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掘和應用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潛在優勢

2020-09-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鄉村小規模學校是指位於農村且學生人數不足100人的教學點和村小。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把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放在重要戰略地位,提出了非常翔實而具體的工作思路。無論從國家政策出發,還是從現實情況看,挖掘農村小規模學校潛在優勢,對於保障村落學齡兒童就近入學及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小班化」教學利於實施精細化管理

鄉村小規模學校因落後偏遠而「小」,難免存在教育的自然人文環境和設施相對落後、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偏低、教師崗位吸引力缺乏、生源素質競爭力差等情況,但「小」有小的價值。小規模學校可以通過「小班化」教學來強化個別化教學、個性化關注,進行因材施教式的精細化教育和管理,教師可以通過微信與留守兒童家長之間保持密切聯繫。這種因「小」才能充分實施的精細化管理,會在未來長期的小規模學校教育實踐中凸顯出其優勢。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鐵嶺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小規模學校,留守兒童居多,近年來以「陪伴教育」為理念,充分利用「小而易改」的特點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學校很快從「小而弱」邁向「小而美」。該校在操場上設計出多種形狀的活動場地,孩子們在圓形的場地上「丟手絹」,在方形的場地裡玩「數樹懷抱」遊戲,在菱形的場地中「搖大繩」「打垛子」,在扇形的場地裡做投擲遊戲,在環形跑道上溜著鋼圈奔跑。正因為規模小,學校的課間活動不僅秩序井然,而且讓綜合實踐課、數學課等從室內走出室外,從書本走向生活。

天然的勞動課堂利於開發校本課程

鄉村學校有很強的地域情境、鄉土特色,有不同的鄉土文化基因,可以通過挖掘基於鄉土文化的校本課程來實現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特色發展。基於鄉土文化的校本課程不但有助於鄉土文化的傳承,也有利於深入探尋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激發鄉村教師、兒童的鄉土情懷,進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農村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是相對開放的,農村兒童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大自然,這就為農村兒童提供了天然的生產勞動實踐課堂。吉林省鎮賚縣嘎什根鄉學校周圍都是稻田,學校以「耕讀教育」為辦學理念,把學校建設成了「春見百花齊放,夏聞蛙蛐鳴叫,秋觀魚兒稻浪,冬賞千裡冰霜,應時耕耘田園,四季沐浴書香」的鄉村學堂。學校的「農具園」裡展示著各種農耕老物件,犁杖、鎬、釘耙、鋤頭等,圍牆上繪著一幅幅農耕圖;學校的「百花園」裡有一塊塊長方形的菜畦,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各盡所能,經營著他們的「自留地」,體驗到春種秋收的甘苦。「耕讀教育」實踐使鄉村學校煥發出勃勃生機。

相對「靈活」辦學利於「聯動發展」

鄉村小規模學校不能保證都有「音體美外」教師,本身因為教師少,無法形成教研氛圍。因此,無論從學校管理的要求出發,還是從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需要看,小規模學校之間的「同質性困境」便是「聯動發展」前提和優勢。他們與大規模學校最大的不同在於相對「靈活」,不被已有的經驗或成果所囿,在鄰近小規模學校之間進行跨校合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既符合學校發展要求,又能夠滿足教師發展需要。自2012年開始,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就有4所村小自發組建了「村小追夢聯盟」,他們攜手合作尋求發展路徑,共同打造研修文化。近兩年,「村小追夢聯盟」還改變原有的研修方式,把教師共同研修從「線下」轉向「線上」,把任務分配式改為自選式,為教師自學互助提供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微課程,使教師研修活動變得更加豐富。

當然,也可以嘗試實施中心校、村小一體化發展戰略,以充分激活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聯動發展」。中心校、村小一體化發展較之以強帶弱的集團化辦學那種外援式援助,更能切中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困境。自2012年以來,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便開始實施這種中心校、村小一體化管理,進而催生了「串校聽課」「聯動教研」「片區賽課」等鄉域教學活動,還通過聚焦學生需求,打破班級、學科、學校界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音體美特長教育,有效推動了中心校與村小一體化發展。在此基礎上,2014年該縣又出臺《創建溫馨村級小學指導意見》,對特崗教師和新教師的住宿安排、村小的食堂和菜園子建設等都進行了明確要求,推動了鄉村小規模學校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省教育學院,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基於東北鄉土文化的農村學校校本課程研究」【FHB180618】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17日第8版

