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是真的很幸福,還是「安貧樂道」?

2020-12-16 博文書苑若愚談白

說起現在的印度,很多國人不以為然,認為印度是典型的第三世界國家,因為印度貧窮、落後、髒亂、愚昧。其實這種看法帶有一些偏見。

凡是到過印度的人應該知道,雖然印度的總體經濟實力不如中國,更不如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但印度的一些大城市還是很發達,很現代的,像孟買、加爾各答。

再者,在很多印度人看來,他們和中國相比似乎有一些特殊優勢,比如他們採用的是西方式民主制,可以直接和歐美社會接軌,所以經濟、貿易、文化方面的往來比較便捷。

除此以外,印度宗教文化非常發達,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民族性宗教,所以多數印度人其實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基本上沒有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貧窮。

記得孔子在《論語》中有一段對話很有意思,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請問老師,」貧而不諂,富而不驕何如」?孔子回答說,這種心態遠遠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貧窮的人僅僅是不向富貴者諂媚還是不夠的,最好的心態是忘掉物質貧窮,快樂地追求道德之「道」,不把金錢、物質當回事,這就是一種最高境界了。

孔子的話耐人尋味,在孔子看來,這種忘掉貧窮,努力追求道德生活的境界叫安貧樂道。想想看,古今中外的許多歷史名人都是這種類型,像中國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莊子,西方的聖人蘇格拉底、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康德等,還有佛教佛祖釋迦摩尼,他們不都是這樣的人嗎?

如果根據孔子的看法,那些信仰宗教的印度人似乎也有這麼一種味道:他們並不把物質生活的貧窮當回事,而是專心致力於宗教生活和神靈祈禱。

這是印度社會和文化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因為跨文化差異的關係,印度社會以外的人們不一定完全理解和感受得到,而僅僅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印度人,這其中難免會產生一些文化偏差。

綜合來看,衡量一個國家民族幸福指數的標準不一定只是物質和金錢,還包括其他方面,像社會、家庭、精神、宗教等等。總之,人的幸福追求和快樂體驗多種多樣,很難用一個完全客觀和唯一的標準去衡量和裁斷。

或許對於大多數印度人而言,宗教信仰和神靈祈禱就是他們幸福生活的全部或大部,只是局外人很難完全理解而已。

再如現在的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寮國等東南亞國家,如果單單從經濟層面看,他們是第三世界國家:其經濟總量低、現代化水平落後,以農耕經濟為主。但如果根據宗教心理調查信息,這些宗教國家的民眾之幸福感指數並不低,甚至還高於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其中的原因為何?恐怕只有從精神生活層面才能夠解釋,恐怕只有自己國家的民眾心裡最清楚。

中國人常說,一雙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自己心裡最明白,就是佛家所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道理。這類說法很有啟發性,同樣適用於人們對印度人生活的感受和評價。

綜合來看,一個人的幸福感指數無非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物質生活和金錢,二是精神生活和情感,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只是不同的國家民族,不同的社會文化有所偏重而已。

在那些強調宗教信仰的國家,如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這些國家的民眾更看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滿足,比如宗教。在一些缺少宗教文化傳統的國家,人們似乎更看重物質生活的追求,比如金錢。就像時下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拼命工作,拼命賺錢,然後是盡情享受生活。

不多說了,最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作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用在人的幸福感體驗方面是再合適不過了。

