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大衝」與地球運動

2020-10-18 水哥講地理

7月27日晚,2018年度的重磅天象——「火星衝日」完美上演,這是15年一遇的「大衝」。

 「火星衝日」是什麼意思呢?「火星大衝」又是什麼意思呢?這些天文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太陽系八大行星繞日公轉運動。 

八大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如下圖,圖中箭頭表示公轉方向)。 

八大行星公轉示意圖

太陽和行星都以各自的特定周期在一定的軌道上運行著。同時,由於它們的周期和角速度各不相同,在太陽和每個行星之間,都存在著相對運動。這樣的相對運動,叫做各行星相對於太陽的會合運動。這種運動以地球繞日公轉周期為條件,所以,行星的會合運動是地球公轉的後果之一。 

行星會合運動示意圖

 當地內(地球軌道內側)行星,即水星(或金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且水星(或金星)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①),稱為「下合」。

當地內行星,即水星(或金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但太陽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②),稱為「上合」。

當地外(地球軌道外側)行星,即火星(或木星、或土星、或天王星、或海王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且太陽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③),稱為「合」。

當地外(地球軌道外側)行星,即火星(或木星、或土星、或天王星、或海王星)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但地球位於中間位置時(圖④),稱為「衝」。 

所謂的「火星衝日」,即太陽、地球、火星成一直線(或接近一直線),地球處於中間位置,太陽和火星分別位於地球兩側(如下圖)。所謂「火星大衝」,即火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出現「火星衝日」。這些都是地球、火星繞日公轉運動的結果。

