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匹配分析

2020-12-14 職教圈APP

檢驗行業是醫療衛生與健康服務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醫學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醫學檢驗在臨床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監測和預後評估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行業人力資源配置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以及人民群眾對衛生需求的滿意度。

一、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

(一)醫學檢驗行業發展狀況

從行業發展規模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均衛生總費用支出的不斷增加,以及政策扶持與行業逐步開放,我國醫學檢驗行業不斷發展壯大。2015年全國醫學檢驗市場規模為2257.5億元,2017年上升至2898億元,其中,醫院檢驗規模由2015年的2187.5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2760億元。

從行業發展重點看,醫院的檢驗科、病理科等一直是我國醫學檢驗行業的主陣地。另外,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異軍突起,業務量突飛猛進,是行業未來重點發展領域。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從2000年左右起步,到2017年已超過500家,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12億元發展到2017年的138億元。隨著醫療體制改革深入和新醫保政策落實,醫療衛生機構為尋求成本控制,檢驗外包業務繼續增加,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的規模還將持續擴大。

從行業發展水平看,隨著醫學檢驗朝著標準化、智能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發展,傳統醫學檢驗方法和檢測項目正逐步減少,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的檢測技術不斷湧現,自動化、智能化檢測方法和手段持續增多。三級綜合性醫院開展的醫學檢驗項目將達到400項以上,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高達1000項,約有70%以上的檢測項目由自動化儀器完成。自動化檢測儀器設備與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的有效連接,使檢驗結果能及時儲存處理、傳遞更加便捷。

從技術發展方向看,醫學檢驗設備先進程度將不斷提高,自動化、高通量大型設備將不斷更新,醫學實驗室將朝著全自動、流水線方向發展;不需要複雜儀器設備的床邊檢驗方法(POCT),因其檢測簡便快速並能滿足臨床診治要求,將得到快速發展;隨著醫學檢驗方法和精度不斷進步,檢測更加微量化和精準化,生物檢測將達到「納克級」水平,甚至 「皮克級」水平;預測檢驗將在疾病預後評估、個體發病趨勢、流行病學研究以及健康狀態評價等方面廣泛應用。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為醫學檢驗注入了新動能,將推進醫學檢驗進入「全自動化設備+人工智慧」的新時代。未來人工智慧在檢驗標本自動傳輸、檢驗結果自動審核、染色體分析、微生物學檢驗、細胞形態智能化識別等方面的不斷應用,甚至出現的自動採血機器人,使得醫學檢測設備智能化和質量控制自動化的水平,以及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和形態學智能化識別的能力都將不斷提升和完善。另外,在個體化診斷方面,將通過智能化管理和檢驗數據分析,建立個體化檢驗指標的參考區間,隨時觀察個體檢驗指標變化趨勢,實現早期預警和幹預。

(二)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1.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員從業崗位

根據行業調研數據,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才主要在各級醫院檢驗科、血站(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等工作崗位,從事醫學檢驗工作。根據崗位類型和職業素質要求,各工作崗位對應不同類型檢驗技術技能人才(表1)。

2.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員從業規模和學歷結構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醫學檢驗從業人員從2011年23.9萬人增加至2016年的30.9萬人,增長29.3%,規模逐步擴大(表2)。

通過對全國206家醫學檢驗技術用人單位6734名從業人員學歷結構調查分析,中職畢業生為731人,佔10.85%;高職畢業生為1742人,佔25.87%;本科畢業生為3272人,佔48.59%;碩士及以上畢業生為989人,佔14.69%(表3)。可見,從業人員以本科畢業生為主體,中高職學歷人員佔比約1/3。

不同醫療機構中同一學歷醫學檢驗從業人員情況分析顯示,中職畢業生在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就業的比例最高,為25.59%,其次是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為24.33%;高職畢業生在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就業的比例最高,為25.70%,其次是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均為22.98%;本科畢業生在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就業的比例最高,為43.05%,其次是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為19.81%;碩士及以上畢業生在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比例最高,為64.31%,其次是在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為19.75%(圖1)。

可見,學歷層次與醫療機構級別基本成正相關,中高職畢業生在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從業比例較高。

