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翟瑜
3月的最後一天,是衡陽國際馬拉鬆開跑的日子。前夜,為了籌備好國際馬拉松的志願工作,「95後」大學生童羅和他的10餘名志願者同伴一夜未眠。凌晨2時許,他們在湖南工學院附近集合出發,徒步來到了市體育中心。
馬拉松結束後,他累得幾乎虛脫。由於童羅為馬拉松賽事做出的積極貢獻,被組委會評為了「優秀志願者」。
今年22歲的童羅是湖南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畢業生,這不是他第一次在這種大型志願活動中默默耕耘。從18歲開始,童羅大學四年參與公益活動400餘次,舉辦個人公益志願講座30餘場,引領13000餘名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在衡陽近20萬名高校學子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初見童羅,高高瘦瘦,斯斯文文,陽光般燦爛的笑容令人深感親和。別看他年紀輕輕,卻在公益事業上身兼數職:先後擔任湖南省青年志願者協會會員、湖南省共青團青年諮詢團成員、衡陽市青年聯合會委員、衡陽市備戰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助手、衡陽市雁峰區唐備戰政協委員工作室主任助理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明星志願者。
首觸公益源於長沙的夏令營活動童羅與公益結下不解之緣,是在入大學前的那個暑假,他參加了長沙的夏令營活動,其中有一個公益環節由長沙市紅十字會組織的街頭募捐活動,所募集的善款捐給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米貝爛泥村的寒門學子。
那一天晚上8時許,天空下著綿綿細雨,童羅和同伴們站在凱德廣場上,手拉著手大聲齊唱《感恩的心》,唱得非常賣力,可是捐款者寥寥無幾。
就在大夥失望之際,一位老奶奶走過來放下20元錢,她說:「我是從農村出來的,知道貧困學生的不容易,我現在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我能做的就是這麼多了!」老人樸實的一句話,深深震撼了童羅的心:多病的老人都這麼有愛心,我們青年學生不應該做點什麼?那一天,童羅和同伴們共籌集善款4722.4元。
從那之後,童羅決定投身公益事業,參加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進入湖南工學院沒幾天,他報名參加了2014壹基金「為愛同行」(長沙站)健行活動,全程36公裡,沿途募集的善款用於淨水計劃,改善偏遠地區兒童飲水狀況。
「雖然很辛苦,但為了孩子們上學,值!」那一次,他和來自全國各地的1800名健行者攜手徒步行走,沿途籌集善款40多萬元。活動結束後,他又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捐贈了1000元。童羅感慨地說,「活動方向志願者贈送了刻有為愛同行的手環,我大一起就一直戴在手上,陪伴我參與了所有的公益活動。看到手環,心中仿佛充滿了信仰的力量,我希望自己一路上都能為愛同行。」
自發「組團」實踐履行公益夢想大一上學期,童羅開始參加社會上的公益組織。開學沒多久,他參加衡陽市舉辦的彩跑活動。在彩跑活動中,他結識了義工協會的會員,雙方建立了聯繫,在那名會員的推薦下,童羅也加入了義工協會,熱心於愛心送米等公益活動。
放寒假時,童羅準備回益陽老家過年,但在朋友圈裡看到義工協會會員在朋友圈裡發送的「衡陽市心得樂面對面募捐活動連結」,於是他放棄回家,馬上聯繫活動方,要求加入這場公益活動。
100名貧困學子在心得樂面對面募捐活動現場,接受各界愛心人士的募捐,童羅的工作就是負責捐款方與受捐方的現場對接。
活動結束後,他回到老家,有一天,一條簡訊映入了他的眼帘:「童羅同學,我特別感謝您能幫助我的孩子與愛心人士順利對接,讓我的孩子重返校園。」這條來自於山區孩子家長的暖心簡訊,讓童羅從此堅定了自發組團實踐履行公益夢想的信念。
