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希望,築夢未來!大學生志願者送來愛心支教

2020-12-11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

播種希望,築夢未來。隨著新一批「希望小屋」硬體設施的完善落地,希望小屋的志願服務工作也拉開帷幕。為及時了解受助對象的發展情況並提供愛心幫扶,近日,濟南大學商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大學生志願者們跟隨濟南市市中區志願者聯合會工作人員的步伐,對「希望小屋」項目的受助對象提供愛心支教志願服務。

早上九點,大學生志願者團隊集結完畢,整裝待發。經過近半個小時的車程,大學生志願者團隊到達了本次公益活動目的地——党家街道寨而頭村。

本次志願者公益活動主要針對新近一批剛剛建設完成的「希望小屋」,了解小屋主人相關需求,對小屋的後續維持狀況等。志願者聯合會的工作人員為孩子們帶來了許多暖和的衣物以及新的學習文具;大學生志願者們認真為孩子們輔導作業,答疑解惑。小屋內溫馨的氛圍讓眾人早已忘記了窗外的嚴寒。

整個公益活動過程中,通過志願者聯合會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大學生志願者們都對受助對象的具體情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大學生志願者劉國枝告訴記者,「雖然此前參加過志願者服務培訓,但當我真正走進那間愛心小屋的時候,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件小屋所承載的希望和未來,看著這些孩子能夠在這麼美好的房間裡幸福地學習,真的很開心」。而對於第二次參與公益支教的大學生志願者呂璐來說,再次看到受助兒童熟悉的笑臉讓她感覺非常親近。

