挽起哪一側的衣袖,露出胳膊,其餘的事情只有爹娘為你張羅。

其實,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個姑娘不管選擇哪一方,甚至全部回絕,都無可厚非,這只不過是個人選擇罷了。可是,她做出選擇並回應了八個字之後,卻被罵千年,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世人印象中,古人一向是含蓄的,而且比今人更看重禮義廉恥,可是這個姑娘打破了世人的固有印象,做出的選擇比現代人要「開放」的多。

漢人應劭所著的《風俗通》記載:「俗說: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而西家宿。』此為兩袒者也。」

意思是說,這對父母明顯低估了女兒的臉皮厚度——他們的女兒可能覺得,傻子才要做選擇,像她這樣的聰明人哪一樣都不會放過,於是她把兩隻胳膊都露了出來,並解釋說,我想每天到東家吃飯,享受他們的富裕;每晚到西家住宿,只與長得帥的那位同床共寢。

不得不說,這位姑娘打得一副好算盤,在她面前,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拜金女」馬諾根本算不上什麼,只是不知道,她的父母有沒有同意她這樣大膽的想法?東西兩家的公子聽到她的決定之後,又會有什麼反應呢?

史料中沒有記載這件事情的後續,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後人對那位姑娘非常鄙夷,將這件事進行總結提煉之後,得出一個成語,即「東食西宿」,專門用來嘲諷像她一樣的異想天開,又貪得無厭的人。當然了,那位姑娘也可能只是跟自己的父母開了個玩笑,表明自己對前來提親的兩家公子都不感興趣,她想嫁一位既有一副好相貌,又家境優渥之人,只不過被史料斷章取義了。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在愛情和麵包之間,你又會做出什麼選擇呢?

