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紀錄片到底有何魔力,能讓一線衛視大膽拍板獻出黃金檔之位?

2020-12-25 文創資訊

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用小刀在梅肉上雕刻出委婉曲折的花紋,從空隙處擠出梅核,稍加擠壓,梅餅就綻開成為一朵花的形狀。根據白族風俗,每個即將出嫁的姑娘,都要製作這樣一盤雕梅,這是呈獻給婆家最好的見面禮……

這是紀錄片《本草中華》中的一個畫面。從藏北高原的冬蟲夏草,到福建武夷山的靈芝;從山東俚島鎮的昆布,到廣西平南縣的肉桂……《本草中華》攝製組遍訪中國30多個省市區,只為講述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本草故事。9月3日,這部紀錄片登上了東方衛視的黃金檔,10日第二集播出後,豆瓣評分高達8.8分,成為了電視螢屏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觀眾的既往印象中,周末黃金檔是上星衛視的「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一線衛視的黃金檔,一直被綜藝節目和電視劇霸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東方衛視竟然選中了《本草中華》這部紀錄片在周日黃金檔播出。這部紀錄片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一線衛視大膽拍板獻出黃金檔之位呢?

衛視愛上紀錄片 《本草中華》登陸黃金檔

剛剛過去的暑期檔,文化類綜藝吹響了「集結號」。浙江衛視的《漢字風雲會》,山東衛視的《國學小名士》,湖南衛視的《詩詞天下星》,江蘇衛視的《成語中華》等節目陸續開播,取得的反響卻不及預期。

文化類節目的扎堆出現,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政策調控。隨著廣電總局出臺相關文件,要求控制娛樂類的節目,鼓勵製作播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一線衛視紛紛發力製作文化類節目。但就目前來看,文化類綜藝的內容一直在字詞、成語、詩歌的圈子裡打轉,已陷入同質化的怪圈。什麼樣的文化類節目才能打動觀眾,成為了各大衛視面臨的一大難題。

正在這時,東方衛視把目光轉向了紀錄片。9月3日,《本草中華》登上了東方衛視的周日黃金檔。據了解,這是首部在一線衛視八點檔播出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由《本草中國》的原班人馬打造,由雲集將來製作,雲集將來、愛奇藝聯合出品,講述的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本草故事。

雖然鼓勵製作文化類節目是大勢所趨,但讓一部紀錄片登上一線衛視的周末黃金檔,看起來仍像是一個冒險的選擇。然而,這個看似「大膽」的舉動背後,是紀錄片這一小眾的藝術形式「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信號。

實際上,自《舌尖上的中國》意外爆紅以來,紀錄片市場已逐步釋放出了回暖的信號。《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接連成為「網紅」,《岡仁波齊》、《二十二》等紀錄片都在院線斬獲了過億的票房佳績。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7》統計,2016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總投入34.2億元,總產值超過52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10%。

如此來看,內容優質的紀錄片早已擺脫了市場的冷遇,讓各大衛視認識到了紀錄片的市場價值,紛紛向紀錄片發起攻勢,東方衛視也不例外。

畫面精緻情懷動人 《本草中華》頗具爆款潛質

說到《本草中華》,就必須提到去年播出的《本草中國》。作為國內首檔中醫藥文化紀錄片,《本草中國》首播就斬獲了0.83%的高收視,超過了同時段播出的《天天向上》。在網絡上,該片也受到了年輕觀眾的追捧。截止到目前,該片的豆瓣評分高達8.4分。

由《本草中國》原班製作團隊打造的《本草中華》,延續本草系列的中醫藥文化題材。這部紀錄片以主題分為6集,通過《相傳》、《五味》、《步履》、《奇遇》、《容顏》、《功夫》分別探討了本草的傳奇神秘、食療並用、調理滋養、奇藥軼事、駐顏有術、製法技巧等6個方面。截止到發稿前,《本草中華》的收視率已從第一期的0.7%上升至第二期的0.85%,豆瓣評分已高達8.8分。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中醫藥文化無疑是神秘而陌生的。觀眾對於中草藥的認識,可能僅僅停留在養生節目中聽到的隻字片語。《本草中華》卻通過講述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本草故事,尋訪與中藥有淵源的人物,帶領觀眾走進了神秘而又充滿生命力的中藥世界。

為了捕捉到本草最美的畫面,《本草中華》全程採用4K拍攝,更加入了無人機航拍、升格和高速攝影等特殊手法。據該片的總導演孫虹透露,該片還罕見地用到了廣告級的超高速攝影(子彈攝影)。最終,這部紀錄片呈現出了精緻細膩的畫面效果,每一幀都頗具美感。

