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奶爸小強離婚了」上了熱搜。
有人說,全職媽媽我們見多了,看了奶爸小強,才知道全職奶爸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沒錯,他是一個全職爸爸。據小強說,他曾和妻子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孩子出生後,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娃成了老大難。就這樣,小強決定辭職,專心在家帶娃。
全職爸爸小強的一天,也是從夜裡開始的:11:20、12:00、2:00……他被娃一道道「鬧鐘」叫醒,慌慌張張起床衝奶粉、哄娃睡覺。一夜折騰下來,已經是凌晨5點。
頂著黑眼圈,望著凌晨5點的城市,他感慨萬分——帶娃太難了!
然後就可以休息了嗎?當然不!他用視頻記錄下了全職奶爸一天的生活:
出門買菜——1小時;
洗衣服拖地收拾屋子——2小時;
做飯——2小時;
衝奶粉,餵寶寶,哄寶寶睡覺——10次,一次40分鐘;
帶寶寶出去放風——2小時……一天下來,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
2019年5月,他開始第一天全職奶爸的生活。
2020年8月,他官宣了離婚。被問起離婚原因時,小強只說了一句話:「柴米油鹽的瑣碎不斷侵蝕著生活,這麼多年感情也不斷被衝擊留下一地雞毛。」
我們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些什麼。小強說,全職在家帶娃這一年多,他變了很多。從一個精神小夥,到滿臉疲態的「黃臉大叔」,褲衩背心是帶娃標配;也經歷過「產後抑鬱」,感受到了和社會的脫節;就連帶娃去公司找妻子,看著熟悉的職場,他都覺得自己不再自信。
對了,離婚後孩子歸了爸爸。
「你後悔了嗎?」
「你想聽真話嗎?」
這是網友和奶爸小強曾經的一段對話。是後悔,還是不後悔?每個人可能有自己的答案。
不少人說:這是炒作!孩子可能是租來的!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網友的話很中肯:「不管是不是租的,畢竟是沒有證據的事。退一萬步,就算是炒作,但或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示:當代社會,女人承受的不止是他表現的這些。」
還有一個媽媽的評論扎心了:全網看過的唯一一個帶孩子的寶爸離婚了,不知道中國這麼多一個人帶孩子的寶媽是怎麼渡劫的。一個人帶娃的苦和累,經歷過的人都懂。
02
全職媽媽對這些經歷再熟悉不過,甚至在職媽媽的壓力更大,而媽媽們的這些犧牲和風險人們都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
「你是媽媽,所以這些不都是分內之事嗎?有什麼好抱怨的?」
很顯然,很多人並不理解自己的妻子、媽媽,明明育兒和家務需要共同承擔
為什麼妥協的一方放棄事業投身家庭還要被指責和挑剔?
