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2018年度的重磅天象——「火星衝日」完美上演,這是15年一遇的「大衝」。
「火星衝日」是什麼意思呢?「火星大衝」又是什麼意思呢?這些天文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太陽系八大行星繞日公轉運動。
八大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如下圖,圖中箭頭表示公轉方向)。
八大行星公轉示意圖
太陽和行星都以各自的特定周期在一定的軌道上運行著。同時,由於它們的周期和角速度各不相同,在太陽和每個行星之間,都存在著相對運動。這樣的相對運動,叫做各行星相對於太陽的會合運動。這種運動以地球繞日公轉周期為條件,所以,行星的會合運動是地球公轉的後果之一。
行星會合運動示意圖
當地內(地球軌道內側)行星,即水星(或金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且水星(或金星)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①),稱為「下合」。
當地內行星,即水星(或金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但太陽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②),稱為「上合」。
當地外(地球軌道外側)行星,即火星(或木星、或土星、或天王星、或海王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且太陽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③),稱為「合」。
當地外(地球軌道外側)行星,即火星(或木星、或土星、或天王星、或海王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但地球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④),稱為「衝」。
所謂的「火星衝日」,即太陽、地球、火星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地球處於中間位置,太陽和火星分別位於地球兩側(如下圖)。所謂「火星大衝」,即火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出現「火星衝日」。這些都是地球、火星繞日公轉運動的結果。
火星衝日示意圖
當出現「火星衝日」,特別是「火星大衝」的時候,火星就顯得又大又亮。
另外,與其他行星反射「白光」不同,火星表面因覆蓋大量氧化鐵而呈現紅色。這顆紅色行星平時「難得一見」,在「衝日」前後,特別是「大衝」前後,才會迎來絕佳觀賞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