火星衝日示意圖 

當出現「火星衝日」,特別是「火星大衝」的時候,火星就顯得又大又亮。

另外,與其他行星反射「白光」不同,火星表面因覆蓋大量氧化鐵而呈現紅色。這顆紅色行星平時「難得一見」,在「衝日」前後,特別是「大衝」前後,才會迎來絕佳觀賞時機。

相關焦點

  • 廣州市民在粵博觀測「火星大衝」天文奇觀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凌浩翔報導:7月27日晚出現「火星大衝」天文奇觀,引發了廣州天文愛好者們的觀測熱潮。在廣東省博物館的西門廣場,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了「我和火星面對面」科普公益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主辦方準備了十數臺天文望遠鏡供市民觀測。
  • 「火星大衝」邂逅「超長」月全食 上演「紅色」星月夜
    作為2018年度的重磅天象,火星27日行至近十五年來距地球最近的位置上演「大衝」。夜幕中,高懸的閃閃紅星與一輪「超長」紅月相依相伴,上演別樣「星月夜」。當天下午,位於南京的江蘇科技館陸續迎來四面八方的天文愛好者。偌大廣場上,百餘人靜靜期待著「火星大衝」與本世紀迄今最長月全食這兩大天文奇觀的接連登場。
  • 火星大衝日天象寓意 臨沂網友知道它的含義嗎
    今天晚上將會出現火星大衝的天文景象,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對於這些天文異象都有很多說法,那麼火星大衝寓意這什麼呢?   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湯海明告訴我們,在了解火星大衝之前要先知道火星衝日。   火星衝日是指火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兩側,三者幾乎排列成一線,這一天文現象稱為「衝日」,簡稱「衝」。此時火星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於觀察。   民間對於這種天文現象有很多說法。比如日月對衝,計侵月而食。火星近月衝日,極具爆發性。(局部戰火或大的地震)。月過第八宮,為死亡宮。必將發生生死事件。
  • 歷史上的今天1988年9月24日百年難遇火星「大衝」開始
    「大衝」開始。       1988年9月24日 (農曆八月十四),百年難遇火星「大衝」開始。       1988年9月22日,北京時間上午11點18分,火星距地球的距離由4億零130萬公裡的最遠點縮短到5881萬公裡的最近點。這是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在地面上觀測這顆神秘行星的最佳時機。
  • 火星進入全年最佳觀測期,廣州大學城將有觀測活動
    最近大家可能留意到夜空中有一顆星光亮奪目,這顆星很有可能是火星。後天火星衝日,這是前年7月27日以來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廣州大學將在大學城舉辦觀測活動。 火星上中天時最明亮 火星衝日,是說火星、地球和太陽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火星與太陽的視赤經相差180°。
  • 10月將迎來五大天象:火星衝日、獵戶座流星雨極大……
    【10月將迎來五大天象】通常兩年左右發生一次火星衝日、獵戶座流星雨極大……記者從北京天文館獲悉,秋高氣爽的10月,五大天象將亮相秋季星空。10月1日水星東大距大距是指地內行星(水星和金星)從地球上看上去離太陽最遠的一點。從地球上看距離太陽最遠時水星(或金星)在太陽東面,就是東大距。
  • 火星距離地球很遠,且其引力很強,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隕石?
    我們地球處於太陽系當中,太陽系又處在銀河系當中,而銀河系不過是宇宙當中無數星系的其中一個,所以就能看得出來我們地球的渺小了。太陽系當中有八顆行星,是我們地球,火星等等,在我們地球上偶爾有隕石墜落,那麼就有人非常的奇怪,在我們的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的隕石呢?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為什麼要探索火星?時間:2020-12-15 19: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在古代,火星有熒惑星之稱。這是由於火星呈紅色,螢光像火,又在不斷運動。
  • 天文知識之火星-簡單篇
    火星不同於金星,我們可以從地球上看見火星那紅色的地表,還可以觀測到極地的冰蓋,以及天氣的變化。由於火星的各種環境與地球頗為類似,因此火星對於人類有更大的吸引力。火星的大小比地球略微小一半,火星的直徑約為6779千米,而地球約為12742千米。火星雖然只有一半地球大小,但比水星(直徑約4879.4千米)大。
  • 看到過火星嗎?夜晚南方天空極亮的紅星就是它,紅是由於家裡有礦
    今年是觀察火星的好時機,夜晚我國上空南天域的明亮但顏色有些發紅的星體就是火星了,從傍晚一直到凌晨兩點多都可以看到它,其軌跡在南部天空由東向西划過,非常明亮,除了月亮和金星之外,只有木星的亮度可以與它相匹敵。
  • 在火星上怎麼知道地球現在幾點了?
    ——索菲·科裡斯(華裔女孩),12歲很多人都看過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影片裡面虛構了主角被困在火星,努力求生,直到地球派出了一個救援小隊把他救回地球的故事。幸運的是,主角沃特尼與他們重新取得了聯繫。
  • 火星自身有引力,為何地球還有那麼多號稱來自火星的隕石?
    文/某凡火星自身有引力,為何地球還有那麼多號稱來自火星的隕石?在浩瀚的宇宙之中,科學家們不斷在尋找與地球相似的星體,希望發現,能夠滿足生命生存條件的星球出現,而火星就是一個在某些程度和地球頗為相似的天體。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在古代,火星有「熒惑星」之稱。這是由於火星呈紅色,螢光像火,又在不斷運動。所以古代人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追憶古時,人類便將美麗的火星視為外空中神秘的紅色星球,揭開它神秘面紗的夢想從未消失。
  • 火星體積和質量都比地球小,為何還擁有太陽系最高山?看完就懂了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環境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地殼運動以及板塊活動等因素,讓地球出現了高低起伏,形成了高山,也形成了海洋,所以在當今世界上地球的地形是非常複雜的,地球表面的陸地地形分為了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 火星邊跑邊雞啄米似的點頭,地球也一樣,原因還不完全明了
    錢德勒擺動(Chandler wobble),又稱為錢德勒震顫,1891年由美國天文學家賽斯·卡羅·錢德勒發現,指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地球表面的小幅度運動。錢德勒擺動是地球自由章動的一種,而地球的自由章動是指在地球上某種內力作用下,或地球上物質移動調整時,引發的地球自轉速度變化及擺動。
  • 柴達木盆地: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人們常說柴達木盆地是個「聚寶盆」,又說這裡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原因何在?我們先從她的形成開始說起。到了距今4億年前的晚古生代早期,由於板塊的俯衝及碰撞作用,柴達木盆地南北兩側的海槽開始封閉,引起強烈的構造運動,柴達木地區不斷隆升。在距今2億年前,板塊運動持續,海水漸退,柴達木地區就形成了內陸盆地。大約在距今2300萬年前的漸新世晚期,柴達木地區氣候相當溼熱,盆地中形成了一個面積約5.7萬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泊,最深處大致在現今盆地西北側。
  • 44億年前,「黑美人」撞上火星,卻給地球送來了液態水和生命
    出現在地球上的「黑美人」看到火星隕石,可能一些朋友會覺得,它是由探測器從火星上帶回來的,事實並非如此,一直到今天,人類都沒有進行過火星取樣返回,所以,出現在地球上的火星隕石,都是來自於火星。可能一些朋友會好奇,火星上的隕石是如何出現在地球的呢?
  • 地球是太陽系最大巖質行星,太陽系最高峰為啥不在地球卻在火星上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那麼太陽系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呢?是不是也是珠穆朗瑪峰呢?我們知道,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巖質行星,在這四顆行星中,以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最大,那麼按理說太陽系第一高山應該在地球上了,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太陽系第一高山座落於火星上面。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VR航天體驗館《火星救援》探險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VR航天體驗館《火星救援》探險國家航天局公布消息表示,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目前狀態也是非常良好的。
  • 火星能否住人氧氣和水最關鍵,現在液態水體找到了,那麼……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周五的「火星大衝」是早已值得期待的日子,這時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達到最近,是從地球上觀測火星和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難得機會,沒想到,另一個更大的發現卻突然降臨——著名科學期刊《科學》拋出了火星研究的新發現——火星南極冰蓋下發現了液態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