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輕易從國企辭職?過來人親身經歷:別信這4個誤區

2020-12-14 晚燈淺淺

小吳大學畢業進了國企,10年時間從小助理做到了市場經理,年薪20萬,年終獎金12萬。

後來換了一個領導,也許是天生相剋,領導看不上小吳,小吳也看不慣領導,於是小吳處處受排擠。

恰逢這時有一個私企老闆向小吳拋出了橄欖枝,開出50萬的年薪,職位是市場部總監。

小吳想著憑藉自己的資源和能力,一定可以獎金拿到手軟,單子籤到前任領導眼紅,職位還比前任領導高,於是接下了橄欖枝。

本來前任領導還委託同事勸小吳不要離職,但是小吳火速辦理了辭職手續。

前段時間,原單位打電話給小吳現單位,通知他們轉移小吳的組織關係,得知小吳已經不在這家公司了。

那老闆本來也就是看重小吳的國企背景和資源,沒想到脫離了國企平臺的小吳,那些資源統統失靈,於是給小吳降職降薪。

本就心高氣傲的小吳,再次辭了職,本以為憑他的資歷,找一份月薪30萬的工作分分鐘的事,可現實是,連月薪1萬的工作都難找。

加上年初的疫情,他不得已跑去送快餐,風裡來雨裡去,還要小心翼翼的伺候好客戶,一個月最多才拿到過一次7000,每每想到以前「快活似神仙」的國企日子,他腸子都悔青了。

為什麼說不要輕易從國企離職?過來人親身經歷告訴你,別被這4個假象蒙蔽了。

01 誤把平臺當能力

在國企工作,總會有一些「夜郎自大」的錯覺,認為別人都來求著自己合作,是因為自己很厲害。

其實,平臺決定一切,人家看重的是你所在的平臺,而你,只是站在「蓋章」的位置上,這個位置上換了任何人,都會有人來求合作。

站在國企這個平臺上,意味著你有能力「蓋章」、調度資源、審查評比,但也只是所有環節中的一個流程,一個「螺絲帽」。平臺離開你,就好像「機器」換個零件這麼簡單,而你離開了平臺,可能連主心骨都沒有了。

那些從國企離職混的好的,都是擁有切換市場的能力,比如人家掌握一門很牛的核心技術,非他不行。比如人家能用人格魅力,將曾經的資源都能為己所用。

不然,那些「假能力」根本沒有用。

02 私企人際關係簡單

很多人對國企有一個誤區:國企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有很多表面低調實際卻背景深厚的人,一個不注意,下一秒就被KO。

其實不然,因為群眾監督和舉報機制,領導都不敢對員工有過激的言行舉動,比如女員工懷孕了,在國企那可得是好生伺候著的。但是在私企的懷孕女員工,就很慘。

在國企,你是有身份感的,哪怕與領導再不合,領導也不敢把你開除,同事間再不悅,面子上都還過得去。但是在私企,明裡暗裡的爭鬥,為了資源和利益撕破臉的大有人在,老闆可以隨時開除你,大不了給你點補償金。

私企人際關係的冷漠、無情超出了國企人的想像。

有很多從國企跳槽的人,正是低估私企的人際關係,導致越混越差。

03 私企收入高

有人問:私企40萬,和國企30萬,到底選哪個?

其實翻開國企的財務報表就會發現,國企的人力成本是私企的160-200%,如果國企年薪30萬,那麼人力成本是48-60萬,已經超出了私企。而多出來的人力成本是要回饋到員工本身的。

除了工資外,國企的社保、公積金是按照最高比例購買,比如北京住房公積金最高6680元,年金2%+4%,每月最高2000多,這2金加一起8000多,甚至超過很多人的工資。

還有2%的救助幫扶金,讓你看病有補貼,2%的教育培訓經費,讓你讀書有補貼,還有固定節日福利費、通訊費、夏有高溫補貼,冬有取暖費,這些私企是能省則省了。

04 安穩不是稀缺資源

意外和明天,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到。

當還不能實現財務自由的時候,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定是保障生活穩定最基礎的因素。

很多雞湯文說:不跳出舒適圈,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潛力多有大。

但事實是,當意外來臨時,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你能不能捱得過這個意外?