相關焦點

  • (淺見)安貧樂道的思想為什麼已經不合時宜?
    圖片源自網絡安貧樂道自然是我們先秦時期儒家的重要思想。我們的孔子大聖人特別推崇安貧樂道,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雍也》)被鍾嶸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詩品》)的陶淵明,則是恪守安貧樂道的古代作家代表。他「不為五鬥米折腰」,在《五柳先生傳》中,自言「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不妨說,安貧樂道是最能體現古時候文人風骨的標誌之一。
  • 困境,莫忘安貧樂道
    「安貧樂道」就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理想精神。走進詩豪劉禹錫的陋室,我們就可以發現「安貧樂道」的精神在它身上淋漓盡致的體現。你可以任自己的思緒縱馬馳騁,踏著溼漉漉的青苔,走進幽靜的林蔭小道,走進一個無「汙染」的大自然裡,悠閒地撫弄素琴,還有野鶴夜聽經。可以以琴書會友,當然更沒有世俗嘈雜的聲音擾亂自己的聽覺,閒雲野鶴般的生活更讓人返璞歸真。
  • 遊客問印度人:你們的高鐵真的超過中國了嗎?來聽印度人怎麼說
    不過印度的這種自信還是值得肯定的,他們的自信還體現在,認為他們發展得比中國好。 這位美國遊客就很好奇,印度人對於自己國家的高鐵是什麼樣的看法,所以就問了旁邊的印度人:「你們的高鐵真的超過中國了嗎?」
  • 曾仕強:你為什麼不幸福?只因你不懂安貧樂道、泰然知足的道理!
    孔子講了四個字,很多人也誤解,他說安貧樂道。有的人說,哎喲,孔子不希望我們富有,他仇富看不起有錢。沒有這回事,孔子只有叫我們安貧,從來沒有叫我們樂貧,從來沒有。安貧樂道你看四書五經裡面,沒有說以貧為樂,沒有。但是你想富貴你做得到嗎?這孔子明講了,孔子說如果有人跟我保證,真的可以找到富貴,就算是去替人家拉車,我都願意做。
  • 安貧樂道者為什麼能夠堅持不放棄自己的信念?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你看孔夫子就認為顏回是完全能夠符合安貧樂道的聖人標準的,或許孔夫子也是從顏回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所以才會有如此心心相惜的由衷的讚美。看到這裡,我們大家就難免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些人會如此的做呢?
  • 真正的清高,是安貧樂道
    安貧樂道是指一個人為了自己的信念,即使在貧窮的狀態中,仍樂于堅守信仰。看來,古人對安貧樂道有著十分清晰的認同感,而這種安貧樂道,其實,就是我們說講的清高。我覺得,真正的清高,其實就是不願隨大流,獨善其身,即使貧窮,也不改其樂。一個人,要想擁有真正的清高,有些不容易,但是下面的關於安貧樂道的四小點,你我其實都可以做到。首先,真正的清高,是不同流合汙。
  • 近代全球CEO中,為何印度人比中國人多,印度人真的比我們強?
    很多的商業精英一生最高的目標便是成為公司的CEO,根據統計,同樣的人才,在世界上的很多公司中,印度人成為CEO的人幾乎是最多的。像微軟、軟銀以及百事可樂等很多大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近年來更是有著美國一些大公司的華僑因為被印度上司打壓自殺的現象。那麼,為什麼印度人在全球的公司中做的要比中國人好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們差嗎?
  • 印度人在中國生活如何?他們的回應讓人受寵若驚!
    更重要的是,至今,印度還是一個較為封建的國度,他們對於自己的國度是那麼的自豪以及自大。想必大家聽過最多的一句話,也就是當地人總是喜歡與中國作比較,甚至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了種種懷疑,還認為印度才是最強大的。可見,印度人對於中國的認知,還停留在很早以前,對於中國近幾年相關的一切,都無所認知。
  • 陝西日報:學學佳縣縣委的安貧樂道
    原標題:學學佳縣縣委的安貧樂道   王蘭   看到一則清風撲面的新聞:到陝西佳縣縣委辦事的人,會驚訝於這裡辦公條件的「寒磣」:縣委各部門堅守在3排57孔窯洞中辦公,至今已有41年。   面對疑問,一位在佳縣縣委工作多年的幹部說,「之前幾任縣委書記都曾有過給縣委新蓋一棟辦公樓的想法,當時中央還沒有發布停止新建樓堂館所的通知,但縣委班子斟酌再三,最後還是擱置了蓋新樓的動議,決定把有限的財力花在『刀刃』上。」
  • 印度人的數學真的很厲害嗎
    高科技重鎮矽谷裡的工程師,有三分之一是印度人。這跟印度人數學很厲害有關係嗎?或許該問印度人數學為什麼那麼厲害。背誦能力與IT產業人們認為另一個「印度人數學很厲害」 的理由,恐怕是印度人在需要高階數學思考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領域中十分活躍的關係。在二○一二年資料中顯示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中IT產業佔了百分之七點五,另外,許多印度人在IT產業基地、也就是美國的矽谷相當活躍。