濟南大學商學院大學生志願者團隊負責人表示,同學們時刻準備著,為急需幫助的小朋友們貢獻自己的愛心和力量。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在行動】播種愛心希望 成就未來夢想 ——愛心協會攜手...
    【文明實踐在行動】播種愛心希望 成就未來夢想 ——愛心協會攜手愛心企業共同深入董家營小學開展捐贈活動 2020-10-16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學子三下鄉:希望支教
    大學生青年志願者是一個特殊的團體,它代表著一個樂於奉獻,用心服務的「學雷鋒」群體。8月10日下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青春火-青春築夢團隊的成員們於十堰市老營社區開展了一次愛心支教。本次支教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
  • 我們是支教志願者」
    話說,8月20日 希望鄉村教師計劃 第一批支教志願者 △ 支教志願者王安楠向我們分享了連南瑤族自治縣2020年大學生志願服務山區計劃(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座談會上的合照。 「工作環境怎麼樣?」
  • 【團建優品匯】「愛心點燃希望,奉獻成就夢想」英語支教活動--黨建...
    「愛心點燃希望,奉獻成就夢想」英語支教活動   外國語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於2008年,本著「立足學校、服務社會;奉獻愛心、傳播文明;幫助他人、完善自己」的宗旨,積極參與組織各類公益活動,踐行志願服務精神。
  • 愛心點燃希望,「阿福哥在線」為莘莘學子築夢!
    愛心點燃希望,「阿福哥在線」為莘莘學子築夢!多年來,我市各級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在每年暑假,都會開展各類助學活動,尤其是幫助貧困大學生「圓夢大學」活動已成為一個慈善品牌,廣受社會各界關注。舟山晚報和市慈善總會「阿福哥工作室」、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共同推出「愛心點燃希望」慈善公益助學活動,向全市徵集接受九年義務制教育的貧困初學生和小學生作為受助對象,開展助學慰問活動,並從今天起接受報名。
  • 知行合一、共同成長、播種希望、傳遞力量 學生暑期公益支教不只是...
    通過近十年的公益行動,已培育了志願者導師2888人,服務鄉村學童萬餘名。今年7月,「種太陽」中心的志願者們來到了雲南紅河龍美村龍美小學,為哈尼族和瑤族的小學生們帶去了歷時3周的營隊活動。蔣淶作為志願者參與其中,與活動組織者和同行志願者進行深入交流。 思考一:公益支教行動是單純的獻愛心嗎?
  • 大學生志願者到新竹鎮中心學校支教
    今天上午,「同心同向,愛心支教」主題匯演在定安縣新竹鎮中心學校舉行,在笑與淚中,300餘名當地小學生與來自海南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的40餘名志願者互道離別,為期14天的愛心支教活動就此結束。據了解,此次愛心支教活動由海南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與海南海汽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 支教圓了多年的夢 5名志願者赴郴州寨前希望小學支教
    「2018湖南平安人壽愛心支教活動」的首批5名志願者來到郴州寨前希望小學進行支教。志願者代表易躍軍講話。學生為志願者繫上紅領巾。這5名志願者是「2018湖南平安人壽愛心支教活動」的首批志願者,將進行為期一個星期(9月9日至9月14日)的支教活動。該活動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指導、平安人壽湖南分公司主辦、紅網協辦。這5名志願者來自各行各業,有湖南平安的工作人員、有教育系統的公務員,有退休的小學老師,還有媒體工作者。
  • 奉獻成就夢想 三亞志願者英語支教大茅小學
    英語支教活動啟動儀式。(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攝)  南海網三亞4月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嘉珮)4月9日,南海網記者從共青團三亞市委獲悉,為縮小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提高鄉鎮小學學生的英語水平,弘揚志願服務精神,三亞瓊州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從4月1日起,每周五下午選派10名志願者對三亞吉陽鎮大茅小學開展為期3個月的「愛心點燃希望,奉獻成就夢想」的英語支教活動。
  • 河南志願者四川災區支教 愛心使者體驗第一堂課
    四川深山支教第一天 三個「愛心使者」體驗第一堂課  □首席記者 張英/文  這一天,已讓河南移動的「愛心使者」等了好久,可大家都沒有料到,趕赴所要支教學校的路途並不輕鬆。  7月17日上午,河南的4個支教服務隊兵分四路,趕往各自的支教服務地。
  • 廈門大學鳳凰花社英語志願者支教翔安珩厝小學
    珩厝小學校長吳志雄及社區兩委對志願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表達感謝的同時提醒大家路途較遠,來回注意安全。此次活動,志願者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英語做為支教科目,每個人結合自己的特長和所在年級的特點安排不同的課程。由於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志願者們教起來得心應手,每個人拿著精心準備的教案自信滿滿地走進課堂。上課鈴聲一過,教室裡便想起了朗朗的讀書聲。
  • 被利用的愛心:「愛心支教」變收費輔導班
    ,有很多大學生們想通過鄉村支教、兼職打工等方式來擴寬視野、增長見識,本來是好事一樁,但日前,陝西部分高校學生參加了一個愛心支教活動,到達支教點後才發現是收費輔導班。小茹是西安一所高校的大學生,今年暑假前,幾名自稱是「陝西愛心支教聯盟」的負責人來到她所在的大學招募支教老師。
  • 「蒲」寫青春,築夢未來 | 「蒲公英」社會實踐團榮獲我校第五屆「感動校園」學生人物
    你們以課桌為床,與蚊蟲相伴,仰首是春,俯首是秋,「蒲」寫青春,築夢未來。蒲公英的種子愈飄愈遠,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希望,那一封封飄回的來信,就是冬日最溫暖的告白。 團隊介紹 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蒲公英」社會實踐團隊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農村開展志願服務。
  • 教育科學學院築夢服務隊赴威寧縣迤那鎮開展大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7月20日,教育科學學院築夢服務隊在威寧縣迤那鎮開展的大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落幕。
  • 都昌縣組織開展「七彩假期」愛心支教活動
    為了給鄉村兒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們全面健康發展,7月18日,都昌縣組織開展「七彩假期」愛心支教活動, 14名都昌籍大學生志願者深入鄉村開班授課。18日上午,步入徐埠鎮蒼山小學,遠遠的就能聽見悠揚的歌聲。
  • 河南大學生三下鄉:愛心支教,一路陪伴
    新鄉8月16日(通訊員 尹姣姣)為幫助大學生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和實踐能力,積極為社會做貢獻,7月23日,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希望樹」大學生義務支教服務隊前往洛陽市欒川縣陶灣鎮開展支教幫扶活動。志願者在給當地的孩子們傳授知識之外,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以及防火防電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 安徽大學生赴山區支教,遇洪災與學生"失聯",15年後終於重逢!
    尋人信息的發布者是安徽省霍山縣戴家河初中2006屆學生周承宗,他在尋人啟事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相逢雖短暫卻結下深厚情誼,離別時眼含熱淚、萬般不舍2005年的暑假,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13名大學生志願者來到了大山深處的安徽省霍山縣戴家河初中開展暑期支教實踐活動。
  • 針心針意丨濟南愛心公交司機領取愛心毛線,還給志願者送來口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行動正在進行中,在齊魯志願者百花洲服務站愛心毛線領取點,來了兩名特殊的愛心人士,他們是濟南公交北部車隊三隊的兩名駕駛員
  • 「責任照亮未來」支教活動:志願者「痛」並快樂著-支教 樂吟東 毛...
    課間,吳嫻和孩子們談心    東方網記者陳珠還10月17日報導: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部門,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但他們因著一片相同的愛心來到這片土地為期一周的「責任照亮未來」支教活動已經過去了三天,但志願者們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少半分,根據實際情況,他們每人總結出了不同的教學經驗,有的甚至擁有了自己的小「粉絲」,他們都說嗓子很疼,但心理卻充盈著快樂。
  • 大學生支教面臨困境 模式亟需轉變實現可持續
    貴州省大方縣大石小學的教室原本十分破舊,受徐本禹到此支教和媒體宣傳的影響,各界共出資37萬元建起了一棟嶄新的符合國家標準的教學樓,大石村將其命名為「華農大石希望小學」。追隨徐本禹等支教學生而來的社會資金為貴州當地修建了8所希望小學,其中位於箐山村的學校被稱為「本禹希望小學」。支教改變學校硬體設施的同時,也使學校教育教學力量逐漸充實,教育教學管理日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