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2020-12-13 拂塵記

今年的超長「假期」,家長擔當了部分「老師」角色,老師擔當了「主播」角色,學生在家當了「神獸」,作為家有高一「神獸」的家長,作為一個四年級數學老師,在家一個多月,感受頗多。

一、家長篇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一直在慈母與「後媽」之間無縫切換。兒子一直說我,天天「兇神惡煞」,像「催命鬼」一樣,「快點起床」、「快點作業」、「快點睡覺」、「快點交作業」……

第一 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只盼疫情快點結束,早日開學

之前六點半送到學校,晚上九點五十去接,中間一段時間除了上班,可以完全放飛,想幹嘛幹嘛,看書寫文畫畫,吃完晚飯跳跳廣場舞,準備好第二天的早飯,再去接孩子,正好。

現在則不同,一日三餐,每頓都要花心思動腦筋,這是每一天的大「事件」;在家學習隨時關注班級群信息,各科作業、列印資料、上傳交作業程序、訂正;

孩子一個人拿著手機,說是上課作業,時不時「突然襲擊」去看下,到底在學習還是做別的。

一天無數次在「母慈子孝」與「雞飛狗跳」之間畫風切換。

不止是心情如過山車一般,關鍵是一天到晚沒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真的很想疫情快點過去,早日上學啊。

第二 親子關係遭遇「嚴峻考驗」

之前即使與孩子有爭執矛盾,但是上學時每天在家除了睡覺,能說話交流的時候加在一起不超一個半小時。

現在則不同,24小時在一起,要麼我說他不認真、「走私」時間看新聞看比賽、中午午睡叫不醒、作業寫字太潦草……一堆問題。

他則嫌我管得太多,太囉嗦,太煩,唉,時不時臉紅脖子粗的,老公說,我們在一起就像冤家對頭,我憤憤不平:你來管一天試試!

第三 最為焦慮擔憂的是,孩子在家的學習效率

昨天在群裡聊天,有家長說,這樣在家學習,到底效果有多少,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怎麼樣,到底聽懂學會沒有。

下面一堆人跟:聽到你們這樣說,我就放心了。看來大家的擔憂都差不多,尤其是有家有初三高三孩子的家長們,與在學校的正常學習相比,一定會有差距。

感悟:

以前我們做家長,最大的任務是做好「後勤保障」,關注重視顯而易見的學習成績就夠了,而今我們要改變思維,以此次疫情為契機,以在家溝通交流時間更多為有利條件,一是要言傳身教,二是溝通交流多聊學習的意義、目的,三要思考如何激發孩子內心的學習驅動力,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評估的能力。

之前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需要自主能力的學習模式,現在培養自主能力也要拿到「臺面」上,成為最迫切的最緊要的第一任務了。

二、學生篇

作為孩子,他也有很多想法和不適應,徵求了兒子的意見,他的「苦水」有:

第一、說好的假期呢?

看到消息可能以後會在暑假時間中「找補」,兒子就很「委屈」,我們在家學習,一天到晚也不輕鬆啊,老師一個個搶時間,作業如「泰山壓頂」,平時上學期間,一個星期平均有半天休息,在家倒好,一天都沒有。還要「佔用」暑假時間,唉,說好的假期呢?

第二、在家吃得多睡得好,都長胖了

在家不像在學校,吃得好,睡得又舒服,還運動得少,一個假期長胖不少,我可不想成為大胖子啊!

第三、有問題問老師,可是有時候時間不適合或者不方便。

老師歡迎同學們問問題,可是在學校時,有問題,老師會當面即時回復,而通過手機軟體,老師可能當時沒看見,或者正上課,有時候有的問題可能正在思考過程中,只需要一點撥就通了,可是現在這樣的延後性,明顯影響學習。

第四、太孤單,每天一個人學習,沒有氣氛

每天在家,一個人學習,想講講話只有與父母,可是沒有共同語言,不像在學校,周圍都是同齡人,又能聊得開,學習又有氣氛,我從來沒有如此強烈的欲望想上學,真想早點看到同學們啊。

第五、有時的確有點管不住自己

現在一天到晚手機不離手,除了上課,有時候本來想到手機上查個知識點,查個單詞讀音,可是看到跳出來的「熱點新聞」,看到關注的球賽結果,總會忍不住點進去看下,一看不得了,欲罷不能,忘記一開始拿起手機要幹嘛了,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三、老師篇

作為老師,面對的變化更多。

首先,用眼時間指數級增長,感嘆眼睛要瞎了

小程序布置作業、批改作業、隨時關註上傳下達消息、回復學生家長問題……眼睛吃不消,尤其是批改作業。

我批小學四年級,四十份數學作業,批改好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可以想像,如果兩個班,一百多位,或者更難一點的其他學科,老師的用眼時間一定更多。

眼睛快瞎了啊!

