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 銀保監會新發布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裡,有哪些變化和個人投資者理財有關?信託打破剛兌以後,投資風險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財富雅談邀請光大信託研究員袁吉偉為您解讀信託這種高端理財。
馮雅:對於投資人來說,購買信託理財產品後,他最擔心的可能是融資方會出現兌付的違約風險。您給我們解讀一下,融資方的兌付違約風險到底是一個多大的風險?遇到這種情況時,信託公司通常會怎麼處置?
袁吉偉:首先融資方的違約風險,還是跟大的金融環境,大的宏觀環境,包括整個行業的發展的一些系統性風險是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大的形勢好,一般違約風險是比較低的,在經濟下行的態勢,包括行業受到比較嚴格的監管時,違約風險會有一些上升。但是整體上相對來說,通過信託公司本身的風控把關,這個風險一般都是會比較小,是可控的。
在我們看來,違約風險其實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處置手段也會多種多樣,一般會根據違約的不同因素來源進行區分。最常見的一種就是企業本身的主業經營還是非常好的,只是說短期的經營惡化可能會導致它的流動性不足,這種企業我們還是堅持去扶持,去幫助企業渡過困境,包括一些債務的延期,幫助企業重新回歸到正常的經營態勢。
對於一些企業確實經營不善,包括償債意願不是很強,或者惡意逃債這種行為,可能就會採取法律訴訟的手段,資產轉讓的手段來去處置違約的風險,最大程度地去保護投資權益,幫助回收投資本息。
馮雅:對於這個問題,我也看到網上有一些投資人的討論,有的人就認為信託逾期或者說融資方出現了兌付違約風險,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他們認為信託是會兜底的,是會剛兌的一個投資,所以只不過是會延期給你而已,不會存在「投資打水漂了,就沒有了」這樣的風險。這種理解是對的嗎?
袁吉偉: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觀念,但是投資者應該樹立一個新的投資的風險意識。信託作為資管產品來講,我們堅持的監管理念,就是「賣者有責、 買者自負」,就是說信託公司或者說產品的管理人,他會盡到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最大程度地維護投資者的利益,但是這個產品的投資風險是需要由投資者自身來承擔的。
所以我覺得不能僅僅依靠信託會有剛兌這種傳統的或者說不正確的意識去進行信託產品的投資,而是要真正樹立一個投資風險意識,要真正去識別管理人的能力,包括信託產品本身的風險,做一個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才能實現投資者的資產的保值和增值這樣一個目的。
馮雅:可能在過去,投資信託理財產品確實是剛兌的,但是資管新規出來以後,「剛兌」這個理念就已經被逐漸淡化了。特別是這一次新發布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裡,要求投資者自擔投資風險,也就是您說的「賣者盡責、買者自負」。這個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麼?是不是說以後投資信託理財產品不但沒有剛兌了,而且投資信託產品的風險可能是非常高的?
袁吉偉:也不能這麼說,我覺得整個信託產品一直還是保持了比較穩健的態勢,包括信託公司對產品的定位也非常清晰,即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穩定收益的渠道。所以打破剛兌不意味著產品本身風險大小,只是說在產品出現風險的分擔方面,需要做責任的劃分。
投資者也不要過分恐慌和擔憂,因為在產品的運行過程中,信託公司是有它的責任存在的,如果由於信託公司本身管理不到位,這部分的風險責任是需要由信託公司跟投資者來共同承擔的。
所以我覺得雖然是打破剛兌,但是產品本身風險的狀態其實沒有變化,只是說在產品選擇方面,投資者要做更好的決策,要清晰產品的風險是否與自己的風險偏好相匹配,選擇最適合自身的產品。
馮雅:剛才我們提到,銀保監會5月8號下午發布了《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從媒體的報導來看,據說對信託行業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我們關心的是,對於投資人理財來說,《暫行辦法》裡有哪些點是要關注的?您幫我們分析一下。
袁吉偉:這裡面我覺得大家關注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它對於信託產品進行了重新分類,我們之前可能更多的是以投向分類的,比如說房地產信託、政信信託。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以後對於信託的產品劃分為三大類,固定收益類,權益投資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金信託和混合類,所以未來信託公司推薦產品的時候,大家對這幾個產品劃分要有新的認識,跟我們傳統的信託產品劃分要有所區別。
再一個就是新規對於信託產品的銷售有了更明確的要求。比如說在產品推介的過程中,對產品的風險要有充分的揭示,要提示投資者,比如說投資經理的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的業績,不能承諾投資保本保息這樣一些話語,不能有誤導的營銷宣傳。信託公司要對信託產品進行分類,要評價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把適當的產品銷售給投資者。
另外,信託產品需要有淨值化的管理。淨值化管理也就是告訴投資者你的產品的增值程度大概有多少,比如說,一般來講信託產品或者說資管產品,它的初始的淨值是一塊錢,隨著淨值的變化,你就會知道你的投資收益會有多少,比如說到了一個月之後,你的淨值變為1塊1毛錢,那麼就證明你的投資收益是1毛錢。
淨值能更加清晰地告訴投資者,他的投資本身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所以投資者以後在定期的信託公司披露的管理報告裡面,除了要了解它的資產管理狀態,也要關注一下信託產品的淨值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