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止帶來了高溫,還有惱人的「蚊子」。小兒皮膚嬌嫩,防禦功能較差,這時即便防護得再嚴密,也難免遭到蚊蟲叮咬。對此,家長們應該怎麼預防和治療呢?來聽一聽首都兒科研究所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餘良萌怎麼說。
餘良萌醫生表示,蚊蟲叮咬比較常見的是形成一個小紅包,帶有局部紅腫,癢感明顯,這時塗抹一些常見外用藥,比如清涼油,風油精等止癢用品就可以了。
除了局部紅腫以外,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全身的過敏反應,或者抓撓之後破潰,皮膚出現細菌感染、化膿等表現。此時需要到兒童皮膚科就診。
最為嚴重的是,蚊蟲作為傳播媒介,還會帶來一些傳染病。例如三帶喙庫蚊可能會傳播乙型腦炎,雄按蚊可能會傳播瘧疾,伊蚊引起登革熱等。如果出現反覆高熱、頭疼、嘔吐,精神萎靡、煩躁、神志不清,持續抽搐、呼吸不規則、皮膚出血等,就要警惕是不是因蚊蟲叮咬而感染了傳染病,及時到兒科急診或者感染科就診。
餘良萌醫生指出,蚊蟲叮咬的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常見的預防方法包括,在家裡安裝紗窗,孩子睡覺的地方安裝蚊帳;夏天傍晚不要去野外露營;注意個人衛生;使用防蚊貼、防蚊手環等防護用品;按時接種國家免費接種的疫苗等。
【來源:搜狐健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