3.未來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情況

《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人口和計劃生育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對衛生計生人才數量、素質、結構分別提出了發展目標。《「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強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學檢驗、輸血醫學等相關技術人員服務能力。

課題組收集2011—2016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衛生技術人員相關數據,採用Excel 2016建立灰色預測模型GM(1,1),參數如下:a=-0.0522,u=232077.639,C=0.0617,p=1。根據模型擬合精度標準,模型為優秀。課題組在此模型基礎上,預測出2017—2021年我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衛生技術人員的需求情況,未來我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衛生技術人員人數呈逐年增長態勢,到2021年將達到40.2萬人(表4),需求增加約9.2萬人。

同樣採用灰色預測模型GM(1,1)預測2017—2021年不同類型醫療單位醫學檢驗人才需求。參數如下:醫院,a=-0.0592,u=136376.101,C=0.0733,p=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a=-0.0351,u=49687.337,C=0.0401,p=1;專業公共衛生機構,a=-0.0424,u=43978.598,C=0.0481,p=1;其他機構,a=-0.133,u=2304.154,C=0.2496,p=1。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其他機構人數到2021年分別達到25.38萬人、7.19萬人、7.34萬人和0.93萬人(表5),2017—2021年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6.10%、3.57%、5.09%、14.21%,其中,其他機構(尤其是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衛生技術人員數增長速度最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數增長速度最慢。

調研的206家用人單位中,未來5年共計劃招聘1990人,其中,中職畢業生135人,佔6.78%;高職畢業生962人,佔48.34%;本科畢業生670人,佔33.67%;碩士及以上畢業生223人,佔11.21%(表6)。可初步判斷未來5年醫學檢驗行業對不同學歷人才的需求量從多到少依次為高職畢業生、本科畢業生、碩士及以上畢業生、中職畢業生。

隨著國家醫療衛生政策的引導和實施,醫學檢驗行業仍將處於上升發展期。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出於提升自身層次、水平和人才梯隊建設的需要,在招聘檢驗崗位畢業生時,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逐年提高,往往優先考慮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調查數據顯示,未來5年,高職畢業生需求主要在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分別是79.71%和78.08%;中職畢業生主要在專科醫院、第三方檢驗機構,分別是21.21%和13.66%(表6)。

因此,高職及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在醫療衛生等單位就業的比例逐漸減少。但是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的相繼設立,每年將需要大量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該類機構也恰恰是吸納中職和高職醫學檢驗人才的主體,致使高職醫學檢驗的人才需求最為旺盛。

4.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崗位能力素質新要求

隨著醫學檢驗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檢驗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手段的不斷改進,促使醫學檢驗工作要求和崗位職責發生了新變化,對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職業素養新要求。課題組篩選出主動與臨床溝通能力等6項職業素養指標,按不同類型機構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三級醫院專業素養新要求位居首位的是主動與臨床溝通能力,其次是檢驗結果諮詢服務能力;二級醫院是主動與臨床溝通能力,其次是標準化操作能力和生物安全意識;二級以下醫院是質量控制能力和生物安全意識;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是質量控制能力(圖2)。

(2)職業能力新要求。課題組對工作崗位最核心的8項職業能力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能力按重要性程度,依次為實驗室安全防護能力、實驗室質量控制能力、 外周血液尿液等形態學鏡檢能力、 檢驗儀器操作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 計算機運用能力、自主主動學習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圖3)。

(3)專業相關知識新要求。課題組對衛生法律法規等6項專業知識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按對工作崗位重要性程度依次為衛生法律法規、英語知識、常見疾病臨床知識、基礎醫學知識、檢驗儀器相關知識和醫學檢驗專業知識(圖4)。

(4)信息化能力新要求。為了解網絡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快速發展背景下,醫學檢驗行業轉型升級對專業人員的信息化能力要求變化,課題組對醫學檢驗行業發展對學生的信息化相關能力要求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按重要性程序,依次為智能化自動化儀器操作能力(90%),ISO 15189標準執行能力(81%),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能力(79%),檢驗服務與諮詢能力(71%),文獻檢索、獲取專業知識信息能力(66%)(表7)。

