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富察氏是清朝除愛新覺羅氏之外最有權勢的家族,如果真是這樣,那置佟佳氏、赫舍裡氏、鈕祜祿氏這些家族於何地。
佟佳氏出過4位皇后,康熙的生母就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赫舍裡氏出過1位皇后,數位宰輔之臣,如索尼、索額圖,數十位一品以上大員,如盛京將軍賽衝阿、兩江總督常鼐等;鈕祜祿氏出過6位皇后,從康熙到鹹豐朝,除乾隆朝鈕鈷祿氏沒出過皇后,其餘5朝皆有鈕鈷祿氏為皇后,甚至道光朝還相繼出現過2位鈕鈷祿氏皇后,其中孝全成皇后還是鹹豐的生母。
所以說在清朝,比富察氏更有全權勢的家族不是沒有,且也不只有一個。
當然富察氏雖不是清朝第二有權勢的家族,但也是清朝最有權勢,地位最高的家族之一。
富察氏,滿族八大姓之一,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金時稱「蒲察」,是金朝世代的皇親國戚,世代與金皇室聯姻。清時,富察氏主要有沙濟、葉赫、額宜湖、扎庫塔、蜚悠城、訥殷、額庫倫、吉林烏拉、長白山九大支系,不過最為顯赫的無疑是「沙濟富察氏」一脈。
「沙濟富察氏」起源於富爾哈河,明屬建州右衛,始祖是兄「納蘇莫爾根」、弟「檀都」二人。明末,這二人的子孫遷居到今遼寧省新賓一帶居住,並在此修建了沙濟城,因此得名「沙濟富察氏」。而後因「納蘇莫爾根」子孫不興旺,所以實際上到最後「沙濟富察氏」其實皆為「檀都」一脈。
「沙濟富察氏」真正發跡是在第四代,此時沙濟富察氏主要分成兩支,長支由莽色都朱乎率領,次支由旺吉努率領。其中長支莽色都朱乎的長子就是明末最後一任建州右衛督指揮王杲,幼女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繼妃袞代,不過隨著王杲的反明,袞代的被廢,長支一脈就中落了。
真正讓「沙濟富察氏」門楣顯赫,成為清朝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的是次支旺吉努一脈。明末,旺吉努舉族投靠努爾哈赤,因旺吉努頗有才能,所以深受努爾哈赤的信任,不久就被任命為牛錄額真(佐領),自此「沙濟富察氏」開始真正發跡。
旺吉努孫哈什屯,在皇太極時期任禮部參政,康熙初年加封為太子太保。哈什屯之子米思翰,在康熙時期先是任內務府總管,後升戶部尚書,列議政大臣。此後,在米思翰的兒子那代,「沙濟富察氏」開始步入鼎盛。
米思翰的馬武、馬齊、李榮保等皆進爵封侯,位列公卿之位,其中馬武授三等阿達哈哈番,官至領侍衛內大臣,馬奇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康熙、雍正、三朝皆為宰輔,李榮保官至察哈爾總督,追贈一等公。
而後李榮保之女嫁與乾隆帝,成為乾隆第一任皇后,是為孝賢純皇后,自此「沙濟富察氏」在清朝步入極盛時期。因孝賢純皇后十分受寵,富察家的身份和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先是其弟傅恆,授一等忠勇公,官至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死後更是被追封為郡王。後是其侄子福康安(傅恆子),授貝子(自清貝子只封皇室,福康安是第一個非皇族出身的貝子),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死後亦被追封為嘉勇郡王。
一門兩郡王(追封)這是何等的榮耀,自此「沙濟富察氏」走向了極盛時期。
乾隆、嘉慶兩朝朝可謂是「沙濟富察氏」最為榮耀的時期。此時不但除了傅恆、福康安兩位郡王,還出現福隆安、福長安、福靈安等重臣,其中福隆安襲一等忠勇公,官至工部尚書,太子太保,娶乾隆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為妻,福長安授一等侯,官至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福靈安授雲騎尉世職,官至總兵。
除外,除「沙濟富察氏」直系的子嗣位列公卿,其旁系在清朝也有多位列公卿之人,如首任伊犁將軍明瑞,多羅額駙明亮,健銳營領隊大臣奎林,以及後來鹹豐帝遺令顧命八大臣之一的景壽等。
總的說富察氏發跡於努爾哈赤時期,鼎盛於康熙時期,極盛於乾隆時期,自乾隆後雖也有位列公卿,為妃之人,但已沒有乾隆年間那麼到底輝煌。只得說富察氏的極盛依靠的是一位女人,她就是孝賢純皇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