  • 印度人申請美國綠卡需要等待151年,真的,這不是開玩笑……
    微信ID:EB1A傑出人才資訊速遞,分享最IN美國資訊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都接受了一個事實:無論你在學習還是工作中,身邊總是少不了幾位來自雖然在老美眼中「中國人和印度人都是亞洲人」,我們都被稱為亞裔,但很多情況下我們卻在極力撇開這種聯繫。不過不管大家願不願意,很多時候在美國的中國人和印度人的生活總是有意無意地被牽扯到一起。
  • 印度人吃火鍋:早知道應該去學習用筷子吃飯的!真的是太搞笑了
    我們知道印度人吃飯大部分都是用手抓的,而我們中國人可是一直以來都是有筷子的。大家有沒有想過印度人用筷子的場景呢?特別是當印度人吃火鍋的時候,不會用筷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前一段時間,就有一位中國小哥帶著印度的留學生去吃火鍋了,而且統一使用筷子,這可真的是把印度人給難住了。筷子在我們中國人看來,使用是一種非常簡單的行為,隨便怎麼夾也能夾起自己想吃的食物,但是對國外沒用過筷子的人來說,可真的是一場災難性的的事件。
  • 安貧樂道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成語出處: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安貧樂道的例句:1、他向來安貧樂道,雖然過著簞食瓢飲的生活,仍然很悠哉。2、很多人把安貧樂道理解成固執的一種表現。3、老王一生安貧樂道,與人無爭,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4、孔子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安貧樂道,或曰於丹如是解讀。
  • 饕餮盛宴|一簞食,一瓢飲,安貧樂道
    饕餮盛宴|一簞食,一瓢飲,安貧樂道01說是安貧樂道,實際上能做到的不多。而且能做到的大多數是像周潤發這種的,此刻即便過再貧儉的生活,他也知道他不至於貧困潦倒,不至於病了無錢治病,起碼還是自由自在的。不然,胡亂煮個紅薯,就著白粥吃了,就趕忙去下地幹活,真的沒有什麼詩意,也沒什麼禪意。所以,一簞食一瓢飲,是滿足不了大多數的。人需要滿足的是那份內心的「安穩」。02君子遠庖廚。
  • 哈佛幸福課:成功不一定幸福,但幸福已是成功
    網上流傳的表情包但是,要意識到,這些真的是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被社會、被父母所綁架的。你越是成功富有,身邊的誘惑就越多,稍有不慎還是翻個車(舉例還是大強子)。如果想輕鬆過日子,真還不是一定要拼命努力學習、努力成功。有些985211本碩畢業的學生感慨:在BATJ還有HW這些大企業,996累成狗,一線城市房價又貴,生活還不如當初考個二本、畢業在三線城市當公務員的高中同學過得爽。
  • 印度人真的屬於白種的雅利安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人的膚色那麼黑,怎麼也和白種人聯繫不到一起,有人還以為印度人是黑種人呢,但根據人種劃分學、世界語系分類和古代歷史來看,印度人很有可能屬於白種的雅利安人。一、雅利安人,一個傳說中的民族。
  • 印度聲稱:上海落後孟買20年,真的不知道印度人怎麼說出口的
    當然中國的發展絕對是比印度快的,不管是從經濟還是科技中國都強過印度,我們就拿印度的孟買和中國的上海來對比一下吧。孟買是印度人最自以為豪的城市,而這個酒店是孟買的酒店,也是孟買標誌性建築,印度人也引以為豪,但是這樣的酒店在中國只能算高級酒店,但是要想說算頂級還稱不上。
  • 印度人評出最難吃的中國菜,網友:難道印度人天生只喜歡咖喱!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印度人評出最難吃的中國菜,網友:難道印度人天生只喜歡咖喱!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家,也是有著諸多習俗的一個國家,但是說起對印度的第一印象,除了印度早就名揚天下的乘坐火車的事件,印度還是只習慣吃咖喱的開掛民族!
  • 印度人的又一迷幻操作?全員躺在地上「曬太陽」,印度人:真無知
    但是當你看到別的國家一些神奇的操作時,你還是會忍不住感嘆,真的太神奇了。印度人的又一迷幻操作?全員躺在地上「曬太陽」,印度人:真無知。但所有人都齊刷刷地躺在地上,總是會讓人覺得非常的好奇。因為這看起來實在是太違反常理了,那麼這群印度人到底在幹嘛呢?其實他們倒不是真的在曬太陽。
  •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噴香水?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噴香水?啊塵在地鐵上也遇到過其他的印度人,皮膚黝黑的,濃濃的印度特色,但是站在他旁邊,就可以聞到一股刺鼻的香水味,很濃烈那種。據說印度人大多天生就有體味,加之他們印度的氣候常年炎熱,所以很多的印度人都喜歡噴香水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