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 2020年8月1日,由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食品營養健康產業分會組織召開了「我國特醫食品臨床應用與管理經驗交流研討會」。會議以《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有關精神為指導思想,對我國特醫食品的臨床應用及其相關制度建設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司的有關負責同志,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所、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兒童醫院、上海新華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專家以及全國各地地(市)縣(區)醫院、婦幼保健院的近三百位醫務工作者參加了會議。會議還特邀了聖元乳業、歐盟商會、美贊臣等20餘家國內外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會上,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石漢平教授做了「特醫食品/營養治療的臨床應用與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的專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營養治療是一線治療,特醫食品的臨床應用是提高醫療質量的重大舉措;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陳偉教授做了「我國特醫食品臨床應用技術指南的研究起草與相關建議」的專題報告,對特醫食品臨床應用的規範化管理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我國特醫食品臨床應用規範化管理及其標準研製的相關建議。北京兒童醫院錢素雲主任醫師、北京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吳國舉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副主任孟化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營養科主任胡雯教授分別介紹了所在醫院特醫食品臨床應用與管理的經驗以及規範化管理的有關建議。
會議圍繞如何促進我國特醫食品的臨床應用與規範化管理展開了討論。上海市交通大學副校長農工黨副主席蔡威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於康教授、國家衛健委食品司營養處徐嬌處長、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所副所長張旭東研究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研究員和劉愛東研究員、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藥械評價處主任科員王笛、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臨床營養科主任劉英華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李在玲教授、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臨床營養科主任洪莉主任醫師、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副所長何梅、中國歐盟商會政府事務總監張子婷、聖元乳業胡嘉駿、美贊臣大中華區醫學事務總監陳亮博士等做了重點發言。
會議研究認為,特醫食品臨床應用的規範化管理與指導是發揮特醫食品營養支持作用的重要保證,由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發布適用於全國的特醫食品臨床應用技術規範勢在必行,而且應當強制性地要求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服務機構統一執行。會議也認為,鑑於特醫食品臨床應用過程中需要針對疾病及其治療情況做靈活的處置,所以特醫食品臨床應用技術規範也應設置某些推薦性的指導條款。有專家建議,在國家尚未出臺全國統一的特醫食品臨床應用技術規範情況下,有條件的地區可先行先試地出臺地方性的規定。會議還認為,要進一步加大特醫食品的宣傳力度,讓老百姓正確認識和使用特醫食品。不少專家指出,目前特醫產品的種類還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希望進一步加強特醫食品標準體系建設和註冊審批工作。企業代表建議,希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不斷建立和完善政府、醫療技術機構、學會/協會、企業四位一體的溝通交流機制,以共同推進特醫食品的應用與管理。
最後,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竇熙照會長表示,協會將充分發揮衛生健康社團組織的特殊作用,在政府和企業之間建立起紐帶作用,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調查研究,為政府的政策制定及其他工作提供應有的技術支持,也為產業發展提供應有的服務。竇熙照會長還指出,本次會議不僅是一場特醫食品的專業學術會議,也是政策標準的宣傳培訓活動,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食品營養健康產業分會將會同各方共同推進我國特醫食品產業的發展,讓特醫食品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為健康中國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