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柴達木盆地
提到柴達木盆地,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毫無「人氣」的資源產地和工業基地?
或是遼闊、蒼涼、寂靜的茫茫戈壁?
戈壁之「景」 劉忠俊 攝
無論是哪一種印象,很多人心中已經默認,遍地開礦的荒涼地方定與極致風光無關。
俯瞰柴達木 曹生淵 攝
但荒涼,也可以有多種的表達方式。當湖泊、溼地、沼澤與戈壁、沙漠、雅丹地貌碰撞在一起,看似毫無生機卻又生機勃勃。這裡,藏著無盡的興奮與期待……
最美鹽湖 李羽豐 攝
這裡有色彩絢麗的鹽湖
柴達木盆地踞於巍巍崑崙山和祁連山之間的,以青藏高原「聚寶盆」之譽蜚聲海內外,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
青海「寶藏」 蘇巧將 攝
「柴達木」蒙古語意為「遼闊」,由於歷史等一些原因,也有一些學者譯為「鹽澤」,而「鹽澤」這個名字,非常確切地表達出了柴達木盆地的自然景觀。
茶卡鹽湖 趙凜松 攝
盆地內的鹽湖星羅棋布,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天空之境」茶卡鹽湖。
鏡像 徐國金 攝
茶卡鹽湖被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通往天際的火車軌 張勝寶 攝
白天,你漫步鹽沼中,或是坐小火車行至鹽湖深處,只覺水漫天上,雲遊腳下,宛若被「雙重」仙境世界包圍。
舞動的精靈 劉曉偉 攝
到了夜晚,當漫天繁星盡布於穹頂時分,腳下也是無盡的星辰,仿佛行走在銀河裡……
繁星 李正乾 攝
天空之鏡的銀河 江山 攝
今年夏天,一個藏在柴達木盆地的深處的神秘湖泊,在網上瘋狂刷屏,它就是被稱為青海版「馬爾地夫」的東臺吉乃爾湖。
東臺吉乃爾湖 趙凜松 攝
碧綠湖水、白色晶粒、烈日驕陽,這裡乍看確有馬爾地夫既視感,但高原寥廓荒涼的風情,卻是度假勝地不具備的。兼具靜默與柔美,時間停止流轉,藍天白雲仿佛可以吸進肺裡。
察爾汗鹽湖作為柴達木盆地的心臟,雖不如茶卡般為人熟知,但這裡卻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鹽湖,比茶卡鹽湖大了56倍!還有著比茶卡更耀眼的壯麗景色。
潔白的鹽灘、清澈見底的鹽湖水、波光閃爍的湖面、形狀各異的鹽花……置身於此,時間就像靜止了一樣,內心出奇地平靜!
察爾汗鹽湖的迷人鹽花 富宇 攝
當鹽粒連接成為堅實的厚層鹽蓋時,便有了強悍承載能力,形成一條「萬丈鹽橋」,它橫跨整個察爾汗鹽湖,無論是行車,還是漫步,都讓人嘆為觀止。
而翡翠湖則由形態迥異、深淺不一的鹽池組成,從高空俯瞰,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翡翠」,鑲嵌在大地上。
茫崖翡翠湖 趙凜松 攝
大柴旦翡翠湖 趙凜松 攝
鏡面般的湖面倒映著藍天白雲和皚皚雪峰,宛如仙境。
翡翠湖 何倩楠 攝
這裡有堆積如山的白色財富
藏在柴達木盆地的這些鹽湖,不僅有獨特的景觀,還蘊藏有豐富的白色財富。
格爾木霍布遜鹽湖 劉山青 攝
這裡有大大小小的鹽湖33個,總面積能達3萬多平方公裡,其中已探明鈉鹽3216.17億噸,居中國首位。
茫崖翡翠湖 趙凜松 攝
素有「中國大鹽湖」之稱的察爾汗鹽湖裡的氯化鈉足夠全球70億人吃2000年。
察爾汗鹽湖 趙凜松 攝
100多平方公裡茶卡鹽湖,只要任意揭開10多釐米厚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茶卡鹽湖 趙凜松 攝
這些鹽晶,晶大質純,鹽味醇香。生產的食鹽,銷往全國許多省區。
天然結晶鹽 青海鹽業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
這些鹽湖除了能生產食用鹽,還蘊藏了大量礦產。現已發現礦產111種,其中鉀、鈉、鎂、鋰、石棉、芒硝、石灰巖礦儲量居全國首位,潛在經濟價值在188萬億元以上。
茶卡鹽湖採鹽船 青海鹽業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
其中,總面積達5856平方公裡的察爾汗鹽湖,它的湖面之下,便是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鈉、鎂、鉀、鋰儲量均居中國之首。
察爾汗鹽湖 趙凜松 攝
你看,湖的沿邊堆積如山的白色物品,都是它傲人的財富。
察爾汗鹽湖 李贇 攝
這裡有獨特的風蝕雅丹
如果說,乾旱在盆地中心打造了鹽湖盛景,那麼風沙則為盆地雕刻出別致的雅丹地貌。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雅丹地貌群。
俯瞰俄博梁雅丹 曹生淵 攝
柴達木雅丹地貌群,由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土墩與凹地溝槽間隔組成,酷似百萬座古城堡林立。
雅丹地貌 趙凜松 攝
每到傍晚時,狂風卷著沙石在雅丹林下穿梭,丘陣內異響呼嘯,怪聲隱約,森然可怖,如魔鬼降臨!