有人在體制內安穩久了,認為這種安穩唾手可得。從國企跳槽出去之後,接連換了幾份工作,才發現,安穩原來是人生最大的稀缺資源。

為了消化就業壓力,國企原則上不裁人,體制內的人可以安心的做到退休為止。

而且還有一筆帳,國企的退休金很高。按照人均80歲的壽命,60歲退休,20年的退休金可不是一筆小收入。

我公公在國企退休,退休金一個月5000多,可以頂的上一個小年輕的月薪了。

所以,國企的安穩具有長效性,如果想從國企跳槽,沒有3倍工資,就不要動這個心思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不要輕易從國企辭職?同事親身經歷:這4個錯覺不忍直視
    前不久,有篇網文挺火的,大意是:在某國企年薪30萬的小張,因為看不慣上司做派,被私企老闆年薪50萬挖走,本意是利用小張在國企人脈和資源做生意。小張從國企辭職後,人走茶涼,根本拉不到單子。老闆一點情面都不給,直接降級降薪,小張只能辭職,才明白自己錯把平臺當能力。
  • 為什麼不要輕易從國企、央企辭職?
    辭職出來十六年了,一直在民企打工,四海為家、四處漂泊著。你問我後悔嗎?我說後悔,後悔有用嗎?我說不後悔,不後悔什麼呢?看看別人,在職的,拿著5000千多的穩定的收入,夫妻團聚、家庭和美的,享受著天倫之樂,吃喝不愁,輕鬆過著日子;內退的,也有3000多的保障和該有的保險、福利,日子也滋潤著呢。
  • 為什麼不要輕易從電廠辭職,特別是國企、央企等電廠?
    第一,先用客觀數據來說明這個問題,不要輕易從央企(含優質國企)辭職。 根據今年應屆生就業意願統計,央企排名第一(綜合收益高),歐美知名外企第二(年薪高),地方優質國企(性價比高)第三,知名高薪民企(如BAT華為頭條等),第四是日韓外企,等等。
  • 決定備孕了要不要辭職?過來人用經歷告訴你答案,女孩子別太任性
    決定備孕了要不要辭職?作為過來人,我先說說自己的兩次經歷。後來生二寶的時候,自己也算是過來人了,有了經驗,整個孕期就一直在上班,當然大前提是我的身體和胎兒整個孕期都很好,沒什麼問題,所以我一直上班到38周左右才回家待產。所以,如果是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不過今天我們要談論的是備孕時有沒有必要提前辭職,下面先來聽聽幾位過來人的答案。
  • 面試被問到為什麼辭職,這4個坑千萬別踩
    面試被問「為什麼辭職」,千萬不能說的四種理由,別當「老實人」 從這個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能恰當的回答出 「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求職者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 過來人用親身經歷,給眾人一個借鑑
    並且由於網絡時代的發達,人們在上網看到一些親身經歷的時候,對於婚姻和生子就有了恐懼,因此現如今結婚的人越來越少,並且即使結婚了也更想要成為丁克。丁克是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在我國,在當時那個思想還不太開放的時代中,其實就已經開始有人加入丁克一族。
  • 為啥說不要從國企辭職?外行人說瞎話,內行人算好這4本「帳」
    作為國企、央企、私企都工作過多年的老HR,眼睜睜看到無數人「勇敢」地衝破「體制」的「圍城」,夢想著一飛沖天,然後衣錦還鄉,「亮瞎」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老上司老同事。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現實,大多數從國企尤其是央企跳槽的人,都折戟沉沙了,少有飛黃騰達者。有幾個底層邏輯,這裡要說幾點乾貨,直接戳中跳槽人的「盲區」和「痛點」。為什麼不要從央企辭職?
  • 不要輕易從央企國企辭職,看懂這3點,「安穩」才是稀缺資源
    正好有家私企看他是大央企的主管,就答應接收他,讓他當個什麼總監。他一聽要「當官」,比上司的名銜還響亮,第二天就交了辭職報告,收拾東西回家了。期間單位上司還託人做他的思想工作。但他已經去私企報到了,只好把辭職報告批了。前不久,單位電話通知他來轉組織關係,才發現那家私企找不到他了。
  • 過來人的親身經歷:別把親情看得太重,最終能靠得住的永遠是自己
    人就是這樣現實,有時候不得不讓你認清這世態炎涼。 有時候,你把別人看得太重,最後都會讓你失望,不得不說,人還是應該把自己看重一點,一味的為別人付出和考慮,說不定傷得最深的就是自己。 尤其是經歷一些事情之後,你更加能夠看清一個人的心意。所以說,對待親情,就不要把親戚看得太重,多的是見不得你好的人。
  • 我,37歲,辭職1年,花光所有積蓄:沒有這4個底氣,別輕易裸辭
    10多年的職場經歷告訴我,對於大多數中年人,在祼辭創業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三思而後行。但結果總是那麼的出人意料,小霞3個月的時間沒有招到一學員,雖然在第4個月的時候,靠線下推廣招到一個學員,並通過在網上賣教學資料賺了點錢,但仍然是嚴重的入不敷出,終於在第5個月底的時候她做不下去了,宣布關門大吉。
  • 過來人的忠告:辭職時,要注意這3句話不能說,誰說誰倒黴