雖然是紀錄片,《本草中華》卻並沒有給人帶來枯燥的感覺。從成片效果來看,這部紀錄片節奏明快、剪輯流暢,兼具了故事性和人文性。在已經播出的第一集《相傳》中,講述了冬蟲夏草、益安寧、枸杞、少林黑膏藥等四味藥的採集、製作故事,並以AE動畫的形式通俗易懂地進行藥材小科普,讓觀眾能夠迅速融入到中草藥的世界。

點綴在卡布奇諾上的肉桂,給菜餚增鮮添味的海帶,味苦卻清香的荷葉,酸甜適口的烏梅,甘甜滋陰的百合……打開《本草中華》的第二期《五味》,恍惚間還以為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實際上,這些聞之口舌生津的美味,也是赫赫有名的中藥。原來,本草也是身邊常見的植物,端上餐桌是一道美食,到了藥人的手中卻成為了一劑良藥。這不得不令人稱奇。

而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製藥過程中穿插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江才平措跟隨父親攀上冰雪覆蓋的藏北高原,只想親手挖到一根蟲草給爺爺治病;無意繼承家族中藥事業的何貴傑,在與父親採摘靈芝的過程中,讀懂了本草的意義;早已過了「繞床弄青梅」年紀的林伯順夫婦,在五十年的烏梅製作中詮釋著相伴相守的真諦;一生為枸杞忙碌的老張,在別人的眼裡是個不懂取巧的「傻子」,但他只不過想把父親發現並保留的枸杞品種,好好地傳承下去……

《相傳》中,張維忠無意說出的一句話感動了不少觀眾。在被問到「如果人們忘記了你,你會難受嗎」時,張維忠說,「這個沒啥嘛,我是農民,忘記了就忘記了。」這句樸實的話,相信也是《本草中華》紀錄片中每個「藥人」的心聲。

對他們來說,採集和製作中藥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從不會標榜自己的工匠精神,甚至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如果沒有這部紀錄片,可能很多觀眾並不知道中國還有這樣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默默守護著中醫藥傳統。記錄這些人,記錄這些技術,記錄這些險些被遺忘的中華傳統文化,或許這就是《本草中華》這部紀錄片的意義所在。

快時代的慢紀錄 紀錄片成為文化焦慮的解藥

從某種程度上說,《舌尖上的中國》、《本草中華》等紀錄片也可以成為中國觀眾文化焦慮的解藥。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傳統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備受冷落。強大的社會壓力,迫使年輕人把全部精力都向工作傾斜,很少有機會再去發掘傳統文化的魅力。很多年輕人非但不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會或多或少地對傳統文化提出質疑。

就拿中醫來說,很多年輕人都會對中醫有一定距離感,甚至產生排斥心理。觀看《本草中華》,可能會讓你有一些新的領悟。原來每味中藥的製作過程,都巧妙融合了中國人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方式。追溯中草藥的採集和製作過程,也是一個回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智慧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來看,《本草中華》無疑是意義深遠的。這部紀錄片站在中華文明的高度,以人文視角打通了自古而今的行業脈絡,也傳遞著屬於中國人的自然觀、價值觀和生命觀。在這裡,我們讀懂了「草木有靈」,讀懂了「匠心精神」,也開始領會「天人合一」的奧義。有別於綜藝節目帶來的一時嬉笑,這樣的節目才能夠給觀眾帶來精神上的滋養。