作者:陳賀 趙準勝

相關焦點

  • 實現「小而優」,鄉村小規模學校前途可期
    鄉村學校一景:學著把小臉洗乾淨。光明圖片【教育透視】關注鄉村小規模學校,要改善其生存空間、提升其發展質量,使之實現「小而優」「小而美」,從而真實保障鄉村兒童受教育質量。借鑑學習先進經驗,變革小規模學校教育理念與方法當前,許多國家在促進小規模學校內涵發展方面的實踐探索,對於提升我國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質量不無借鑑價值。一是創新學習空間激發師生熱情。有效的學習空間能夠鼓勵和促進學習者的探索、協作和討論,能夠激發教師嘗試教學新方法的熱情。
  • 鄉村小規模學校應對疫情「大考」
    圍繞這些問題,我們開展了對部分地區百人以下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的問卷調查,調查範圍涉及東、中、西地區的8個區縣,共回收有效問卷1506份,並在線訪談了部分區縣教研員、中心校校長、鄉村小規模學校校長和教師,研究、總結和反思鄉村小規模學校在這場疫情中面臨的問題及應對之策,並提出建議,以開啟鄉村小規模學校「網際網路+」背景下質量提升的轉型之路。
  • ...廳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
    強調要針對突出問題,在合理規劃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建設、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穩定鄉村生源等方面推出務實管用辦法。李克強總理多次對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作出指示,要求在投入、師資、教學設施等方面予以保障,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們創造公平的受教育條件。  兩類學校是我國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是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加強全區鄉村小規模學校和...
    27號)精神,加強我區鄉村小規模學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和鄉鎮寄宿制學校(以下統稱兩類學校)建設,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發揮中心學校統籌作用。強化鄉鎮中心學校統籌、輻射和指導作用,推進鄉鎮中心學校和同鄉鎮的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協同式發展、綜合性考評,實行中心學校校長負責制;將中心學校和小規模學校教師作為同一學校的教師「一併定崗、統籌使用、輪流任教」。完善鄉村學校評價方式,充分激發每所學校和廣大鄉村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創造性。
  • 智能時代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突圍
    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是我國小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能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到鄉村小規模學校,無疑是福音。在智能時代,鄉村小規模學校怎樣搭乘技術的快車道,適應新時代變革,實現「小而優」發展?目前,湖南省長沙市鄉村小規模學校通過網際網路+智能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教師教學方式,逐步消除當前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師資弊端。例如,依託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讓學生觀看全國名師和骨幹教師的優課,學校的教師當助教,讓鄉村學生也能享受到優質的網絡課堂;或者與當地城區優質小學結成一對一的關係,城鄉孩子通過直播課堂同上一堂課,學校教師由授課者變成了課堂管理者。
  • 鄉村小規模學校高質量發展,路在何方
    鄉村小規模學校是城鄉教育質量不均等的「重災區」,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最短板」,是精準教育扶貧的「關鍵點」,全面提升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是鄉村振興背景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關於鄉村小規模學校是否應該存在,無論學術界還是決策界,一直都是存在爭論的。
  • 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
    人民視覺引子鄉村小規模學校——學生數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是我國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格外牽動人心。據2018年5月11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鄉村小規模學校10.7萬所,佔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總數的44.4%;在校生384.7萬人,佔農村小學生總數的5.8%。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的...
    各地鄉村小規模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省級財政投入不因鄉村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而減少,結構調整後的資金用於質量提升和獎補。(二)加強辦學條件建設。要將鄉村小規模學校納入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規劃,統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鄉村小規模學校改善辦學條件。
  • 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人民眼·振興鄉村教育)
    據2018年5月11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鄉村小規模學校10.7萬所,佔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總數的44.4%;在校生384.7萬人,佔農村小學生總數的5.8%。「從歷史發展來看,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在服務農村最困難群體、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標準需加快制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督導評估研究所對全國東中西部地區11個省33個縣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狀況進行了調查和實地調研。樣本區縣的選擇考慮了小規模學校數量、經濟發展程度、地形等因素,參與調查的學校類型劃分採取了兩類辦法,一類是以100人為分界點劃分學校規模,一類是按照學校行政屬性劃分,包括了鄉鎮中心學校、村完小和教學點。
  • 建設鄉村小規模學校,湖南打算這樣做
    鄉村小規模學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如何建設與發展?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我省將從優化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強化師資建設和建立保障機制等方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浙江景寧:小規模學校因「改」而美
    ■關注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①開欄的話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是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好兩類學校,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舉措。近年來,國家採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出臺了各種創新舉措,不斷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兩類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本報今日起推出「關注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欄目,報導各地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的經驗和成效,敬請關注。
  • 【教育資訊】甘肅省出臺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方案
    》甘肅教育系統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甘肅省出臺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方案》我省今年11個縣迎接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評估
  • 鄂爾多斯:可建設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
    《鄂爾多斯市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作為鄂爾多斯市首部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法規,為更好地宣傳貫徹其實施,擴大條例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知曉率,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12月25日,鄂爾多斯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了《鄂爾多斯市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新聞發布會。
  • 人民日報關注鄉村小規模學校:託舉起孩子的讀書夢
    據2018年5月11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鄉村小規模學校10.7萬所,佔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總數的44.4%;在校生384.7萬人,佔農村小學生總數的5.8%。「從歷史發展來看,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在服務農村最困難群體、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一家之言】把辦好農民家門口學校作為「鄉村振興」的教育首責 ——平涼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內涵發展的實踐與研究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27號)指出: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是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小而優——來自吉林農安、河南欒川、湖北竹山三...
    據2018年5月11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鄉村小規模學校10.7萬所,佔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總數的44.4%;在校生384.7萬人,佔農村小學生總數的5.8%。「從歷史發展來看,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在服務農村最困難群體、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鄉村小規模學校撤併後對學生有何影響?教育部這樣回應
    中國網5月11日訊(記者 張豔玲 實習記者 李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今日在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時表示,學校撤併要防止過度撤併造成學生過度集中,也要避免產生新的「空心校」。
  • 霞浦80所鄉村小學獲小規模標準化學校認定,有你的母校嗎?
    日前,寧德市教育局認定並公布了270所我市鄉村小規模學校為「鄉村小規模標準化學校」通過評估認定的「鄉村小規模標準化學校」將按三年一輪開展跟蹤督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鄉村小規模學校是指在校生不足100人的鄉村小學和教學點。
  • 消弭「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智慧課堂為鄉村小規模學校賦能
    2019年,《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2年)》發布,蚌埠市的智慧學校建設項目也於同年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在蚌埠,800餘所學校已實現智慧課堂等信息化產品的常態化應用,朱靜老師所在的蚌埠市淮上區曹老集鎮交通小學正是其中的一所鄉村小規模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