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20-12-17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談及青海,大多數人想到就是青海湖、三江源等地的秀美風光。但是,作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青海蘊藏的精彩遠不止這些。

在青海的西北部,就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她位於青藏高原北部,千百萬年來她被一群海拔4000—5000米以上的高山「守護」,她與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內陸盆地,她就是——柴達木盆地。

人們常說柴達木盆地是個「聚寶盆」,又說這裡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原因何在?我們先從她的形成開始說起。

從何而來

從高空俯瞰,柴達木盆地就像一個不規則的菱形,盆地四周高山環抱,西北有海拔4000米左右的阿爾金山,是柴達木盆地和塔裡木盆地的天然界壘,東北有4000米以上的祁連山,南側為崑崙山脈的祁曼塔格山和布爾汗布達山,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

「盆身」連綿起伏,「盆底」也並非平坦。盆地中發育有多個次一級的小型山間盆地,包括尕斯湖、馬海、蘇幹湖、大小柴旦、德令哈等盆地,可謂盆中有盆、盆盆相連。

盆地自邊緣到中心依次發育為極高山、高山、丘陵、山前洪積平原、衝洪積平原、衝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而沼澤、鹽沼等疊置在衝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之上。

這麼複雜而獨特的地貌顯然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形成的,而是跨越了漫長的地質時代。

在距今5.13億年前的早古生代初期,原本陸塊聯結的古中國大陸開始解體,柴達木地區從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片淺海。到了距今4億年前的晚古生代早期,由於板塊的俯衝及碰撞作用,柴達木盆地南北兩側的海槽開始封閉,引起強烈的構造運動,柴達木地區不斷隆升。在距今2億年前,板塊運動持續,海水漸退,柴達木地區就形成了內陸盆地。

大約在距今2300萬年前的漸新世晚期,柴達木地區氣候相當溼熱,盆地中形成了一個面積約5.7萬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泊,最深處大致在現今盆地西北側。

到距今900萬—150萬年的上新世時,盆地的中、東部沉降加劇,原來的湖泊中心東移,氣候日漸乾燥,湖泊面積縮小,原來的大湖被分割為幾個湖群,生物種群減少,湖水礦化度不斷提高。

到近1萬年來的全新世時期,氣候愈發乾旱,年降水量只有30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卻是降水量的幾十倍到上百倍。此時,盆地南、北兩側山地中大量含硼、鉀、鋰等鹽類礦物的巖石被河流帶到湖泊中沉積下來。

這些元素在湖泊中聚集,湖泊水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慢慢變成柴達木盆地的最負盛名的「寶貝」——鹽。

無垠鹽澤

柴達木,在蒙古語中就是「鹽澤」之意。如今的柴達木盆地共有33個鹽湖,其中幹鹽湖6個,鹽湖儲量大,品位高,類型全。

這些鹽湖主要分成兩條相對密集帶。一條在盆地西部阿爾金山——祁連山南麓,沿315國道兩側,有尕斯庫勒湖、宗馬海湖、大柴旦湖、小柴旦湖、託素湖、尕海等現代鹽湖,以及昆特依、察汗斯拉圖和一裡坪等大型古鹽湖,這些湖泊布局較為分散。

另一條在盆地中部,大型鹽湖都在這裡,包括我們常說的察爾汗鹽湖區,主要有西臺吉乃爾湖、東臺吉乃爾湖、東達布遜湖、南霍魯遜湖、北霍魯遜湖等。此外,還有十幾個較小的鹽湖,如大別勒湖、小別勒湖、團結湖等。這些大湖常年有水,小湖在乾旱年份湖水消失。

雖然每一個湖泊中都不只含一種礦物,實際情況比較複雜,但是可以有個初步的分類。比如以所含主要鹽類為依據,鹽湖可分為硫酸鹽型、氯化物型和碳酸鹽型鹽湖三種類型。

若按鹽湖所含最多的礦物來分,又可分出特色不同的鹽湖。如西臺吉乃爾湖、東臺吉乃爾湖為鋰鹽湖,盆地北部的大柴旦湖、小柴旦湖為硼酸鹽湖,盆地南部的察爾汗鹽湖區的澀聶湖、北霍魯遜湖、南霍魯遜湖基本上是鉀鹽和鎂鹽湖,盆地東部的茶卡鹽湖和柯柯鹽湖為鈉鹽湖。