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30多名紀錄片工作者穿越全國30多個省市和地區取材和拍攝。對製作團隊來說,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過程同樣是一次充滿艱辛的「生命之旅」。《本草中華》能夠登上黃金檔,贏得觀眾的喜愛,無疑是對這場「生命之旅」的最好回饋。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任珊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楊貴妃》進入衛視黃金檔 殷桃:有爭議是好事
    昨天,導演尤小剛(在線看影視作品),主演殷桃(在線看影視作品)、石小群等出席電視劇《楊貴妃秘史》4家衛視黃金檔首播發布會該劇目前正在湖南衛視晚10點檔熱播,由於該劇塑造了一個鄰家女孩似的楊貴妃,還有不少劇情「新編」,開播以來引發不少爭議。昨天,尤小剛和殷桃在接受採訪時都很坦然,直言有爭議是好事。  尤小剛坦言每天都上網看網友留言:「網上有誇這部戲好的,也有拍磚的和扯淡的,不是我對網友不恭敬,說良心話,我們確實很認真地去創作這部戲。不管觀眾反饋如何,至少得到了大家的關注,給大家創造了談資。
  • 湖南衛視這部8.6分紀錄片讓更多年輕人看懂歷史
    其中,有一部紀錄片必須擁有姓名!那就是芒果臺推出的歷史紀錄片《中國》。用網友的話說,「很少有紀錄片能讓人追的如此上頭」——《中國》從12月7日開播以來,口碑收視一路高歌猛進,不但在豆瓣也拿下8.6的高分,更斬獲多個微博熱搜。
  • 平臺「battle」的背後,是一線衛視電視劇拼播的生存戰
    具體來看,從最近東方衛視、浙江衛視間輪番「battle」背後,可以直觀體會到一線衛視間愈加激烈的平臺競爭,但同時也能看出,在網際網路新媒體飛速發展的當下,傳統電視端以更加活躍、開放的姿態爭取優質資源的決心。
  • 把鏡頭當畫布,芒果臺的這部紀錄片你見過嗎?
    《長安十二時辰》 即將在湖南衛視開播的紀錄片《中國》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放棄搭建宮殿樓宇,放棄表現細節,放棄特寫,放棄對白。 誠然,紀錄片與其他的影視作品形式不同。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可視性、藝術性與真實性、準確性的統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湖南衛視的這部紀錄片做了許多嘗試。一是紀錄片式再現。
  • 央視崛起衛視衰落?電視劇發行市場迎來「裂變」
    相比往年,這次在主旋律大劇之外,《流金歲月》《理想之城》等都市劇也赫然出現在央視的片單裡。此前,這兩部劇都曾出現在東方衛視、湖南衛視等一線衛視的招商會上。再看這兩個月的電視劇市場,央視的劇也表現不俗。在網上,關於「央進省退」的討論不時出現,有說央視想走年輕化路線的,有說一線衛視採購價跌得厲害的,還有說政策幹預越來越多的……實際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娛樂資本論藉此機會採訪了部分和央視合作過的製片人和發行人士,試圖勾勒出當下電視劇發行市場的現狀。
  • 深圳衛視《飯沒了秀》魔力寶寶變身電腦娃娃
    「魔力寶寶」是深圳衛視品牌欄目《飯沒了秀》的小演員,他們來自深圳乃至全國。這些寶寶大多是在4到6歲之間,他們能歌善舞、多才多藝;隨著《飯沒了秀》節目走向全國各地,「魔力寶寶」更成為全國眾多小朋友和家長追捧的大牌明星。
  • 豆瓣評分9.3,烏克蘭劫匪讓總統推薦的這部紀錄片有什麼魔力?
    《地球公民(Earthlings)》到底是一部擁有什麼樣魔力的紀錄片呢?據了解,該片用了5年的時間製作,於2005年在美國上映。哲學家彼德.辛格(Peter Singer)曾說:如果我能讓世界上每一個人看一部電影的話,我會要他們看《地球公民(Earthlings)》。 獲得2008北京奧運會柔道金牌的選手蘭達·羅斯(Ronda Rousey),看過本片後決定成為素食者:「當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就決定成為純素食者。」
  • 浙江衛視2019年黃金檔13部大戲,劉昊然張若昀鄧倫你最期待誰?
    浙江衛視2019年黃金檔13部大戲,劉昊然張若昀鄧倫你最期待誰?又到了年底,各大電視臺也公布了明年的電視劇播放安排計劃進行招商,此前東方衛視和湖南衛視已經率先曝光了明年的劇集,浙江衛視自然也不會落後,這不也馬上公布了2019年的13部黃金檔大戲!
  • 央視強勢出擊爭搶綜藝蛋糕 進黃金檔與衛視搶市場
    近幾年,綜藝市場在整個電視市場中所佔份額突飛猛進,各大衛視為了能在綜藝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瘋狂砸錢。於是,晚8點到10點的黃金檔成了各大衛視爭搶綜藝蛋糕的必爭之地。作為「老大哥」,央視黃金檔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 《重生》:一部像電影的紀錄片 174位演員情景再現
    這是紀錄片《重生》的拍攝「陣容」,拍攝團隊是紀錄片《河西走廊》原班人馬。作為第一部全面反映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28年間重大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黨史類紀錄片,《重生》完全顛覆了文獻紀錄片原有的拍攝手法,用總導演趙啟辰的話說,「希望讓這部紀錄片走電影化路線,因此從不同角度靠近電影,包括創作流程、演員選擇、國際化攝影團隊的使用等。」