參考資料|《風俗通》等

相關焦點

  • 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回答後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流傳一直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女生為了證明自己在男朋友心中佔的地位有多高,就會問當自己和他的母親一塊掉到水裡,會先救誰呢?我相信肯定是困擾了很多男性朋友,其實追溯歷史可以追到戰國時期,當時有發生了這樣的事,她的丈夫和父親必須選擇一個,她的選擇讓人意想不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女兒問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
  • 兩男同時上門提親,父親:想嫁誰?女兒伸出兩隻手羞澀說出八個字
    故事被東漢的才子應劭記錄在《藝文類聚》中,講述的是在春秋年間齊國發生的事情,齊國有戶人家,只有一個女兒,這女子自小就是美人胚子,長大以後更是出落得花容月貌、亭亭玉立,這樣的女子,自然是眾多青年才俊必定要追求的窈窕佳人,等到她到了婚嫁的年齡,上門提親的人也絡繹不絕,某天,家裡同時來了兩個提親的男子,而這兩個男子有著截然相反的條件,東家的男子相貌醜陋,但家底厚實財產頗豐
  • 朋友夫妻不和,蘇軾隨口作了一首打油詩,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可是,估計他自己也不曾料到,有一次他隨口作的一首打油詩,不僅誕生了一個專門用來調侃甚至批判女性,並流傳至今的成語,還導致一個女子被嘲諷了千年,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宋朝年間,有一個叫陳慥的人,他雖然是官宦之後,且狂傲不羈,卻並不喜歡擺官二代的架子,出門不坐馬車,也不戴官帽,後來更是乾脆跑到了龍丘山隱居。
  • 女子擇偶,相貌和財富哪樣更重要?先秦一女子作出回答,被罵千年
    對於女子來說,在擇偶的時候,未來夫婿的相貌和金錢究竟哪樣更重要?每個女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又帥又有錢的白馬王子,畢竟不是那麼好找的。所以,財富和相貌就如同是魚和熊掌,是很難兼得的。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女子在擇偶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金錢固然重要,因為有錢可以讓下半生過的很好。
  •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後來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最後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華元,華元的出生地是宋國都城商丘,並且華元還是宋戴公的第五世子孫。他作為王公貴族,還在政治軍事方面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也得到了宋文公的器重。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她的決定至今被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大家都知道,戀愛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如今,很多戀愛中的男孩都會被女友問一個問題,如果她和男孩母親同時掉進水中,男孩會救誰?這是一道偽命題,男孩無論選哪一個都是不正確的答案,所以男生通常會轉移話題。再者說,這是戀愛期間男女的玩笑話,可是大家知道嗎,歷史上的一位女子,卻真的面臨著這種兩難的選擇,她的父親和丈夫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她的決定至今被後人唾棄,還誕生了一成語。古代女子生活的如何,要看她的家庭和嫁入的人家,而她嫁給什麼人,是由父母決定的。
  • 公主欲殺丈夫小妾,因長得太美不忍下手,從此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古代社會,妻妾關係無疑是個難處理的話題,畢竟「一山難容二虎」,而在東晉時期,也因此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不過在此期間,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桓溫看見李勢府上有一個十分漂亮的女子,便有了納妾的打算,經過詢問才知道,這正是李勢的女兒,便詢問他是否能將女兒嫁給自己,然而李勢哪敢不從?更何況能和桓溫多近層關係,這可是好事情啊!就這樣,桓溫迎娶了李勢的女兒李氏。
  • 趙雲擊敗曹操的這一戰役 誕生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 是什麼成語?
    趙雲的確是一名忠貞不二、武藝高強的虎將,其實,趙雲還非常的有謀略,在一次趙雲與曹操作戰的戰役中,趙雲不僅用超高的謀略打敗了曹操,並且,趙雲的做法還造就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軍事家的曹操自然明白這一道理,於是,他就派大將張郃先把糧草運送到漢水旁邊。
  • 古代有首詩,全詩只有一句,卻成千古名詩,還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因為這首詩,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成語,並流傳至今。潘大臨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很有名氣,因此他的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哲宗元佑中前後在世。潘大臨是宋朝時期江西派的詩人,湖北黃州(今屬黃岡市)人,字邠老,一字君孚,潘鯁之子。潘大臨和弟弟潘大觀均因為寫詩而聞名天下,善詩文,又工書,從蘇軾、黃庭堅、張耒遊,雅所推重。為人風度恬適,殊有塵外之韻。
  • 他逃難被女子救下,要女子保密,女子覺得受辱輕生,誕生一成語
    他逃難被女子救下,要女子保密,女子覺得受辱輕生,誕生一成語從古到今,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的成語和典故,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很多已經都失去了本來的含義,就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千金小姐」這個詞也沒有逃脫這個宿命。
  • 商紂王被妲己魅惑終致亡國,遭周武王嘲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自從我國進入封建社會之後,就差不多成為了男權時代,女子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低,除了後宮中偶爾或出現幾個太后或太皇太后,能夠幹預朝政之變,女人與權力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幾千年來像武則天那樣正式登基稱帝之人
  • 蘇軾被朋友妻子趕出門,憤然寫一首詩,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個有關於蘇軾的故事。由於他作了一首詩,卻意外讓一個成語流傳至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話說蘇軾已經小有名氣的時候,有一次約了一個叫陳季常的官二代朋友喝酒。但陳季常已有家室,還是個妻管嚴,每次出來玩都需要對妻子保證早早回家,才能出來。但是這次卻跟蘇軾喝多了,還叫了歌姬來助興,最後深更半夜才回去。
  • 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其中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兩千多年的漢朝時期詩歌已經就很成熟,這一時期同樣有很多優秀的詩作,而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其中譬如李延年的《李延年歌》,那就是一首節奏歡快,同時很唯美的佳作,這首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同時也寫出了一位絕世而獨立的佳人,最為令後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首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傾國傾城」,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主要是來形容美麗的姑娘。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這時候母親送給女兒一句話,雍姬猶豫再三之後,終於做出抉擇,後人將這個典故濃縮成了一句成語,從此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同時,由於是他扶植鄭厲公即位,所以常以擁立之臣自居。而當時的鄭厲公由於攝於蔡仲的淫威,所以基本上都以「兒皇帝」侍之。在這種前提下蔡仲的權勢越來越大,並且培養了一大批忠於自己的門客。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很多人都敢怒不敢言,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私下裡細數他的罪過。
  • 晏殊流傳最廣的宋詞,下片14個字中的兩個成語更是經典
    晏殊流傳最廣的宋詞,下片14個字中的兩個成語更是經典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綿延五千年沒有斷絕,詩歌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我國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皆出現於先秦時期,一是現實主義源頭《詩經》;二是浪漫主義源頭《楚辭》。
  • 公主在花園裡曬太陽,一片黃花落在臉上,產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而女子在未出閣之前為什麼都叫做「黃花閨女」呢?在現在都有一些地方說自己的女兒還是黃花閨女呢,但是為什麼都這麼說呢?在民間有著一個這樣的傳聞,說是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位非常美麗的公主。據說這個公主生的十分美麗,就連宮中的宮女看到時,都被對方迷住了。更不要說男子了,都想見一下這位公主的芳容。
  • 晚唐秀才遭風塵女子嘲笑,用一首詩反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在不停的更新,很多成語的語義也發和了訛變,這個成語也不例外。如果有人了解「雲英未嫁」的出處和本義,估計就再也不會想將它,與待字閨中的少女聯繫在一起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個成語出自晚唐時期的一首詩中,其作者為當時名揚四海的著名詩人羅隱,曾得盤踞江浙的吳越王錢鏐重用,後梁和後唐也曾向他拋出過橄欖枝。
  • 一個大帥哥的一席談話,導致了三個著名的成語流傳千年!
    有三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成語,它竟然和歷史上一位大帥哥有關!並且他很可能是歷史記載中的第一位大帥哥!那他帥到什麼程度呢?他帥到鄰居家的女孩子竟然風雨無阻的爬上牆頭偷看了他三年!那你說帥不帥嗎!沒錯,讀到這裡你一定猜到了本故事的主角名字叫宋玉,我們生活中形容一位女子的美貌,那詞多了去,諸如「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等,但我們在形容一個帥哥時,那就非得用到「貌若潘安,美似宋玉」這個詞了!潘安咱下次講解,本文主要講宋玉。春秋戰國那段歷史可真是一個亂糟糟的年代!
  • 老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41個字,卻流傳了一個成語
    他流傳後世的《道德經》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後世譽為萬經之王。老子認為道是一種充塞於天地間渾然一體的實物,雖然無聲無形,卻是萬物之源。如今很多盛行的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物極必反、禍福相依、自知之明等等。下面介紹老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41個字,卻流傳了一個成語。《道德經》第64章:為者敗之,執著失之。
  • 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了首肉麻情詩,誕生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可能很多人覺得名字未能流傳於後世的文人,他們的作品應該也不怎麼樣,要不怎麼會名字流傳不下來呢?但真是如此嗎?其實並不是,像很多作者名字不可考的詩文,它們本身的水平造詣並不低,有些詩句傳到現在甚至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