雅丹地貌 王火炎 攝
錯綜複雜的雅丹地貌,極其艱險難行,然而有險才有奇。
網紅公路 趙凜松 攝
黑色的路面隨地勢起伏,好似一條黑色遊龍,又好像是延伸在蒼涼大地上的生命血脈。
穿越雅丹之路 劉佔昆 攝
身處其中,你能看到通透的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漠,深邃的夜空和燦爛的銀河以及形態萬千土林雕刻……
水山雅丹 李軍 攝
夜空中的流星雨呈現在雅丹地貌之上 (多張疊加)李定謀 攝
水上雅丹則是別樣的「魔鬼城」風貌。湖水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荒漠戈壁。千姿百態的雅丹地貌映在水中,構成了一幅魔幻且神秘的畫卷。
水上雅丹 劉寬新 攝
這裡有「異星球」的「天外來客」
無盡的荒漠,乾燥的鹽灘,嶙峋的雅丹,這些地貌組合在一起,在盆地中形成了一片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那是人人都可抵達的「火星」。
神奇「土星環」 烏席勒 攝
當你從繁華的都市走到荒蕪的戈壁,看到廢棄的石油小鎮時,那些半層被埋在黃沙下殘垣斷壁,依然能看出昔日的繁盛。
石油小鎮廢墟,模擬資源耗盡的地球 冷湖火星小鎮 供圖
觸摸著殘垣斷壁,腳踩著工業廢墟。你不禁會問自己,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文明被黃沙掩埋,我們該何去何從?
俄博梁雅丹地貌模擬火星 冷湖火星小鎮 供圖
到達「火星營地」後,營地內的建設風格也是模擬未來人類移居火星後的生存環境,有「總部大樓」「火星艙」等。
當你在無人區看到一片這麼有科技感的建築時,仿佛真的到達了火星。
火星營地 何倩楠 攝
離開火星營地,朝西南邊前進,會偶遇一隻巨大無比的「眼睛」,它一眨不眨地凝望著天空。
惡魔之眼—艾肯泉 趙凜松 攝
這便是艾肯泉,因泉眼周圍飛鳥野獸不敢靠近,泉水流經的地方寸草不生,也有人稱它為「惡魔之眼」。
艾肯泉 趙凜松 攝
泉水周圍那紅黃相間的大地紅褐色的沙石像一塊圓形的調色板調製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景象,十分美麗!
艾肯泉 趙凜松 攝
而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的託素湖,也藏著無數說不清道不明的神奇。
可魯克湖 趙凜松 攝
傳說中的「外星人遺址」就坐落在鹹水的託素湖南岸。
託素湖 趙凜松 攝
在這裡,人們發現了,地球人所無法製造的鐵管,只能猜測這裡是外星人曾經停留過的地方。
外星人遺址 趙凜松 攝
可魯克湖和託素湖相距很近,風貌和性格卻迥然不同,一條公路分割出兩個視界,一邊水草肥沃,一邊戈壁蒼茫。
他們一淡一鹹,被稱為「情人湖」,留有美麗動人的傳說。
「情人湖」 趙凜松 攝
這裡有「寶藏」
如果說,鹽、鉀肥是白色的財富,那麼石油就是屬於這片土地的黑色的寶藏。
趙凜松 攝
作為祖國的「聚寶盆」,柴達木盆地中蘊藏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早在唐代史書中就有了柴達木盆地中生活的古人使用石油的記載。
柴達木盆地壓裂作業 姜鴻 攝
如今,這裡依然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產油、供油基地,為國家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花土溝鎮「英雄嶺」油氣生產基地,平均海拔高、自然條件艱苦。
曾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獅20井 趙凜松 攝
站在「英雄嶺」放眼望去,一條條呈灰褐色調的溝壑盤踞在山上;一臺臺紅黃相間的抽油機不知疲倦地頷首致意;一道道紅色的身影正在採油機旁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荒漠上點綴出了鮮豔的石油之花……
航拍尕斯油田 孫睿 攝
青海太陽輻射強度大,日照時間長,充沛的陽光帶來了用之不竭的太陽能量。據估算,青海的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其中,柴達木盆地是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光伏海洋 趙凜松 攝
近幾年,在國家大力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柴達木盆地「搶佔先機」,一直扮演著國內集中併網光伏發電領域「領跑者」角色。
航拍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 趙凜松 攝
你看,一排排光伏板整齊地傾斜排列,貪婪地吸收著陽光。溫暖的陽光被轉化為電流,匯進電網當中,走入尋常百姓家。
綠色大動脈 青海750千伏拉擋線 王國棟 攝
不遠處,一架架白色的風機映入眼帘,它們趁機抓住從戈壁一掠而過的風,扇葉在風力作用下或快或慢地轉動,為蒼茫戈壁吹動著綠色能源的新希望……
路與風機 趙凜松 攝
這裡遼闊,乾旱,蒼涼,寂靜,荒蕪,連網際網路也少有關於它的信息。
醉美柴達木 阿拉克湖 田景玥攝
這裡似乎什麼都沒有,但只有你來過這裡,你才能知道它真正的樣子!
花土溝機場 趙凜松 攝
它溫馨的寂寥,它狂野的激情,它能滿足所有對大西北的幻想!
它就是柴達木!
德令哈 趙凜松 攝
作者:何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