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國保健品排行榜第三梯隊的巨頭「權健帝國」被「丁香醫生」「回首掏」了,詳細經過如下:
12月25日,「丁香醫生」發布以女童周洋之死為引子揭露權健問題的文章,引發軒然大波,並很快引發監管介入,在權健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消息發布後,據《新京報》報導,周洋父親表示:「很快就會(對權健公司)提起訴訟(至於為什麼告了三年仍是失敗就不提了)」。
2019年1月2日,據新華社報導,根據聯合調查組前期調查,權健在經營活動中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同時,天津市多部門發起為期三個月的打擊、清理整頓保健品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截止今日,2019年1月7日權健「掌舵人」被刑事拘留。
對於如何看待權健的,網友是這麼認為的:
普通物品「神化」的背後是資本的腐臭
對於保健品的定義:
1.保健食品本質就是食品,只不過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屬於特殊食品,區別於一般食品。治療預防診斷疾病的是藥品。有病就得吃藥!
2.虛假宣傳或是誇大宣傳就是商家或是銷售人員所涉及的問題。明確功能(國家只批准了27種保健功能),宣稱其他任何功能就是違法的。可以工商或是藥監進行舉報投訴。
3.保健食品包裝標籤說明書都有「本品不能替代藥品」字樣。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食品安全法》第78條 第79條.
4.保健意識或是養生觀點這個本身是沒有錯誤,只不過得有「有病吃藥,沒病保健/養生」。消費者選用時得詳細查看產品標籤「適宜人群」以及「不適宜人群」,一定選用適合自己情況的類型。不能盲目追求廣告和銷售人員的推薦!
早在2014年,央視就曾曝光過權健旗下的明星產品「骨正基鞋墊」、「負離子磁衛生巾」等涉嫌虛假宣傳。報導中,權健的經銷商甚至宣稱,鞋墊可以治療心臟病,衛生巾能治療男性的前列腺炎。
這款鞋墊的發明專利裡叫做「按摩鞋墊」,沒有醫療器械的資質,卻賣到 1068 元一雙,經銷商們自如地宣稱各種療效(其實並沒有卵用)。
就在今年9月份,《商界》還發了篇報導——《權健傳銷揭秘群的3478人:傳承「救親人方法和技巧」》。
直銷這一商業模式傳入中國後,與中國人的「保健品情結」一拍即合,二者「雙賤合璧」,使得不少國人,有的在親友的誘勸下,成為受害者,有的甚至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天價」「日用品」呢?比如:權健一千塊一張的天價鞋墊,實際成本也不會超過40,權健的高科技產品石墨烯姨媽巾:官方零售價:19元一包,某寶批發只要4塊。
電視臺的那些廣告費看似商家出的,但是最後還不是要消費者買單,亦如某某某減肥茶,實際成分=瀉藥。若真的有效果了,那麼它們應該出現的不是在電視上,而是在醫院裡。
那些看似「癌症剋星」的存在,其實都成為了商家攬錢的手段。
兒女對父母的疏遠和父母不願意麻煩子女造就了一個個的「保健品帝國」
16年12月,攀枝花晚報報導:一老人坐公交捨不得花錢,卻買了五萬塊錢的保健品。
12月23日上午,架不住商家免費禮品的吸引和長壽養生的宣傳,家住高峰的潘先生不顧老伴的勸阻,獨自前往凱悅欣賓館五樓一保健品銷售點,購買了4000元保健品,而在此之前已經買了好幾萬了。
兒子小潘得知後,立即趕到現場,發現父親已經離開,只有工作人員在店裡。於是,小潘和商家理論起來,對方不願意出示《營業執照》等證件,雙方因言語不和爭吵起來。商家表示不歡迎小潘,讓其離開,氣憤的小潘選擇了報警。最終,商家同意將小潘父親購買的保健品退貨,但要求收回之前贈送的小禮品。
潘先生知道兒子的做法後,情緒十分激動,「我只是想多活幾年,又沒有花你們的錢!」父子二人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小潘被父親趕出了家門。
