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是東京五大私立MARCH之一。她前身是創立於1885年的英吉利法律學校,迄今已有135年的歷史。中央目前設立有8個學部,7個大學院研究科。畢業生中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新海誠(文學部)、秋元康(文學部)、阿部寬(理工學部)、野島伸司(法學部)等等。中央大學發布的中長期事業計劃稱將擴員留學生人數,目標是2025年為止達到1000人。為此特別新開設了國際經營學部和國際情報學部。這些都說明了中央大學在招收留學生方面持有的積極態度。中央大學經濟學部、經營學部、國際經營學部設置有AB兩種選考方式:A方式留考三科目只看日本語,主要通過校內考「小論文」「英語」、以及面試綜合考察學生的能力。A方式適合留考分數不太理想,想通過校內考扳回一局的同學。B方式純書類選考留考三個科目都要參照,並且對於各項分數的要求比較高。B方式適合分數不錯,想「省事」的同學報考。如果想提高合格機率可以選擇並願AB方式。※ 經濟、經營、國際經營學部B方式(純書類選考)沒有變更
![]()
從往年合格分數來看,中央需要的留考分數沒有青山、立教、學習院大學那麼高。每年不乏日語200+的同學合格。留考日語要求最低的學部是商學部A方式和國際經營學部。日語要求相對高的是法學部和文學部。英語不好的同學在查看中央大學的入試要項時會退縮,怎麼所有學部都要看英語水平呢?英語不好的人是不是只能放棄中央呢?
其實不是。在中央入試中,英語成績必要但不重要。中央各個學部雖然在出願階段設置英語門檻,但是只要過了這道坎,後面的選考中不怎麼看重英語成績。所以只要你手握英語成績,哪怕不高也可以大膽出願,只要其他成績足夠優秀仍有機會合格。以上是中央大學入試的幾個特點,那麼到底報考哪個學部合適呢?下圖是各學部往年合格人數和合格倍率,供同學們參考。
點擊查看大圖
↓↓↓
![]()
![]()
每年各學部的報考人數各有波動,從整體人數上來看,2020年度入試的出願人數是2015年的將近2倍,入試競爭愈演愈烈。同學們在選擇出願學部時,要冷靜思考自己適合什麼,而不是盲目隨大流。這裡行知醬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學部的特色和考學特點,希望能對同學們選擇學部有所幫助。法學部作為中央大學的王牌學部,在全日本法學專業(偏差值)排名中一直在前十以內,僅次於頂級國公立和早慶上,位列MARCH和關關同立之首。不僅如此,中央法學部司法考試的合格人數也常年名列前茅。
除了參加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以外,從中央法學部升學到東大、早慶大學院的學生不在少數。由於中央法學部的名氣在留學生圈子中越來越大,報考人數也由2015年度的18人激增到去年的126人。為了應對考生人數暴漲,法學部的入試規則也相應產生變化,設置了英語分數門檻:託福42分以上/託業480以上/雅思4.5以上。並且選考分為兩個階段,必須通過第一階段書類選考,才能進入面試階段。法學部沒有筆試,面試難度較高。去年採用了集體面試的形式,4人一組,面試時長1小時左右,可以說是被「拷問」得明明白白。面試之前考生要填寫一張エントリシート。內容包括:為什麼來日本?為什麼選擇中央大學的法學部?將來的計劃是什麼?最近有什麼感興趣的事情?等等面試基本問題。今年由於疫情原因面試改為線上面試,エントリシート需要提前填寫好提交。面試內容主要圍繞學生填寫的エントリシート進行,教授會對學生過去履歷、選擇中央法學部的理由進行深究,另外還會詢問熱門時事問題,請同學們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國際經營學部是2019年4月新設立的一個學部。它設置了「企業経営科目群」、「グローバル経済科目群」、「國際地域研究科目群」三個學群,配合豐富的英語教育課程,旨在培養國際化人才。這個學部分為A方式(校內考)和B方式(書類選考)。讓我們來對比看看兩種入試方式的不同之處。A方式和中央其他學部的日程基本一致,10月出願次年4月入學。B方式比較特殊,2021年2月末才出願,要等到2021年9月期入學。
A方式參考留考日語分數,B方式不需要留考成績。在英語的要求上,A方式託福42分以上即可出願,2019年度入學的國際經營學部第一批留學生中有託福60+就合格的同學。而B方式託福達到72分以上才能報考。和A方式相比,B方式需要遞交的材料比較特殊。考生必須準備英文履曆書、英文志望理由書、還有高中兩名教員的英文推薦信。除此之外,走B方式要自己錄製一段3分鐘之間的自我PR視頻,遞交給中央大學。要求是用英文自我介紹並陳述志望理由,以及描述2030年自己會在世界何處做什麼事情。綜上所述,A方式對於考生日語和英語兩方面都有所要求,B方式則是側重於對考生英語能力的考察,日語不好的同學也可以報考。具體細節請同學們在中央官網上下載今年最新的入試要項,仔細確認。經濟學部和商學部一直是中央大學人氣最旺的兩個學部。但是,這兩個學部從2018年開始縮減私費留學生的招生定員。特別是商學部,縮減到原來的一半左右。但是報考的同學還是前僕後繼,競爭愈演愈烈。經濟學部和商學部的入試也分為A方式(校內考)和B方式(書類選考)。如果是留考三科目分數高(330+ 文綜180+ 數學140+)的同學可以選擇B方式。日語分數不自信的孩子們建議選擇A方式。從合格者的分數數據來看,
商學部的A方式是中央大學合格者留考日語平均分最低的。當然了,想求穩的最好辦法就是並願。畢竟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兩個都報!