「如果帶領大學生們組建公益組織,可以發揮他們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公益之路越拓越寬。」說幹就幹,童羅與他的公益夥伴一同組建了微愛助夢志願社。到了大二上學期,他正式擔任微愛助夢志願社會長。每周末都帶領上百名志願者奔赴各個不同的志願服務點,如敬老院、福利院、社區、高鐵站、小學等,四年來,微愛助夢志願社從5個部門增至9個部門,大學生志願者從最初的200餘人發展到2000餘人,每年參與公益活動500餘次,志願服務覆蓋人群超過十萬人。
2015年12月,衡陽正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冬天的早晨特別寒冷。但是童羅仍然帶著他的志願者團隊,凌晨五點多起床,在宿管阿姨還沒開門天還沒亮時,就奔赴各個路口進行交通勸導。在他的帶領下,微愛助夢志願社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因表現突出,微愛助夢志願社先後獲評「衡陽市優秀公益團隊」「衡陽市最佳志願服務組織」,並連續四年獲評「湖南省高校最受歡迎百優社團」,社會反響強烈。
在室友們的眼裡,童羅是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忙人。每天早出晚歸,當他的室友早上還在睡夢中時,他已經出門。當他回到宿舍時,室友已經上床睡覺。為了不耽誤學習,他充分利用雙休日和周末時間,在大學四年時間裡參加了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如長沙團市委「心繫災區,情牽瀏陽」活動、衡陽市首屆青少年農耕文化體驗節、衡陽市慈善之夜、「小手拉大手,文明健康行」2016衡陽市萬人戒菸公益活動、「保護母親河,共圓兩型夢」義務種樹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四年內,童羅組織或參加省市級、校級公益活動超過400餘次,志願服務活動超過2000個小時。大二那年,由於忙於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他整整瘦了20多斤。
在童羅的努力推動下,如今,我市10多所高校的志願者聯繫日益緊密。每當他策劃或組織大型的全市性公益活動時,他總會邀請更多的高校志願者參與,架起溝通的「橋梁」,使得高校志願者之間的交流更為主動與積極,為衡陽高校志願者聯盟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探索「網際網路+演講+公益」引領志願風尚參與上百場公益活動的豐富經驗,使童羅對公益活動、公益項目的策劃、組織、運作熟稔於心。由於大三要參加考研,精力、時間有限,他逐漸把公益事業的觸角伸向了演講活動和網際網路上。
他先後受邀在湖南工學院、衡陽師範學院、衡陽高鐵學院、湖南財工院、湖南師大附中、湖南省南縣一中等大學、中學進行公益演講,演講覆蓋人群超過20000餘人,帶動了13000餘名大中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正因如此,百度工作人員還為他建立了「百度百科」。
童羅結合自己的實際志願服務經歷演講,加上自己的年齡優勢,總能引起同學們的共鳴,效果也較好。在湖南財工院給志願者進行培訓那場講座結束後,200多人參與培訓,有170多人主動加了他的微信。
湖南工學院大二學生湯思思在聽完童羅的公益演講後,馬上加了他的QQ聯繫,一有時間就跟著童羅開展公益活動。
童羅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將自己公益生活的點點滴滴全記錄在自己的朋友圈裡。在大一大二時,他發朋友圈更多是為了記錄生活。而到了大三大四,他發現自己所發布的公益活動故事能夠吸引學弟學妹熱心公益。於是,他開始嘗試一種新型公益形式的創新:「網際網路與公益的融合」。
童羅的微信和QQ好友總計超過6000人,他經常利用日常發朋友圈、發說說的方式,用自己的社交平臺來引領青年大學生的思想。
在童羅大學畢業之際,他將自己大學四年的公益生活整理成書,取名《童言志語》並出版,以此來激勵、引領更多的大學生來參與公益活動。
「國家勵志獎學金」「新東方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湖南省優秀畢業生」等90多張榮譽證書,他每年的專業綜測排名都是位於專業第一位。(編輯:朱嘉林 責編:魏臻臻 三審:張文凱)
返回衡陽全搜索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