  • 600餘部電視劇亮相"春推會" 後黃金檔成關注焦點
    一位參展人員告訴記者,居高不下的大腕成本和逐漸看低的網絡售價讓現代劇生存艱難,沒有大腕,又沒有宣傳美譽度,一部劇要想火很難,所以今年多家公司都將注意力放到了熱門網絡小說,由於這些小說有龐大的讀者群和美譽度,改編起來很省心,相當於給電視劇先上了一個保險,能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 編輯精選| 講述 7 位女廚師的廚房故事,這部紀錄片備受好評
    這部關於女廚師的紀錄片,寫滿了對烹飪的愛近期 Netflix 上播出的一則紀錄片再次展示了女廚師不為大眾所知的工作日常。這部名為《The Heat: A Kitchen (R)evolution》的記錄片講述了 7 位女廚師的廚房故事,其中既有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女廚師 Anne-Sophie Pic,也有曾經在戈登·拉姆齊餐廳工作的 Angela Hartnett,還有多位紐約新潮餐廳的女廚師。
  • 《中二病都要談戀愛》這部作品到底有什麼魔力
    今天小北要介紹的是一部京都的輕小說改編動畫《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為什麼這部作品可以成為當初的霸權,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呢?下面就由小北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部作品!其實當初小北點開這部作品到時候是抱著看一部超能力戀愛發點開的,因為大家那時候都是評論什麼「邪王真眼真的厲害」之類的話,但是在小北點開後看了兩集才發現上當了!但是這部作品也是很好看的!小北認為這部作品有很多深意的!
  • 雅探班《不眠之夜》丨這部浸入式戲劇有何魔力
    你能想像嗎?去看一場演出,你站在舞臺中間,演員圍繞在你的身邊,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場景探索,也可以選擇任何一個演員跟隨,你的選擇就決定了你所看到的那個故事。這一切就發生在上海一幢不起眼的五層樓內,發生在一個叫做《不眠之夜》的夢境裡。
  • 威士忌到底有何魔力?嘗過的人才知道
    「液體陽光」威士忌,到底有何魔力?這是讚嘆品牌家的第424 次推送威士忌到底有怎樣的魔力,能讓這麼多人痴迷不已?格蘭威特12年醇萃忠于格蘭威特風格,同時擁有雪莉酒桶賦予的更能濃厚、更複雜的口感。04格蘭威特18年▲ 格蘭威特18年威士忌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獨特的過桶工藝。相較於白酒,過桶工藝使威士忌風味更加馥鬱。
  • 【教育大山】這部十分真實的紀錄片,深深戳到中國教育的最痛點
    歷時兩年,走訪了約30所全國大中小學,採訪50多位中國一線教師,訪談錢理群、劉道玉等近20位教育學家,製作這個專題片就是為了調查「中國教育怎麼了」紀錄片《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是一份「獻給中國教育的禮物」,也是探討了中國教育的現狀。
  • 15到19年五大衛視黃金檔收視統計,蔣欣陳偉霆倒數第一!
    15到19年五大衛視黃金檔收視統計,蔣欣陳偉霆倒數第一!閒來無事,小編用了兩天的時間匯集了五大衛視(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從15年到19年這五年黃金檔電視劇收視率的情況,具體情況如下:從男女演員這五年來黃金檔收視的排名來看,男演員方面陳偉霆以撲街三部劇排名倒數第一,羅晉楊爍陳曉也是緊隨其後;而女演員方面,蔣欣袁姍姍都以撲街三部劇排名倒數第一,周冬雨江疏影也都是以撲街兩部劇緊隨其後了。
  • 一家民營紀錄片企業的「解惑」之旅
    海天感慨,正是受到這些中國最優秀媒體人的影響,他更堅定了要做紀錄片的決心。  2001年,他離開央視創立了雷禾,以紀錄片的製作、集成、運營、投資為主體業務。如同「嘉禾」之於香港電影,「百代」之於流行唱片,海天希望「雷禾」能夠成為一家影響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紀錄片公司。
  • 一部紀錄片讓無數學子為之感動,湖南衛視這次擔住了!
    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紀錄片,該片在全景視野下,以國家制度、社會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為主軸,梳理中國歷史的大脈絡,追尋源遠流長的中國精神,沉澱歷久彌新的中國價值,向歷史深處探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之源。
  • BBC這部能提升格局的紀錄片,幫孩子開眼看世界
    BBC的紀錄片一向出眾,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誇一誇《人類星球》的口碑到底有多好!翻遍豆瓣,幾乎找不到一條差評,清一色的:震撼!驚嘆!還有這種操作!朵朵跟大家一樣,幾乎是張著嘴看完的,《人類星球》有一種讓人窒息的美和震撼,看過之後對人類的渺小、自我的審視、眼界的開闊都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朵朵就跟大家說說,這部紀錄片有何厲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