    過來人的忠告:辭職時,要注意這3句話不能說,誰說誰倒黴在職場,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有的時候,一不小心走錯一步棋,很可能就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充滿著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很多人都經歷過辭職,作為過來人給大家一個忠告:在辭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3句話不能說,否則誰說誰倒黴。第一句:自己以後的職業規劃在向領導辭職的時候,往往都會有一段談話,相信大家都經歷過。為公司幹了多年,最後好聚好散,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 這3個「長高謠言」最不靠譜,媽媽們可別再信了
    這3個「長高謠言」最不靠譜,媽媽們可別再信了 2020-05-15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個35歲職場人給你個忠告:年輕人,不要盲目從國企辭職
    所以,從工作的辛苦程度,穩定性,以及工資之外的待遇來分析,不要輕易從國企辭職。那些高鐵、高科技、國家關鍵項目技術,不都是國企裡面攻克的嗎?很多人對國企都有一個誤區,就是進入國企就養老了,看不到希望了。其實,國企有很多成長通道和管理路線,可以讓你有機會成為各級管理者,比如研發領域可以走專家路線,技能操作也能走技師,甚至是高級技師等路線。
  • 為什麼跳槽後,別回原公司?過來人的這3個建議,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跳槽後,別回原公司?過來人的這3個建議,看完就明白了可以說,「跳槽」已經成為了職場上常見的行為,基本上每天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人在公司裡面感覺發展受到限制,於是就是考慮跳槽的問到,只有這樣才能多一絲機會,讓未來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不至於一直在原地踏步。不過,跳槽看上去容易,就是選擇新公司上班。
  • 為什麼你越跳槽工資越低?辭職後一定別做這五件事!
    換工作無可厚非,我們每一次跳槽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提升。不關你是主動的提出辭職還是被迫離開,記住離職後這五件事千萬不要做不要在外面說你的前公司、前領導的壞話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一個情況,就是你面試的時候Hr會讓你評價一下你的上一個公司,很多說上一個公司壞話的人通常不會通過面試,因為在你詆毀別人的時候,面試官肯定認為當你離開他們公司,也會在外面說這個公司的壞話人應當懷有感恩之心,不管你因為什麼離職,對於之前管理你工作的領導、給過你發工資的公司都不該去詆毀
  • 2020年起,這3種工作再苦再累也別輕易辭職,堅持下去早晚混出頭
    於是,有些人為了能快些尋到真正「適合」自身的那份工作,選擇了「跳槽」,可是,有很多人雖然「跳槽」多次,卻依舊沒有找到自己理想中的那份工作,由是,這部分人就開始各種抱怨甚至一蹶不振。此外,有不少網友表示,2020年起,這3種工作,就算再苦再累也別輕易提出辭職,堅持下去早晚混出頭。1.與通信相關的工作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表示,科學和教育是他最為關心的兩件事。
  • 這四個斷奶誤區害娃無數,寶媽別再犯了
    這主要都是因為寶媽們聽信斷奶謠言,不小心踩了這4個坑。斷奶期間「玩失蹤」?這四個斷奶誤區害娃無數,寶媽別再犯了_4_1.jpeg突然斷奶很多家長認為給寶寶斷奶就是寶媽一個人的事,甚至都不需要跟寶寶商量一下,就突然地給寶寶斷了奶。
  • 勸你不要輕易辭職!特別是公務員,原因很現實
    身邊有很多同學最近都在問我:自己在公務員單位、國企裡面已經工作了六七年,每月領的三四千的工資,天天的工作日常都是一樣的,感覺自己的未來幾十年都能一眼望到頭,身邊都是80後、70後的老員工,不論是從工作環境還是從升職加薪來說,都不是特別的滿意,該不該辭職呢?
  • 過來人親身經歷告訴你,這幾個條件不能少
    因為很看重買房這件事,所以從戶型到樓層,都想選到最好的,但是,什麼是最好的呢?一位買了2樓房子的人就後悔了。現在買房,1樓和頂樓的房子幾乎比較少人買,在售樓處,1樓和頂樓的房子也要很久才能賣出。1樓和頂樓優勢明顯,劣勢也比較明顯,喜歡的非常喜歡,不喜歡的非常不喜歡。
  • 不要輕易從央企國企辭職,很多人都留言:我不止一次後悔過
    所以當他們的子女在找對象的時候,這些家長們就會要求必須要找一個國企或央企單位的,這樣子,以後兩個人生活才會幸福。其實老一輩的眼光也不是沒有說法的,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呆在國企和央企這樣的單位,這次疫情的影響相對會少一點,而那些個體戶,那些私人企業,這次受到的創傷,應該來說比較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