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消息,在2015上海MWC開展的前一天,GSMA主辦方提前召開了一場行動支付峰會,邀請到支付行業內多位嘉賓探討了行動支付的現狀、面臨的困難以及未來發展前景。由於這是GSMA第三次舉辦行動支付峰會,因此本次討論的內容相比前兩次更加具體,偏向於行動支付以及身份認證這兩方面。
經過若干年的磨合,如今行動支付、在線電子商務、支付轉換技術已經足夠成熟,雖然用戶仍然習慣用傳統方式來支付,但很多商業機構以及設備廠商已經推出了新產品來引導用戶嘗試最新的支付方式。
近場支付技術之所以發展比較慢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首先是時間因素,其次是沒能找到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而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商業案例、NFC手機可用性、硬體與軟體的可用條件不利,另外碎片化也會阻礙業務發展,比如不同風格用戶界面等。
不過好消息是全球運營商的支付服務正在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全球已經有165家NFC服務提供商,其中有25家運營商主導的商業機構位於亞太地區。
銀聯:支持NFC手機/硬體/SIM卡
目前已經有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受理銀聯卡,同時有4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銀聯卡,共有4700萬銀聯卡境外累計發行,境內是49億張。
銀聯負責人稱,2015年在國內智慧型手機用戶預計達到6億用戶,每個用戶會使用不同的應用,這是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基礎,另外就是LBS等應用的出現,都促進了行業發展。
NFC支付的機遇是已經與更多金融標準相符,越來越多的行動裝置開始支持NFC技術,據統計已經有500萬非接觸式POS機以及10000家線上商戶存在。此外支付平臺比如Token的安全性也更高。
銀聯方面現在已支持NFC智能硬體、智慧型手機以及SIM卡,同時蘋果、谷歌、三星也在推出NFC的新產品。從2003年起,銀聯已經與三家電信運營商基於簡訊行動支付解決方案展開合作,讓金融機構與電信運營商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未來銀聯會用開放共享的方式來構建NFC生態系統,讓受理方商戶、合作夥伴、發卡方、終端製造商共同來完成。
騰訊:打通微信QQ行動支付
在行動支付領域,騰訊財付通已經推出了有十年的時間。考慮到移動網際網路崛起,財付通產品也正在經歷快速的變革。目前兩個新產品主要是微信錢包、餘額寶,並且在徵信以及大數據上也在加速布局。除了支付數據之外,未來會有更多社交數據來支持行動支付的發展。
微信支付的交易量與用戶數在快速增加,用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完成支付操作。微信支付目前比較大的局限是在歐洲市場佔有率不高。
自去年起,紅包引發了社交網絡與支付的更廣闊的應用。去年上線後擁有500萬用戶,而今年用戶數已經翻了四倍。其他業務方面,目前騰訊正在依靠QQ電子錢包來推出更多增至服務,現在已經達到了8億用戶的數量。
三星Pay:操作簡單是前提
三星在支付行業上首先關注點是顧客的感受。他們認為顧客選擇方案時並不是針對性的,而三星支付的專注點正是讓他們的支付過程變得簡單,讓用戶體會到支付的快樂。
三星負責人表示,現在行動支付的使用率只有9.1%,其中新增更多商戶、支付過程更安全才是用戶選擇行動支付的理由。三星支付的優勢主要是三點,首先是隨時性,三星會推出全套付款方式,與銷售終端的NFC兼容,同時與其他銷售終端兼容。另外是簡單,主要是通過更多的方式來實現支付,比如在鎖屏下、在指紋下等等。
最後是安全,此前三星曾經推出過KNOX服務,可以實現實時的入侵監測服務,同時也能保證卡隱私。據透露,2015年下半年三星Pay將在美國和韓國率先啟用,並向其他地區來擴展。
阿里:下一步是人臉識別
傳統金融主要是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的模式把傳統金融產品用網際網路產品來表現出來。阿里現階段正在開發人臉識別技術。生物技術是多維度的,而且相比指紋的優勢是對於大眾來說人臉並不是一個純粹隱私的內容,而指紋卻是一個更加隱私的信息。
未來人臉技術核心挑戰是算法本身要做到更加精準。應用方面,阿里已經在身份證驗證、活體檢測、照片處理、人臉識別四個方面有所涉及。阿里負責人認為未來傳統的密碼可能徹底被生物識別技術所取代。
Orange:信任才是推動力
Orange目前有2.47億客戶,Orange認為客戶的信任度才是行動支付最重要的環節,同時金融機構和運營商也是數字經濟增長的動力。
Orange的優勢在於運用SIM卡和網絡安全為金融行業和行動支付領域提供更安全的增值服務。未來Orange將會通過移動連接完成與手機的互聯,比如PIN身份識別並儲存在SIM當中。
中國移動:運營商的作用不容小覷
中移動電子商務部成立於2006年,截至2014年交易金額突破3000億,2014年底註冊用戶1億,他們目前已經與60家銀行合作,同時線上線下合作商務10萬家。
2013年中移動推出了和包NFC應用,用戶數達到500萬,同時推出了200個基於TSM平臺的應用,涉及公交、銀行、超市等。未來他們的戰略方向主要是四點:1、開放SIM卡的空間;2、製作多客戶端入口;3、TSM平臺從集中平臺到兩級平臺;4、終端更加多樣化,比如推出穿戴設備。
Kakao Talk:社交平臺要有行動支付思維
Kakao是韓國排名第一的即時通訊軟體,擁有1.8億的註冊用戶。除了一般的通訊功能之外,Kakao比較特色的是增加了禮物模式,互動性很強,同時也加入了KakaoGame模式。
為了適應行動支付大潮,KakaoTalk近段時間簡化了原有複雜的支付方式,讓支付只需要三個步驟就可以完成,未來他們也會集成更多的應用到通訊工具中,簡化用戶下載第三方應用的繁瑣度。
VISA:三種加密方式保證安全
今天的數字支付形式正在發生著巨變,發卡方、環境、設備、安全技術共同對支付生態系統產生著影響。對於VISA而言,他們已經推出了EMV晶片技術、端到端加密、令牌技術這三種方式來確保數據安全,現階段VISA主要是依靠令牌指令以及主卡仿真保證安全。
數字身份認證提高用戶粘性
下午的手機互聯個人身份安全演講中,來自中國聯通、CyberSource等在內的負責人也發表了對行動支付環節的安全性策略分析。當前手機互聯以及數字身份認證主要用於一些商務案例當中,包含傳統的移動身份認證、數字服務兩個部分,身份認證作為新產品可以提高用戶的參與粘性,在安全性上也比一般的認證方式更高。
如何改變用戶支付習慣是難點
通過此次移動峰會,可以感受到行動支付的熱潮再一次被掀起。只是與幾年前少數先驅者的發力不同,現階段無論是發卡方、操作環境、各種支持NFC技術的硬體以及安全技術的出現讓行動支付行業更加成熟與多元化。在萬事具備的前提下,接下來行動支付行業或許要面臨的難點想必會是如何說服用戶改變傳統的支付習慣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