鹽湖不僅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具有獨特的景觀。溶解於水中的鹽類一旦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就會產生沉澱,形成一圈圈銀白色的鹽帶。由於鹽類的溶解度不同,沉澱順序也不同,鹽湖內各種鹽類沉積呈環帶狀分布。

在崑崙山北麓的一些鹽湖中,靠近山區的地段為硼鹽,近湖地段為芒硝。鹽湖高濃度滷水中的鹽類常常結晶成為一簇簇晶瑩透明、形態多變的顆粒鹽、粉條鹽和珍珠鹽等,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當結晶體連接成為堅實的厚層鹽蓋時,人們甚至可在上面自由行走。215國道在察爾汗鹽湖上一段路面就是在鹽蓋上修建的,這段32千米長的公路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萬丈鹽橋」。

據2018年的資料顯示,現已發現鹽湖礦床70多處,面積達3萬多平方千米,鹽湖資源累計探明儲量約4000億噸。這些鹽湖,儼然是高原上無聲的寶藏。

嶙峋雅丹

作為一個閉合的高原內陸盆地,乾旱是柴達木的底色。

南部的崑崙山、東北部的祁連山和西北部的阿爾金山阻擋了盆地與其外部的氣流,而從東部過來的溼熱空氣,在到達盆地之前已經被消耗殆盡。盆地從東南到西北的氣候都非常乾燥,年降水量自東南部的200毫米遞減到西北部的15毫米。

此外,盆地氣溫變化劇烈,年均溫均在5℃以下,日溫差常在30℃左右。同時,柴達木盆地的風力十分強盛,每年有8個月以上的風季,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現每秒40米的強風,風力蝕積強烈。

乾旱在盆地中心打造了鹽湖盛景,而大風在盆地邊緣雕刻出姿態別致的雅丹山地。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雅丹群。

雅丹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是在乾燥環境下由風力刻蝕出的陡峭的流線型土丘。風從上下左右多面磨蝕,帶走鬆軟的沙礫和土,對相對堅硬的抗蝕層一時之間則無可奈何,天長日久便塑造出鯨背狀、城堡狀和人獸狀等千姿百態的雅丹群。

這裡的雅丹地貌中,有些傾斜的地層在風的剝蝕下形成獨特的單面山,單面山的斷崖下有開闊的風道,風吹出的一道道線條像高速路一樣消失在遠方。

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還有罕見的水上雅丹地貌,就是如今的烏素特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發源於崑崙山西段的吉乃爾湖由於近代大氣熱效應,湖面擴大並逐步淹沒了柴達木北丘陵自然區及西丘陵自然區,水上雅丹地貌得以形成。

柴達木盆地主要土類為鹽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貧瘠的土壤上生出的植被也很稀疏且種類極少,總共不足200種,主要是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為主,比如說勃氏麻黃、梭梭和紅砂灌木。這裡的鹽生植物較多,其中佔優勢的有深紫針藺、絲藨草與黑苔草等鹽生植被。

雖然柴達木盆地十分乾旱,但是仍有野駱駝、野驢、野犛牛、黃羊、青羊、旱獺、狼、馬熊、獐、狐、獾等多種野生動物在這裡生存,為寂寥的荒漠增添些許生機。

火星「複製品」

無盡的荒漠,乾燥的鹽灘,嶙峋的雅丹,這些地貌組合造就了柴達木盆地的獨特美感。而風沙漫天、無比荒涼的柴達木盆地,更讓行星科學家激動不已,因為這裡的一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火星。

