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朗誦是語言與情感的雙重表達,用正確清晰的語言與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是口才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朗誦的時候一定不要用那種誇張不得了的語調。
其實,詩歌朗誦的方法也是有技巧可尋的。
(一)以真摯的情感為基礎
真正好的朗誦者是以聲音傳達出內心真摯的情感來感動聽眾的。朗誦時的聲音情感要出自內心的深處,適切地傳達出朗誦者真正所體悟到的詩意。並不是故意地誇張吼叫或嬌柔造作,更不是聲情太過泛濫。
1、熟讀詩——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對詩篇的創作理念及構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詩:「解詩」並不是照著字面上的意義分析一下就夠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礎,努力探索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動機。進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個字的內在意義。不僅這樣,而且要把詩內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漸變成自己思想情感的衝動,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說的時候,再開始朗誦。
3、掌握基調:「基調」就是朗誦時整首詩的「主題意識」、「主題呈現」的整體方式。詩的基調可能是憂傷的、愉快的、勵志的、哀慟的等等。
4、入詩;首先入詩的應是朗誦者。朗誦者因著深刻理解詩句而深受詩意感動,而後藉由豐富且適切的聲情表達方式,感動了自己,最後感動了聽者,雙雙進入詩境之中。
(二)以豐富的聲情為方法
聲音是很有「表情」的,不過一般人並沒有特別注意它。仔細想想,我們經常能藉由別人的說話聲調與語氣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樂。這也就是所謂的「聲音的表情」,用來表達詩情的一種方式。
1、字正:要咬準字音,掌握語流音變等普通話知識。
2、腔圓:吟誦時聲音飽要滿、圓潤、優美和腔調婉轉、圓活、動聽。
「腔圓」是對聲音的再要求。
若朗誦者只做到了「字正」而無「腔圓」,就算所發出的字音十分正確,但是聽起來卻缺乏了感情、不動聽,就像是機器人說話般平述的口吻。因此,「腔圓」就是朗誦第二重要的基本要求。
3、正確的呼吸方式-朗誦時最好能使用「胸腹聯合式呼吸」,吸入的氣息最深、呼出的氣息也最強、最長,可以給予朗誦時充足的氣息動力。
注意氣息的補充方式,也就是要注意「換氣」、「偷氣」的運用方式。
所謂「換氣」,通常指一句唱完之後、下句開始唱之前,利用自然停頓的時間進行吸氣。由於兩句之間停頓的時間較長,「換氣」時吸入的氣息較深、較多。所謂「偷氣」,通常指歌唱進行之中只要感到肺中氣息不足,便趕緊利用字音的收聲或音高、感情等的變化轉折,在剎那間不知不覺地吸進少量氣息。「偷氣」時吸入的少量氣息較淺,僅到上胸部。
下面一起來聽紅花少年小學員娓娓道來的詩歌朗誦《紅杜鵑》
在一座烈士的雕像前,
盛開著一束火紅的杜鵑。
一位老媽媽在雕像前長久的佇立,
微風 輕拂著她蒼蒼的白髮和瘦弱的雙肩,
雕像上的戰士太年輕了,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九歲的那個瞬間。
老人和雕像深情的對視,
幾滴淚水滴落在杜鵑花的花瓣。
守陵人悄聲地告訴我,
「老人家來自巴山蜀水的嘉陵江畔。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
每年清明
她都會為這年輕的戰士
送來一束家鄉的紅杜鵑。
年輕的戰士沒有遠去,
在老人的背影裡
我分明看到了
年輕戰士生命的另一半。
年年相會, 地老天荒,
只是為了恪守那
終生不渝的愛的諾言。
松濤颯颯,
仿佛是他和她在竊竊私語,
鳥聲啾啾,
仿佛是她和他在傾訴太深太久的思戀。
此刻,我的思緒穿越了時空的隧道,
此刻,我的靈魂回到了戰雲翻滾的三八線。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
三千裡江山在炮火中痛苦的痙攣。
年輕的戰士在硝煙彈雨中穿行,
他要把十萬火急的命令送到前沿。
送達時間異常緊迫,
截止的時間是今天晚上二十二點,
不能有一分一秒的拖延!
今晚的炮火格外的猛烈,
他必須穿越炮火嚴密的封鎖線,
通往前沿的路上布滿了彈坑,
焦土中滿是燙手的彈片。
探照燈似利劍刺破了夜空,
曳光彈在黑暗中
編織出了死亡的鎖鏈。
忽然,死亡張開了黑色的翅膀,
炸響的炮彈迸發出刺眼的閃電。
年輕的戰士像一片樹葉被高高的拋起,
騰空而起的身影
在火光中劃出了一道弧線……
不知過了多久戰士甦醒了,
一隻斷腳映入了眼帘。
啊?那是我的腳嗎?
沒錯兒,那布鞋上繡著兩朵火紅的杜鵑。
那是出國參戰前的一個晚上,
他和她相會在嘉陵江畔,
姑娘刺破手指用血在布鞋上繡了兩朵紅杜鵑。
「杜鵑姑娘對不起,我把你送給我的布鞋弄髒了,我真傻,美國鬼子的炮彈來了我咋就忘了躲閃呢?」
他把斷腳緊緊的抱在了懷裡,
用盡最後的力氣爬上了陣地前沿。
「連長,命,命令,
二十二,二十二點… …」
連長打開了被血洇溼的命令,
奪眶而出的淚水模糊了雙眼。
「今晚二十二時,全線停火,
屆時不準發射一槍一彈!」
這是永垂史冊的偉大時刻,
歷史將永記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二十二點!
剎那間,整個戰線突然安靜了下來,
靜的讓人不知所措毛骨悚然。
蟋蟀在草棵裡振翅歡唱,
靜謐的幽谷小溪潺潺。
清風徐徐,碧空如洗,
萬裡高天,星漢燦燦… …
第二天,彭德懷登上了前沿陣地,
當他聽說這件事以後
鋼鐵統帥禁不住熱淚潸然。,
」太可惜了,就差那麼幾分鐘他就可以回家,
他就能見到那美麗的姑娘杜鵑。
是他們用鮮血保衛了祖國的安寧,
是他們用生命捍衛了民族的尊嚴,
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不能忘記這鮮血染紅的杜鵑!「
「這場戰爭雄辯的證明了:
西方列強只要在東方的海岸上
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徵服一個國家的歷史 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