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作為大清第一夫人,在重大場合,如元旦(春節)、萬壽(皇帝生日)、冬至三大聖節時,還有到先蠶壇饗祀儀等,都要穿著正式的朝服出席。太后,實際上是先皇帝的皇后,所以太后和皇后朝服的形制和規格都是一樣的,其他嬪妃或皇族中的其他婦女都有相應的朝服和配飾,形制上和太后皇后的類似,只是在材質、顏色、紋飾上有所區別,以此顯示出等級。
富察皇后在劇中完美地呈現了她的一生,首次出場穿著得體、清雅大氣,素色反彰顯皇后的高雅氣質,與頭飾搭配相得益彰。在劇中,富察皇后一生節儉,所以她的衣服並不多,前後也就大概6套左右。1、淡白色常服
這款衣服以精緻花草紋案為主,款型旗袍式,與淺綠花朵頭飾搭配,皇后大家閨秀的氣質完全顯現。
2、深藕色常服
這衣服在劇中也經常出現,與翠石金飾相稱。這款顏色彰顯皇后端莊穩重,氣質高貴。胸前掛著的墨綠色珠串進行點綴,眉目間帶著少許的憂愁,整個畫面質感很是傳神。
3、藕粉色常服
這套衣服在第一次出場中就已出現,原型取於故宮博物院館藏「藕荷緞繡花卉綿蟒袍」,與簡潔的藍色圓形頭飾相配,溫婉動人。
4、煙藍色常服
這款衣服精緻的刺繡紋案配上藍綠色的珠寶頭飾,把富察皇后飽讀詩書的氣質體現的淋漓盡致。
5、石青色團龍吉服吉服是帝後、文武官員及家人在舉行嘉禮或吉禮慶典、宴會、迎鑾時穿戴的衣服,登基僅次於朝服。按《大清會典》規定,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貴妃穿的吉服袍才稱為「龍袍」。
富察皇后的石青色吉服在皇后生辰中出現過,原型取於故宮博物院館藏「故宮博物院館藏「緙絲石青地八團龍棉褂」,據《大清會典》載:皇太后、皇后龍褂「色用石青,繡文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行龍四,下幅八寶立水,袖端行龍各二。」這件龍褂正合於典章定製。」
這件吉服在劇中和原版相比,龍的形態和位置,如意雲、赤火焰的位置都相同,幾可亂真。
6、金黃色禮服禮服是帝後、文武官員在朝會、祭祀時所穿的衣服。清代,只有皇帝的禮服分為朝服和祭服,其餘如皇后、皇子、大臣等,朝服、祭服合一。
劇中皇后的明黃色鳳袍,是在富察皇后同乾隆皇帝參加祭祀時的衣服,屬於禮服的一種,但與清代實物尚有差別。
乾隆帝曾贊富察皇后:「歷觀古之賢后,蓋實無以加茲。「同時他把他治國的功勞也分給皇后一份:「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畫像,故宮博物院藏
皇后出身名門望族而生性節儉,平素以通草絨花為飾,這一點在《延禧攻略》中就能看出。乾隆九年,蠶壇建成,富察皇后帶領妃嬪命婦大行親蠶之禮,祭祀先蠶嫘祖,並當眾演習養蠶織絲之術。後來蠶絲多了,富察氏不忍心遺棄,下令把它染上色彩,織成御衣,親自進獻給皇帝。乾隆穿慣了錦衣玉裘,見到這件略顯粗糙的絲織御衣,競感到格外親切,除對皇后大加褒揚外,還下令大小臣工崇儉去奢,並在祭祀登朝時多次穿用。
劇中的富察皇后是近年來清宮劇難得的賢后,劇中的幾件衣服,恰如其分地再現了這位大清第一賢后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