二、我國職業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現狀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和《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及歷年增補專業,醫學檢驗類專業高職和中職學校開設的均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一)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設置與招生就業情況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布點數、招生數、在校生數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2017年,全國開辦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分別為84、89和96所(表8),覆蓋北京、河北、山西等25個省(市、區);招生數分別為11611人、12439人和14027人,畢業生數分別為7642人、8744人和11006人。2017年專業布點數最多的是河南省和安徽省,均為7個,其次是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四川省、陝西省均為6個。

課題組對東中西部6省市37所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招生和就業情況進行了調研。37所高職院校2015—2017年招生數和在校生數連年上升,招生數分別為3086人、3297人和3613人,在校生數分別為9432人、9604人和9996人(表9)。不過各省市之間的招生數有較大差異,河南省2017年招生數達1469人,位居全國首位。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數、就業率呈現上升趨勢,畢業一年後就業對口率保持穩定。37所高職院校2015—2017年畢業生數分別為3105人、3197人和3298人,就業率分別為95.8%、96.0%和96.5%,畢業一年後就業對口率分別為91.4%、91.2%和91.4%。

(二)中職學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設置與招生就業情況

中職學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布點數、招生數、在校生數呈下降趨勢。2015—2017年,全國開辦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中職專業點數和招生數逐年下降,開設學校分別有200、196和191,覆蓋北京、天津、河北等27個省(市、區);招生數分別為11856人、11140人和9893人(表10)。2017年專業布點最多的是河南省,為20個,其次是雲南省和陝西省,分別為12個和11個。

課題組分別對東中西部6省(市)14所中職學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招生和就業情況進行了調研。14所中職學校2015—2017年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呈下降趨勢,招生數分別為1485人、1375人和1365人,在校生數分別為4438人、4216人和4235人(表11)。各省市之間的招生數有較大差異,河南省2017年招生數765人,位居全國首位。

調查發現,中職學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數、就業率、畢業一年後就業對口率較低。14所中職學校2015—2017年畢業生數分別為1369人、1456人和1427人,就業率分別為91.8%、90.9%和91.8%,畢業一年後就業對口率分別為71.4%、72.2%和73.4%。中職層次的就業率和畢業一年後對口就業率均低於高職層次。

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匹配分析

(一)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匹配分析

1.不同學歷層次專業人才培養規模供求關係不均衡

高職專科層次醫學檢驗技術人才供需總體基本平衡。未來3年高職專科層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總量約9738人,而畢業生數約9135人,人才缺口679人,供需比為1∶1.125(表12),供需基本平衡,人才培養數量能基本滿足市場需求。但區域之間供需關係較為不平衡,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供不應求,而中部地區供過於求較為明顯。

中職層次醫學檢驗技術人才明顯供過於求。未來3年中職層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總量為1367人,畢業生總數約為2986人,人才供求超過1619人,供需比為4.2∶1(表13),供給大大超過需求。除浙江、天津外,各地區之間均存在供過於求的態勢,河南省尤為明顯。

2.院校專業點布局與經濟發展吻合度不高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布點數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呈現出不平衡態勢。調研的6個省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異,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也各不相同。結果顯示,東、中、西部地區醫療服務資源及醫療水平不平衡問題仍較突出,對醫學檢驗人才需求也不盡相同,東、西部地區對醫學檢驗人才的需求量高於中部地區,但中部地區院校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布點數卻遠高於東部和西部地區(圖5)。

(二)醫學檢驗行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匹配分析

1.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崗位要求基本匹配

目前,高職專科層次人才培養定位為技術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二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及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等單位就業;中職層次人才培養定位為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及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等單位就業。調研顯示,醫學檢驗隊伍呈現的學歷層次與機構級別基本成正相關的特點,高職專科和中職主要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及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就業。未來5年,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對高職專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的旺盛需求,也符合上述特點。因此,高職院校、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與行業人才崗位要求具有較高的符合度。