第二、老師也需要學習新模式新技術

之前的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及時看到學生的表情,得到反饋;而今的模式,需要家長的配合,學生的自主能力等等各方面綜合,僅僅通過一份作業照片,其實看不到全部的真實學習情況。

第三、老師要尋找方法途徑,應對變化

現在的線上學習,學生缺乏自主能力,家長也並不適應角色變換,有的主觀原因,認為學習就是老師應該管的事;有的客觀原因,要上班,要做生意,沒有時間管,導致各個學生的學習效率懸殊巨大。

之前的教學,學生坐在教室裡,他不想聽,耳朵裡總也聽進去一點。

現在在家線上學習,孩子看視頻做作業,需要家長督促,如果家長上班、或者不管,那麼學習效果一定會打折扣。

以前沒有注重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大部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欠缺的。作為老師,現在教學的重點、方法包括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都與之前有很多變化,需要適應需要應對。

一場疫情,帶來的變化深刻又巨大,而且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影響都會存在。

一隻小小的蝴蝶拍拍翅膀,幾個月後,千裡之外,可能會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更何況這次已經不是蝴蝶,而是一隻巨型「恐龍」跺了跺腳」了。

牢騷歸牢騷,我們還得面對現實,不管處於什麼角色,我們都需要學習、進步,學著適應新環境、新形勢,只有擁抱變化,適應形勢,我們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相關焦點