面試方面,下面給大家總結一下往年經濟和商學部的面試經驗。
經濟學部
面試形式:1對1
面試時長:10-15分鐘
面試問題:
自我介紹
為什麼來日本?
為什麼選擇中央大學?
為什麼選擇經濟學部?
畢業後想做什麼?
學費怎麼支付?
什麼時候開始學日語的?
平常看什麼書?
父母從事什麼職業?
商學部
面試形式:2對1
面試時長:15分鐘
面試問題:
為什麼選擇中央商學部?
你的長處和短處是什麼?
學日語感覺最難的是什麼?
有沒有日本人朋友?
在日本住哪裡,感覺怎麼樣?
關於學校有什麼想問的嗎?
經濟學部和商學部的面試難度不高,教授問的幾乎全是面試基本問題,所以只要把面試基本問題提前準備好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不過,今年因為改為網絡面試,面試形式內容可能發生變化。同學們不用太擔心,按照行知老師的叮囑去準備,以不變應萬變。
中央文學部的特色是專攻設置非常豐富,有些大學的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專業從屬於文學部以外的其他學部。但是中央把這些專業都設在文學部底下。學生除了自己的專攻以外,可以選擇副專攻。文學部一共700多門專業課,其中有400多門都可以跨專業輔修,自由度非常高。
2021年4月起,文學部還開設「學びのパスポートプログラム」。報考這個項目的學生,在入學時可以不確定具體專攻,只選擇「社會文化系」或「スポーツ文化系」。大學期間,學生可以在文學部的13個專攻中自由地跨領域選課,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學問領域,製作專屬於自己的課程體系。
入試方面,文學部往年面試經驗如下:
面試形式:2對1
面試時長:10分鐘
面試問題:
為什麼來我們學校?
大學生活想怎麼過?想參加什麼社團?
畢業之後想做什麼?
說到教育事業,你想到什麼職業呢?
你想怎麼解決教育格差的問題呢?
(※ 教育學專攻問題)
高中學的日語還是英語?
在外面學了多久日語?
你看得懂日語文章嗎,會寫嗎?
覺得你人生中最努力的一件事情?
聽到「綜合政策」,有同學會發出疑問:這個學部到底是學習什麼的呢?綜合政策學部學習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旨在培養學生從多視角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以及政策立案、驗證、施行過程中所應具備的情報處理、分析統計的能力。中央的綜合政策學部分為「政策科學科」和「國際政策文化學科」兩個學科。其中政策科學科設置了政治、法律、經濟等科目。這個學科的ゼミ的研究課題包括「日本行政系統」、「組織化社會的犯罪對策」、「企業內部管理」、「網際網路經濟」等,網羅各個領域的社會問題。國際政策文化學科設置宗教學、比較文化研究、地域研究、國際交流等科目。ゼミ的研究課題包括「日本歷史與民俗文化」、「中日文化對比」、「美國社會文化」、「男女平等・兩性問題」等,培養學生多元的價值觀。綜合政策學部的選考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書類選考,要求提交留考日語和英語分數,對於英語分數的要求的底線是託福56以上 / 託業550以上 / 雅思4.5以上。通過第一輪書類選考的人才有資格進入第二輪選考,參加小論文和面試。小論文的題型基本上是テーマ型小論文,近兩年的選題有「SNS相關的社會問題」「高齡化社會」、「歐美國家的排外政策」、「為東京奧運會獻策立案」、「中日文化遺產對比」等,要求字數在1000字左右。面試方面,綜合政策學部的面試時長大概在10-15分鐘左右。2位教授面試1個學生。整場面試氣氛相對輕鬆,問的都是常規問題,不會很刁鑽。往年提問包括:以上就是中央大學各學部的特色和考學特點,最後廣播一下:中央大學10月21日開始出願,具體請同學們到官網下載外國留學生入試要項仔細確認。
因為疫情,2021年度的大學入試變得風雲莫測。6月EJU中止,7月JLPT中止,大學校內考安排也不排除有變化的可能。
但不管如何,考學的準備都不能停止!機會總是留給有充分準備的人!
更何況,今年也可能是史上競爭最弱的一年。不抓住今年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多多報考幾所心儀的大學,更待何時?
行知線上+線下課程助我高效備考 (附視頻採訪)在行知日本語學校收穫理工名門大滿貫(附視頻採訪)從東北育才到行知學園再到東京大學的光輝之路(附視頻採訪)因行知在韓出版留考模擬題而結緣的韓國女生(附視頻採訪)相比美國,日本的教育更具公平性(附視頻採訪)從京都「打」新幹線來東京只為一場模擬面試 (附視頻採訪)考取京大不忘初心再戰東大(附視頻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