2.課程設置和教學實施能基本滿足醫學檢驗人才培養需要

調研顯示,職業院校開辦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年限普遍較長,已形成了較好的專業運行和管理機制。在辦學過程中,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等師資配備能基本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專業核心課設置合理,能較好支撐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規格。大部分院校重視實習單位建設,落實好在二級甲等或三級醫院進行不少於8個月的臨床實習要求,有效保證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達成。從良好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反映出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能基本滿足醫學檢驗人才培養需要。

3.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能完全滿足崗位能力發展新要求

隨著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發展和檢驗方法手段持續改進,崗位能力需求不斷拓展,目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對文獻檢索與獲取專業知識信息、智能化自動化儀器操作、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檢驗服務與諮詢、生物安全與個人防護等新技能新規範的培養普遍偏弱;聚焦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的項目驅動、任務導向的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比例仍然較低;面對醫學檢驗機構類型多樣化發展的背景,開設方向性課程的院校也偏少,適應市場變化的主動性不夠。另外,教師對行業新進展了解不及時,教材內容更新滯後,特別是新技能、新技術、新項目等方面很難跟上行業發展步伐。

4.職業素養與從業要求仍有差距

調研顯示,大部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但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職業素質養成,在掌握專業知識、技術技能基礎上能夠培養出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尚未能找到好的教學方法。現行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普遍缺少對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和職業意識等系統性的設計。另外,溝通交流、團隊協作、抗壓和創新創業等現代職業素養,以及專業相關的衛生法律法規、醫學倫理等專業相關知識仍需加強。

四、職業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設置及建設的建議與對策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衛生健康服務工作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力量,醫學檢驗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應完善宏觀調控機制,主動對接崗位變化,優化專業設置,強化人才質量標準,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建立醫學檢驗人才培養與行業人才需求相適應的供需平衡機制,才能提高醫學檢驗技術人才供給與行業發展需求的契合度。

1.積極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完善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機制

加強教育、衛健、人社、統計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用人單位參與的專業設置調控機制,特別是發揮衛健委、衛生行指委在醫學檢驗行業發展分析和人才需求預測等方面的指導作用,掌握醫學檢驗行業對人才規模、結構、質量等需求變化,定期開展職業院校醫學檢驗人才供給、專業設置、畢業生數、就業率等數據分析,採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開發醫學檢驗人才培養的中長期預測及預警信息平臺,動態發布人才供需信息,及時引導職業院校合理設置專業和調整人才培養規模與規格,為構建適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和醫學檢驗行業結構調整的人才培養提供依據。從醫學檢驗目前人才供求分析情況看,需嚴格控制中專學歷層次的辦學規模和招生人數,適當增加高職專科層次學生培養規模。

2.主動對接醫檢崗位變化,合理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隨著醫學檢驗技術更迭升級加速、醫學檢驗技術崗位細化拓展,崗位綜合能力要求逐步提升,三級醫院等醫療機構對本科及以上高學歷人才需求不斷增加,中高職人才培養定位主要轉向於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由原來的醫療衛生機構向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轉移。同時應加大職業本科層次的醫學檢驗人才培養,如高職專科與職教本科分段培養、高職專科與普通本科「4+0」聯合培養等工作,特別是要加快推進職業本科學歷及以上層次的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構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雙軌並行的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形成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的現代職業教育新格局,

3.持續深化專業質量建設,健全專業教學標準和評價體系

一是健全分級銜接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標準。充分發揮教育教學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按照醫學檢驗人才培養職業面向,根據職業院校各級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分層分類制訂職業素質、知識與能力框架,按照「供需調研—規格分析—標準編制」三個基本環節,構建「中—高—本」銜接的專業教學標準,為醫學檢驗職業人才培養提供規格依據。並根據職業工作任務和崗位能力變化,定期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主動適應行業發展。二是加強醫學檢驗人才評價體系建設。建立由學校、行業、用人單位和其他社會機構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多元評價體系,形成學校填報數據、公布自評報告,行業組織評估、政府發布結果的工作機制,推動人才培養進一步適應崗位需求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4.全面推進課程建設與改革,強化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融合培養