  • 線上教學第一天 學生老師感受不同
    金溪中學化學老師李玉萍在上課。 昨天,正式上新課第一天,同學們線上學習情況如何,教師們對線上教學又做了哪些準備?一起來看! 學生和家長 輕鬆派:視頻學習,15分鐘完成一堂數學課 雖然已在家裡上「網課」一段時間了,但在國家課程線上教學的第一天,大渡口區實驗小學四年級5班的吳炳燃還是充滿了好奇,昨天早上8點過,他拿出剛收到的新課本、筆記本和筆,早早地端坐在家裡的電腦前,開始準備上課。
  • 一位班主任給線上學習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在近期開展的「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網絡督查中,一些家長向我抱怨不少,我就選了一個有代表性的家長,以一個班主任老師的口吻,給這個家長寫了一封信,不料效果還不錯,還被作為這次疫情防控線上學習家長助學指導的一個案例,在許多學校家長群轉發。
  • 高三學生如何「在家學習」?學生家長學校共同面臨挑戰
    「可能是我之前太佛系了,孩子在家學習效果不行,看著著急。」張先生說。張先生的感受並非個案。採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初三、高三的學生家長,在此次「在家學習」中,感到緊張焦慮。「當然,也有那種不緊張不焦慮的,孩子是學霸,學習習慣好,在家裡效率也很高。」
  • 線上授課,給老師、家長、學生提出了這些不同要求
    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號召,各地教育部門推出了「雲課堂」、「希沃白板」等在線授課模式。對於小城市和農村的教師和學生而言,線上授課、學習這些新方式突然間出現在生活中,一時讓人應接不暇。老師雖然曾經接受過「雲課堂」應用培訓,但缺少實踐機會,農村學生也不能保障每人都時時在客戶端等著上課,疫情逼出來的授課方式,給老師、家長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線上教學還好嗎?老師、學生、家長為何都不叫好?
    線上教學還好嗎? 老師、學生、家長為何都不叫好?導讀:教育部發出繼續延遲上課通知,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線上學習,各地也出現了如網上開學儀式,老師在天台蹭網開直播,老師不懂關美顏而讓人調侃,每天準時打卡,學生需穿校服觀看視頻並拍照上傳,家長要陪孩子上網課,要為孩子天天報行程、體溫……學生靜坐習無言語;老師又得線上布置任務,又得裝"網紅";家長弄不明白孩子學沒學
  • 新加坡學生全部居家學習,科文教育為停課學生提供線上課程!
    停課在家無法上學,可愁壞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雖然學校的年中考試都將取消,但是重要的「大考」,可是一點都不延誤。2月份的S-AEIS考試後,一直沒能回國,想著剛好在新加坡讀政府學校預備班課程,可是現在全部停課。我很擔心即使通過考試,入學後也很難跟上課程進度。。。
  • 孜孜不倦,如沐春風--建工學子線上學習感受(三)
    為了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做到「停課不停學」,全國高校和中小學首次全面開展在線教育,學生在家上課成為一種「新常態」。長時間的網課學習,不僅考驗老師對於硬體設備和直播軟體的掌控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對學生自制力、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效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線上教育也有著很多實體教學沒有的優點。
  • 線上教育中心延遲開學期間課程結束!這些學習記錄,太震撼!
    造就了史上「最長寒假」在家無聊到「爆」的學生與小夥伴重聚在蘇州線上教育中心網絡課堂疫情期間,蘇州線上教育中心在市教育局統籌領導下,快速完成從第二課堂到第一課堂的轉變,全面保障「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的順利實施。
  • 停課不停學,學生每日線上學習多久合適呢
    線上教學開展方式多樣自從2月10日開始,各大學校都已經開展了線上教學活動?有的學校是以直播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有的學校是以錄製視頻課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有的學校是利用教育平臺進行統一教學,有的是以班級為單位開群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
  • 蘇州線上教育中心延遲開學期間課程結束!這些學習記錄,太震撼!
    在蘇州市中小學師生的眼中今年的寒假和往年不太一樣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造就了史上「最長寒假」在家無聊到「爆」的學生與小夥伴重聚在蘇州線上教育中心網絡課堂疫情期間(1月30日後),蘇州線上教育中心在市教育局統籌領導下,快速完成從第二課堂到第一課堂的轉變,全面保障「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的順利實施。
  • PBL項目式學習|厲害了!學生當主播,線上成果展
    項目式學習和以前的學習有些不一樣!它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所有學科都圍繞著「我的植物朋友」這一主題在學習,有很多知識都不是老師講解的,而是我和小夥伴們組建學習小組,主動學習,自發探索的。跨學科學習是項目式學習的一大亮點。
  • 你好,2021丨在一零一中學體驗不一樣的線上教育
    北京一零一中學副校長熊永昌回憶,去年年初到現在,從摸索線上教學,到複課後恢復正常課堂秩序,這一年的探索讓學校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方面已經做到了「無縫銜接」。△北京一零一中學副校長熊永昌熊永昌:比如我這班可能有5個孩子在封閉區出不來,他來不了上課。那我要求他在家裡能夠看到我在學校的每一堂課,實時的。
  • 疫情不出門!奇速英語線上教育新模式免費學,孩子英語學習不再難
    全國多個城市,當地教育部門已發停課通知....各大疫情受災區,寒假補課將被全面禁止!那孩子怎麼辦?! 孩子的學習是有時效性的,一刻也不容耽擱!作為家長,我們只好放任不管?無可奈何?不知所措?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多培訓機構將線下課程轉至線上。其中不乏有中國培訓十佳品牌奇速英語。
  • 在家上直播課是什麼體驗?學生、家長和老師,紛紛來吐槽
    我身邊也有不少老師和學生,有錄播課也有直播課,從小學到高中均覆蓋,我便問了下他們對於線上課程的看法。老師A(資深小學班主任):我們學校是提前一周便開始徵求意見,班主任統計各班的學生情況,看具不具備在線上學習的條件,儘量想辦法克服,實在達不到的是少數家庭。整體感覺挺好的,老師都很負責,家長也配合,希望能多嘗試這種新式課程模式。
  • 中國教育「線上遷徙」:學生家長教師角色重新定義
    網際網路給重構教育帶來契機中國教育的「線上遷徙」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教育被迫轉到線上,開始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戰演練。數十萬所學校、2.8億學生、1700萬教師走上一條他們完全沒有走過的路——暫時脫離現實課堂的在線教學之路,這也是中國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線上大遷徙」。在這場「遷徙」中,學生、家長、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著深刻而不可逆的變化,需要重新去定義。
  • 中國教育「線上遷徙」:學生家長教師角色重新定義
    網際網路給重構教育帶來契機  中國教育的「線上遷徙」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教育被迫轉到線上,開始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戰演練。
  • 力邁中學線上教育心得體會
    往回倒數105天,2月17號,則是全國各階段學生結束寒假轉而網上學習的嶄新階段的開始。自2020年伊始,人們經歷了太多嶄新的、史無前例的事件,令我們措不及防。病毒是嶄新的,嶄新到目前都還無法對其精準掌控,時刻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的孩子無法到學校去上課學習,在家線上接受教育,對於學生、老師甚至整個社會,這都是一種嶄新的形式,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與此相似的情況。
  • 線上教育平臺扎堆免費,家長難選擇,看看專家給你支大招!
    其他一些輔助學習類機構也紛紛加入戰團,如分之道動畫網校2月宣布將線上全部課程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各地教育部門也要求各公立學校在開學前啟動網絡課堂,通過網絡平臺提供課程供學生在家免費學習;眾多線下機構面臨停課衝擊,為穩定家長、避免退費
  • 【聚焦】線上教學線上督,保質創新兩不誤
    ——包河區督導室創新督導方式開展線上教學專項督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也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包河區教體局堅持疫情防控和線上教學「兩手抓」兩不誤,各中小學「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確保新學期各項教育目標如期實現。「線上教學」是一項新生事物,對教師、學生和教育管理者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杜絕「家長作業」後,如何輔導娃學習?老師建議這樣當「教育合伙人」
    「其實,我並不牴觸家長輔導作業,家長的責任應該是督促與反饋,但如果每天要求家長在每一項作業上做學情分析,真的吃不消。孩子剛上一年級,培養學習習慣很重要,如今全面杜絕『家長作業』,大家又很擔心老師們啥都不管了,那家長們才是慌了神。」和孫先生有同樣擔憂的還有家住漢口的楊女士。她的女兒今年上三年級,做作業時不專心,常常因為粗心做錯,書寫也不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