韓國有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一部講述女主角做全職媽媽卻得了精神分裂的故事
上映沒幾天卻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
女性網友們覺得,這部影片很有共鳴,非常值得觀看。
男性網友們覺得,它是在貶低男性,過度誇大了女性在社會上所遭受的「不公」,是一部宣傳「女權」主義的「精神病」作品。
裡面的演員甚至受到了網絡暴力,被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而電影裡面真的沒有故意誇大矛盾,不管是遭受職場歧視
社會歧視:每天從早忙到晚,好不容易擠出點時間想在咖啡廳裡休息十分鐘,卻被人說成是「媽蟲」。
媽蟲:網絡流行語,是結合英文「mom」和「蟲」的韓文新造單字。
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也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還是在婆婆家忙裡忙外卻根本不被當做家人對待
洗碗刷鍋、整理、做家宴……
看著丈夫一家人在客廳吃著她洗好切好的水果,共享天倫之樂時,她就像一個外人,站在邊上不停的幹活。
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82年的金智英》是溫和的,溫和到幾乎沒有批評和諷刺,而就算這樣,都因為其中「女權主義」的內核,被部分極端直男癌謾罵、抵制。
原因很簡單「女人是不配替自己發聲的」。
而真實媽媽們的發聲更加尖銳:
03
博主半佛仙人曾寫過一篇看了特別扎心的文章《全職太太會毀掉人生》,說「沒有財權自由,永遠沒有地位自由。沒有社會戰鬥,就沒有尊重。沒有戰鬥經歷,沒有獨立人格」。
這社會唯一讓人得到認同和價值感的,說白了就是你的賺錢能力。全職媽媽們很累、很難、但在他看來沒有價值。
「婚姻的本質是交易,交易需要籌碼。而失去主動權,就失去了一切。」
眼下孩子還小,還在身邊,尚且能成為我們生活的重心和依賴,但就像我們成年後就離開家一樣,孩子早晚也要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雖然媽媽們生了孩子養了孩子,但跟藝術家不同,孩子還真不是我們的作品。是有獨立思維和性格的個體生命,誰都不能輕言擁有甚至控制。
對於全職帶娃的媽媽來說,未來有一天孩子從我們生活中撤場的抽離感,從送幼兒園第一天媽媽們的分離焦慮就可見一斑了。
04
網上把如今的全職媽媽分為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少數特權及上流階層的「全職太太「,無生活經濟壓力,暫時也不追求個人職業事業發展。主要工作就是打理家庭資產、出席社交場合以及維護家庭社會關係,一門心思就是相夫教子,扮演好」人間富貴花「角色的賢內助們。
第二種是確實因現實條件不允許,無人照看孩子,需要在家帶娃的。
還有第三種就是遊走在二者之間,有稍許鬆動空間,但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幾經權衡之後,選擇了暫時為孩子停滯或「犧牲」個人發展的「金智英」們。她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高學歷高能力不錯的原生家庭條件,之前也有豐富的社會和工作經驗,也正是因為這樣才造就了她們心中的如許「擰巴」和「不甘」。
根據丁香媽媽引用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在有0-3歲孩子的城鎮女性中,有過職業中斷經歷的比例為35.5%,其中67.2%是因為面臨婚育和生養問題。而在這其中28.9% 的「失業女性」人群中,98%的「失業原因」是因為照顧孩子。
同樣在一份《焦慮指數報告》中,全職媽媽的焦慮指數躋身Top 3,排在前兩位的是眾所周知壓力大的從事金融和網際網路工作的媽媽們。每10個全職媽媽中,就有7.5個想重返職場。
05
奶爸小強的經歷折射出全職媽媽的現狀,似乎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誰帶娃誰就卑微,不分男女。」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做全職奶爸、全職媽媽的人並不鮮有,在職場和家庭同時拼搏充滿能量的人更是不勝枚舉,理想的家庭關係,是「我理解你工作不易,你也體諒我帶娃艱辛」。
全職太太這個選項,不是某個女人自己的,而是整個家庭的。
爸爸們必須要明白一個事實:女人出於照顧家庭的需要做了全職媽媽,是值得一家人感激的,因為她在冒險。所以在家庭生活當中
1.丈夫要正視妻子的付出
一個家庭能夠長久地進行下去,與每個人的努力都是分不開的,不要以為在外打拼就會比家庭中的瑣事難上許多,全職媽媽不僅要照顧雙方的老人,還要做家務照顧孩子,每天都要重複同樣的動作,壓力不會比丈夫小,只要丈夫承認了妻子的付出,才會讓家庭關係更加的和諧。
2. 儘可能幫助寶媽
女人是水做的,也是比較脆弱的,在面對家裡瑣碎的事物之後,都是自己獨自地承擔下來,生怕給丈夫增添麻煩,理解丈夫的同時,丈夫也要理解妻子,在閒暇時間儘可能的幫助妻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也是對妻子的一點關愛。
天寒夢暖,獨木難支。
兩人一起維繫的平衡,才牢固不顫;兩人共同撐起的家庭,才是溫馨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