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了就哈口熱氣暖暖手 記者 蘭洋 攝
新聞提示
最近這兩天,長春的氣溫有小幅度回升,但是,寒冷的感覺依然充斥著我們的大街小巷,極寒夜裡的公交車「守夜人」與環衛工人依然與他們的寒夜對抗著,而在白天,在我們身邊,仍然有不少對抗寒冷的人,他們保證著我們的生活有序進行,甚至,他們中間,還有很多是女性。昨日,記者走近其中一個職業——交警。
1月26日11時左右,長春市解放大路與同志街交會處車流還算順暢,一個身影筆直地站在十字路口,她時而擺臂,時而示意機動車停止,由於戴了脖套和帽子,臉上,只有雙眼附近位置的皮膚是紅色的,然而,她已經顧及不到這些。
26日10時許,長春市解放大路與同志街交會處,車流比較順暢,寒冷的感覺從每位路人的口鼻之外就能看出,在吉林大學前衛校區醫院的打更室內,一位女子正在電暖風之前烘手,雙手皮膚粗糙,微微泛著些許的紅色,雙眼附近的皮膚,也凍得發紅。她叫於楠,今年35歲,是長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朝陽區大隊女子中隊的一名外勤民警,負責長春市解放大路與同志街交會處的執勤工作,而與她輪崗的藺婷婷,正在路口指揮著交通。
記者發現,於楠正在取暖的屋子不大,裡邊有幾張桌椅,於楠告訴記者,這個小屋是她們「蹭」醫院的,這裡其實是醫院的打更室。
於楠已經在女子中隊幹外勤有五年的時間,她們平時上班的時間是每天6時30分,18時30分下班。
「我們一些家比較遠的同事,她們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五點半就要從家出發,之後到了路面,連早飯都吃不上,而到了晚上,我們也幾乎不能按時下班,因為那時長春的晚高峰還沒有結束,我們不能離開。」於楠說。
於楠還告訴記者,她們在天不是很冷的時候,一般是兩個人分別站一個小時休息一個小時,但是在像前幾天那樣的極寒天氣中,她們都站十分鐘,就要回屋裡緩十分鐘。有時她們還有夜巡的工作,在夜晚,氣溫更低。
屋內暖氣上放著一個棉帽子,兩個脖套,這些都是於楠的。
「我們冬天都要準備兩個脖套,因為每次執勤回來,脖套都會溼掉,之後回去就要放暖氣上烘乾,但是休息的時間不足以烘乾脖套,所以我們就要再準備一個。」於楠說,不單單有脖套和帽子,她們在手套上也做了文章,「我們往手套裡放了熱帖,這樣手就暖和了。」於楠說。
同時,於楠還告訴記者,在冬天,女警們買鞋都要買大很多的,一般37號的腳就要買41號的鞋,這樣裡邊才能套更多的襪子。「如果腳不出汗,天更冷一些,我們還會在兩雙襪子中間再穿一個塑膠袋。」於楠說。
「女警們十個裡邊有九個有鼻炎,這是職業病。每年都要在極寒和極熱中相互交替,還有大量的汽車尾氣,我們每個人的鼻子都不好。」於楠說。
「在大冷天裡,流鼻涕挺正常的,而且一凍時間長,腦袋就木了,所以有個頭疼腦熱的,也感受不出來。因此,我們的很多同事都是難受得起不來床時,才知道感冒了。」於楠說。
「只要到年節,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因此不能陪老人、孩子。」於楠愧疚地邊說邊換上從暖氣上拿起的沒烘乾的脖套,轉身走向十字路口,接替女交警藺婷婷……記者常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