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幼
對很多人來說,工作是為了生活,但工作不是一個人生活的全部。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的加劇,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已達2.5億。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直逼2億人。照此推算,2035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將會佔總人口比例的1/4。
在未來,我國將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國家不得不調整退休養老制度。對於多少歲才能退休,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話題。很多人都知道養老保險繳納的越多待遇就越好,繳納的時間越長,未來領的錢就會越多。
但確實還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夠早點退休,畢竟現在上班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身心精力也都下降了不少,都期盼著能夠早日完成財務自由,過一個安閒的晚年生活。
除了老齡化問題嚴峻之外,我國還是全球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0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就可以申請退休。然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卻表示,目前我國有8000多萬退休人員可以領取養老金,但他們的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隨著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勞動力比重下降,出現了「領錢的人多,交錢的人少」的局面。如果過早地進入退休生活,是對勞動力的損失,且會對我國養老金儲備造成的一個很重的負擔。
早在2017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提出「延遲退休」的方案,預計經過5年的過渡發展,將會在2022年正式開始推行啟動。不過眼看2020年即將都要過去,依然還是沒有出臺相關的延遲退休政策方案。
不過關於談論延遲退休的聲音,兩三年時間裡一直持續不斷,當然也得到了百姓們的廣泛討論。畢竟「延遲退休」可不是多工作幾年這麼簡單,還需要多繳納幾年的社保,少領好幾年的養老金。
針對人們反對延遲退休的問題,專家還提出了「彈性退休制度」,針對不同的人實行不同的退休制度。例如,一些低收入和重體力勞動者可以提前或按時退休。而對於一些高收入、輕體力勞動者,則實施推遲退休。
不過相比較而言,我國如今的生活水平大大增高,醫療水平也逐漸進步,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比之前更好。即便有很多60歲的人,但身體狀態都很不錯,在工作能力還存在的狀況下延遲退休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一旦實施延遲退休,將會影響幾代人的退休生活。因此,國家對於延遲退休的最終方案也是也持謹慎態度。而如今,沒等到延遲退休,卻迎來了可以提前退休的好消息。
不久前,根據山西省人社廳於5月20日發布的一則通知裡明確指出,自2020年7月1日起將推行《企業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管理工作實施辦法》。這一「新提案」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而以下這三類人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一是從事特殊工種的人。例如從事高空、井下等對健康損害很大的工作職位、或是喪失勞動能力、因工作原因致殘的職工。第二種是公務員。大家也都知道公務員福利待遇非常好,並且可以確立自願退休方式。
第三種則是頂尖人才。一般來說,頂尖人才較晚進入社會工作。如果這些人才在法定的的年齡退休,較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時間會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適當地延長退休年齡,緩解這些頂尖人才的流失。
政策的宣布,陸陸續續其他的省市也開始接觸相關的退休事宜。相信這個政策不僅可以照顧退休老人,並且也減輕了對於年輕人贍養老人的壓力。按照中央提出的更加公平的可持續性的社會保障管理的要求,結合新的發展變化,進一步加強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管理,明確分工,總結實踐經驗。
所以在未來,無論退休政策究竟的如何,「延遲退休」還是「提前退休」,都意味著中國的退休政策將更加合理化,更加人性化。
如果我國真的要實施延遲退休的政策,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對不同類型工作的健康狀況進行更詳細、更嚴格的細分。對於當下以及未來的退休政策,大家又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