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火星表面發育了地球上幾乎所有類型的地貌,包括火山地貌、冰川地貌、風沙地貌、水流地貌、斷陷峽谷以及撞擊坑等多種類型。從整體上看,柴達木盆地的風化作用、沉積作用和氣候特徵與火星上的隕石坑或火山口盆地在區域特徵上有諸多相似之處。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是否適宜人類生存已然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而科學家們已經在地球上建立了30多個相似性研究基地,而發育有大量類火星地貌的柴達木盆地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科學家而言,柴達木盆地是進行火星與地球對比研究的絕佳實驗場。對於大眾而言,柴達木盆地是地球上能滿足人們對火星奇觀想像的天然「複製品」,畢竟真正的火星景觀距離地球有2.25億公裡之遠。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就藏青海柴達木盆地內,是自駕愛好者天堂
    而說到小眾,那麼冷湖火星小鎮目前可以說是還沒多少人踏足的地方,甚至有些人連聽都沒有聽說到冷湖火星小鎮,如果你還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地方,沒關係,這篇文章將會讓你了解到它,先來說說冷湖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吧?冷湖地處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是柴達木盆地通疆入甘的重要門戶,它也是一座因石油而興、又因石油而敗的戈壁小城。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柴達木盆地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柴達木盆地提到柴達木盆地,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毫無「人氣」的資源產地和工業基地?或是遼闊、蒼涼、寂靜的茫茫戈壁?戈壁之「景」 劉忠俊 攝  無論是哪一種印象,很多人心中已經默認,遍地開礦的荒涼地方定與極致風光無關。
  • 色彩絢麗、景觀獨特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柴達木盆地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柴達木盆地提到柴達木盆地,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毫無「人氣」的資源產地和工業基地?或是遼闊、蒼涼、寂靜的茫茫戈壁?戈壁之「景」 劉忠俊 攝  無論是哪一種印象,很多人心中已經默認,遍地開礦的荒涼地方定與極致風光無關。
  • 看了這些照片,你就知道去柴達木盆地旅遊帶套航拍設備有多重要了
    今天我無意中看到朋友圈有人發的航拍照片,是在柴達木盆地拍攝的,看完後我的嘴型就瞬間變成了O型,太漂亮了,從此刻開始我就覺得,柴達木盆地旅遊,或許只有航拍才能拍出它真正的美,簡直不像是在地球上,給各位一個忠告,如果你打算去柴達木盆地旅遊,那麼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帶著你的航拍設備,相機可以不用帶。
  • 柴達木盆地何以如此重要?
    西夏王陵當時的時候,西夏的國界最南邊僅僅只到現今的祁連山的北部,而當時的柴達木盆地則有吐蕃 政權控制,也就是今天的柴達木盆地地區的那些藏族居民的最早的來源,這個政權名義上是北宋的附屬國另外像青海道,羌中道等,都是跟當地的政區的名稱,或者說少數民族的名稱命名。也因為宋朝時期的探索,讓這一塊地方現今成為了絲綢之路一條重要通道。
  • 哈拉湖、俄博梁、火星基地、惡魔之眼、柴達木盆地野性8天
    >哈拉湖無人區青海祁連山腹地一個鮮為人知的湖泊因為獨特的地理景觀及豐富的雅丹地貌被譽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俄博梁網紅景點「惡魔之眼」——艾肯泉泉眼周圍飛鳥野獸不敢靠近泉水流經之處寸草不生西寧集合3德令哈-哈拉湖-大柴旦哈拉湖又稱黑海,湖面海拔 4077米,是青藏高原上內陸流域一個大型鹹水湖,是祁連山腹地水草豐美的一塊地方,被稱為人類最後一滴眼淚。之後返回,晚上住大柴旦。
  • 黃土高原塵土來自柴達木盆地
    身為地球科學教授的卡普說:「誰都沒想到風會這麼有效。」 教科書在講述侵蝕山脈和影響其演變的力量時舉的例子是河流和冰川。 卡普說,風能夠發揮同樣強大的作用。他和同事估計,風對山脈的侵蝕效,率可能是此前所認為的10到100倍。
  • 柴達木盆地 體育的高地
    8月11日,經過幾天的鏖戰,「瀚海騎士」2020柴達木山地自行車積分挑戰賽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天空一號景區圓滿落幕。這是進入8月以來,柴達木地區繼青海省首屆暢跑柴達木挑戰賽後,連續舉辦的第二項大型賽事,但這不是最後一項賽事,因為還有眾多賽事活動,已納入海西文體旅遊部門的計劃中,柴達木盆地逐漸成為體育賽事活動的「高地」。
  • 柴達木盆地打造中國知名旅遊黃金目的地
    &nbsp&nbsp&nbsp&nbsp當日,柴達木盆地「有一個地方,我想讓你也知道」可魯克湖—託素湖生態旅遊景區推介會在西寧市舉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冬季的可魯克湖日出。
  • 「柴達木秘境」俄博梁、茫崖翡翠湖、火星營地7天旅拍自駕路書