2017年11月19日,四川省通江縣壁山東路,也就是廊橋對面某保健品門市,80歲的何阿姨本來一直身體挺硬朗,退休後子女也孝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把保健品當飯吃了,從120斤將到了80斤,整日精神不振,如著了魔一樣,不僅僅在保健品身上花了十多萬,還到處借錢買,最後兒女沒辦法了,只好報警處理,家裡的保健品堆積如山,麵包車整整拉了兩次才拉完。
據《新民晚報》消息,「錢花光了,人也沒了,還留下一屋子的保健品!」近日,市民柴女士向新民晚報反映發生在她父母身上的事情,柴女士頗為激動。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前往柴女士的父母家中查看,這一看,頓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柴女士告訴記者,幾天前,她81歲的父親意外遭遇車禍,經過4天搶救,最終還是不幸去世。
而柴女士之所以在承受喪父之痛時還想求助於媒體,就是因為處理父親後事時,在父母家中發現了讓她又驚又氣的一幕。
柴女士帶著記者推開屋內的一間房門,記者也被眼前的一幕所震驚:床上、衣櫥頂上、地板上,都被整盒整箱的各類保健品所佔據。記者看到,這些保健品當中,大部分都未拆封,再仔細一看,其中許多已經過期,顯然已經不能再服用。
5年內花光二老所有積蓄,共計十幾萬,保健品公司竟然還對老人賒帳,目前柴女士都還收到了催收欠款的電話。
柴女士氣憤地告訴記者,自己的父母共育有五個子女,平日裡來看望他們時,卻只允許在客廳裡見面,「直到今天整理遺物時,我才發現這麼多保健品都被他們用布蓋著,藏了滿滿一房間!」
「父親每個月4500元退休工資,每月10日發,出事那天是12日,除了在他的口袋中找到的700元,其餘,一分錢也沒有了……」柴女士心痛地說,老夫妻倆平日裡省吃儉用,誰知道,牙縫裡省下來的錢,竟然全部被拿去買保健品了。
以上一樁樁一件件的似乎都有著共同點:老人花費巨額去買毫無價值的保健品後不願意告訴兒女,甚至最後一個,五年的時間,五個子女竟然沒一個知道?什麼時候在老人的眼中,保健品的銷售人員比自己的兒女更加的信任了?在我們思考銷售人員喪良心的同時,更應該令人思考的是:你什麼時候才可以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到底需要什麼?。
是你對父母的冷漠和不關心導致了自己的父母將自己的錢包送給了保健品的銷售人員,別怪他們不知不覺的「偷走你父母的錢包」。
對生命和健康的漠視來源於巨大的金錢誘惑
馬克思說過: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它就敢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幾塊錢的生產成本可以賣到幾百甚至上千,這樣的利潤足以支撐整個產業鏈了,反正在他們的眼中,保健品只是一種可食用的食品而已,又不會對老人的健康造成什麼重大影響,於是:何樂而不為呢?在這種超過了人性的利益面前,總有人趨之若鶩。
為何「傳銷帝國」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
而此次「權健帝國」的崩塌引起了全民狂歡,雖然這不過是「傳銷和保健金字塔」的冰山一角而已,但是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實屬不易。不過也有網友推測:最後的結局可能會是權健復出然後知名度大漲,「丁香醫生」圈了一波粉,然後群眾吃了一波瓜,「皆大歡喜」,一個月後,該幹嘛幹嘛,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截至到2018年2月底,國家工商總局反傳銷機構共識別到3500多個疑似傳銷平臺,參與人數高達3176萬人,而且這只能是不完全統計。
這麼看,權健真的只是冰山一角(權健是保健品的行業的第三梯隊,在之前還有20多家企業比他「更優秀」)。
2018年傳銷重點整治城市:廊坊、北海、南寧、桂林、南京、武漢、長沙、南昌、貴陽、合肥、西安。其中,廣西就有3城,數量居首。
2018年,北海市搗毀傳銷窩點5144個,遣散人數是11個全國傳銷重點整治城市中最高的一個,共33558人。
而那些由保健品和傳銷組成的公司甚至早已經位列世界五百強了,這種肅清和整頓的海嘯,註定不是能一夜之間完成的,最後送大家一句網絡用語共勉:「出來混,遲早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