一是適應行業人才需求變化,推進職業能力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以專業教學標準為依據,圍繞醫學檢驗工作任務和過程,加強項目化、任務化或模塊化課程開發;遵循「前期趨同,後期分化」的原則,為學生提供第三方醫學檢驗、檢驗與臨床、病理檢驗技術等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職業發展需求;強化智能化自動化儀器操作、ISO15189標準執行、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等能力培養,適應崗位新需求。二是強化三全育人工作要求,構建職業精神與專業技能融合培養機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構建思政理論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三位一體」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開發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綜合素養課程;樹立職業精神培養滲透在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理念,在課程教學、實驗實訓中設計職業精神養成的規範,實現職業精神培養與專業技能學習的全面融合;構建「入學始業教育—階段性臨床見習—畢業前生產實習」一體化的職業體驗與實踐體系,使學生在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中進一步鞏固專業技能,並強化職業素養和崗位認同感。

本文摘自《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年第17期

相關焦點

  • 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練就辨識疾病的慧眼——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一起走進醫學檢驗的世界!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等你來!  人才需求  近年來,醫學檢驗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如以聚合酶鏈反應為代表的分子生物學新技術。檢驗儀器的迅速發展在醫學檢驗領域更是惹人注目,醫學檢驗技術的進步和設備的更新換代,對許多疾病的診斷、治療監測和預後評估都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深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進醫學檢驗技術...
    「一專多向」   培育適用型人才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有一項教學成果一直為同行們所津津樂道,不僅有十幾所兄弟單位先後前來參觀和交流,還得到職業教育著名老專家沈彬教授、衛生職業教育領域知名專家胡野教授及同類院校專家的讚譽。那就是獲得2017年度福建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的「構築『三位一體』育人創新平臺,培育醫學檢驗技術適用型人才」。
  • 普通專升本「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報考哪個學校好?就業前景好嗎?
    專升本考試中,醫學類專業可以報考的院校較少。根據2017年—2018年的專升本招生情況,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可以報考的學校有三所:長江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醫藥學院。這三所院校均為公辦院校,其中湖北中醫藥大學是歷年來招生人數最多、報考人數最多、競爭最大的一個學校。
  • 醫學專業考研就業狀況及各科目就業前景分析
    社會對醫科類畢業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傾向,臨床醫學類人才有走俏的趨勢,從事老人醫學、保健醫師、家庭護士等職業的人才也將逐漸成為熱門,而預防醫學、口腔醫學專業近幾年就業卻比較困難,基礎醫學類與護理學類專業就業也不太理想。
  • 化工分析與檢驗、食品加工與檢驗專業介紹
    該專業自1994年開辦以來,至今已有20年的辦學經驗,擁有專兼職教師38人,高級實習指導教師9人,全國化工職業教育教學名師1人,自治區技工院校專業帶頭人2人,國家級技能競賽裁判員、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考評員10人。在全區同類學校中開辦時間較長、師資力量較雄厚、實訓條件較完善、培訓鑑定功能較齊全,專業建設水平居全區中等職業學校前列。
  • 這家高職院校成立了檢驗檢測系
    新成立的檢驗檢測系由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省檢驗檢測學會、晉中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三方攜手共建,今年開始納入國家高考招生計劃,首批招收200餘人。據了解,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2004年5月,開設有醫學護理、醫學技術、經濟管理、工程技術、鐵道運輸等專業。山西省檢驗檢測學會擁有180名檢驗檢測領域的專家學者。
  • 國辦: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 加大護理專業人才供給
    ——要提升醫學專業學歷教育層次。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大力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教育,加大護理專業人才供給。穩步發展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教育,縮減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過大的醫學院校招生計劃。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調整研究生招生結構,新增招生計劃重點向緊缺人才傾斜。堅持以需定招,合理確定招生結構和規模。
  • 工作輕鬆、薪資待遇好——醫學檢驗技術
    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步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醫學檢驗的快速發展對醫學檢驗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醫學檢驗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是相當大的,相對其它醫學專業更容易就業,醫學檢驗技術工作輕鬆、薪資待遇好,就業穩定。
  • 【高招特輯之專業介紹】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人們對於健康服務、健康體檢需求的日益增長帶來了對於醫學檢驗技術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依託於學校臨床醫學教育的辦學優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於2011年順利開辦。經過不懈努力,砥礪奮進,專業建設初見成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現為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醫學檢驗實訓基地為鄭州地方高校示範實訓基地。