    有的小夥伴留言說:想直接在,柴達木盆地裡面來一場旅拍自駕之旅,那就今天給大家安排上,規劃最佳行程,一切只為攝影出發!俄博梁雅丹群據說這裡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雅丹地貌,柴達木盆地的「風斧」經過數千萬年的雕刻,才造就了這波瀾壯闊,形態萬千的奇景。
  • 地表荒蕪的柴達木盆地,為什麼會被稱為「聚寶盆」?
    地球上的基本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這五種基本地形中只有「盆地」地形沒有海拔的要求,而只有形態要求,也就是只要符合「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形形態,都可以稱為盆地。因此,為什麼青藏高原上的柴達木盆地會被稱為「聚寶盆」,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它是一個盆地地形,形態上是一個「盆」。
  • 美大學研究稱黃土高原塵土來自柴達木盆地
    身為地球科學教授的卡普說:「誰都沒想到風會這麼有效。」教科書在講述侵蝕山脈和影響其演變的力量時舉的例子是河流和冰川。卡普說,風能夠發揮同樣強大的作用。他和同事估計,風對山脈的侵蝕效,率可能是此前所認為的10到100倍。
  • 隨筆|柴達木盆地:滿目蒼涼裡,有瀲灩的水光,有豐盛的自己
    柴達木盆地在蒼茫粗獷中,也有瀲灩柔情終點,在路上的曠世孤絕中;遠方,在腳下的蒼茫戈壁上。柴達木盆地,有別於我此前的人生體驗。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被阿爾金山、崑崙山與祁連山等環繞,面積約25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江蘇省面積的2.5倍,海拔約2600至3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盆地。我的青甘大環線10天自駕遊中,其中穿越柴達木盆地的路程,約1000公裡,前後加起來共2天。
  • 生活在江南的河蜆,竟出現在柴達木盆地!青海的這個地方有點特別
    但是這種生物,如果出現在一片荒漠的柴達木盆地時,這就顯得有的怪異了!但是,青海省有一個地方顯得非常特別。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區域,密密麻麻布滿了成千上萬的河蜆貝殼!生活在江南的河蜆,怎麼會出現在柴達木盆地呢?有人說,這恰好證明了柴達木盆地原本是海洋。可專家們經過考證,發現真相不是這樣! 1.
  • 柴達木盆地到底有什麼,使得它成為了青藏高原的「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的海拔在2670~3200之間,高出塔裡木盆地、河西走廊在1200~2000米以上,堪稱世界上最罕見的高原「天盆」。並且它的面積非常大,它有多大呢?它佔地約25.1萬平方公裡,比中國3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面積都大。都說柴達木是青藏高原的聚寶盆,那到底聚了些什麼寶貝呢?
  • 如果柴達木盆地變成「柴達木湖」,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陸地領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從地形角度來看,我國地形類型複雜多樣,地勢總體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各種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很大面積的分布區,比如盆地地形是五種基本地形類型之一,是指地勢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形形態。我國主要的盆地有四大盆地,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 身臨其境地體驗住在火星什麼感覺帶孩子去「火星營地」探索宇宙
    身臨其境地體驗住在火星什麼感覺帶孩子去「火星營地」探索宇宙   青海冷湖,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部、甘青新三省區交界處,隸屬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
  • 科學家掀開柴達木盆地「年輕」時的面紗:3000萬年前曾涼爽溼潤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柴達木盆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現代快報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英地質學者組成的團隊在柴達木盆地發現了一個約 3000 萬年前的植物化石群。研究表明,當時柴達木盆地氣候涼爽、溼度適中,植被茂盛,與如今極端乾旱的氣候有很大不同。
  • 青海旅行請別錯過柴達木盆地的風景:自駕途中的暴雨與陽光的洗禮
    在柴達木盆地,這是不常見到的景象。 隨時準備著接受自然贈予的最珍貴動人的小禮物,是讓採採感覺最有意義的旅行。 這樣的地方在這段高速路穿越柴達木盆地途中很少見到,果然就被羊群佔領啦。
  • 柴達木盆地:紅火枸杞紅火年
    新華社西寧1月12日電題:柴達木盆地:紅火枸杞紅火年新華社記者王金金、張子琪、史彧「今年枸杞收成好、收入高,要把家裡好好布置一番,過個好年。」2008年開始,在以乾旱著稱的柴達木盆地,兼具經濟價值與生態效益的枸杞被廣泛種植,近50萬畝枸杞承載了海西州農牧民脫貧致富的美好願望。莊稼地裡種枸杞?10多年前,對當地農牧民是個不小的挑戰。大格勒鄉菊花村村民韓正金說:「過去,大家都不敢相信種枸杞能脫貧致富,幹部引導、政府補貼,這樣莊稼地裡才慢慢插上了『木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