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母親在孩子出生之後都會選擇辭掉工作,在家裡專心帶小孩。男主外女主內的場面已經見慣不怪了,很多男性在下班之後還對自己的妻子指指點點說"帶孩子有什麼累的,不就是餵奶換尿布而已,能比我在外面掙錢要累嗎?"
其實帶孩子只是看起來比較輕鬆,但是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堆在一起就容易折磨人,讓人身心疲倦。在網絡上有個網紅奶爸拍攝了為期一年的帶娃生活。
開始的時候對於帶娃奶爸還是表示很興奮,但是日子一久,奶爸就已經撐不住了。奶爸早上五點就要起來準備所有人的早餐,中午要帶娃,晚上要煮飯。不僅負責日常生活的家務,孩子生病的時候還要熬夜照顧孩子,休息時間完全不夠。
時隔一年後,他發表了一段話"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不斷侵蝕著生活,這麼多年的感情也不斷地被衝擊留下一地雞毛。到最後其實最大的受害者是寶寶"。因為生活上的瑣碎小事,奶爸和妻子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面對"帶娃到底有多累?",這位奶爸讓眾人知道了答案,全職帶娃一年後,他與妻子和片離婚,讓人不得不感嘆全職媽媽真是太偉大了。
帶娃的全職媽媽,她們累嗎?
全職媽媽一天24小時都在圍著家庭旋轉,一天要做好大小家務,煮好早餐中餐和晚餐還要照顧好孩子。丈夫下班之後還要照顧丈夫的日常起居。稍微有點抱怨卻被丈夫認為做好家務和照顧好孩子是理所當然的。
之前看到過一條新聞,有個年輕媽媽身穿睡衣在小區的窗口坐著想要輕生,經民警了解原來是因為丈夫責怪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把所有的過錯都賴在自己身上,每天忙得團團轉,但仍得不到理解。這讓這一位年輕媽媽有輕生的念頭。她表示不僅是身體上的勞累,還有精神上面的勞損。
當全職媽媽之後,社交生活就逐漸遠離自己。很多同學聚會,工作聚會因為孩子不得不放棄,沒有屬於自己的休閒時間。每一天都是圍繞著家庭在旋轉,逐漸就與社會脫節,跟不上社交的潮流。
全職媽媽會面臨著沒有收入,沒有社交生活,和社會脫節的風險。有一些高學歷的媽媽因為選擇照顧家庭而放棄高薪水的工作而被人質疑"都已經讀了研究生、博士還不是在家專門帶孩子,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呢?"其實這樣的話語讓媽媽承受的輿論壓力會更大,容易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其實照顧孩子不止是女性的責任,男方也有一定的責任。父親在照顧孩子應該怎麼做呢?
丈夫可以和妻子分工明確,可以是爸爸陪伴孩子玩耍,媽媽陪伴孩子讀書等等。兩者分工明確讓孩子感受到父親角色的存在。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不應該只有母親在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父親也要融入進去。父親可以創造一些屬於與孩子的獨處時光,耐心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爸的愛。父親不一定是威嚴的,父親也可以是孩子的朋友,讓孩子盡情在父親的懷裡撒嬌。
要和孩子進行積極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很需要父親的支持和關心的,父親要耐心傾聽孩子的煩惱,幫助孩子度過難關。把孩子分享情感的時間當做時親密交流的機會,有利於構建一種親密關係。
其實,爸爸和媽媽都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去,各自承擔好應該有的責任,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