  • 第六屆全國職業院校醫學檢驗技能賽在萍鄉舉行 為期3天(圖)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黃相人報導:5月25日,由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分委會、中國醫院協會臨床檢驗專業委員會主辦,萍鄉衛生職業學院、人民衛生出版社和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全國職業院校"人衛杯"檢驗技能競賽暨首屆"華教杯"形態學在線大賽在萍鄉衛生職業學院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115支代表隊參賽。
  • 鄭州澍青醫專高招專業介紹——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人們對於健康服務、健康體檢需求的日益增長帶來了對於醫學檢驗技術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依託於學校臨床醫學教育的辦學優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於2011年順利開辦。經過不懈努力,砥礪奮進,專業建設初見成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現為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醫學檢驗實訓基地為鄭州地方高校示範實訓基地。
  • 2018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報告
    ,引導高等職業院校更好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提高產教融合效能,提升服務地方和行業發展的能力。二是按照教育部、財政部等提出的有關高等職業院校設置標準、合格標準和投入要求,設計了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生師比、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等評估指標,同時還特別強調了開設專業的資源配置要求,引導高等職業院校不斷夯實適應社會需求的基礎保障條件。
  •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
    第二條 評估目的  全面了解高等職業院校辦學情況,引導高等職業院校充分發揮辦學主體作用,加強內涵建設,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提高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能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適應行業發展需要。  第三條 評估原則  (一)統一標準。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制定評估指標和標準,並按照統一要求開展評估。
  •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思考
    高職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就是服務面向和專業設置,小而言之是某一個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大而言之是某一個省甚至是全國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與謀篇布局。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最終目標是為產業、行業培養技術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那麼一所高職院校應當設置什麼專業?設置多少個專業?培養什麼規格的人才呢?
  • 教育部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
    遵循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處理好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歷證書與各類職業培訓證書之間的關係,整體設計教學活動。——堅持完善機制,推動持續改進。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業企業、第三方評價機構等多方參與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動態調整機制,強化教師參與教學和課程改革的效果評價與激勵,做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反饋。
  • 關於印發《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
    ,全面提高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和水平,依據《教育督導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評估目的全面了解高等職業院校辦學情況,引導高等職業院校充分發揮辦學主體作用,加強內涵建設,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提高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能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第三條 評估原則(一)統一標準。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制定評估指標和標準,並按照統一要求開展評估。
  • 大陸醫檢專業培養的是,醫學檢驗工作的專門人才
    (2)臺灣地區醫檢系許多專業相關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是分為兩門課程開設的,而大陸醫檢專業的專業相關課程理論與實驗是融合為一門課程開設的。以生物化學為例,臺灣地區設為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兩門課程,而大陸則為生物化學與生物化學實驗一門課程,這使得臺灣地區醫檢系本科課程數比大陸醫檢專業課程數多。
  • 醫學檢驗技術考研全攻略
    另外大多數醫院對研究生都有科研要求(部分大醫院對本科生一樣要求),因為歸根結底,檢驗行業已經是一個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行業門類,對基礎人力的需求不斷降低,高技術人才需求不斷提高,科研人才當然也在其中。本質上,未來行業需求的是學習型人才,科研人才只是其中一種。
  • 醫學檢驗就業前景_就業方向怎麼樣
    下面成都醫學檢驗技術網,為學子及家長朋友做詳細的分析,願能給予學子及讀者有所幫助。,醫學檢驗的快速發展對醫學檢驗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醫學檢驗技術方面的人才需求是相當大的,相對其它醫學專業更容易就業,醫學檢驗技術工作輕鬆、薪資待遇好,就業穩定。
  • 一起走進北大醫學專業之醫學檢驗技術
    北京大學醫學部推出【北大醫學專業介紹】系列推送為你講解北大醫學的方方面面。從課程內容、培養方案、臨床實踐,到科研方向、就業去向,八大專業,各有千秋。專業的全面介紹、名師的深入點撥、學長的鮮活展示,幫助你深入了解北大醫學,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本期內容就讓我們走進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